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攻克南京

經過數天的行軍後,林哲親自率領的大軍已經逼近南京不足十五公里的地方(清末梟雄166章)。

在大軍的前方,作爲前鋒的第二騎兵團已經是抵達天京城下!

王呂雲率領的第二騎兵團在經過丹陽一戰的損失後,一度下降到只有六百多騎,不過後續中華軍從太平軍手中繳獲了衆多馬匹。

繳獲的總數將近兩千匹馬匹、騾子中,絕大部分都是很一般的騾馬,只能充當役用馬,其中可以充當乘騎戰馬的優良馬匹只有區區兩百多匹而已。

對於這些寶貴的乘騎戰馬,雖然各部隊的師屬騎兵部隊都非常想要,要知道第二師和第三師都只有區區一個騎兵連而已,但是林哲卻是優先把這些戰馬補充給了第二騎兵團。

作爲中華軍裡唯一一支獨立作戰的騎兵團,在王呂雲的帶領下發揮的作用要遠遠超過其他的師屬騎兵部隊,尤其是在丹陽之戰裡,第二騎兵團有力的拖延了李秀成所部的前進步伐,爲第三師等部隊的追擊贏取了寶貴的時間。

這種情況下,林哲自然是繼續對第二騎兵團採取優待,把這些繳獲的優等戰馬一股腦的補充給了第二騎兵團。

同時又是從全軍範圍內挑選具有一定騎術基礎的士兵補充到了第二騎兵團之中。

有意思的是,這些抽調補充的一百多騎兵只有半數是從各正規軍裡抽調而來,剩下的半數都是從協防軍裡抽調。

這也不僅僅是特例,實際上受限於中華軍招募的士兵絕大部分都是農村的良家子,會騎馬的相當少,而中華軍又不可能花費好幾年的時間來訓練他們,所以騎兵部隊的招募和其他步兵、炮兵等兵種是不同的。

招募騎兵往往是不拘一格,甭管你以前是江洋大盜還是前清、太平軍的俘虜士兵,只要騎術出衆,身體素質過關並通過考覈的話,都能進入騎兵部隊服役。

至於說這些來源複雜的騎兵會不會帶壞騎兵部隊的風氣,對於這一點中華軍自然是祭起無往不利的大殺器:軍法(清末梟雄166章)!

在中華軍的嚴苛軍法下,甭管是驕橫的江洋大盜還是兵油子,都得乖乖的聽從命令訓練,要不然的話就等着挨鞭子吧,如果這還不行,那就等着人頭落地吧!

已經恢復了滿編制八百多騎的第二騎兵團抵達天京城下後,王呂雲看着城上密集的旗幟,也是沒有魯莽到帶着騎兵對城牆發起衝鋒!

王呂雲雖然被稱呼爲王瘋子,敢對着數十倍敵軍發起衝鋒,但是他並不魯莽,更不笨,就算他再狂妄,也沒想過自己能夠帶領騎兵拿下天京城。

他抵達天京城下後,而是四處遊走,通過機動遊走的方式對天京城展開一個外圍的包圍,防止其他方向的援軍抵達天京城內,同時也是防止城內的敵軍出城逃跑。

次日,從溧水、句容等方向北上的第二師率先抵達天京南城郊!

林安飛當即派兵對天京城進行了試探性的進攻,試圖在林哲的大軍抵達前,摸清楚南京城內的防禦部署力量。

面對城牆高厚的南京城,林安飛顯得非常謹慎,沒有說一股腦就派出了大量兵力發起總攻,而只是派遣了一千多人的協防軍士兵在南城發起進攻。

但是結果卻是讓林安飛感到非常意外,這城牆上的太平軍似乎抵擋的不怎麼堅決啊,而且還擊的力度也非常小。

這讓林安飛感到疑惑了!

城內的太平軍據說超過五萬之衆,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太平軍的精華部隊,有石達開從江西、湖北等地帶回來的精銳部隊,還有秦日綱、韋昌輝、楊秀清等人的老部隊,畢竟去年天京內訌雖然死傷了諸多大佬,前後誅殺數萬人,但是很多都是以楊秀清的部衆爲主。

石達開返回天京後,雖然天王洪秀全也誅殺了秦日綱、韋昌輝等人,但是大部分下層的士兵還是得以保留,這些士兵都是太平軍作戰多年積累起來的精銳士兵,後來也一起被石達開整編了去。

後來派出了兩萬人由李秀成率領去救援天京,該部被中華軍在丹陽以南地區全殲後,天京城內還是有着超過五萬人的。

這五萬太平天國僅剩的老兵精銳就算武器裝備差一些,就算是要分散防守偌大的天京城,只在南城牆這邊部署不多的兵力,但是也絕對不至於被自己派出去的區區一千多人協防軍士兵打的抱頭鼠竄啊!

