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螳臂

bookmark

一條濟水,將秦官軍和反叛的齊人“羣盜”分隔開來,濟水以南,秦軍安營紮寨,濟水之北,齊人的營地卻顯得有些混亂,他們雖然人多勢衆,卻沒什麼紀律。

其中一個角落,有數十名來自樂安縣的輕俠,大戰在即,他們臉上也未見緊張,反而在不斷地朝一個被人簇擁而還的遊俠兒起鬨。

“樂扁,聽說你殺了個秦兵,還得了賞賜?”

被衆人簇擁的輕俠樂扁三十上下,穿了一身普通的褐衣,此時卻眉飛色舞,舉着一包錢,將其放在手上掂量,還展示給每個人看,在他們羨慕的目光下仰頭道:

“那是自然!乃公奉丞相將軍之命,渡水探查敵情,被一個秦人哨兵發現,趕在他示警之前,手起劍落,將他殺死,因沒時間割頭顱,便摘了胄帽而歸,這便是明證!”

他高高舉起手裡的秦卒胄帽,讓所有人都看到,得意之色溢於言表。

有人在旁質疑:“樂扁,認識你這麼多年,知道你水性不錯,對濟水也十分熟悉,但要說你的劍術……”

揭樂扁短的輕俠笑着擺手,面色輕蔑,表示他劍術不值一提,所以死活不信樂扁能殺敵。

遊俠兒最好面子,樂扁頓時漲紅了臉,連連辯解,說什麼自己是之前不喜歡顯擺,但上了戰陣,才知道原來是厲害的,最後甚至吹牛道:

“七年前,我便作爲技擊之士入軍,若不是還沒打仗大王就投降了,我定要殺得秦軍片甲不留!”

樂扁的命運轉折,確實發生在七年前,在那之前,他一直作爲一名遊俠兒,追隨樂安本地的縣俠鄉俠,今天在誰手下當幾日食客,明天去那蹭數頓吃喝,終日爲氣任俠,靠打架鬥狠掙錢。雖不闊綽,卻也自由,至少在他自己看來,比那些在地裡刨食的農人,忙碌於生計的販夫要強。

齊國與其他六國不同,國家富庶,每逢打仗,除了徵召五都之兵外,還在各地用錢徵募輕俠參軍,算得上中國最早的僱傭軍。所以輕俠地位不低,有點像後世日本的底層武士及浪人。

可自打齊國滅亡後,這一切卻大爲不同。一身黑衣的秦吏帶着幾個人來飄然上任,這羣官兒說着樂扁聽不懂的話,縣寺門前開始張貼秦字的告示——雖然不管秦字齊字,樂扁都看不懂,但並不妨礙他背地裡對一切來自秦的人和物吐口水。秦吏的黑衣,秦人頭上歪歪的髮髻,秦人那濃重渾厚的口音,抄在名爲”紙“的物件上的秦字,都讓他看不順眼。

樂扁討厭秦,因爲秦律讓他失了業。

秦吏每到一處,最熱衷的就是打擊“以武犯禁”的遊俠兒。過去被人敬一頭的輕俠成了不被律法容許的人,劍也統統被收了去,聽說是在咸陽鑄了十二個大金人。

於是,樂扁只能改做別的營生,去濟水上給人撐船。

但一次在渡口與客人一言不合鬥毆後,樂扁便以“私鬥”罪被逮捕入獄,在齊國時屁事沒有的小事,卻被秦吏罰了許多錢。因他還不起,不得不爲官府做了三個月苦役,去海邊伐薪煮鹽,等再回來時,人曬得焦黑,連撐船的差事也沒了。

樂扁沒有土地,也沒有一技之長,更不可能做吏,只能當庸保,給人家做短工。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但都幹不長,只能混口飯吃。

即便這樣困苦地過了數年,原本壯碩的身體變得瘦削,當聽人說,膠東那邊的郡守打掉了夜邑田氏,將田氏土地分給庸保、僱農種,樂扁也絲毫不心動。

他輕蔑地說道:“我就是死了,也不去地裡刨食。”

