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

除了物資的不足外,第一軍和第五軍在持續作戰中,兵力損失也不小,從十月份開始發起宿遷、淮安一帶的戰役開始,上述兩軍的皇家陸軍已經累計減員三千餘人,裡頭除了戰場傷亡外,也有相當多一部分是因爲疾病而減員(清末梟雄268章)。

這些減員的士兵都是需要一一從後方補充士兵的!

至於那些被俘虜的江淮新軍士兵,由於俘虜有好幾千人之多,前線的軍訓部官員也不敢一下子都補充到第一軍或者第五軍裡頭,只是擇優抽調了千把人後,剩下的三千人卻是被分批送到了安徽地區,用來補充第二軍以及第四軍的戰損。

畢竟這些人是清軍俘虜的身份,能不讓他們繼續和清軍作戰還是不好的好,所以把他們送到安徽去和太平軍作戰是最恰當的。

要補充兵力,要補充作戰物資,這自然也就拖延了第一軍和第五軍的進軍步伐!

同時也有天氣上的影響,進入十二月以後北方數省的氣溫迅速下降,而且越往北是氣溫越低,如果說之前第一軍和第五軍在蘇北作戰的時候是深秋時分,那麼等他們十二月份進入山東時,就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冬季了。

雖然在山東南部尚未下雪,但是氣溫也已經是下降到了十度以下,晚上更是出現零度左右的低溫。

軍方雖然已經提前準備了冬衣,但是這隻限於皇家陸軍部分,很多協防軍士兵都是尚未配發棉衣,爲了解決北上部隊的冬衣問題,軍需部的官員是被迫就地徵集,把沿途市面上的冬衣一掃而空。

這這些冬衣自然不可能是制式軍服,所以就可以看見一種比較滑稽的景象,那就是這些大量穿着各種樣式不同,顏色不同的協防軍士兵看上去就像是一羣平民一樣。

諸多原因造成了第一軍和第五軍的行動緩慢!

於是乎在十一月份下旬到十二月這段時間裡,第一軍除了對邳州發起了一場進攻並順利奪下邳州後繼而奪取徐州後,就是全面暫停了大規模的攻勢。只派出小股部隊奪取了一些蘇北地區的小地方,而這些小地方也沒有什麼清軍主力部隊,只有當地少量綠營以及團練、青壯等,因此戰鬥規模都是非常小。不值一提。

北方部隊因爲天氣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影響而暫緩了大規模攻勢,但是進入十二月份後,福建南部以及安徽方向的中華軍卻是在沉寂數月後終於是在統帥部的支持下展開了大規模軍事行動。

在1857年的下半年中華軍的戰略重心都是放在江北地區,如此不可避免的減少了皖南,江西。福建方向的支持力度,不管是兵員還是軍械的供應都是非常少的,以至於第二軍久攻安慶不下。

爲何?

因爲他們連攻城用的炮彈都不夠!

現在北方部隊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展緩以後,而南方省份又不會因爲天氣受到太大的限制,所以統帥部也是適當的調配了一批作戰物資以及兵員給了皖南以及福建方向。

“給安慶那邊調配的彈藥已經陸續發了過去,此外新組建的第三攻城炮兵營也已經順利抵達安慶,預計十天內第二軍就能夠對安慶發起總攻!”新任的聯合參謀部總長陳雲陶還是有些不太習慣向林哲面對面的回報軍務。

陳雲陶在中華軍裡乃是名副其實的新起之秀,施清瑄等人的後輩,他在今年年初的還只是一個上校而已,但是很快就是因爲第十混成團擴編爲第十步兵師。他順勢擔任第十步兵師師長並被晉升爲陸軍少將,而後第三軍組建後,他又是順勢成爲了第三軍軍長。

成爲了中華軍裡的五大軍長之一!

此人之所以這麼快晉升自然也是因爲他的能力過人,攻略浙江的時候他在徐言青麾下擔任第十步兵團團長,其在浙江指揮的一系列戰事相當不錯,徐言青對他的評價相當高,而被列爲絕密,只有林哲一個人可以查閱的銓敘司考語裡對他的評價是:處事穩而慎。

銓敘司對他考語還是比較恰當的,陳雲陶這個人在率軍作戰的時候,不和徐言青那樣用兵詭異難料。也不和施清瑄那樣擅長大兵團指揮作戰,擁有非凡的戰術眼光,也不和石琅翼那樣精與戰略謀劃。

他的指揮風格乃是平穩和謹慎!

他率軍第三軍南下福建以來,雖然整體進度比較緩慢。但是兵力以及各種損失卻是最少的,但是戰果卻是並不少,他入福建之處只帶了四千人不到的中華軍而已,就是憑藉這四千中華軍,他卻是拿下了一整個福建省,已經累計殲滅清軍三萬餘人。其中就俘虜了至少上萬清軍。

損失小不說,而且他的平穩推進戰術也是讓他能夠騰出手來收拾各種地方武裝,要知道清廷的武裝力量可不僅僅只有練軍、綠營等正式軍隊,各個地方還有大量的非正規的武裝力量,比如說官府組織的鄉勇,又比如那些士紳們組織的地方團練。

以往中華軍橫掃江蘇以及安徽的時候,往往是直接擊潰清軍的綠營以及練軍等主力,但是並沒有把太多注意力放在這些地方武裝上來,以至於中華軍就算拿下了江北後,現在依舊不得不在江北廣泛地域裡部署大量的協防軍部隊,用來持續清剿這些地方武裝,不然的話中華帝國的統治也就只能侷限在一些大城市裡了,那些小縣城甚至農村地區都得一一清剿,才能夠讓他們徹底納入中華帝國的版圖內。

