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

bookmark

秦制,郡出鐵多者置鐵官,主鼓鑄,其郡不出鐵者,置小鐵官。

北地郡原本只有小鐵官,沒有官府開採的鐵礦,但隨着泥陽縣弋居鐵礦的發現,黑夫提議在這裡設置鐵官,採鐵冶煉,就近鑄造兵刃。

這一建議得到了丞相府、少府的准許,遂派少府小吏章平帶着數百工匠,上千刑徒來協助黑夫。

秦始皇二十八年午月下旬(農曆五月),章平抵達義渠縣,與黑夫相見。

章平是章邯之弟,與黑夫同齡,月份甚至還比他大些,但在咸陽時,章邯讓章平兄事黑夫,還數次帶他去黑夫府上赴宴,二人也算熟識。

一通寒暄後,章平便告訴黑夫兩個大消息。

其一,是位於關中的宮闕暫時停建,章邯奉命前往上郡,督造新上馬的大工程:直道!

這是發生在半年前的事,黑夫已然知曉,章平告訴他的是,直道的第一期工程,已順利完工。

章平道:“從咸陽到膚施,本就有路,但從膚施到雲中,過去分屬秦趙兩國,道路不通,十多年前,雲中歸屬於秦後,也直通了小路,兩地車馬往來十分不便,故陛下讓家兄去膚施,戍卒、刑徒十萬,利用秦昭王時長城下兵道,拓寬路基,塹山堙谷,向北修路。”

“陛下和少府催得緊,家兄只能令人日夜督造,半年完工,從膚施至北河,七八百里,足足累死了兩千刑徒……”

這只是直道龐大工程的開始,章邯修好的路,也只是能容兩馬並行的窄道,遠達不到秦始皇期望的標準,恐怕還要花費更大的人力物力,繼續拓寬,讓它從縣級路變成“高速公路”,以便未來迅速調兵遣將。

黑夫明白秦始皇這麼做的用意:“不管怎麼說,上郡、雲中都是對匈奴用兵的主戰場,而我主軍的北地、李信所在的隴西都只是側翼……”

可以這麼說,直道全程通車之日,便是秦朝對匈奴動武之時!

四個郡,四位守、尉總的來說是合作關係,但暗地裡,也有競爭,誰不想在這場戰爭裡,在皇帝面前,顯示自己的能力?

所以黑夫在敦促北地備戰的同時,也在關注其他三郡的動向。

章平又告訴了黑夫第二個大消息:

“陛下今年取消東巡,改爲北巡,我來北地郡時,御駕已東出灞橋,打算從蒲阪渡河,去往河東、太原!”

……

章平滔滔不絕地說起開春時,咸陽朝堂爲皇帝下一次出巡去往何處的亂戰,黑夫也曉有興致地聽着,看來他不在咸陽時,錯過了不少好戲啊,雖然內史騰也曾來信提及,但畢竟沒有章平講述的詳細。

章平道:“博士周青臣進言說,他時秦地不過千里,賴陛下神靈明聖,平定海內。以諸侯爲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陛下當向東巡狩郡縣,封泰山、禪樑父……”

儒生的心思,黑夫豈能不知?封禪這種事,一般認爲源於舜、禹,也有說源於伏羲的,但在舜、禹之後,再沒人封禪過,齊桓公曾生出過這樣的念頭,但被管仲勸阻了。

最熱衷於封禪的莫過於儒家,因爲他們是搞禮儀出身的,這些上古禮樂最是精通,而且泰山、樑父都在關東魯地,是儒家的大本營。

他勸秦始皇封禪,這相當於是變相兜售儒家“帝王受命封禪”的理論,只要皇帝接受,儒家便在“祀”這國之大事裡,站住了腳。

博士儒生們都支持封禪,尤其是黑夫認識的“待詔博士”叔孫通最爲積極。

若是過去的秦始皇,自以爲德超三皇,功蓋五帝,一定會去做這件極大滿足他虛榮心的事,但令儒生博士沒料到的是,秦始皇卻拒絕了這個提議……

“朕雖一海內,卻仍未放逐蠻夷,攘地至荒服,此時封禪?爲時尚早。”

“待日月所照,皆爲大秦之土,蠻夷戎狄莫不賓服時,朕再封禪不遲!”

於是封禪之事,只能作罷。

“接下來是燕、齊方士,亦力勸陛下東巡。”

燕齊方士,是秦一統後,被招攬到咸陽的一羣人,有盧生、韓終、侯生等,那個大名鼎鼎的徐福倒是還沒來。

他們看準秦始皇迷戀長生不死之術,篤信命數,便投其所好,什麼“以咸陽宮象紫微星,渭水象銀河”就是他們搞出來的鬼。大興土木,勞民傷財,且對後世沒什麼用處,歷史上,項羽一把大火,這一切都會化作灰燼。

黑夫也沒有直接跳出來跟他們鬥嘴,因爲他知道,這羣人雖是怪迂苟合之徒,卻也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本事,類似變魔術,糊弄人很容易,關鍵是,皇帝信這一套啊……

他的辦法,是慫恿秦國傳統的巫覡,讓這些式微幾乎滅亡的本土神漢站出來,以西王母、崑崙墟之事遊說秦始皇。

這些傳說,有故事詳盡的《穆天子傳》幫忙背書,與方士們吹的東海仙山相比,聽上去更像真的,雖然他們言之鑿鑿說燕昭王去過,但燕昭王可沒周穆王長壽,沒啥說服力。

所以秦始皇如今偏向先開疆闢土,順便尋找西王母,對東海仙山的興趣小了很多。

眼看皇帝大把黃金賞老巫雅而不給他們,方士們哪肯甘心?他們一合計,覺得這是皇帝西巡,看了西方景色的緣故。他們認爲,皇帝若去了東邊,在之罘(fú)、琅琊看到渺茫的大海,肯定會改變主意,再度對海外仙島產生想法。