這是樂扁自詡爲“士”的驕傲,他不知道多少代前的祖上,也是小貴族,是闊過的。

無數次,樂扁都懷念齊國尚存的生活,齊國當年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玩着蹴鞠、六博,看人鼓瑟吹笙,好不快活,逢年過節,甚至有機會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而現在的日子,卻壓抑而無趣,財富都被官吏收走,整個社會,不管哪個階層,都比過去困苦。

不止是輕俠不好過,商賈也是被打擊的對象,農夫的稅也重了幾倍,儒生們也耷拉着腦袋,再也不能出入官府了。

很多人和樂扁一樣,厭惡秦,懷念過去的生活,卻又不知該如何改變這一切,只能一籌莫展地廝混着,得過且過。

但機會終於來了,先是秦皇帝遇刺,雖然他派人傳口諭,說什麼自己和天下都安好,但也有人低聲說,這是假的,皇帝其實已經死了,爲了安定人心,才發了僞詔。

“就像是齊桓公,明明死了,外面的人卻不知道!”

很快,又有消息傳來!狄縣田氏兄弟殺官造反了!

聽說這件事後,樂扁給田氏三兄弟豎起了大拇指,不愧是許多年前,就在齊地聞名的縣俠!

然後此事在縣裡傳開了,衆人起先不信,但從狄縣那邊來的人說得有鼻子有眼:說是新的齊王已經披上了紫袍,豎起了大旗,招徠各地英雄豪傑。而盤踞海外島嶼的安平君子孫田都,也都殺了回來,舟師的風帆遮蔽了大海,雍門司馬當年帶出去的“四萬大軍”個個白盔白甲:這是爲齊王建戴孝,要爲他報仇呢!

官府管這叫“造反”,但在遊俠兒們看來,明明是齊國要復辟了,樂扁等人的心思也活絡了起來,想要乘着這天變之際,回到過去的生活。

當狄縣和千乘的兵馬開到樂安城下,秦朝的縣令還欲召集縣內衆人抵抗,卻被樂扁和一些個受夠秦政統治的輕俠少年,衝進縣寺裡殺了。衆人打開城門迎接田氏兄弟,最後統統被收到了“右司馬”田榮手下。

新的齊王,是那個被秦人擄走餓死的老齊王之弟,一身紫袍,有些臃腫,樂匾只是遠遠看到一眼。

而田儋因爲是這場復辟的主謀,做了“相邦”,他的弟弟田榮和田橫,分別是左右司馬。安平君的曾孫田都,則當了“大將軍”。

田儋想要利用安平君田單的名聲,號召廣大齊人加入這場驅逐秦人,光復齊國的大戰!

就這樣,樂扁又能拿起劍,昂起頭,腆着肚子,享受普通黔首又敬又怕的目光了。

他不知道秦有多大,也不知道真正起來造反的人有多少,只知道,樂扁在這樂安縣,又能橫着走,再也沒有繁雜的秦律來約束他……

就像是壓在身上的大山徒然崩壞,肩膀上爲之一輕。

但他們還來不及享受,就被“相邦”拉到了濟水邊。

秦軍來了!

樂扁水性好,昨夜被派過去查探敵情。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殺了秦卒奪了胄,樂扁都被田榮下令,升爲屯長,還按照齊國過去的規矩,當衆賜金二兩,這是爲了在開戰之前鼓舞士氣……

而在命令樂扁等人渡水查探秦軍的次日夜裡,田儋又命一千人強渡濟水,結果被打得大敗而歸……

……

濟水南岸,臨淄郡尉樓亢看着試圖渡濟水進攻,卻被自己打得大敗而回的”羣盜”們,哈哈大笑起來。

過去半個月間,叛亂席捲了整個濟水北岸地區,諸田、輕俠、盜寇,秦朝官府打壓的羣體聯合起來,殺秦吏,奪城池造反。因爲事發突然,臨淄郡倉促間,只來得及集結五千郡兵,守住濟水以南地區,屯兵都昌縣。