但是陳雲陶卻是一路平穩的打過去,等陳雲陶把在福建的清軍主力殲滅時,整個福建省內的多如牛毛的地方武裝也是被順手一股腦給滅掉了。

等到了1857年底的時候,福建全省已經是徹底落入了中華帝國的掌控,這種掌控可不是和皖北以及蘇北那樣只是佔據了大城市而已,而是不僅僅控制了福州,廈門這些大城市,同時一些內陸的偏遠小城以及鄉鎮都是被徹底的納入了中華帝國的統治之中。

如此也就導致了福建乃是中華帝國自浙江以後,第二個全面掌控並實施有效統治的省份,江蘇的話,只有蘇南好一些,而蘇北地區還處於戰爭之中,安徽就更不用說了,現在連安慶都沒拿下,皖南雖然拿了下來,但是皖北地區,尤其是鳳陽府以北地區還存在着大量清廷官府的地方武裝以及捻軍,駐防皖北的兩個協防師勉力彈壓,但也只是控制了少數幾個大城市而已,要想徹底蕩平皖北多如牛毛的地方武裝,單單依靠那兩個協防師非常困難,至少也得來一個皇家陸軍步兵師纔有可能。

對於陳雲陶能力還比較滿意的林哲也是打算繼續栽培他,所以就把他調來擔任聯合參謀部總長,如今的聯合參謀部總長雖然說整體實權不大,只是一個軍方大管家的角色,但是接觸的事情也會更多,對於將領的開闊眼界,培養大局觀有着非常大的效果。

聽着陳雲陶的回報,林哲道:“嗯,這一次的安慶戰役,參謀部這邊要做好協調,確保第二軍以及第四軍攻城部隊的物資充足,另外海軍那邊也要協調好!”

進攻安慶,不僅僅是陸軍的事,同樣也是海軍的事,因爲太平軍死守安慶,同時在江邊構築了多個炮臺,這對中華軍的長江通航造成了極大的障礙。

上個月三艘炮艦組成一支小艦隊掩護了十多艘滿載作戰物資的運輸船強行通過安慶段長江航道,雖然衝了過去但是有一艘炮艦卻是被擊中了多發炮彈,不僅僅造成多人死傷,而且還對船隻造成了較大的破壞,此外更重要的是竟然有兩艘運輸帆船被擊沉焚燬,那兩艘船上其中一艘滿載軍糧,而另外一船則是裝載着諸多步槍以及彈藥。

相對於陸軍來說,海軍方面更想要把安慶給拿下來,爲此海軍方面已經不止一次的要求陸軍儘快攻克安慶。

對於海軍的要求,當初擔任聯合參謀部總長的石琅翼也只能是打官腔:“海軍的困難我是知道的,也理解的。現在時局困難,還請海軍的同仁們暫且忍耐,我們陸軍很快就會對安慶發動全面進攻!”

但是他卻是從來都不說具體什麼時候會發動進攻,於是乎這幾個月過去了,這安慶依舊在太平軍手裡,海軍依舊無法順暢通過安慶段長江航道,只能是趁着夜色偷偷溜過去,又或者是組織多艘戰艦進行統一護航,每次過這段航道的時候,都免不了要和太平軍的炮臺進行一輪炮戰。

如今等了這麼久,陸軍方面終於是調整戰略重心,把下一階段的主要注意力放在皖南以及廣東方向上來。

陸軍還沒開始行動呢,海軍方便就是迫不及待的從第二炮艦分隊以及第一炮艦分隊抽調了將近十艘炮艦,同時還在冬季枯水期的時候冒險抽調了兩艘五百噸級的戰艦沿着長江西進到安慶,組成了一個臨時艦隊準備配合陸軍行動以對安慶方面發起炮擊支援。

經過諸多準備後,十二月二十六號,1857年即將過去的時候中華軍對圍困了半年多的安慶展開了第三次總攻。(。)

第175章 生絲產業鏈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80章 扶持軍工第79章 主政一方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592章 作秀第636章 風波起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612章 陳月川的野望第90章 騎兵出擊第316章 國宴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165章 石達開的艱難抉擇第337章 繼承人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603章 傾銷地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570章 俄軍的投降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186章 黃宗漢的選擇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471章 窮教育第153章 懼怕和驚慌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307章 騎兵出擊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441章 鐵甲艦第30章 救援長興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第26章 退無可退的衝鋒第129章 火炮和戰馬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487章 報童賣報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328章 後裝步槍的首秀第391章 進城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37章 遭襲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91章 攻城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11章 山陰陳家第541章 鋼鐵鉅艦的對決第278章 兵臨廣州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10章 出征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618章 閱艦式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178章 夏季攻勢
第175章 生絲產業鏈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80章 扶持軍工第79章 主政一方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592章 作秀第636章 風波起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612章 陳月川的野望第90章 騎兵出擊第316章 國宴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165章 石達開的艱難抉擇第337章 繼承人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603章 傾銷地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570章 俄軍的投降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186章 黃宗漢的選擇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471章 窮教育第153章 懼怕和驚慌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307章 騎兵出擊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441章 鐵甲艦第30章 救援長興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第26章 退無可退的衝鋒第129章 火炮和戰馬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487章 報童賣報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328章 後裝步槍的首秀第391章 進城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37章 遭襲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91章 攻城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11章 山陰陳家第541章 鋼鐵鉅艦的對決第278章 兵臨廣州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10章 出征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618章 閱艦式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178章 夏季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