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

bookmark

“天下分五服,封內甸服,封外侯服,侯衛賓服,蠻夷要服,戎狄荒服,之所以加以區分,是因爲遠近形勢不同的緣故……”

秦始皇三十三年,季冬之月(12月),公子扶蘇的府邸中,還掛着博士官職的淳于越在扶蘇面前侃侃而談。

“越地乃荒服,從夏、商、週三代起,就不受中原教化,並非強弗能服,威弗能制,而是因爲越人居住在方外之地,乃剪髮紋身之民,不能用中原禮樂法令來治理,再加上其地中原人不可居住,故不值得煩勞中原。”

“得其地,不可郡縣也;攻之,不可暴取也。老夫實在想不通,陛下爲何非要南征?”

前幾日,秦始皇向羣臣宣佈了他醞釀的征伐計劃,頓時在咸陽掀起了軒然大波!

淳于越聽聞此事後,抱怨連連,墨者唐鐸也頷首同意。

“國雖大,好戰必亡啊。”

墨家反對一切非自衛戰爭,早些年是爲了大一統,所以秦墨才頂着欺師滅祖的壓力,助秦殘滅六國。一統之後,總該讓世人休憩了吧,然而戰事依然頻繁。前幾年皇帝討伐匈奴,是因爲匈奴對邊塞,甚至是關中有威脅,勉強合理,可如今南征百越,越人闢處一隅,自己內鬥都忙不過來,哪能威脅到中原呢?

淳于越頷首道:“然也,《周易》曰:高宗伐鬼方,三年而克之。‘鬼方,小蠻夷;高宗,殷之盛天子也,以盛天子伐小蠻夷,三年而後克,言用兵之不可不重也,豈能如此輕率?”

儒墨一貫是死敵,但這次,卻難得說到了一塊去。

當然,皇帝雖然定下了東伐滄海君,對南征,因爲事關重大,仍令百僚議論,但僅限於重臣。

儒家的博士們,自從封禪、挾書兩事後,已經被剝奪了議政的權力,又被坑方術士一事嚇到,皇帝但凡有事,博士們都噤若寒蟬,不敢再妄議。

他們真真切切,活成了裝飾朝堂廟宇的禮器,別無他用。

而墨者被黑夫和張蒼拉了一把,沒受太大打擊,更靠着”興工學“,有了新的出路,還能做些實事,但對於朝政,亦沒有發言權。

二人只能像往常那樣,將希望,寄託在公子扶蘇身上。

相比於數年前去北地爲監軍時,扶蘇已完全成年,他個頭很高,幾乎要超過秦始皇,臉龐則瘦削了幾分,眉宇之間,又多了幾分憂慮,或許是憂心的事情太多,年紀輕輕,就有了一點擡頭紋。

淳于越、唐鐸二人說完後,扶蘇一嘆。

“二位說的都有道理,但光是這番說辭,父皇,絕不會聽!”

這是一次次跌倒帶來的教訓,這麼多年來,從剛一統時鑄十二金人,到去年禁百家言,他進的諫言還少麼?但沒有一次,是秦始皇聽得進去的!

最初還有訓斥,而最近,秦始皇連他的面都不想見,遞進去的奏疏也石沉大海。

也有智謀門客教他,不要一味進諫,學一學胡亥等公子,隻字不提政事,只問皇帝沿途所見景緻,還打滾撒嬌說下次也想一起去,讓皇帝老懷大慰……

這種小兒子的特權,長子扶蘇當然學不了,但他也能噓寒問暖,說些好聽的場面話,惹秦始皇歡心啊。

但扶蘇拒絕了。

“父皇有十二個兒子,十多個女兒,更有成百上千的嬪妃,萬臣億民。”

“對父皇的身體安康,多得是人去關切慰問,對他的功業,多的是人去阿諛恭維,但放眼這天下,能與父皇說上句真話的……”

他苦笑了一下。

“也唯獨扶蘇了吧?”

身爲長子,總是要有些責任,必須擔到肩膀上的,別人不敢說不會說的,只能他上了。

“若扶蘇亦學着那些人一般,罔顧事實,只爲謀私而欺君父,且不說扶蘇能否得到父皇歡心,若那樣。”

他獨處時暗暗長嘆:

“我的父皇,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罷……”

“扶蘇身爲人子,不忍如此!”

因爲不忍,因爲不想欺騙,所以,他必須說實話。

但這並不意味着,每次都要用相同的方式。

扶蘇也在長大,他也會吸取教訓。

“我不會立刻進諫。”

扶蘇思慮良久後,起身道:“父皇不喜歡以古非今,用古時候的事去勸誡,只會適得其反。父皇想聽的,更不是虛言,而是實證!”