田氏兄弟的叛亂是蓄謀已久的,進攻鄰近諸縣皆有黨羽響應,沒費什麼力氣就攻下了。很快就糾集了車百乘,騎數百,徒卒上萬,如今聚集在濟水之北,也算聲勢浩大。

不過單從他們層次不齊的衣着和五花八門的武器上,臨淄郡尉覺得,哪怕人數再多,依然是羣烏合之衆。

從這些齊人倉促渡水進攻秦軍本陣就能看出來,主帥不知兵法,不懂行軍,真是亂打一氣,結果派過來的一隊人馬,遭到了秦軍迎頭痛擊!

秦軍中的蹶張士在水邊一字排開,隨着樓亢的口令,向水中不斷射箭,齊人沒有多少弓弩,頓時被射了個人仰馬翻,慘呼連連,雖然有船隻接應掩護,但依舊損失慘重。中矢者發出了慘叫和驚呼,這簡直是場一邊倒的屠殺。

眼下水裡漂滿了屍體,數百名齊人淺嘗輒止,很快退了回去,說什麼都不下水了,岸上方纔還叫囂不已的齊人,此刻卻統統啞了,過了一會,再又一次進攻失利後,竟開始四散而走,調轉旗幟後退!

“羣盜被擊退了!”

見彼輩如此不堪一擊,臨淄郡尉腦子一熱,竟下達了渡過濟水,繼續追擊的命令!

有軍司馬心存疑慮,對郡尉道:“齊人如此做派,一觸即潰,又以濃煙遮蔽北岸,或有詐。”

“老夫打仗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有詐無詐難道還看不出來?”

樓亢頓時滿臉不高興,他年紀的確不小了,年過五旬,作爲王賁的老部將,若單論打仗,樓亢可打了不少,趙燕楚三戰,他都有參與,雖無大功,但積累小功勳,也走到了今天的位置。

在秦的諸多對手裡,樓亢最看不起的,就是齊國,弱小如韓燕,至少也拿起武器,對秦軍有所抵抗。唯獨富庶的齊國,卻是個軟蛋,不戰而降,這使得不少秦將,對齊人很輕蔑。

於是樓亢道:“世人早有公論,齊之技擊,不如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如秦之銳士。”

“齊國尚在的時候,技擊之士便不堪一擊,遇小敵則僥倖可用,遇大敵堅則瞬間渙散。何況今齊國已滅?這羣烏合之衆雖然撿起了膽子來,卻一樣不堪一擊!”

下定決心後,郡尉樓亢立刻讓人架設浮橋,渡水追擊羣盜……

不止是在軍事上的自信,樓亢很清楚,若能靠臨淄自己的力量平定叛亂,事後秦始皇帝對他們的懲罰,或許會變輕一些……

……

與此同時,在濟水北岸,被田地燃起濃煙遮蔽的小丘下,齊軍真正的大部隊在臨陣以待,不過,卻沒什麼秩序,尤其是遊俠兒們,站沒站相,坐沒坐相,亂糟糟的。

樂扁甚至還在和伴當議論前方的聲響。

“敗了?”

“說是詐敗,引誘秦軍渡水來擊。”

“怕不是真敗吧。”

遊俠兒們七嘴八舌地議論着方纔“相邦”和左右司馬下來宣佈的命令,說前方派人渡水詐敗,是爲了引誘秦軍過來,勿要心疑。

但眼看前方數裡外殺聲四起,不知真相如何,部分輕俠還真起了膽怯之心。

連屯長樂扁,也忍不住嚥了口唾沫,握劍的手中有汗。

雖然好勇鬥狠過,但這可是多年以來,樂扁第一次站在戰陣上。

不管前面是詐敗還是真敗,一會肯定要打起來了。他去過對岸,就近觀察過秦軍,這批秦軍來自臨淄,人數五千,雖然正兒八經的關中精銳只有一千,其餘則由來自各個郡的戍卒組成,一年一換。