眼看着自己原本派出去只是試探的一個協防團竟然已經是登上了城牆和太平軍激戰,林安飛就更加疑惑了。

這不應該啊!

難道是要誘敵深入,主動放棄城頭然後對我登城之軍發起突然反擊?

也不對啊,要反擊的話他總得有人吧,這城牆上的太平軍雖然也有不少,但是滿打滿算應該也就一兩千人。

帶着疑惑,林安飛也是不管太平軍到底是想要幹嘛,既然麾下的協防軍士兵已經登上了城頭,那麼他也就不再客氣,直接變試探爲總攻。

又是命令了麾下的第四步兵團加入攻城戰鬥,同時也是吩咐了帶隊的軍官們,要務必小心賊軍的埋伏,不得冒進。

林安飛還是擔心着這是不是太平軍的埋伏,所以指揮部隊小心再小心,謹慎再謹慎,甚至這種小心和謹慎在第二師拿下了天京南城門後依舊沒有打消。

林安飛想不通,這南城牆上的太平軍頂多也就兩千多人,而城內的太平軍總數應該有四五萬的啊,都跑到哪裡去了?

帶着疑惑林安飛繼續指揮部隊猛攻,不用多久他的部隊就已經是攻下內城,得以進入城內,整個攻城的過程中只有三四千太平軍士兵來阻攔,完全沒有看見預料中的大量太平軍。。

不久後,林安飛就是得到報告,包括已經擊敗的以及還在頑抗的太平軍賊軍總數只有萬人,而且相當多都是一些連武器都沒有的士兵,很明顯是臨時強行徵召的民壯。

這個時候,林安飛纔是得知,城內的數萬太平軍竟然跑了,不僅僅太平軍的這四五萬精銳主力跑了,而且還挾裹帶走了城內大量的青壯、黃金白銀等財物,那些糧倉等艙裡更是被搬空了,一粒糧食都沒剩下。

“好嘛,這個石達開夠膽魄,竟然直接放棄了江寧西逃,可惡,可恨!”林安飛露出惱怒之色,之前攻城之前他還提心吊膽的,一步三回頭就怕中了石達開的奸計,但是沒想到預料中的埋伏沒有,反而是看了一出空城計大戲,這如何不讓他惱怒!

惱怒之餘也是不由得埋怨王呂雲,你第二騎兵團昨天就到了,爲何一直沒能察覺到江寧城已經空虛無比,賊軍主力已經西逃?

不過鬱悶和埋怨之餘,林安飛也是迅速作出了反應,當即就是留下三千多人的協防軍士兵留守天京迎接林哲的大軍。

而他自己親自率領第二師主力部隊向西追擊,至於王呂雲也是一臉鬱悶的騎上馬,然後帶着第二騎兵團向西狂奔,只是人家太平軍賊軍都已經走了那麼多天了,這能不能追上就只有天曉得了。

當天傍晚時分,林哲也是率領大軍匆匆趕到南京城!

相對於林安飛那被戲耍了後的憤怒,林哲對於石達開的西逃卻是感到一絲的幸運!

就算南京容易攻打,但是如果石達開來一個死守孤城的話,中華軍就算戰鬥力強悍,但是沒有十天半個月也很難拿得下來,甚至不順利的話花上一個月甚至兩個月都是有可能的。

如今石達開不戰而逃,儘管被石達開帶走了大量太平軍的精銳兵力,而且城內的青壯、多財物都是被帶走了,但是和兵不血刃就拿下南京而言,前者的損失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再說了,現在的中華軍已經過了靠搶錢發展的階段。

制約一支軍隊的發展,金銀雖然也重要,但並不是不可或缺的,對於早期的餘勝軍而言,由於沒有自己的地盤根基,而且什麼東西都需要購買,所以格外注重金銀等財物的掠奪。

但是到了今天,對於中華軍而言,雖然金銀依舊重要但是已經不是制約中華軍發展的第一要素。

掌控了蘇南、浙江兩地的中華軍,每年光是關稅、厘金、正稅等收入就已經足夠支撐中華軍的打仗擴軍所需了,相反來說真正制約中華軍發展的因素有二,第一是軍械裝備,尤其是米尼步槍,戰馬這些都是有錢沒處可買。

第二就是時間,訓練士兵和軍官所需要的時間在和平時期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在戰爭時期裡,幾個月就能夠決定雙方的生死,因此時間乃是目前中華軍最爲緊缺的。

