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董離

聽到這話,徐言青哈哈一笑,這李阿大也有意思,自己都難得的賞了他一個少尉軍銜的軍官了,他竟然還爲了那區區賞銀而擔心,難道他不知道餘勝軍裡數以萬計的士兵做夢都想着成爲軍官,哪怕只是最低級別的少尉嗎?

餘勝軍內對軍官的來源掌控非常嚴格,基本上軍官都是隨營學堂出身,就算是士兵升爲軍官,那也得會識字,然後進入隨營學堂速成班學習,然後才能成爲一名最低級的少尉(清末梟雄149章)。至於那些大字不識的普通士兵,就算戰功再大也很難直接成爲軍官的。

因爲餘勝軍是一支大量運用現代武器和制度的軍隊,軍官識字是最基本的要求,有時候寧願用一個初出茅廬,聽見炮響就腳肚子打顫的菜鳥少尉指揮一個連,也不願意讓那些勇猛的士兵去指揮一個連。

普通士兵,尤其是不認得字的普通士兵是很少有機會能夠被直接晉升爲軍官的。

而今天徐言青爲了樹立一個賞罰分明的榜樣,激勵士兵們更加用心用命作戰,算是破格了一次(清末梟雄149章)。

看着李阿大這表情,當即他哈哈一笑:“放心,你那些賞銀不會少了你,不僅僅你該得的不會少,並且作爲你第一個登上城頭的獎勵,除斬敵賞銀外,再賞你一百兩!”

聽到又多了一百兩銀子,李阿大當即就是露出了狂喜的表情:“謝謝大人,謝謝大人!”

一百兩啊,再加上自己剛纔殺敵獲得的八十兩賞銀,這一戰下來自己就領的了一百八十兩的賞銀,這能買上多少上好的水田啊。

相比之下,那個陷陣營少尉副營長的職位早就被他丟到腦後去了!

把滿臉喜色的李阿大送出去後,徐言青又是召集了諸多部將一起商討軍務!

“目前城內清軍從各處城頭退縮,雖然大部已經潰退,但是根據探子的回報,目前依舊有數量不明的敵軍分散死守城內各地,包括巡撫衙門和杭嘉湖兵備道衙門等都還保有大量的敵軍。

雖然說在我大軍碾壓之下,敵軍之覆滅只是時間問題,但我還是希望諸君後續作戰時保持最高的警惕,我不希望出現陰溝裡翻船的情況!”

言罷後,徐言青站起來:“爲了我大中華霸業,諸君務必發揮出勇猛無畏之精神,儘早向大帥送上捷報!”

次日第四步兵師以第十六協防團,第十九協防團爲先鋒,後續第八混成團、第九混成團、第十混成團各自派出的部分部隊爲主力,向杭州城區縱深挺進。

由於是城區內作戰,爲了避免諸多無所謂的傷亡,,同時清軍也沒有放棄抵抗,依舊在各重要建築裡拼死抵抗,所以整體上的推進速度是比較緩慢的。

這也就造成了槍炮聲、嘶喊聲在杭州城內持續、凌亂的響起,無數城內百姓瑟瑟發抖的躲在家中,宅門緊閉,街邊的商鋪也是放下了門板,人們從門窗的縫隙中偷偷打量着窗外的那些餘勝軍。

街邊的一個簡陋小院內,一個年約十六歲的布衣少年看着陶缸裡僅剩的米粒,臉上露出了少年人很少人的哀嘆之色。

此時門外傳來一陣咳嗽聲,咳嗽聲中還夾雜着老婦人的聲音:“離兒!”

當即那少年就是把陶缸掩蓋上,然後快步出了房門:“母親,您病體未愈怎麼出來了!”

“沒事,屋子裡悶着,我出來透透氣!”那婦人說着聽見外面的兵馬嘈雜聲,當即道:“現在城內怎麼樣了,餘勝軍可是打進來了?”

布衣少年道:“嗯,昨天餘勝軍已經破城,方纔孩兒聽隔壁的李員外說,連巡撫衙門怕也是要守不住了!”

“唉,這世道是越來越亂了!”老婦人嘆着氣說着。

又是說了兩句話後,老婦人道:“家中可還有米了?我記得不多了?”

布衣少年低垂了頭:“母親您就不用操心這些了,還有呢!”