於是方士們舌燦蓮花,擅長“望氣”的韓終甚至說,近來泗水中金光四射,可能是宋偃王滅國時遺失的大鼎重現人世了……

但即便如此,也未能動搖皇帝對西王母的嚮往,決計暫緩東巡海濱。

雖然東巡取消了,但皇帝可是個閒不住的人,正巧,從雲中到膚施的路也通了。既然打算明年直道修好就對匈奴用兵,出於對國策的關心,皇帝當然要來一場向北的旅行,去看看他未曾涉足過的太原、雁門、雲中、上郡。

這倒是黑夫未想到的,歷史上,這一年秦始皇的確去了東方,東行郡縣,上泰山搞封禪,臨海眺望海外仙島,在泗水找遺失的周鼎,再去南郡洞庭發飆,把湘山的樹全砍了……對了,好像還在博浪沙遭到某位復國人士的刺殺?(事在二十九年,黑夫記錯了)

但現如今,以上歷史事件,統統沒了!或者延後了,因爲秦始皇改變了他的行程!

歷史在黑夫面前來了個急剎車,然後猛地拐了個彎,雖然大的方向沒變,但路邊的風景,恐怕會與原先大不相同!

“蝴蝶效應啊,這樣的話,我這穿越者對歷史事件的先知先覺,是不是會大打折扣?”

……

正當黑夫在琢磨這件事對自己利弊的時候,陳平一行人,已經離開了賀蘭山麓,過月餘跋涉,沿着北流的大河東側,途徑白羊、樓煩之地。

在陳平眼中,這數百里之內,風景再次發生巨大變化,賀蘭草原的綠茵冉冉,逐漸變成了乾涸的泥沼、蒿草遍地的石灘,最後,在大河拐彎的地方,出現了一片連綿起伏的沙丘,隨着狂風吹拂,黃沙緩慢流動……

“這便是中原人談之色變的’流沙‘麼?”

作爲一個內地人,陳平從未見過沙漠,不由驚奇。

時值夜色將至,旅人們在沙漠邊緣紮營,挖竈做飯,點燃攜帶的幹牛糞、胡楊枝,燃起了一道孤獨的炊煙。而左近之處,奔騰的大河洶涌澎湃,西方餘暉血紅,緩緩墜落,整個世界,彷彿都有一種博大而粗獷的美。

陳平不由嗟嘆:“若非我力求郡尉讓我同行,陳平此生,不知能否見到如此景緻?”

此情此景,陳平只感覺有什麼話想說,卻又找不到合適的詞彙。

若是黑夫在此,定然會吟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來讓陳平擊節讚歎。

可惜他不在。

烏氏延能夠領會陳平的心情,當年第一次隨兄長見到塞外沙漠時,他也站在原地,感慨天地造化之妙。

他走到陳平身旁,指着一望無際的沙漠道:“庫結沙,這片流沙,被匈奴人稱之爲庫結沙。意思是‘弓上的弦’,因它處在大河拐彎處,東西連綿,於河水相始終,就像一根掛在長河弓身上的弦!”

“而中原之人,則將這一帶稱之爲:朔方!”

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392章 牛羊課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40章 回家(下)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558章 螳臂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645章 銅鐵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659章 自討第92章 贈馬第57章 赤幘第97章 足跡學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30章 第一第573章 十鳥在林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727章 這鍋真黑!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392章 牛羊課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392章 牛羊課第16章 要小心……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325章 李斯第13章 十月份就過年?第451章 諸夏親暱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779章 苟富貴第646章 刀劍第27章 最後一天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748章 灌水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535章 智臣第305章 番陽令第743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中)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1028章 敵友第1002章 積木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248章 言志第19章 較勁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第635章 薪火(上)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954章 東出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585章 兒戲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624章 快活第900章 不殺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425章 三窟第546章 青島第391章 良弓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118章 大梁第202章 紅糖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972章 呂澤第760章 不許笑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58章 赴任第343章 滑稽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823章 煮酒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415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633章 甜棗第918章 重瞳子第82章 盲山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240章 內間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966章 焦土第97章 足跡學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146章 沸鼎
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392章 牛羊課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40章 回家(下)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558章 螳臂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645章 銅鐵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659章 自討第92章 贈馬第57章 赤幘第97章 足跡學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30章 第一第573章 十鳥在林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727章 這鍋真黑!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392章 牛羊課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392章 牛羊課第16章 要小心……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325章 李斯第13章 十月份就過年?第451章 諸夏親暱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779章 苟富貴第646章 刀劍第27章 最後一天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748章 灌水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535章 智臣第305章 番陽令第743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中)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1028章 敵友第1002章 積木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248章 言志第19章 較勁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第635章 薪火(上)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954章 東出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585章 兒戲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624章 快活第900章 不殺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425章 三窟第546章 青島第391章 良弓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118章 大梁第202章 紅糖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972章 呂澤第760章 不許笑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58章 赴任第343章 滑稽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823章 煮酒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415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633章 甜棗第918章 重瞳子第82章 盲山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240章 內間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966章 焦土第97章 足跡學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146章 沸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