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秦旗

bookmark

“李良啊,早在兩月之前,我便讓屬下護衛校尉季嬰暗使人隨南陽敗兵入武關,予汝書信,你莫非是沒收到?”

胡亥親自提拔的大秦九卿之一,衛尉李良滿臉糊塗:

“書信?什麼書信?下吏未曾見到啊……”

“是麼。”

黑夫心裡冷笑,面上卻越發和藹:“難道是送信之人,途中遭遇了不測……伏生,你可還記得,我當初讓你寫了什麼?”

因爲寫得一手好字,做了黑夫不知道第幾任書記員的伏生拱手道:

“君侯在信中說,‘十餘年前,餘爲始皇帝中郎戶令,宿衛宮中,而李良則爲郎官佐吏,嘗事於我。今通武侯已故,武關旬月不守,李良若能舉兵於藍田,則善矣,靖難功成後,吾將貴良’……”

李良是隴西郡人,據說還跟李信有點遠方親戚關係,十二年前黑夫初入咸陽,因爲建言秦始皇取尊號“皇帝”讓祖龍大悅,得爲中郎戶令,他有兩個屬下,其一便是李良,另一個則是董翳(yì)。

時隔多年,曾一同共事的上下級再見,卻有些尷尬。

李良也是戲精,做出一副驚訝的神情:

“竟有此事!不瞞君侯,下吏籌劃投誠許久,只可惜身處關中腹地,遲遲沒找到機會,直到近日。若早得君侯此書,良早在半月前,便起兵響應了!”

“不對罷。”黑夫笑道:“我爲何聽嶢關都尉說,你曾在胡亥面前許下豪言,說一定要將我這叛賊關在鐵籠裡,押回咸陽正法,可是如此?”

李良色變,眼看瞞不過,便拜倒在地:“那只是下吏爲了博取胡亥信任,胡言亂語!”

“下吏被迫跪在僞帝面前,受其衛尉之職,不過是虛與委蛇,良雖然身在北邊,但心卻在南方,早許與武忠侯!還望君侯勿怪李良來遲!”

“罷了,罷了,過去的事都過去了。”

雖然心裡已給此人的政治生涯判了死刑,但黑夫不會立刻處罰一個投誠的衛尉,那樣只會讓多達七八萬的北軍新降之卒滋生不安。

他親自扶起李良,開始了敘舊模式。

“董翳、司馬欣二人皆章邯同鄉,又與我私交不錯,爲我所累,遭僞帝懲處,現在何處?你可知曉?”

李良生怕再得罪黑夫,知無不答:“司馬欣在驪山做刑徒,董翳卻是逃走了,據說在梁山中落草,遲遲未曾落網……”

李良口中的梁山不在山東,而是西河地區的少梁山(陝西韓城一帶)。

“蒙毅呢?”黑夫問起當年做中郎戶令時,做過他一段時間上司的中郎將蒙毅。

李良道:“與其兄蒙恬一起,被移至雲陽縣獄中。”

雲陽獄,是專門關押政治犯的地方,韓非,還有發明了秦隸的程邈也在那關過,算起來,這蒙氏兄弟已經吃了快兩年的牢飯,這下蒙恬倒是有時間好好鑽研毛筆了……

“自打進了關中,一路都是故人啊。”黑夫嗟嘆。

黑夫又望向黑雲壓城的藍田縣邑,在大軍崩潰後,王離只帶着數千短兵親衛退守,做困獸之鬥。

“倒是王離將軍,卻遲遲不願出來與我相聚啊……”

他目光瞥向一邊,自己的屬下們,早就摩拳擦掌了。

這次黑夫沒點東門豹,而是挑了兩名以驍勇聞名的越將。

“梅鋗!”

“諾!”自從做了東門豹女婿後,裝束已與一般秦人尉吏無異的梅鋗應道。

“搖毋餘!”

“在!”剛從南方來此不久的閩越人搖毋餘滿臉亢奮,終於可以獵頭了。

“準備攻城,替我請武城侯出來敘敘舊!”

……

藍田小縣,黑雲壓城城欲摧。

頭髮散亂的王離擡頭凝視身後大纛,大纛高約三丈,聳然獨立,錦布織成的旗面上繡着一個巨大的篆字:

“秦!”

他們頻陽王氏,爺孫三輩,在這面秦旗下爲將爲帥,爲始皇帝掃平六國,立下了赫赫戰功,遂有一門三侯之榮耀。

哪怕此刻困守孤城,但只要看着迎風飛舞的大纛在大風鼓舞下,如雄鷹一般騰空欲起,王離便渾身充滿自豪!

