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二十五年

bookmark

秦王二十五年,正月(冬十月)。

此時的北方,已是隆冬時節,天氣寒冷,但大江之畔,卻只是岸邊的森林有些發黃,仍然氣候適宜。

邾城(今黃州)是南郡最靠東的一個縣,也是最晚被秦軍奪取的楚邑,公元前255 年(楚考烈王八年),楚考烈王命春申君黃歇揮師北伐,滅魯亡鄒,遷鄒國君民到此地築城建屋,因爲鄒國也被稱之爲邾,遂名邾城。

不過鄒國遺民沒當幾年楚人,到了楚國再度南遷壽春時,邾城就被秦軍攻佔了,並作爲防備楚國的軍事重鎮。

眼下,邾城以南的江邊,都尉李由的大旗正豎在岸邊,黑夫與一萬南郡秦軍兵卒也在他身後列陣以待。

此時距離黑夫他們身處陳縣恭送秦王政離開,已過去了整整四個月。按照秦王和王翦的計劃,南郡兵不必參與對淮南熊啓、項榮的進攻,而是整軍返回南郡,待到秋收之後,再渡江南下,進攻楚國的“江南地”,也就是後世武漢、湖南、江西一帶。

黑夫在回去途中,還在鮦陽邑買下了之前令邑大夫準備的棺槨三百,再加上從陳縣購得的兩百具棺材,裝載了前後兩次戰爭裡,戰死的南郡袍澤、部下們。

李由也命令數百乘戰車騰空,武車士步行,裝載衆人黑漆漆的棺槨,車轔轔馬蕭蕭,原路返回南郡。

七月中旬,他們終於踏入了南郡地界,如此一來,黑夫也算完成了自己“帶你們回家”的承諾,心裡一顆大石頭終於落地。

但新的問題隨即出現:除了槐木等少數人外,大多數兵卒的屍體都無法辨識,也無法讓其各歸其家。

李由還在犯難之際,黑夫卻給他提了一個建議。

“公墓?”李由還是第一次聽說這詞。

黑夫道:“然也,衆人已化作累累白骨,無從辯識其身份,不如在南郡劃一塊地,作爲其公共墓地,再爲其製作一塊大碑,上刻衆人之名,如此也算妥善安葬了,其親友日後來祭拜血食也方便。”

李由聽罷嘆了口氣:“也只好如此了。”

黑夫又言:“我聽聞過一句話,叫做‘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衆人雖是庶民黔首,但爲大王、爲秦國而死,亦可稱之爲忠士也!故這公墓,也稱之爲忠士陵園,官府可僱傭人來看守打掃,每年定期令本地吏員帶着百姓來拜掃悼念,以示不忘衆人之功,也能激勵生者,越發奮勇作戰,不畏死亡……”

他本來想將其叫成“烈士陵園”,只可惜這年頭的“烈士”指的是好名義不仕進者,與黑夫想要的意思不符。

秦國對戰死之士的待遇是不錯的,其在戰場上所立功應得的爵位可以傳給後代,但也就這樣了。戰死了一批兵卒,君王還有下一批灰色牲口可用,一代代兵卒就這樣用累累白骨,堆積秦國日益強大,最終一統天下,可自己的姓名,早已隨風而逝,再也沒人認識。

槐木等人並不知道,自己處在怎樣的一個大時代,但卻爲天下一統獻出了生命,做出了貢獻,所以黑夫覺得,站在秦人的角度,他們是英雄!當得起這待遇!

這場浩大的統一戰爭裡,在秦軍中,又豈止一千個一萬個槐木呢?

黑夫這個點子,將那些戰死沙場,無從辨認,只有個集體名單的孤魂野鬼,一舉變成了國家褒獎的忠士,雖不能讓死者復生,卻讓他們之名不朽,這也是黑夫爲亡者做的最後一點事了。

李由聽後頓時眼前一亮,直誇黑夫又想了個好點子。

“不僅能收斂將士的屍首,使其狐死必首丘,還能揚其身後之名,使流名於世,不錯!”