因爲齊地和平已久,訓練已經鬆弛,但架子還在,他們黑壓壓地駐紮在對岸,雖然人數只是齊人的一半,可因爲肅然有序,看上去卻比齊人還多,行進的時候,手裡的戈矛像是閃着寒芒的森林。

樂扁再回過頭看看己方這邊,叛軍由幾部分組成:田橫、田都帶來的海外盜寇是主力,田儋家族的門客,外加各地輕俠,分別居於左右翼。

不管哪一處,齊人都穿着五花八門的衣裳,手持各式各樣武器,甚至有拿木棍的,衣衫襤褸,秩序也不怎麼齊整。

後面還有些幫忙運送輜重的農夫、商賈們,臉上怯怯,他們討厭秦朝的統治,卻也不敢反抗,甚至有人帶頭也不肯參與進來。除非用戈矛強迫他們幫忙運輜重,但這羣人,依舊隨時想着逃跑。

“無膽鼠輩。”

雖然嘴上罵着這些好似牆頭草的農夫、商賈,但俠士樂扁心裡面,還是有些犯怵的。

旁邊也有不少輕俠露了怯,心生遲疑,他們要面對的,可不再是身邊只有寥寥數人,陷入齊人包圍的倒黴秦吏,而是過去百年間,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秦軍!

秦軍,就等於是不敗的同義詞!那些身穿黑色袍服的秦吏秦卒,統治齊國太久了,輕俠義士像是老鼠一樣四處躲藏,甚至形成了條件性的反射,見到彼輩就跑……

可現如今,他們卻被要求,要拿着簡陋的武器,勇敢地迎上去,去面對強弓勁弩。

單想到那些秦人的裝備的氣勢,連喜歡吹牛的樂扁也不再聲張。

“樂扁,你不是說要殺秦軍片甲不留麼?”旁邊有人這時候還忍不住貧嘴。

樂扁撇了撇嘴,沒說話,他的確是在吹牛,那個胄,是他乘一個巡邏秦卒小解時,撿回來的……

“你說,此番吾等能嬴麼?”齊人勇於持刺怯於戰陣,亦有人發出了不確定的詢問。

樂扁皺了皺眉,雖然他也有點怕,但這樣長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不太好,正要說點什麼,卻忽然有一輛車馳騁而至軍前,卻是“相邦”田儋。

“二三子,聽儋一言!”

田儋雖然做了“相邦”,可依舊喜歡穿着一身勁裝,這樣能和遊俠兒打成一片。

他知道,接下來纔是真正的戰鬥,必須在戰前說一些話,以安衆人之心。

於是田儋讓十數名壯漢在軍前爲自己傳話,大聲道:

“這些天來,每逢吾等攻破城邑,將被殺死的秦吏時常口出詛咒,說吾等是烏合之衆,是螳臂當車,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

這個比喻很形象,螳螂很小,十分脆弱,而車輪卻堅硬迅速,一旦撞上,便碾爲粉末,遊俠兒們相互看看,眼中都有些沮喪,雖然這半個月翻身做主人很爽快,可事到臨頭懊悔遲。

“但我敬佩螳螂!”

就在士氣低沉之際,田儋卻忽然提高了聲音:“當年,齊莊公出獵,有一青色小蟲攔在路上,高高舉起雙臂,將搏其輪。於是齊莊公問其車伕:‘這是什麼蟲?’”

“御者對曰:此蟲名爲螳螂,蟲性剛烈,知進不知卻,不量力而輕敵。然後齊莊公且說道:若爲人像螳螂一般,必是天下最勇武的武士!‘於是便將車子挪開,避讓螳螂!”