至於說金銀的話,雖然現在也缺,但是勉強也可以維持,還不至於發佈出去軍餉的地步,而糧食雖然消耗也大,但是坐擁蘇南和浙北這些重要產糧區,問題也不算大。

再說了,石達開雖然帶走了大量財物,但時間匆忙他也只不可能全部帶走,而且對於一支逃亡的大軍而言,糧食比金銀財物重要的多,他們帶走更多的是糧食,布匹這些生活必需品,至於金銀等身外物卻是帶的不多。

反正太平軍也從來不用發軍餉,除了前些時候從洋人手中進口洋槍等需要用到部分金銀外,實際上太平軍就沒地方可以花錢了,什麼軍糧等一切軍需一毛錢都不用花,因爲天下之物皆歸聖庫。

所以你可以看到清軍和中華軍天天愁着軍費不夠,但是惟獨太平天國從頭到尾就沒愁過軍費問題,因爲人家就沒軍費支出這個選項!

所以中華軍進城後,雖然軍糧沒找到多少,但是在城內各處卻是蒐集到大量的戰利品,其中金銀製品,珍貴書畫等多不勝數。

這還得歸功於太平天國的聖庫制度以及早期的男女分營制度,早期的太平軍每攻克一個地方就會把男女分營,所有老百姓的財富、糧食等都得上繳給聖庫,咱先不論這些制度是慘絕人寰還是說共`產`主義的提前實現,只說這些制度使得太平天國的財富高度集中。

尤其是太平天國長期控制的城市,比如說鎮江、天京兩地,這兩個城市內的百姓早期實施男女分營,所有家財幾乎都上繳聖庫,雖然1856年天京內訌,石達開主政後下令取消男女分營制度,但是這些財富卻是不可能歸還各家的,所以這兩個地方的財富是高度集中,太平天國幾乎是把全城的財富都搜刮起來,然後堆滿一個又一個倉庫。

之前中華軍在鎮江就是繳獲了至少價值兩百多萬兩銀子的各種財物!

而在南京,通過粗略的清點後,繳獲了至少價值五百萬兩以上的各種財物,其中包括白銀、黃金以及金銀製品,珍珠玉石等各種珍玩等等。

只是很可惜的是,石達開撤走之前,竟然把原來的天王府以及其他王府一把火燒了個精光,不然的話那些富麗堂皇的宮城裡必然還能夠收穫更多的戰利品。

而當林哲身穿戎裝禮服,沒有和其他古代皇帝一樣乘坐轎子,而是直接騎着高頭大馬,在近衛隊的護送下踏上南京城的時候。

皖南當塗縣城外,石達開也是騎着馬西行,他的前方就是當塗縣城。

而在他的身後是綿長的行軍隊列,有着太平軍士兵,有着士兵的家眷,還有着臨時挾裹的青壯百姓,總人數超過十五萬人,行軍隊列前後相連竟然是一眼望不到頭!(。)

第43章 慘勝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308章 勝了嗎?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68章 十萬兩第75章 出兵松江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383章 我還會再回來的第288章 崩潰和反衝鋒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688章 中英談判第587章 嫦娥號裝甲巡洋艦第499章 華盛頓號的一生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210章 工商發展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414章 方德嬪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288章 崩潰和反衝鋒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217章 北上迎敵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150章 勸進表第446章 龐大訂單第278章 兵臨廣州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531章 兩敗俱傷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252章 搶一搶壓壓驚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322章 漁船和情報第8章 營制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15章 公然敲詐第12章 機器繅絲廠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409章 林哲的召見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71章 擴軍五千第90章 騎兵出擊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574章 趙大黑闖關東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25章 廣德激戰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219章 桃源大決戰(二)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549章 蚩尤級萬噸鐵甲艦第81章 林德1854步槍第441章 鐵甲艦第217章 北上迎敵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624章 婆羅洲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341章 辦學難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617章 出巡第32章 大戰前夕第309章 殉國名單
第43章 慘勝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308章 勝了嗎?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68章 十萬兩第75章 出兵松江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383章 我還會再回來的第288章 崩潰和反衝鋒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688章 中英談判第587章 嫦娥號裝甲巡洋艦第499章 華盛頓號的一生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210章 工商發展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414章 方德嬪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288章 崩潰和反衝鋒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217章 北上迎敵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150章 勸進表第446章 龐大訂單第278章 兵臨廣州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531章 兩敗俱傷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252章 搶一搶壓壓驚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322章 漁船和情報第8章 營制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15章 公然敲詐第12章 機器繅絲廠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409章 林哲的召見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71章 擴軍五千第90章 騎兵出擊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574章 趙大黑闖關東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25章 廣德激戰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219章 桃源大決戰(二)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549章 蚩尤級萬噸鐵甲艦第81章 林德1854步槍第441章 鐵甲艦第217章 北上迎敵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624章 婆羅洲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341章 辦學難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617章 出巡第32章 大戰前夕第309章 殉國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