但隨即又批評道:“不過,這陵可不能亂用,便叫忠士墓園罷!”

“下吏失言!”

黑夫一愣,反應了過來,冷汗直冒,連忙道罪,李由知他出身低微,對一些禮制細節不太懂,也不追究他。

李由認爲此舉可以讓自己撈得一個“愛兵”的名聲,對今後的仕進是有好處的,便立刻寫信給父親李斯,請其與自己一同向秦王進言,推行此策,想來秦王定會答應,甚至在今後的戰爭裡將此法推廣。

與此同時,也在徵得南郡郡守騰的同意後,在鄢縣劃出了一片地,令生者及民夫掘坑修墓,將數百兵卒的棺槨擺放整齊,什伍排列,屯卒有序,如同一個軍陣,遠遠看去,肅殺而有序。

而一塊高兩丈,由精巧石匠精雕細琢,左右前後都篆刻了五百餘人名號、籍貫的大石碑,也赫然出現在公墓中央,猶如統領他們的一面軍旗……

“二三子真是雖死猶生……”

看着眼前這令人震撼的一幕,鄢縣百姓嘖嘖稱奇,南郡兵們不由熱淚盈眶,一邊稱頌李由,也對提出這個建議的黑夫更加佩服。

而在黑夫慫恿下,深得父親李斯書法真傳的李由,也在大石碑的頂上,用硃筆題了四個大字:

“永垂不朽!”

……

辦完這件事後,已是七月下旬,李由下達了命令,讓衆率長帶兵迴歸各縣,讓衆人帶着戰利品返回家裡,參加秋收。同時讓傷病人員退伍,並挑選新兵補充進來……

所以,黑夫他們只在家裡呆了月餘時間,才把糧食舂好裝倉,十月初時,李由便親帥萬餘大軍,先抵達安陸與黑夫匯合,一行人又東進至邾城,準備渡江進攻依然插着楚國旗幟的鄂城……

鄂城,也就是後世的湖北鄂州一帶,乃是楚國江南地區最大最古老的城市了,虞夏的三苗便在此建立部落,殷時,這裡建立了一個鄂國,開發銅綠山豐富的銅礦,也富絕一時。

後來,楚國征服了這裡,建立了更大的城邑,數百年間,陸續封了許多位“鄂君”統治這裡,眼下楚國雖滅,但鄂君卻依然堅守着自己的堡壘,拒不歸降。

“鄂地乃大江衝要,左彭蠡,右洞庭,扼束江、漢,襟帶吳、楚,東南蔽九江、江東,表裡捍蔽,最爲強固,若不奪取鄂地,則巴蜀南郡糧船舟師,便無法順利東下至江東,接應王老將軍。”

李由奉命進攻鄂地,不僅是要收江南地,也是爲了呼應王翦在東方的軍事行動。黑夫他們迴歸南郡時,王翦、蒙武也再度向淮南英、六、淮陰、居巢等地發動總攻,殺死了項榮,楚王熊啓只帶着三千人逃到江東。

但楚國舟師實力未損,依然集結在江東水面上,試圖阻止秦軍渡江,於是便需要巴蜀南郡的秦國水師出馬了……

而鄂君的戰船,就成了水師東進前的一道開胃菜。

眼下,在岸邊等待的秦軍,都不約而同望向江心,在那兒,一場水戰正接近尾聲……

鄂君雖然仍保持着“五十舿”,也就是一百五十艘戰船的水上力量,但比起秦國花了十年時間,在巴蜀南郡打造的”樓船之師”,依然略顯弱小。此時此刻,鄂君的戰船已漸漸敗下陣來。

“楚人敗了。”