言罷,扶蘇在淳于越和唐鐸驚訝的目光中,朝他們作揖:

“扶蘇自有打算,但首先,想請兩位先生,幫我做兩件事!”

……

經歷了東巡、封禪、叛亂、坑術士種種事情後,皇帝令羣臣議政,已經完全成了擺設。

始皇之心,日益驕固,於是,也無人再敢提出異議,所有人都在揣度秦始皇的想法,大概是想要徵百越的,於是,整個十二月,咸陽朝堂之上,羣臣爭先恐後支持南征,並羅列了種種理由,證明此戰的正當性。

比如南越部族收留楚人貴族,妄圖助那些楚人復辟楚國。比如大秦派出友好的使團商隊,帶越人回中原見識花花世界,然西甌君卻悍然攻擊。又“據說”百越食人,這種惡習必須由文明的中原人去制止。

一片支持聲中,秦始皇仍然沒有直接表明態度,但讓他感到奇怪的是,本該早早跳出來反對的公子扶蘇,連續兩次朝會,卻只聽旁人議論,自己則不發一言。

雖然秦始皇對扶蘇頗爲不喜,但兒子忽然轉了性,也讓皇帝有些不習慣。

直到孟春正朔前幾日,朝會結束,羣臣散畢後,扶蘇才通過謁者,請見始皇。

剛回來那陣,因爲氣扶蘇之諫,秦始皇面都懶得見他,如今扶蘇沉默了大半個月,皇帝倒也想知道他的意見,便同意扶蘇入宮謁見。

入宮的路上,扶蘇只能暗暗感慨,自從秦始皇巡視歸來後,兩個月了,他還是第一次有機會入咸陽宮,而李斯、葉騰等重臣,入宮早不止三五次了。

也是滑稽,生在帝王家,父子相見,比普通的君臣相見,更難!

無奈地搖搖頭,扶蘇繼續邁步向前,他不在大庭廣衆之下諫言,而是專挑了父子單獨相處的時候,也是希望,自己的肺腑之言,能讓皇帝有所觸動。

秦始皇還是那樣,見幼子胡亥時常露出笑容,有舔犢之情,但對長子扶蘇,便總是板着張臉。

剛見面還是尷尬的,骨血相連,父子二人卻不知道該聊什麼,秦始皇一板一眼地問扶蘇最近在做何事,扶蘇也一板一眼地回答。

扶蘇最近得了個差事,便是“咸陽祭酒”,負責督導工、農之學的開設,在其位謀其政,他親自去工地巡視,向唐鐸瞭解墨者的工藝,也學着去田地裡辨認作物,不再是那個五穀不分的貴公子。

並且,扶蘇對膠東流傳過來的印刷術,也很感興趣,覺得此物不僅能讓官府公文效率變高,也能用來推廣教化。

只不過,他認爲,需要被印刷的,不僅僅是律令條文,農曆節氣歌,還有詩書禮樂……

一番尷尬的問對後,秦始皇面色稍緩,因爲扶蘇近來做的,至少是在皇帝看來“有用”的東西,而不是虛文縟節。

氣氛似乎融洽了一些,但該說的話,還是要說的,若不說,他便不是扶蘇!

“說吧。”

秦始皇似乎也明白長子的脾性,見扶蘇停了話,欲言又止,便冷冷道:“知道你憋了許久,將你想說的,統統都說出來!”

“那兒臣,便斗膽說了。”

扶蘇深深吸了口氣,他有預感,這一次,自己雖然做了很多準備,但很大可能,還是要受責。

可逆耳的話,別人不說的時候,他也要裝作沒看到,眼睜睜看着父皇日益驕固,眼看這天下一步步滑向混亂的深淵麼?

果然,扶蘇一張口,秦始皇的面色就陰了下來。

扶蘇說的,是近幾年各地災情的事……

秦朝太大了,四十個郡,不可能每個郡都風調雨順,不是這裡乾旱,就是那裡水災,剛送走了蝗災,又迎來饑荒。

“太原郡數年以來,屢屢歉收,即便用堆肥漚肥之法,亦無法彌補,百姓賣爵贅子來接濟衣食,依賴陛下施佈德澤拯救他們,才得以免於轉死溝壑。”

“陳郡亦然,連續四年歉收,第五年又發生蝗災,百姓的生計還沒恢復。”

齊地才經歷了一場大亂,除了膠東保全,琅琊損失也不大外,臨淄、濟北都遭受重創,恐怕五年十年內,無法恢復如初,旁邊的鉅鹿郡,豪俠魯勾踐的叛賊遁入山林,尚未平定,東郡、泗水中間,又有盜寇聚集在大野澤,爲首的是一個叫“彭越”的賊子。

這就是中原目前的情況,太平?跟太平一點邊都不沾!

