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

bookmark

吳廣實際的官爵,其實沒有那幾個陳郡老鄉道聽途說來的誇張。

他不過是得拜爵爲右更,爲都尉,職務與陳勝差不多,完全沒有“夥頤”到哪去。

唯一不同的是,他握有實權,麾下有北伐軍士卒及馳刑士共萬人,把守着從關中通往河東的津渡:封陵津(風陵渡)。

九月初的一天,吳廣等在大營前,焦慮地等待許久,總算迎來了他們期盼已久的隊伍。

那是一隊隊牛車,拉着沉重的車輿,或是民夫推着的獨輪車“木牛流馬”,從寧秦方向絡繹而來,押送這批糧秣的,除了寧秦尉楊喜外,還有新近被武忠侯任命爲“河東郡守”的安陸人去疾。

“可算將辛君盼來了!”

吳廣上前朝去疾施禮——去疾本爲無氏的小公士,追隨黑夫南征,作爲軍正丞,曾舉薦韓信,又作爲全軍的軍法官,負責軍中秩序,儼然成了黑夫集團中的重要文吏。

入咸陽後,出身低微的北伐功臣紛紛躋身朝堂,弱沒有氏的話,稱呼起來不太方便,於是黑夫便讓屬下們各自取氏,還特地建議去疾以“辛”爲氏……

至於爲什麼,去疾不知道,也不敢問。

辛去疾就這樣在秦朝新鮮出爐了……

“吳叔盼的不是我,而是這批糧食罷。”

去疾笑着拍了拍車上鼓鼓的麻袋:“渭南各縣秋收新打的穀子,還未來得及舂便運來了。這只是第一批,後邊還有六萬石,牛車往返奔走,每月送兩萬石來!”

六萬石,足夠萬人過冬了,吳廣鬆了口氣,清點完糧秣後,將去疾迎入營中,低聲道:

“自到此駐紮以來,軍心有些不安,士卒們都說武忠侯讓關中人與南郡一樣,只交二成糧食作爲田租,軍糧恐怕會不夠……”

去疾開解吳廣道:“胡亥、趙高倒行逆施,徵發百姓與北伐軍爲敵。今歲關中收成不好,西河更幾乎顆粒無收,若再像過去那般收五成田租,關中人只怕要捱餓。”

“武忠侯往後要東出再統天下,還得得故秦人相助才行。再者,武忠侯省罷冗官,裁併少府諸令,節了源。又讓並未受戰爭影響的蜀郡運糧出大江,以供給南郡、南陽,關中糧食不必外調。我大軍就近駐紮,就地就食,可比胡亥派刑徒萬夫挽粟押糧去武關、南陽節省多了。”

這筆賬,黑夫與張蒼、蕭何自然是合計過的,最後決定,減田租,固然會讓官府勒緊腰帶,但卻能得關中人心,獲益無窮。

“得將商君徙木立信時,的官府信譽,重新樹立起來!”

吳廣撓了撓頭:“我也不知是怎麼了,過去在陳郡爲黔首時,只盼着官府能將田租減一減,可如今不種田了,卻又覺得不能減,因爲麾下指望田租吃飯的官吏、士卒太多了……”

去疾哈哈大笑,指着冠帶下的頭道:“武忠侯有句話說得好啊,吾等這頭顱裡如何想,決定於吾等坐於何處,是朝堂高榻,還是田邊草蓆。”

“我當年投匿名書信舉報被緝捕罰錢,也滿腹牢騷,覺得判太重,可如今遇上相同的案子,卻也會毫不容情。因爲那時我想的是自家的得失,可現在,要考慮的卻更多。”

“現在我不是一個小公士了,而是一郡之長。”

去疾無奈地攤手道:“雖然是個無地郡守,河東還在魏國手中,我無地可守,也無民可治。”

“誰說無民可治?”

吳廣露出了得計的笑,眼下去疾一來,那些吃他軍糧的”累贅“總算能甩出去了。

“辛君請隨我來!”