但這並不能改變他們以銖稱鎰的弱勢。

大地發出了陣陣的顫抖,那是城外十萬叛軍在向藍田步步逼近,伴隨而來的,還有一陣低沉而又冗長的隆隆之聲,無數鼓點號角盡情地吹,從四面八方涌來,讓城頭士卒戰慄不安。

隨着這鼓角,叛軍的軍陣之中也豎起了一杆黑色大纛,大纛上面同樣繡着一個赤邊包裹的巨大“秦”字,不過卻是更加圓潤的隸書……

篆與隸,老與新。

王離死死盯着那面旗,不由發出一聲怒喝:“黑夫身爲叛臣,辜負始皇帝,竟然還有面目豎起大秦之旗!”

將者,三軍之膽也,王離並未喪膽,但他的怒意未曾感染他人,周遭無人響應。

那些在前夜炸營裡未曾叛離的短兵親衛,此刻正被敵軍龐大的陣勢所壓迫。

卻見藍田城外的曠野上,黑白兩色分明的戰旗隨風飄揚,明晃晃的戈矛劍戟森嚴奪目,一列列車騎在遠處呼嘯而過,一個個徒卒方陣邁着整齊的步伐,臂上赤色或白色袖標醒目,在雄厚低沉的鼓聲指揮下,扛着雲梯,堅定的朝城邑走來。

城頭僅剩的數千人呼吸凝重,面露不安的看着這一幕,城牆上面鴉雀無聲,所有人的心,都隨着敵人前進步伐而神經質的跳動。

當他們在百餘步外齊齊停下,猛地跺腳,那震動好似要將城牆跺塌,短兵親衛門都不由抖了一下……

並未直接進攻,而是傳來了一陣數千壯漢的大喝:

“王離!”

對面又在傳黑夫的話了。

“這是武忠侯最後一次告誡,汝再不降,欲使滿城軍民俱焚不成?“

王離三十餘歲的人了,但依舊氣盛,立刻讓人吼了回去。

“王離誓死忠於大秦!絕不從賊!”

對面聲音卻更大。

“真正的賊,在望夷宮,曰趙高,曰胡亥!”

更誅心。

“你忠的是僞帝胡亥,不是大秦,你是想一個人的愚忠,要連累所有人,連累關中,連累天下麼?”

“頻陽亦在東邊,楚人已爲趙高所引入關,汝不顧宗族鄰里矣?欲固執到底,害死三軍將士家眷?”

王離頓時啞然,趙高亦是父親欲誅殺的人,至於六國入關,連他也不能確定,這是否是真的……

“吾若攻城,不過片刻,必陷藍田,然汝若願降,今日卻能少死數千人!”

話音剛末,便是一陣大黃弩的齊射,或釘在藍田城三丈不到的牆垣,或射死數人,而城內弓弩射程卻根本威脅不到敵人……

王離環視四周,卻見城頭短兵都沒了在上郡抵禦匈奴人時的銳氣,噤若寒蟬,隱隱還有哭聲。

“士氣崩潰至此,是害怕麼?”

一個都尉下拜:“將軍,那些哭泣的人,是來自西河的士卒,他們不害怕自己戰死,但卻擔心家中安危……”

都尉擡起頭,眼睛通紅:“下吏亦是臨晉人,將軍,這場仗,還要打下去麼?”

曾經在上郡越過長城,追擊胡虜百餘里的都尉,此刻卻毫無戰心:“這場仗,還能打下去麼?”

“將軍,吾等已輸了,除非始皇帝重生,除非武成侯、通武侯再世,除非驪山陵的兵俑來助陣,否則,絕無勝算。”

“將軍,降了罷,士卒已無心作戰了!”

都尉、司馬齊齊跪地,出於對頻陽王氏的尊重,他們才追隨至此,否則,也早就隨大流在炸營時降了。

聽着敵人和自己人紛沓而至的勸降聲,王離臉色漲紅,以他的脾性,凡事都喜歡倔強,又豈會降那黑夫?

黑夫入宮任中郎戶令時,王離是中郎騎令,與其平級。

但黑夫雖出身低微,卻很善於逢迎上意,青雲直上,做了郡尉,這讓王離怏怏不服。

逐匈奴一戰,他被寄予厚望,孤軍從北假中深入河南地,若及時趕到戰場,足以救出被圍的馮劫,扭轉戰局。

但尷尬的是,他迷路了。

自此爲始皇帝所輕,爲天下人所笑,陷入了萬劫不復之境,連父親也幾乎放棄了他,任他在家中做閒差,鬱鬱不樂。

是胡亥重新提拔了他,讓他將上郡兵,委以重任。

不管原因如何複雜,妹婿,同時也是二世皇帝的這份情,王離一直記得。

父親不幸病逝,他悲痛欲絕,又深恨有人暗暗說的“通武侯敗於黑夫,失南陽。”

