五十四 魏楚大戰

公元前235年,魏國和楚國之間爆發了戰爭。

始皇帝覺得有古怪,因爲這是一場不應該發生的戰爭。

在秦國不斷加大侵略腳步的時候,各國的反應都應該是渾渾噩噩、力求自保。魏國和楚國這兩個難兄難弟怎麼掐起來了?如果兩國沒有發展壯大的圖謀,是不會在這個時候自相殘殺的。

事實確實如此,當魏景湣王看到趙國的慘樣,就如同看到了一面鏡子,裡面倒映出今後的魏國。

魏景湣王認爲趙國的失敗在於,太晚認識到吞併燕國的重要性。魏景湣王決定早點打下一片根據地,將來好跟秦國抗衡。他把目標鎖定在了楚國,這樣做有三個原因。

一,荊楚大地山川縱橫、河流交錯,地形複雜多變,從戰略角度考慮,很有優勢。

二,楚國人性格懦弱,一向懼怕戰爭,楚國軍隊的戰鬥力更是低下,當年還用遷都的辦法,躲避秦國的打擊。說明楚國的統治者,都對楚軍的戰鬥力沒有信心。

三,楚國的令尹李園用陰謀手段讓自己的外甥當上了楚王,而且還有殺害春申君的惡行。魏國打着誅妄臣的旗號行事,可以向秦國掩飾自己的真正目的。

魏景湣王發兵攻楚,嘴裡還高喊着:“李園賣妹求榮、噬主奪權,簡直禽獸不如。魏國不將其誅滅,天理正義何在?”

始皇帝當然不會被魏景湣王的小手段迷惑,從魏國和楚國的戰爭中,他一眼就看出了不和諧的因素。在秦國統一天下的大格局下,還處處隱藏着玄機。沒有人天生逆來順受、自甘墮落,越是在覆滅的時候,反抗和掙扎就越猛烈。

始皇帝的明察秋毫,是魏國之大不幸。

按理說,秦國應該馬上發兵攻魏,把危險的苗頭,扼殺在搖籃裡。如果始皇帝真的這樣做,他就不是那個高瞻遠矚的千古帝王了。

在始皇帝的眼中,秦國發兵攻魏只不過是條下策,他不屑爲之。只有因勢利導,派兵幫助魏國攻楚,纔是上上之策。

秦國伐魏,所損耗的必然是魏國和秦國的力量,楚國依然偏安南方,對實力不會有絲毫的妨礙。

始皇帝也並不擔心魏國,充其量把魏國當作一個跳樑小醜而已。真正的可怕的對手,還是那個看起來怯戰、懦弱的楚國。多年的休養生息,讓楚國積蓄了很多隱藏的力量。一個摸不清虛實的敵人,永遠是最值得你關注的。

秦國與魏國合兵攻楚,一方面可以瞭解魏國軍隊的各種情況,另一方面,利用魏國去試探楚國的能力。一舉兩得,這纔是始皇帝心中的妙計。

始皇帝下令,派遣四郡的兵力助魏伐楚。魏安釐王找不到拒絕的理由,除非他想代替楚國捱打。魏國部隊的後面,就有了一支數量龐大的監軍。倘若魏國攻楚不利,秦國的槍到底會打向哪裡,誰也不知道。

楚幽王三年,已經成爲楚國令尹的李園,正在郢城裡指手畫腳。突然有手下來報:“國舅爺,大事不好。秦國資助魏國,對我們發起了恐怖主義行動。”

聽到這樣的消息,李園並沒有驚慌失措。一個連自己妹妹都可以販賣的人,心理素質能不好麼?

李園的冷靜和聰明才智,幫助他在危急的時候,想出瞭解決問題的辦法。如同他當初利誘春申君一樣,這次他把突破口放在了秦國派往魏國的將領身上。

辛梧是這次伐楚行動的秦軍主帥,奉始皇帝之命來魏國監戰。這樣的機會,對辛梧這種無名小卒來說,實在太難得了。秦國的作戰目標是不直接參與魏、楚的戰爭,等待兩國分出結果的時候,再擇機而出,爭取最大程度的打擊兩個對手。

辛梧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隔山觀虎鬥,從中漁翁得利。這樣的戰功,就跟從天上掉下來的一樣。辛梧眼看就要邁入名將的行列,給他拉後腿的人來了。

辛梧正在給魏軍做着戰前動員和培訓,他的警衛員突然告訴他:“大將軍,江南來訪。”

辛梧給警衛員送去了一個讚賞的目光,這個小鬼頭很有前途。用江南來訪代替楚國來訪,就大大降低了通敵的嫌疑,是個搞政治的人才。

辛梧在中軍大帳接見了楚國的使者,沒想到楚使的第一句話就把他給驚了。

楚使:“大將軍身陷囫圇,性命堪憂哇。”

辛梧:“來人不要危言聳聽,我親率數萬秦國精兵,平天下、蕩羣寇,所向披靡,性命何憂?”