吳廣帶着去疾,來到大營南面,由籬笆圍起來的另一片營地,這裡的屋舍帳篷更爲簡陋,裡面住滿了人,既有蓬頭垢面者,也有衣冠士人。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說着一口河東口音。

“這是……”

“是這半個月間,從河東郡逃過來的。”吳廣一邊介紹,還讓人將裡面自稱是三老、嗇夫者出來,將事情經過與去疾再說一遍。

這幾名地方小吏,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起河東自六月份淪陷於六國後,發生的一切……

河東歸秦,是在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左更司馬錯進攻魏國河內,魏國獻出安邑,秦國的做法是,驅逐城中的魏國百姓,招募秦人遷往河東,賜給他們爵位,同時赦免罪人,遷居此處。

於是河東的普遍情況是,城裡住的是秦地來的移民,而城外則是河東土著。

即便是那些土著,經過七八十年,三四代人的統治,受律令約束,參軍作戰,贏得軍功爵,也漸漸自視爲“新秦民”,而非魏人。

Wωω_ ttκá n_ C 〇

所以河東人對六國,並沒有什麼認同感。

“趙成放六國羣盜入河東,魏盜趙盜自軹關入,楚盜自茅津入,每至一處,皆繩各縣長吏,屠戮秦人。”

這是六國的老套路了,他們打着誅暴和復仇的名義起事,維繫士卒前進的動力,便是對秦吏秦人的報復,和不斷搶奪的戰利品。

這過程裡,河東各縣官吏,直接投降還好,一旦有所抵抗,就會被殘酷殺死,其家產被搶個精光。

而六國聯軍在西河期間,皆由河東提供糧秣,原本富庶的河東被狠狠壓榨了一通,魏相張耳派遣自己的門客到各地任官,全面恢復魏國舊制。

經濟上,爲了給撤回河東的六國大軍湊足吃食,魏國對河東人繼續課以重租,仍如故秦時的五成……

在政治上,打擊面漸漸擴大,在河東居住已幾代人的秦人,從統治者成了被統治者。

河東土著也不好過,因爲畏懼黑夫會渡河進攻河東,當地人被張耳的門客徵召,守在封陵津和蒲阪對岸,日夜提防。

隨着河東律令變成廢紙,六國聯軍多有士卒留在河東,爲非作歹,亂兵橫行,河東一片混亂。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麼一合計,河東人覺得,好像還是秦朝統治時日子比較安定好過。

於是,不少家園被毀的河東秦人開始逃離故土。

封陵津,自然就成了他們偷渡的不二選擇。

吳廣對去疾道:“最初是零星的幾人,到近日,已是整個裡、整個鄉的逃竄了……”

向去疾訴苦的二人,講述了這一路的艱辛。

深秋大冷天裡,想順利遊過寬闊的大河,可不是容易的事,除了找好下水地點外,繞開魏人的巡邏隊外,還需要更多技巧。

比如他們將彘尼泡充氣綁在身上,提供點浮力,還得在下水前喝上一大碗煮好的薑湯,雖然辛辣無比,但能驅寒,不至於在途中被凍死。男人在水裡遊,女人和孩子則坐在臨時坐的竹筏上,閉目祈求河伯保佑。

即便如此,冒着性命危險偷渡的人,也有十之二三未能成功。

“魏人爲了阻止吾等,加派人手盯着河防,可以當場放箭,不少鄰里死在灘塗和岸邊。”

幾人擦着眼淚,結束了敘述,他們希望能被轉移到乾燥的後方。

“一共有多少人?”去疾詢問吳廣。

“四千,往後可能更多。”

吳廣對去疾道:

“我不知這其中,是否有魏國探子,故不敢輕易放走,但留着他們,又空耗軍糧,並非長法。”

“這些人交給我罷。”

去疾嘆道:“我知道,武忠侯爲何要任我爲河東守了,想必是要我爲往後進軍河東做準備,雖無地可守,但至少,有民可治了。”

這些河東人,可以將老弱婦孺安置到關中,男丁則作爲嚮導、先鋒,入伍訓練,想來他們爲了還鄉,應會積極作戰,還能爲北伐軍前導。

是夜,吳廣設宴招待去疾,食物並不豐盛,吳廣讓人上酒,卻爲去疾所拒。

“武忠侯讓少府加酒、糖、絲帛、鐵、漆之稅,更嚴禁民間私自釀酒,吾等就不要帶頭違令了罷。”

吳廣只好訕訕作罷,吃了口後問道:

“辛君,既然魏賊在河東如此不得人心,眼下秋收已畢,武忠侯何不攻之?定當如石擊卵!”