布衣少年一邊說着一邊把老婦人扶進屋,然後對着一個只有十一二歲的小女孩道:“璇兒你看着娘,我出去買些米!”

那璇兒聽罷露出擔憂之色:“外面那些多亂兵,哥哥你一定要出去嗎?而且現在家裡怕也是沒有多少銀子了,怎麼買米?”

少年笑了笑:“不用擔心,兄長我自有辦法!”

說罷,他就是回了屋內從角落裡翻出了幾個碎銀角子以及一把銅錢,加起來怕是隻有三四錢而已,而後再拿上了一條布袋就是推開了院門。

剛推開院門走了沒兩步,他就是看見前頭有一隊三十餘人的餘勝軍士兵正在走過來,當即他往牆邊縮了縮身子,試圖不引起他們的注意,於此同時他也是悄悄打量着那些餘勝軍士兵,發現這些人和自己以往見過的官軍或者賊軍都不一樣。

這些餘勝軍士兵穿着深藍色的軍服,一個個也沒有和其他官軍一樣用布條纏頭或者和賊軍一樣披頭散髮,反而是一個個腦袋上都是光頭的,或者留着只有寸餘長的頭髮,腳下穿着褐色布底快鞋,手託肩扛着一把把上了刺刀的洋槍,腰間繫着布帶,布帶上繫着皮革彈藥包以及一個鐵製水壺。

他們還揹着一個行軍包,行軍包內裝有簡易士兵單人被,換洗軍服,彈藥以及其他的作戰、生活所需的物品。

這些士兵旁邊,還有一個騎在馬上的軍官,只見他騎着一匹棕色,肩高約一米二五左右的蒙古馬,身上的軍裝同樣是深藍色爲主,但是具體樣式和那些士兵的卻是不一樣,上衣乃是雙排扣,褲子是雙道的紅邊,並且裁減的更加合身得體,穿着一雙長筒皮靴,頭上戴着士兵並沒有的大檐帽,帽下沒有頭髮的蹤跡,很顯然也是剃了個光頭。

腰間扎着一條棕色皮帶,皮帶上別上一把裝載槍套裡的左`輪手槍,布衣少年自然不知道這柄手槍乃是林德機器廠仿效者美國柯爾特左`輪手槍的基本結構,然後自行設計的1855年型左`輪手槍,該槍有兩種型號,一種是體積和重量都較小,裝飾比較好的軍官型手槍,餘勝軍採購用來專門配給軍官,另外一種則是體積和重量較大一些,相對於威力也更大,餘勝軍採購用來專門裝備給騎兵。

除了手槍外,那名餘勝軍軍官的腰間還懸掛了一柄指揮刀,這個指揮刀也在國內諸軍裡極爲特殊的直式軍刀,不僅刀身筆直,而且刀柄也是筆直,這和國內其他軍隊大規模使用的彎曲式的腰刀有着極大的區別。

布衣少年瞧瞧着打量着這支對他而言極爲陌生的軍隊,把人縮在了牆角不敢再前進,生怕引起這些餘勝軍的注意,以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然而他已經儘量低調了,但是彷佛麻煩卻是找上了他,只見那騎在馬上的軍官剛好扭頭看向他這裡,然後似乎發現了什麼一樣,當即就是縱馬過來,其他士兵也是齊齊跟上。

這一瞬間,布衣少年瞬間就是緊張了起來,不知道自己爲何會引起這些餘勝軍的注意。

但是當那些餘勝軍走近了後,他纔是發現那個騎在馬上的軍官有些眼熟!

他感到奇怪之極,那個軍官卻已經直接下馬朝着他快步走了過來,一邊走着還一邊露出笑容道:“董離兄,貴府不是在龍林鄉嗎,你怎麼會在這裡?”

董離還是有些疑惑,這人有些眼熟,而且他竟然一口叫出了自己的名字,然而再細看眼前這個年紀似乎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然而才恍然大悟,這不是杭州府富陽縣的呂道寶嗎?

