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牽星

bookmark

夜裡的大海,顯得比白日更恐怖,深邃而未知,潛藏着無數危險。即便是最老練的漁父,也很少夜航。

但五月初一這天,在青島港附近的海面上,卻有艘樓船連夜穿梭於海上,它離陸地越來越遠,直到孤懸於茫茫大海之上。

時值月缺之夜,船上衆人擡起頭,卻見天氣晴朗無雲,視野極其空曠,與大海一樣深邃的夜空中,少了城邑人間燈火爭輝後,星辰銀河,顯得格外清晰。

但看久了,也會讓人眼花繚亂,尉陽盯着半天,只覺得眼睛發酸,而那些星辰也相互混淆,不容易一一辨別。奉郡守之命,他們這批識字的官吏,在不出海的時候,就跟着徐福,學習他的“牽星之術”。

徐福卻不會看迷糊,對於方術士而言,天上星河雖然無比遼闊,那繁星在別人眼中如沙粒般不可勝數,但在他眼中,卻如手掌的掌紋一樣熟悉。

“那便是北斗七星。”

徐福深手指着天際的一列星辰,手指虛畫線,將它們連接起來,並一一叫出名字。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星連在一起,就如宴饗上舀酒的鬥。”

“的確像極。”年輕人們頷首,也有些饞酒了。

徐福又說,位於斗魁上的天璇、天樞之間連一條直線,再向天樞方向延長5倍的距離,便能找到一顆極其明亮,讓羣星黯然失色的星辰。

“那便是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大海瀰漫,無邊無際,不知東西,白天有太陽,但到了晚上,就得靠星辰而進了。北極星,這是每個航海者的本命星,它位於北天極,位置幾乎不變,可以靠它來辨別方向,而徐福要傳授給衆人的“牽星術”,也是圍繞着北辰來施展的。

“今夜無月,正是牽星的好時候,都測一測吧。”

這批樓船之吏,人手一塊“牽星板”,它由烏木製成,一共十二塊,合在一起像是扇子,最大一塊爲十二指板,最小爲一指板。

經過月餘學習,尉陽早就對此不陌生了,他左手拿牽星板一端中心,手臂伸直眼看星空,使牽星闆闆面與海平面垂直,觀測北極星離海平面的高度。高度高低不同,可以用十二塊木板和象牙塊四缺刻替換調整使用。

而旁邊,還有兩個助手,一人持火照明,另一人在紙上爲他記下觀測得的數據。

想在搖搖晃晃的甲板上完成測量是不容易的,測完之後,衆人回到船艙中,按照測得的高度,用記在心裡的《九章算術》公式,得出了北極星與地面的夾角,再將這結果交給徐福。

徐福一一檢視後,將沒測準的衆人奚落了一番,讓他們出去重測,卻又誇了尉陽:

“還是尉陽所測最準!”

同僚們的目光看過來,有羨慕,有不屑,尉陽咬了咬嘴脣沒說話。因爲他也覺得,這是徐福在刻意拔高他,原因不用說,因爲他仲父乃郡守、監軍,這次安排尉陽來做樓船之吏,頗有爲他鍍金鋪路的意思。

徐福將一個巨大的木盤擺在案几上,此乃“太乙九宮佔盤”,是徐福家傳的寶物,也是他能視大海如坦途的秘訣。本來是隻傳子嗣徒弟的,可被黑夫一逼迫,徐福也只能忍着心疼,將壓箱底的本事拿出來,教給這羣喊他一聲“徐夫子”的青年軍吏了。

這佔盤髹漆木胎,結構分兩部分,天盤和地盤。大而在外的方盤爲地盤,在地盤之內的圓盤爲天盤。其中,天盤中作斗杓,指天罡。次作十二辰,中列二十八宿四維局。

而地盤,則列十二辰、八幹、五行、三十六禽、天門地戶人門鬼路四隅訖。

一邊教導尉陽,如何用先前測得的數據一一對照天盤、地盤上的尺度,得出方位。徐福也不由感慨萬千,因爲此物,一開始的用途,根本就不是測方位,而是佔吉凶!

當年,早在春秋時,龜策行家衛平爲宋元公算命,便曾“仰天而視月之光,觀鬥所指,定日處鄉,規矩爲輔,副以權衡。四維已定,八卦相望。視其吉凶,介蟲先見。”

總之,此物主要是用來算命佔吉凶,龜策日者行走各地,按照星辰分佈,將天下劃分爲“十二分野”。他們同時也發現,不同地區,北極星與地面的距離不同,比如在“尾箕”分野的燕地,和“翼軫”分野的楚地,距離差別甚大。

但“觜參”分野的趙地南部地區,和“危虛”分野的齊地,北極星與地面夾角,卻幾乎相同!