“可就在這節骨眼上,父皇卻要發兵遠行數千裡,攜帶衣糧,南征北戰!”

說完秦朝內部的隱患後,扶蘇開始述說伐越的難度。

“兒臣聽聞,南方瘴氣流行,大軍深入越地,穿行於深林竹叢,多有蝮蛇猛獸,夏季炎熱時節,疾疫滋生,恐怕還未交兵打仗,士卒便十死二三。而徵召關東輕俠惡少年,彼輩憂慮危亡,擔心朝不保夕,亦會在進入越地後,乘機逃亡。如此,即使把越人全部俘虜了,也不能抵償死亡之人。”

“越人生於揚漢之南,熟悉地形,以軍擊越,若越人遁入深山密林險阻之地,便奈何不得,軍隊一離開,越人就又互相羣聚。縱然建立城邑據點,也只能留大兵鎮守。長年累月,士兵疲倦,糧食缺少。”

“爲了供養那些士卒,中原只能出民夫數十萬人,千里輾轉供應,使中原男子不能耕稼,婦女不能紡織,丁壯參軍打仗,老弱轉運糧餉,居家的無食,行路者無糧。到那時,百姓苦於兵事,逃亡必多,朝廷一味誅殺,也不能禁絕,如此,則諸郡盜賊必定興起……”

扶蘇只想告訴自己的父皇,只要計算一下徵越可能獲得的利益,便能發現,在戰爭中得到的東西,反而不如喪失的東西多。

爲了爭奪多餘的土地,而讓士民去白白送死,這不使全國上下都感到悲哀嗎?

毀掉大量的錢財,去爭奪一片無法統治的土地,只爲了滿足“南盡北戶”的虛名,就要讓數萬十萬人戰死,這難道,是治國的需要嗎?

在他看來,貪圖伐勝之名,只不過是一個騙人的幌子而已!

“故,兵者凶事,一方有急,四面皆從。兒臣擔心,變故的發***邪的興起,從伐越開始啊,還望陛下,慎重!”

一口氣說完,扶蘇拜倒在地,閉上了眼睛。

雖然希望渺茫,但他只希望,自己的父皇,能聽一次勸誡啊!

良久的沉默後,秦始皇開口了。

“說完了?”

“兒臣已知無不言。”

“知無不言?”

秦始皇冷笑:“孺子坐於咸陽,不知世事,便開始點評起天下利弊,軍國大事來了。你還是那樣,依朕看,你還是與那些在書齋中指點天下的儒生,相處太多了!”

“兒臣不是揣度,也沒有妄言,每一句話,都是實情!”

換了其他公子、大臣,見皇帝動怒,早戰慄拜倒,當場認錯了。

但扶蘇卻擡起頭,勇敢地迴應道:“太原、陳郡災情,羣臣皆知,只不過對陛下報喜不報憂而已。”

“至於百越,這一個月來,扶蘇請人替我找來了所有提及百越的文獻典籍,一字一句查看,知道了其地理。又請來去過豫章、厲門的墨者,與之詳談,瞭解民生,雖不如親身實地探訪,但亦略知一二,絕非信口胡說。“

這就是扶蘇請淳于越、唐鐸二人幫的忙。

秦始皇嫌他務虛而不務實,好,他便學着做實事。嫌他過去的諫言空洞無物,好,他便一點點探訪,心裡有底,證明自己設想沒錯後再開口。

他只希望,通過這些準備和改變,自己忠言,能被皇帝聽到心裡去。

但扶蘇不知道,在他眼中,需要安撫的人,卻是皇帝想發往邊塞消耗的!

扶蘇想要緩,皇帝卻想急。

秦始皇看着年輕的兒子,滿頭華髮,再看看銅鑑中自己花白的鬢角鬍鬚,有時候,甚至會產生一絲嫉妒。

你能等,朕能等麼?

人性本惡,這天下想要速治,只能用重典!

他欲通過外拓來安內的苦心,不能爲外人道哉,此小子也根本不明白!