辛梧的牛可吹的有點大,他要真能把天下給平定了,始皇帝就該下崗了。不過,他想不出有什麼能威脅到他的安全才是真的。

楚使露出一副嚴肅的樣子,接着說道:“將軍的劫難,正來自秦軍的強大。”

辛梧當然不會同意楚使得邏輯,輕蔑的一笑:“難道楚國只會妖言惑衆麼?”

楚使終於道出原委:“秦國強於天下,又有魏國的協助,很快就會取得對楚的勝利,楚國必將依附於秦國。一旦秦楚連橫,秦國的鋒芒所向就會轉向魏國。將軍在魏國的安危如何?我是否還妖言惑衆呢?”

楚使所說的情況,以前並不是沒有發生過。當年秦國曾經派井忌率趙軍攻打燕國,燕王送上河間十城跟秦國修好,倒黴的井忌後來就被殺了。

有了這個前車之鑑,辛梧也怕的要命:“有沒有什麼保住性命的方法呢?”他徵求起了楚使的意見。

楚使:“爲今之計,只有按兵不動。秦未得志於楚,必重魏。魏未得志於楚,必重秦。將軍被秦、魏兩國看重,小日子一定會過的風風火火、有滋有味。”

辛梧果然採納了這個建議,一直到六個月後才發兵攻楚。

這個很能忽悠的楚使不是別人,就是匿名的李園。

李園深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道理,以身犯險,最終爲楚國爭取到了組織防禦的時間。他設計殺害春申君,謀取楚國大權的行爲,雖然爲君子所不恥,但楚國還真的再找不出一個,像他這樣有膽識、有能力的權臣。

楚國落在李園的手裡,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九十九 沒有不散的宴席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九十九 沒有不散的宴席一 嬴異人的煩惱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六十四 亡韓五十四 魏楚大戰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八十 亡齊八 長平之戰(2)七十 荊軻刺秦王(3)八 長平之戰(2)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九十七 殺人者人恆懼之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七十 荊軻刺秦王(3)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玉皇大帝那些事兒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六十八 荊軻刺秦王(1)一 嬴異人的煩惱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二十 東周的滅亡(1)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一 嬴異人的煩惱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八十 亡齊七十 荊軻刺秦王(3)六 包裝嬴異人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四十六 李斯其人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六十四 亡韓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十六 始皇帝的父親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八 長平之戰(2)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八十一 皇權的神話(1)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四十二 處理趙太后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七十二 荊軻刺秦王(5)七十二 荊軻刺秦王(5)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九十四 李斯入甕三十三 最後一次合縱(1)七十 荊軻刺秦王(3)四十六 李斯其人十 白起功高震主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五十四 魏楚大戰五十五 趙國迴光返照(1)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九十七 殺人者人恆懼之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六十四 亡韓四十一 嫪毐反了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六 包裝嬴異人九 長平之戰(3)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三十三 最後一次合縱(1)
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九十九 沒有不散的宴席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九十九 沒有不散的宴席一 嬴異人的煩惱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六十四 亡韓五十四 魏楚大戰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八十 亡齊八 長平之戰(2)七十 荊軻刺秦王(3)八 長平之戰(2)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九十七 殺人者人恆懼之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七十 荊軻刺秦王(3)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玉皇大帝那些事兒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六十八 荊軻刺秦王(1)一 嬴異人的煩惱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二十 東周的滅亡(1)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一 嬴異人的煩惱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八十 亡齊七十 荊軻刺秦王(3)六 包裝嬴異人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四十六 李斯其人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六十四 亡韓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十六 始皇帝的父親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八 長平之戰(2)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八十一 皇權的神話(1)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四十二 處理趙太后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七十二 荊軻刺秦王(5)七十二 荊軻刺秦王(5)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九十四 李斯入甕三十三 最後一次合縱(1)七十 荊軻刺秦王(3)四十六 李斯其人十 白起功高震主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五十四 魏楚大戰五十五 趙國迴光返照(1)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九十七 殺人者人恆懼之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六十四 亡韓四十一 嫪毐反了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六 包裝嬴異人九 長平之戰(3)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三十三 最後一次合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