於是,牽星術除了占星算命外,又多了個用處,那便是觀測南北方位。在陸地上,這其實沒什麼大用,直到傳到燕齊之地,方術士手中,這才大放異彩!

徐福將此術用於遠航,這也是他能十次前往海外的依仗,時刻觀測方位,便能知道自己航行的路線是否偏離目的地。

這門方術士過去諱莫如深,讓人敬畏的學問,說白了,其實也挺簡單。

“封建迷信和科學技術,其實是一對雙生子啊……”

黑夫當初在聽完徐福的講述後,如此感慨,同時也決定保下他的性命。

如今,昔日的占星術,已經成功洗白,變成了“天文航海術”。

黑夫還爲這種南北有異的地理座標取了個名。

“緯度!”

徐福承認,過去十來年裡,他已經悄摸摸將燕齊沿海,南北不同地點的方位數據測得七七八八,連對岸朝鮮,也被他測了幾個點。從膠東出發,要怎麼航行才能準確抵達對岸港口,徐福都瞭然於胸!

這是徐福會的東西,但方術士的冒險尋仙,和必須保證穩定安全的糧食海運畢竟不同,他們還要解決一個大問題:跨海而去,兩三天時間裡,若是倒黴遇上沒有星月的夜晚,偏離航線該怎麼辦?

……

結束了每月兩次的牽星練習後,徐福回到了青島港,次日,黑夫巡視至此,讓徐福帶他去看看,那些被“招安”後,擅長“祠竈致物”的方術士鼓搗的秘密項目進行得如何了。

“郡守,那所謂的司南,根本無法指南。”

一進門,徐福就告訴了黑夫這個壞消息。

沒錯,這個秘密項目,便是製出一種在多雲陰雨天裡,也能測出南北方位的器具。

這時代,磁鐵已爲人所知,《呂氏春秋》有言,慈招鐵,或引之也。六國故地還有傳說,說秦始皇在咸陽宮有一座磁鐵修成的大門,但凡持兵刃路過的,都會被吸附到上面……

這當然是胡扯,秦地的劍,以銅居多,造個磁鐵門也沒大用啊。

不過,方術士倒是對這種好玩的東西很感興趣,是用來裝神弄鬼的必備之物,隔空取物之類的,這幫傢伙沒少玩。

黑夫目的明確,他就想以磁鐵做指南針,不過,方術士們卻提出了不同意見。

有的人以爲,應該做傳說中,黃帝用過的“指南車”,有人以爲,應該用曾見於古書中,但現世已失傳的“司南”。

黑夫思索之後,將方術士分爲三組,七八人做指南針,其餘人做司南、指南車。

一個公司下面,同一個項目,分幾個工作室良性競爭,是不錯的法子,這羣方術士未來還有大用,黑夫希望他們能自己有想法,而不是隻做應聲蟲。

“那樣的話,我找不識字的匠人來,豈不是更方便?”

即便是錯的,也可以去嘗試,誰知道一個失敗的項目,稍加改造,不能變成黑科技呢?

不過結果證明,什麼司南、指南車,都是理想中的東西,那幾人花了數月時間,費了好多人力,將邯鄲郡武安縣磁山運來的磁鐵磨成勺,放在打磨光滑的銅鑑上,希望它的勺柄能夠指南。

但尷尬的是,盯了半天,“司南”就是不動。

也對,那微弱的磁力,遠不如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動得了纔怪!

司南項目組宣告失敗,而隔壁的“指南車”更慘,方術士們和工匠鼓搗了半天,就是做不出不管轉向何方,都能自動指南的神器,只能尷尬作罷。

最終,還是黑夫指定的“指南針”有了些成效。

普通的縫衣針,用天然磁石反覆摩擦,便能使針帶上磁性,雖然這其中原理方術士們也琢磨不明白,但不妨礙他們使用。

徐福讓人爲黑夫展示了兩種用法:將磁化的細針穿幾根燈心草,浮在木盤水面上,或塗一些蠟,粘一根蠶絲,掛在沒有風的地方……

卻見指針銳處受某種“神秘力量”指引,微微轉動,銳處常指南,亦有指北者。

徐福解釋道:“此恐石性不同,致使南北相反,理應有異,未深考耳……”

“這大概是n極和s極的區別?”