伸手一感覺,發現有風從西北往東南刮,黑夫更是露出了笑。

目光所及處,秦軍有數艘龐大的樓船,高達三層,配上寬闊堅固的船身,飄浮在江面之上便如同一個龐大的水上堡壘,威風凜凜。船樓的各層各有用處,或是藏兵之地,或是箭矢之庫,或是划槳之所,所分甚細。而這艘龐然大物的作戰方式便是箭樓,上面滿是持弓弩的兵卒,強弓勁弩配合着船樓高大的身軀,讓秦國的樓船之士能居高凌下,對着鄂君的小艨艟發射箭矢,殺得他們毫無還手之力。

除了樓船如林般聳立的牆櫓帆幔外,秦軍水師還有一座接着一座的各式戰船,大翼、小翼、艨艟等,這是秦王命令郡守騰在江陵花了數年時間修造的,前年夷道之變,秦軍正是靠了它們,才迅速渡江抵達潺陵。

一君之力,終究無法與一國相比,眼看鄂君僅剩的數十艘殘兵敗卒脫離了混亂的戰場,乘着風向和水流往下游逃去,秦軍也沒有深追,舟師開始打掃戰場,而一艘最高大的樓船旗艦則緩緩朝邾城港口靠來……

李由帶着黑夫等軍吏上前,對樓船上下來的大鬍子中年舟師將領恭賀。

李由稱讚道:“此戰,屠都尉真是如秋風之掃落葉,有君之助,這大江天險,猶如平地啊!”

黑夫亦拱手言道:“屠君樓船一舉,則滿江風波平靜,宵小遁逃,黑夫真是大開眼界!”

大鬍子將領不敢怠慢,朝黑夫笑了笑,又對李由恭敬地說道:“不過是一場小戰,何足掛齒,樓船雖大,卻只能逞威於水上,要攻取鄂地和江南,還要靠將軍及諸位將士,屠睢只是輔佐將軍而已!”

這統領巴蜀南郡上萬樓船之士的人,正是屠睢,李由不在南郡的一年裡,他在江陵練兵,被秦王任命爲南郡假尉,故稱之爲“尉屠睢”……

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140章 八卦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806章 沛公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187章 共敖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639章 韓信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97章 足跡學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919章 魚龍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12章 拜爵爲公士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684章 奴隸第661章 北江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348章 項目組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308章 水蠱第1015章 統一哈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115章 在鄢第299章 吳芮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146章 沸鼎第593章 海圖第738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上)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199章 縣尉有請第942章 故事第779章 苟富貴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762章 忠信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84章 雞血第338章 叛徒!第117章 大時代第69章 人贓俱獲第589章 毒士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592章 貓鼠第286章 秦王(下)第985章 千鈞第569章 蒿里第301章 加個人第348章 項目組第685章 圖騰第481章 祭酒第99章 邦亡人第1021章 趙無恤第519章 一夫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811章 誤會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310章 執圭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238章 刺殺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382章 郡尉第210章 武庫第750章 復生第505章 笑話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500章 綁架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377章 戍卒叫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939章 胠篋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16章 要小心……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69章 人贓俱獲第947章 三千年來誰著史?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311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290章 燈下黑第1005章 嘗麥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668章 上行下效
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140章 八卦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806章 沛公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187章 共敖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639章 韓信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97章 足跡學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919章 魚龍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12章 拜爵爲公士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684章 奴隸第661章 北江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348章 項目組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308章 水蠱第1015章 統一哈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115章 在鄢第299章 吳芮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146章 沸鼎第593章 海圖第738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上)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199章 縣尉有請第942章 故事第779章 苟富貴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762章 忠信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84章 雞血第338章 叛徒!第117章 大時代第69章 人贓俱獲第589章 毒士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592章 貓鼠第286章 秦王(下)第985章 千鈞第569章 蒿里第301章 加個人第348章 項目組第685章 圖騰第481章 祭酒第99章 邦亡人第1021章 趙無恤第519章 一夫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811章 誤會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310章 執圭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238章 刺殺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382章 郡尉第210章 武庫第750章 復生第505章 笑話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500章 綁架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377章 戍卒叫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939章 胠篋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16章 要小心……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69章 人贓俱獲第947章 三千年來誰著史?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311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290章 燈下黑第1005章 嘗麥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668章 上行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