吳廣在北伐軍中資歷不算老,但看着東門豹、韓信等人封侯,不眼熱的是不可能的。

“君侯有君侯的考慮。”

去疾才從朝中來,清楚原因。

“匈奴雖退出河南地,但仍佔據北假,秋冬時節隨時可能南侵,君侯不得不安排章、韓二卿在北地、上郡禦敵。”

“關中人飽經徭役之苦,需要休憩。”

“賞賜士卒後,府庫已空,需要積蓄,不然君侯也不會加奢靡之物的稅。”

去疾放低了聲音:“最緊要的是,新政尚未完成,咸陽朝堂上下,質疑的聲音可不少,君侯需要先安內,方能攘外!”

“是誰?”

吳廣十分詫異:“時至今日,有誰還敢反對武忠侯?反對新政?”

去疾搖頭:“趙高死時他們倒是拍手稱快,但上個月,君侯釋刑徒,開苑囿,嫁宮女,撤奢政時,可不乏有人站出來批駁,說這是在挖大秦皇帝的牆角,薅皇室羊毛……”

“皇帝,如今只有攝政,哪來的皇帝?”

吳廣只覺得可笑,他的屁股,現在可是牢牢坐在北伐功臣一方,而這一軍功集團,無疑是黑夫入主關中最大的受益者。吳廣本人不但得了許多金帛,武忠侯承諾他日後在陳郡有一大片土地宅邸,還讓他納了一個胡亥昔日的“七子”爲妾……

去疾頷首:“沒錯,對北伐軍而言,吾等只奉武忠侯之令,食其祿,忠其事,在吾等眼中,武忠侯便是天,可比‘天子’還要大!”

又讓吳廣近前,對他低語道:

“但朝中遺臣可不這麼想,近來頗有傳言,說扶蘇復起於遼東,如今已然稱王,朝中衆人也有所耳聞,難免開始打主意了,天天喊着社稷不可一日無主,或言當派人去迎回扶蘇,以繼大統,或言當速立扶蘇之子爲帝……”

說到這,去疾哈哈一笑:“吳叔,你當年在陳郡舉事,不是還打過‘當立者乃公子扶蘇’的旗號麼?”

“對於此事,你,怎麼看?”

……

PS:第二章爭取在0點前。

第521章 聰明人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301章 加個人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106章 重租第870章 “天之驕子”第288章 不要臉第18章 袍澤們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326章 大朝會第715章 君側之惡人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721章 陸梁第119章 絕地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886章 影子第37章 順杆爬第982章 去留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66章 監守自盜第210章 武庫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428章 先知稼穡之艱難第311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54章 衷第602章 殺人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393章 大買賣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659章 自討第386章 大原之戎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514章 萬馬齊暗究可哀第249章 有種無種第667章 換相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74章 審當賞罰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489章 肯定不是自己寫的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546章 青島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791章 佔角第186章 材士抱歉啊晚上的一章鴿了,今天趕不及了emmm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720章 總有一天我的生命將抵達終點第589章 毒士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197章 弟子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937章 好皇帝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997章 泗水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955章 酈生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176章 冒險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540章 學以致用第301章 加個人第391章 良弓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391章 良弓第1007章 贏家第1005章 嘗麥第351章 蒙恬第919章 魚龍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543章 田官第786章 萬人敵第513章 法今王第286章 秦王(下)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99章 邦亡人第78章 大行於世第886章 影子第172章 秦墨
第521章 聰明人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301章 加個人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106章 重租第870章 “天之驕子”第288章 不要臉第18章 袍澤們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326章 大朝會第715章 君側之惡人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721章 陸梁第119章 絕地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886章 影子第37章 順杆爬第982章 去留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66章 監守自盜第210章 武庫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428章 先知稼穡之艱難第311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54章 衷第602章 殺人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393章 大買賣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659章 自討第386章 大原之戎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514章 萬馬齊暗究可哀第249章 有種無種第667章 換相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74章 審當賞罰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489章 肯定不是自己寫的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546章 青島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791章 佔角第186章 材士抱歉啊晚上的一章鴿了,今天趕不及了emmm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720章 總有一天我的生命將抵達終點第589章 毒士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197章 弟子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937章 好皇帝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997章 泗水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955章 酈生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176章 冒險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540章 學以致用第301章 加個人第391章 良弓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391章 良弓第1007章 贏家第1005章 嘗麥第351章 蒙恬第919章 魚龍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543章 田官第786章 萬人敵第513章 法今王第286章 秦王(下)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99章 邦亡人第78章 大行於世第886章 影子第172章 秦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