黑夫雖然對這簡陋至極的指南針、指北針還不太滿意,但他們要做的畢竟不是跨越數千裡的遠洋航行,只是跨越數百里的短暫出海,指南針只作爲牽星術的輔助,以備不時之需。

這樣的指南針沒法和後世相比,但沒什麼東西,是一開始就能做到完美的。

兩種方法裡,徐福比較推薦縷懸法,因爲水浮法的最大缺點,便是水面容易晃動影響測量結果,而海上的船隻,晃動可不是一般大。

徐福還說,他特地在白天夜晚,依照太陽、北辰方位做過對比,發現這指南針、指北針的指向,雖然大體上是南北,但依舊有少許偏差,且無論如何更改,都無法消弭。

“些許偏差,無傷大雅。”

黑夫知道這是地磁偏角,但他一時半會,也跟徐福解釋不清楚,這種理論上的東西,還是交給大科學家張蒼去鑽研吧。

“足夠了,多製備些磁針,讓每艘船上都有數枚,再教樓船之吏使用,相比於牽星之術,此物簡單,不管識字不識字,都能學會!”

……

巡視完方術士們的項目後,黑夫到了外面,這座他親自命名的青島港,已不復昔日漁村景象,日積月累,變成了繁華海港。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吹着海風,黑夫不由嗟嘆,他現在做的,不過是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的過程。

季風、洋流、指南針、緯度、天文航海術,這些方術士藏着掖着的知識,如今都被黑夫掏了出來,公之於衆。而第一批具備以上知識的海員,也正在接受培訓……

遠洋航行必須的物質基礎,正在一一補全,還差什麼呢?

還差最關鍵,最核心的東西。

“利益!”

無法給世人,起碼是膠東人帶來利益的遠航,與方術士花費巨資海外求仙,有什麼區別?一旦那股勁頭過了,再龐大的船隊,也會擱淺生鏽,他們曾探索過何處,最遠抵達了哪裡,都沒了意義,只剩下後人遺憾嘆息。

“如果能再遠一些,如果那振奮人心的西洋遠航,能一直持續下去……如果……”

歷史沒有如果,唯有利益,能驅使人不斷探索。

但黑夫的確是沒看出,此時遠航海外,除了滿足秦始皇的虛榮心,滿足黑夫玩梗的惡趣味外,能讓中原撈到什麼油水。

“或許這次跨海遠征後,能找到它呢?”

現如今,舟師已訓練多時,糧食已囤積完畢,青島建造的大木船擠滿港口,如今又搞定了“導航系統”,真是萬事俱備,只欠……

黑夫正思索之際,他身邊的“示風器”上,長條的旗幟高高揚起飄拂,系在其上的風鈴叮噹作響,發出好聽的聲音!

“仲父!”

在外看守示風器的尉陽面露喜色,他朝黑夫高呼道:

“起風了!是季風,是南風!”

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565章 惡名第343章 滑稽第44章 這麼大!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96章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551章 朕安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612章 命名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987章 出關(下)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261章 堅壁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140章 八卦第770章 一個幽靈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712章 亡秦者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634章 封侯!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160章 大夫爵第225章 盡地力之教第63章 朝陽羣衆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460章 不謀全局者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290章 燈下黑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991章 鍾離眛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170章 橘與枳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214章 郡守騰第625章 碣石一些醉話,關於孔子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812章 鼎烹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125章 先登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291章 欲刺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253章 兵成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963章 泥潭第642章 法吏第210章 武庫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109章 羔裘第732章 上病益甚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1008章 太昊第680章 玩蛇第747章 熒惑高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390章 溫暖第664章 越女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70章 若敖之鬼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92章 贈馬第721章 陸梁上傳的章節一直在審,大家彆着急第563章 大復仇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1003章 移席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609章 貨殖第29章 無衣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
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565章 惡名第343章 滑稽第44章 這麼大!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96章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551章 朕安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612章 命名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987章 出關(下)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261章 堅壁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140章 八卦第770章 一個幽靈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712章 亡秦者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634章 封侯!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160章 大夫爵第225章 盡地力之教第63章 朝陽羣衆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460章 不謀全局者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290章 燈下黑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991章 鍾離眛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170章 橘與枳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214章 郡守騰第625章 碣石一些醉話,關於孔子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812章 鼎烹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125章 先登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291章 欲刺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253章 兵成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963章 泥潭第642章 法吏第210章 武庫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109章 羔裘第732章 上病益甚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1008章 太昊第680章 玩蛇第747章 熒惑高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390章 溫暖第664章 越女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70章 若敖之鬼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92章 贈馬第721章 陸梁上傳的章節一直在審,大家彆着急第563章 大復仇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1003章 移席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609章 貨殖第29章 無衣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