這個故事淺顯易懂,還是齊國本土的,遊俠兒們都聽呆了,堂堂國君,居然會給一隻小蟲子讓道?

”螳螂憑什麼能讓公侯避讓,因爲其勇!“

田儋抽出劍來,將它高高舉起,指向了已漸漸從濟水南岸渡到北岸的秦軍,他也清楚,真正打起來,己方雖然人數多了一倍,卻依舊佔不了便宜,只能利用秦將對他們的不屑,誘其渡水過來,半渡而擊。

再加上他的那些安排,或許能有五成勝算……

這場復齊大業,是撲騰幾下翅膀就夭折,還是能像他們田氏家族的那句話一樣,鳳凰于飛,和鳴鏘鏘,就看今日了!

於是他嘶吼道:“吾等雖小,但吾等手中有鐮,自不能像蟬一樣,坐以待斃,更何況,若是一千隻螳螂,一萬隻螳螂,難道還攔不住一輛腐朽破車麼?”

田儋的弟弟田橫也站了出來,大聲鼓舞道:“沒錯,戰,吾等或會死。逃跑,或能苟活一陣。但若是留下,便能復齊之榮光,便能重拾昔日自由,輕俠不需東躲西藏,商賈不必遭人鄙夷,農夫也不用繳泰半之租,定要叫秦人知道,取吾等性命易也,但若想奴役齊人,絕滅諸田,比登天還難!”

田氏兄弟知道這些追隨自己的人都想要什麼,一時間,冷卻已久的熱血似乎被點燃了,生平最渴求任俠義氣樂扁腦門一熱,也舉起自己的劍,和身旁的人大聲應和道:

“此戰,知進不知卻,此役之後,吾等必爲天下勇武矣!”

當秦軍的前鋒踏上濟水北岸土地時,他們看到的是,上萬名齊人揮動着手裡的武器,彷彿是一萬隻螳螂在搖晃着手裡的臂刃,朝自己衝殺過來!

第955章 酈生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383章 豳風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625章 碣石第249章 有種無種第366章 解夢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142章 千古奇冤?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769章 三楚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764章 三軍可奪氣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51章 安心在外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358章 護短第598章 險惡第867章 當立第42章 其樂也融融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646章 刀劍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236章 威懾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122章 積粟第534章 天無盡頭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867章 當立第912章 江東子弟今雖在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243章 利鹹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第963章 泥潭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395章 羊吃人第269章 墨攻第82章 盲山第823章 煮酒第285章 秦王(中)第309章 南昌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645章 銅鐵第976章 祖國第163章 陽城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399章 喜事第558章 螳臂第970章 風口第353章 項籍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721章 陸梁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32章 伯兄第265章 豐沛之間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512章 以古非今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304章 六百石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215章 巧合?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562章 人禍第93章 案發現場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11章 自食其果第731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999章 蜂王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960章 強渡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51章 安心在外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543章 田官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364章 開邊意未已第992章 大蟒第868章 昭穆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
第955章 酈生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383章 豳風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625章 碣石第249章 有種無種第366章 解夢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142章 千古奇冤?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769章 三楚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764章 三軍可奪氣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51章 安心在外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358章 護短第598章 險惡第867章 當立第42章 其樂也融融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646章 刀劍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236章 威懾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122章 積粟第534章 天無盡頭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867章 當立第912章 江東子弟今雖在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243章 利鹹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第963章 泥潭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395章 羊吃人第269章 墨攻第82章 盲山第823章 煮酒第285章 秦王(中)第309章 南昌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645章 銅鐵第976章 祖國第163章 陽城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399章 喜事第558章 螳臂第970章 風口第353章 項籍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721章 陸梁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32章 伯兄第265章 豐沛之間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512章 以古非今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304章 六百石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215章 巧合?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562章 人禍第93章 案發現場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11章 自食其果第731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999章 蜂王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960章 強渡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51章 安心在外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543章 田官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364章 開邊意未已第992章 大蟒第868章 昭穆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