劇烈的衝突,相逆的想法,無法調和的矛盾。

更讓皇帝惱火的,是扶蘇接下來的話。

扶蘇再拜道:“包括膠東守當年所書《南征記》,兒臣亦徹夜不眠,讀了三遍!南征不易,亦是從此書中得的結論。那字裡行間,皆是勸陛下罷南征之意。如今朝中羣臣皆不知南方兇險,故一味支持南征,既然陛下覺得扶蘇之言不實,何不問問,對南方最熟悉的尉郡守怎麼看?”

扶蘇相信,只要是仔細瞭解了南方情況的人,都會和自己持相同看法,更何況,當年變着法子規勸秦始皇,讓他推遲南征的黑夫!

雖然已經過了好幾年,但扶蘇還是忘不掉,在北地郡義渠城靖邊祠外,黑夫對他說的那番話:

“公子豈不聞雍地老秦人有歌謠,‘寧赴塞北戍,不就江南徭!’恕我直言,沒有西拓,便有南征,到時候中原民夫要面對的,可不是修好了直道馳道的路途,也不是可以披羊毛衣禦寒的塞上,而是煙瘴遍地,水蠱橫行的嶺南了,倒斃路旁的人,只怕要多出十倍……”(見434章)

西拓與南征,兩害取其輕,只可惜,也只是拖了幾年。

雖然扶蘇對黑夫去年進言,釘齊亂俘虜於道十分不滿,但不論是他與李斯力辨,讓焚書變成修書,還是每到一處,都想方設法興利,羊毛、曬鹽,讓轄區富足,這一點,扶蘇是極爲佩服的。

他也相信,在南征之事上,黑夫會給秦始皇提出正確的諫言!

事到如今,丞相、御史大夫、九卿皆訥訥不敢言,能勸阻皇帝的,或許只有黑夫了……

但他不知道,這句話,犯了秦始皇的大忌!

“好啊。”

秦始皇忽然笑了,但那笑,卻有些不尋常:

“你倒是讀了不少書,但八年前的形勢,與如今的形勢大爲不同,朕親自去過豫章,所見所聞,與那《南征記》迥異。”

他笑容消失,面色陡然變得冷酷起來。

”朕的確想聽聽,黑夫會如何說!”

是與時俱進,還是刻舟求劍!

恰在此時,謁者戰戰兢兢地入內,打斷了這場父子衝突。

他瞧了扶蘇一眼,朝秦始皇長拜,雙手捧起一卷奏疏,高高舉起。

“陛下,膠東尉郡守的上書,到了!”

第886章 影子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585章 兒戲第1024章 我要拿你的頭蓋骨當碗使!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126章 死傷第64章 投書者第935章 夥頤第469章 海大魚第576章 舊部第344章 麟之趾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975章 鄭韓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646章 刀劍第526章 停下!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593章 海圖第622章 故人第305章 番陽令第286章 秦王(下)第543章 田官第800章 善攻者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第747章 熒惑高第519章 一夫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945章 癡兒第535章 智臣第1013章 開始和結束的地方第667章 文明第994章 了斷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12章 拜爵爲公士第672章 驕傲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505章 笑話第18章 袍澤們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66章 監守自盜第186章 材士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183章 勸降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63章 朝陽羣衆第890章 楊喜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678章 風暴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578章 邊釁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535章 智臣第285章 秦王(中)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90章 捷報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96章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第311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45章 生產力啊生產力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67章 踏月而行第445章 背水第123章 任俠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810章 結盟第587章 鷹之子第102章 諜影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183章 勸降第343章 滑稽第586章 看不懂第40章 回家(下)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
第886章 影子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585章 兒戲第1024章 我要拿你的頭蓋骨當碗使!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126章 死傷第64章 投書者第935章 夥頤第469章 海大魚第576章 舊部第344章 麟之趾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975章 鄭韓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646章 刀劍第526章 停下!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593章 海圖第622章 故人第305章 番陽令第286章 秦王(下)第543章 田官第800章 善攻者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第747章 熒惑高第519章 一夫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945章 癡兒第535章 智臣第1013章 開始和結束的地方第667章 文明第994章 了斷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12章 拜爵爲公士第672章 驕傲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505章 笑話第18章 袍澤們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66章 監守自盜第186章 材士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183章 勸降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63章 朝陽羣衆第890章 楊喜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678章 風暴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578章 邊釁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535章 智臣第285章 秦王(中)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90章 捷報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96章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第311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45章 生產力啊生產力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67章 踏月而行第445章 背水第123章 任俠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810章 結盟第587章 鷹之子第102章 諜影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183章 勸降第343章 滑稽第586章 看不懂第40章 回家(下)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