所以他想在武關之戰證明自己,證明王家人從未輸給過黑某人。

卻不曾想,黑夫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徹底擊垮了他們的士氣和城牆……

那之後王離已是憑着從大父、父親處習得的本能來治軍的,欲用嚴刑酷法重新凝結紀律,不曾想適得其反,爲黑夫一煽動,竟釀成炸營之禍,全軍十萬人,不戰而潰……

到現在,他不服也不行了。

“我的確並非將才。”王離閉目長嘆。

“想必後世之人說起王離,會說,這又是一個馬服子趙括,我的作用,只是成就了黑夫百勝之名……”

戰不能勝也就罷了,連在其他方面,也要備受敵人和自己人譴責,到頭來,履行職責的他,反倒成了罪人。

王離感覺,自己好像又一次迷路了,在黃沙漫天的塞北,失去了方向,本以爲在做正確的事,卻撞得頭破血流……

過了一會,就在敵人要正式發動進攻時,就在衆下屬要按捺不住以刃相逼時,王離終於睜開了眼。

“降旗……”他說道。

“什麼?”周圍太過喧囂,都尉、司馬們沒聽清。

“降旗!”

王離嘶吼着下令,在衆人反應過來,欣喜地去降那大旗時,王離盯着越來越低的他,眼中含淚,喃喃自語道:

“先帝,陛下,王離無能。”

“父親,大父,孩兒無能……”

篆字秦旗已落,疊好之後,王離緊緊將它貼在胸口,目視周遭追隨他入藍田的數千人。

“開城!”

“汝等,向武忠侯,投降!”

先是一片沉寂,旋即歡呼響徹城中。

“秦人不用再打秦人了!”

”可以回家趕走楚人了!”

衆人皆向外,向着大門而行,唯獨王離,夾着那旗幟,默默反向而走。

“走罷,都走罷,各歸其家。”

而他,卻是終究回不了家的。

必須有人,爲這場潰敗負責。

“受命而不辭,敵破而後言返,將之禮也。故師出之日,有死之榮,無生之辱……”

“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博戰,秦軍射殺趙括……趙括雖無能,卻能死軍,王離雖然連四十日都沒撐下來,尚不如馬服子,然亦能死國!”

當藍田縣大門緩緩開啓的時候,當士卒們紛紛扔下兵刃,抱着頭往外走的時候,王離,則回到了室內,鋪開篆字秦旗,跪在它上面,三拜之後,又將那把胡亥任他爲大將軍時所賜之劍,橫刃抹向自己的脖頸……

“從此以後。”

“王離,再不會再迷路了!”

……

七月初一傍晚,藍田已下。

黑夫騎行到那輛被沉默的北軍士卒推出的輜車上,那上頭躺着一個人。

卻是王離……

小小王將軍面色慘白地躺在上面,喉嚨有一道劍傷,身下則是被他鮮血染紅的篆字秦旗。

黑夫多心,問旁邊一人道:“是被人所殺僞造的傷痕,還是……”

“是自殺。”做過許多年令史的軍正樂只看了兩眼,就確定了死因。

黑夫頷首,再看着這面孔,不由想起二人初見時。

“這便是新來的中郎戶令?初見殿堂之高,感覺如何?”

章臺宮中,一個聲音從側後方傳來,黑夫一回頭,卻是一個嘴上無毛的小將,個頭與他相仿,頭戴板冠,英姿勃發,手扶着佩劍,身後還跟着一隊穿披精甲,手持大戟,威嚴赫赫的郎衛……

十二年過去了,王離雖然爲邊塞風吹日曬,相貌成熟堅毅了些,但臉上的自傲與倔強,卻別無二致。

尤其是死不瞑目的時候。

這是第幾個因黑夫而死的故人了?

黑夫嘆了口氣:

“好生收斂,歸葬頻陽。”

又看向旁邊一人:

“王翳。”

“諾……”騎兵都尉王翳聲音有些沙啞。

前腳才嘆完氣的黑夫漠然道:“王離不尊父命,助紂爲虐,今又畏罪自殺,當除其爵祿,但頻陽王氏,依然是大秦的顯赫望族,當傳百世富貴的功臣……”

他拍着王翳的肩膀笑道:“從今日起,你便是頻陽王氏新家主了!”

“可千萬,勿要讓本侯失望啊!”

……

七月初一夜,藍田告破後,俘虜也收容完畢,北伐軍是時候邁向下一步了。

所有部將都期待地看着黑夫,眼看靖難即將功成,他們知道接下來自己做的事,將名垂青史。

而被武忠侯點名分到的工作,更將決定未來衆人功勳高低……

黑夫只會挑最合適的人,做最適合的事。

“都尉小陶、軍正樂,汝等帶着兩萬人,留下來看管俘虜,好生撫卹,告訴彼輩,不日便可返回家鄉,抵禦楚盜,以防其生變。”

這是撈不到大功勞的活,換了旁人可能會失望,但小陶只是諾了一聲。

黑夫又點了垣雍:“司馬垣雍,汝帶五千人,同李於去廢丘救李斯。可得將大秦的老丞相保護好了,我重整朝綱,少不了他協助!”