這個呂道寶比自己大了兩歲,早年他們曾一起在府城的一個小書院進讀,呂道寶課業不精,時常厚着臉皮向比他小兩歲的董離請教課業,董離每次也都是盡心相授,從不留私,久之兩人也算了半個知交好友。

後來自己連過府試、院試成功進學,但是呂道寶卻是連接落第,去年不知道爲何突然就不來書院讀書了,有傳聞說他投軍去了。

如今突然在這裡看見他,董離才知道呂道寶投軍的傳聞並不是假的,而且這投的還不是官軍,而是餘勝軍。

當即定了定心神,這纔開口道:“上半年家母大病一場,田地家宅盡數變賣,這纔不得不搬到了府城來,尋些文案清書的營生,好養家餬口,眼下家中米糧耗盡,正要出去糧店買上一些呢!”

說罷還露出一絲苦笑,其中酸澀旁人也是可以看出來。

呂道寶略微打量了董離一眼,看見他身上的那身洗的發白的布衣長袍,然後道:“眼下城內戰事未停,少數清軍依舊頑抗我大中華王師的清剿,刀槍無眼董離兄還是先別出門爲好,等上兩天吧!”

說着,他朝着後頭的士兵說了幾句話。

身後的士兵當即就是從揹包裡掏出了一個個烙餅,然後呂道寶捧着這些烙餅走到董離身邊,也不顧董離伸手推卻,直接就是把烙餅放在董離的布袋中:“如今爲兄手頭上也只有這些乾糧,你暫且帶回去先忍兩天,估計等到明天城內就安全了,到時候再出來買米吧!”

董離想要推卻,但是一想家中空空如也的米缸也就沒繼續往外推,想了想他就是拿出一把銅錢要遞給呂道寶。

呂道寶看了看這個昔日同窗好友,也沒有推辭直接接過了那一把銅錢,然後道:“董兄,以往我就知道你的才華是要遠遠超過我的,如今我大中華展翅之際,急需英才效力,不知董兄有沒有興趣加入我大中華,我呂道寶雖然只是區區一少尉,但是也必定向上官親自舉薦董兄!”

董離聽罷,習慣性的搖頭:“董離一書生爾,手無縛雞之力,那裡能夠和呂兄你這樣征戰沙場啊!”

呂道寶聽罷呵呵一笑:“誰說書生不能領軍征戰沙場的,觀我餘勝軍將校,那個不是書生出身?”

也不等董離的回答,呂道寶就是再道:“如今我軍務在身不便久留,明日你可到城北軍營來找我,即便是不能攜手征戰沙場,但是也可把酒言歡!”

言罷,他就是重新翻身上馬,對着部下們大喝:“全體都有,出發!”

看着騎馬率軍而去的呂道寶,再摸摸手中的布袋,董離轉身向家中走中,寒風中單薄的身子在發白的長袍中略微發抖,低垂着頭,臉上滿是苦澀!(。)

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367章 戰略調動第271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124章 這是抄襲!第61章 爆破攻城第306章 壕溝防禦式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586章 騰飛中的海軍第180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191章 清軍南援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90章 騎兵出擊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468章 皇室資產管理處第424章 理想和現實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591章 元宵國宴第359章 兵臨濟南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318章 面聖第233章 中華門第98章 都是瘋子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306章 壕溝防禦式第399章 西征展開第68章 十萬兩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341章 辦學難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478章 密室會談第331章 噩夢般的慘敗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211章 三國領事來訪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561章 阿拉斯加特遣艦隊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318章 面聖第335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26章 退無可退的衝鋒第47章 入城第140章 暴風雨夜的前夕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1章 餘姚林家第338章 科舉改革第392章 走投無路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691章 中美密謀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202章 宮鬥初現第140章 暴風雨夜的前夕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409章 林哲的召見第441章 鐵甲艦
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367章 戰略調動第271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124章 這是抄襲!第61章 爆破攻城第306章 壕溝防禦式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586章 騰飛中的海軍第180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191章 清軍南援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90章 騎兵出擊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468章 皇室資產管理處第424章 理想和現實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591章 元宵國宴第359章 兵臨濟南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318章 面聖第233章 中華門第98章 都是瘋子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306章 壕溝防禦式第399章 西征展開第68章 十萬兩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341章 辦學難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478章 密室會談第331章 噩夢般的慘敗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211章 三國領事來訪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561章 阿拉斯加特遣艦隊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318章 面聖第335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26章 退無可退的衝鋒第47章 入城第140章 暴風雨夜的前夕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1章 餘姚林家第338章 科舉改革第392章 走投無路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691章 中美密謀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202章 宮鬥初現第140章 暴風雨夜的前夕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409章 林哲的召見第441章 鐵甲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