“都尉陳嬰、假都尉吳廣,軍正丞去疾,汝三人帶兩萬人,去驪山,接管那些刑徒,勿要使之生亂,更要保護好始皇帝陵寢,敢冒犯者殺無赦!”

“辛夷,汝與司馬鞅有舊,爲我去杜縣見他,說其投降,若是不降,則東門豹、梅鋗將兵兩萬攻之!”

“還有望夷宮,僞帝奸佞尚在那邊,王翳、季嬰、搖毋害,汝三人帶車騎五千去!”

黑夫還格外囑咐尖嘴猴腮,幹髒活也不挑的季嬰:

“記住,胡亥要死的。”

“而趙高……我要他活着!”

“季嬰明白!”

這一分配後,還剩下的,就只有不到兩萬人了……

這些人已經在慶幸自己成爲幸運兒了。

黑夫的目光,穿透廣袤的關中平原,越過灞橋,邁過渭水,落在北方。

十二年前,剛打完滅六國之戰的他,也站在玉暖生煙的藍田北眺,希望能看到那座瑰麗的城池。

如今,它更今非昔比:十二萬戶遷至城邊,人口突破百萬,里閭相鄰,蔓延數十里,騎馬都得兩天才能繞個圈。

在始皇帝的意志下,無數文明奇蹟拔地而起,巨大的十二金人屹立咸陽宮前,巍峨宮室在北阪高聳,海量財富彙集在渭水北岸,三代和春秋戰國的所有智慧結晶,都珍藏於御史府的圖書館……

那是華夏文明最璀璨的和氏璧、隨侯珠……

也是這個時代,世上最偉大的城市。

“一年多前,在江陵,南征軍更名北伐軍時,我說過的。”

黑夫回首,望向身後的兩面旗。

一面是書有“北伐”兩字的軍旗。

另一面是隸書秦旗,那是他們這些“新秦人”的標誌。

“這新旗幟,不止要插在江漢,還要插上南陽、武關,插到咸陽城頭!”

“今日,黑夫說到做到了!”

在萬勝的歡呼聲中,黑夫跨上大馬,昂揚前行:

“隨我北上……”

“進京!”

……

PS:今天只有一個五千大章。

另外推薦一本好看的歷史文《大唐技師》,剛入精品,嘖嘖這名真是讓人浮想聯翩啊,你們不去試試看麼?

第620章 黃石第958章 定一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979章 長平第126章 死傷第950章 孰立?第171章 破楚策第95章 荊券第679章 閩在海中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130章 軍醫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70章 若敖之鬼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613章 胡亥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501章 安得不死藥第93章 案發現場第698章 雁南飛第836章 鼠第918章 重瞳子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565章 惡名第109章 羔裘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231章 帆影第240章 內間第106章 重租第423章 如果我們的鐵騎繼續向前!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275章 楚歌與秦風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261章 堅壁第535章 智臣第972章 呂澤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103章 殺意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141章 陳平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2章 其樂也融融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20章 寧爲雞口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18章 袍澤們第20章 寧爲雞口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911章 輸不起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285章 秦王(中)第89章 善惡對錯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30章 第一第16章 要小心……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402章 俠以武犯禁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616章 逢林莫入第450章 河邊骨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458章 好男兒第1021章 趙無恤第44章 這麼大!第488章 農家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126章 死傷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99章 邦亡人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20章 屯長第671章 美夢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19章 較勁第197章 弟子第591章 輔助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
第620章 黃石第958章 定一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979章 長平第126章 死傷第950章 孰立?第171章 破楚策第95章 荊券第679章 閩在海中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130章 軍醫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70章 若敖之鬼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613章 胡亥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501章 安得不死藥第93章 案發現場第698章 雁南飛第836章 鼠第918章 重瞳子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565章 惡名第109章 羔裘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231章 帆影第240章 內間第106章 重租第423章 如果我們的鐵騎繼續向前!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275章 楚歌與秦風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261章 堅壁第535章 智臣第972章 呂澤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103章 殺意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141章 陳平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2章 其樂也融融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20章 寧爲雞口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18章 袍澤們第20章 寧爲雞口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911章 輸不起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285章 秦王(中)第89章 善惡對錯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30章 第一第16章 要小心……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402章 俠以武犯禁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616章 逢林莫入第450章 河邊骨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458章 好男兒第1021章 趙無恤第44章 這麼大!第488章 農家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126章 死傷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99章 邦亡人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20章 屯長第671章 美夢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19章 較勁第197章 弟子第591章 輔助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