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入齊何見?

bookmark

“晚輩見過君侯!”

從馬車上下來,入了府邸,黑夫就看到,王賁那魁梧的身影立在庭院裡,身着玄服,頭戴武弁大冠,以貂尾飾之。

王賁不是黑夫直屬上級,也並非臨淄郡守,而是鎮守齊地,總領四郡兵事的“將軍”,地位比黑夫高,當然不必搞什麼城門相迎,站在室內等他來就行。但就衝這位的資歷和爵位,黑夫也不能怠慢,上前作揖,行晚輩之禮。

雖然王賁已年近五旬,鬢角已染上了一層白髮,好似地上的霜雪,但黑夫還是違心地說道:

“多年未見,君侯依然英姿勃勃!”

王賁也上前,朝黑夫拱手,等黑夫擡起頭後,端詳了他一番,奇道:“尉郡守見過我?”

“八年前,黑夫在君侯軍中做屯長,參與過圍攻大梁之戰,又從外黃縣運糧秣至軍中,目睹了樑城崩塌之景,真是震撼莫名。後又有幸觀看魏王假肉坦自縛,牽羊把茅而降將軍,將軍勇武,何其壯哉!”

滅魏之戰,是王賁此生最得意的一仗,其次是滅齊,兵不血刃而亡萬乘之邦。如此說來,黑夫不但曾從王翦伐楚,竟也做過他的舊部,二人的關係,一下就拉近了不少。

“不曾想,你與我家,還有這等淵源。”

王賁露出了笑,邀請黑夫入室內詳談:“天冷,進去說話罷。”

外面正下着小雪,黑夫他們爲了趕時間,離開沛縣後,基本上日夜兼程,沒有過多停留,馬速很快,即便在封閉的車輿內,也凍得夠嗆,如今一進室內,頓時一股暖意傳來,而熱源,就來自可以讓兩人對坐的土炕。

黑夫樂了,三年前,他在北地郡讓人鼓搗出暖炕,最初只是他府中使用,慢慢地,被葉子衿當做小恩小惠,教予北地郡官宦人家。兩年前,又被同樣很冷的隴西、北地學了去。一年前,帶暖炕的居室在咸陽風靡,不曾想,這麼快就傳到臨淄來了。

王賁邀請黑夫上炕,隔案几對坐:“我幾年沒回關中,那邊真是日新月異。幾乎每年,都有新鮮事物傳到臨淄來,先是薄薄的紙張,後是高鞍馬鐙,聽說,都是尉郡守所制?”

黑夫道:“黑夫只是胡思亂想,真正做出它們來的,是墨者和工匠們,而證明其的確有用的,則是刀筆吏、將卒騎從。”

“那證明這暖炕有用的,便是我這種,受過傷的老邁腿腳?”

王賁拍着身下的炕道:“這是吾子讓咸陽工匠來做的,說是怕我年紀大了,舊傷復發,懼寒。”

他笑道:“這不肖子雖被人戲稱爲‘失道校尉’,在塞北丟盡了王氏的臉面,卻也孝順。”

蒙恬、李信、黑夫,是討伐匈奴最大的贏家,而馮劫、王離,則是輸家。王離因失道未能支援到河南地,無功而返,被秦始皇削了一級爵,對他打擊不小,如今沒有被任命新的職務,在家照顧年老體衰的王翦,打理田地產業。

黑夫接話:“小將軍只是運氣差了些,陛下方有事於西方,有的是再度立功的機會。”

“我也是如此與他說的。”

王賁道:“男兒勿要輕易氣餒,李信將軍遭逢大敗,尚能知恥後勇,立下赫赫大功,何況是他?尉郡守做郎官時,與犬子是同僚,平日裡還要多寫書信去,替我勸勸他。”

“老子跟王離又不熟……”

黑夫心中暗暗吐槽,但王賁代表王氏軍門對他的親近和善,又豈能聽不出?這小王將軍,和老王將軍一樣圓滑,可那小小王,怎麼就沒學到其祖、父的處事之道呢?

王氏,秦滅六國的第一功臣,如今卻過得不好,王翦日益病重,王賁滯留齊地,王離又遭遇挫折,一時間朝中無人,雖然在軍中還有些舊部威信,但相比於蒙氏這冉冉升起的新星,真是日益式微了。

如此一想,黑夫便不得不佩服秦始皇的手段,功高震主,一向是開國統一後的大難題,放了後世,歷代開創者基本都要殺一波功臣才能安心。但秦始皇卻只是略施手段,王氏就如流星隕落般衰弱下去了。雖然對王翦、王賁來說,略有些不公平,但總比屠戮要好無數倍。

總之,因爲王氏局面不利,所以面對和王氏有些淵源的黑夫,王賁便表現出一副以子侄待之的姿態。

“接下來,便是問我對齊地、臨淄印象如何,然後說一說治齊地治膠東的難處,末了拍着胸脯說,孺子別怕,本將軍罩着你罷?”黑夫暗道。

果然,飲過燙熟的溫潤黃酒後,王賁便發問了。

“尉郡守,入齊何見?”

黑夫一笑:“我從薛郡入濟北,卻見泰山在左,亢父在右,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比行,百人守險,千人不敢過,實乃險固之塞也。在濟北時,行經午道,雖是寒冬臘月,霜雪陣陣,道上仍然東來西往,商賈繁盛絡繹不絕。沿着濟水東來,又見山林川穀美,天材之利多,鐵山煙火不絕,海濱魚蝦販至內地。總之,語其形勝,則不及關中之險阻;語其封域,則不及荊楚之曠衍。但其富足人衆,則不亞於兩地。”

黑夫赴任前,照例從張蒼那搞了不少關於齊國的書,尤其是講山川地理的典籍文獻。原來,齊國八百年前剛受封時,人口是很少的,畢竟這裡是海濱鹽滷之地,農業不好搞。多虧了太公望因俗而治,與東夷人相善,勸其紡織女功,極其工藝技巧,通魚鹽之利。於是遠近的夷人都來歸順他,就像錢串那樣,絡繹不絕,就像車輻那樣,聚集於此。

於是齊國便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的諸侯都得仰仗齊國,紛紛斂袂朝拜。

到了後來,齊國一度中衰,但管仲卻重新修治太公望的事業,設輕重九府,專門管理財富貨殖,於是齊桓公得以稱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從那時候起,齊國的人煙繁盛,大國地位,就奠定下來了。到戰國田齊威、宣兩代時,甄於極盛,齊閔王能和秦昭王並列東西帝,差點瓜分天下,靠的就是這雄厚的國力。

而近半個世紀來,秦和其他五國年年開戰,狗腦子都快打出來了。齊卻奉行孤立主力,閉門而守。整整五十年的和平,讓這裡成了天下最安寧富足的地區。秦滅齊又是和平統一,所以齊地的繁榮,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黑夫對齊地的形勢觀察的不錯,王賁頷首道:“不錯,齊南有泰山,東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此亦可謂四塞之國也,當初若非齊王建及後勝不戰而降,欲滅齊國,恐怕還要費一番氣力。”

黑夫記得自己四年多前入咸陽時,正好在灞橋上見齊國君臣被俘入朝,十分悽慘,還當場撞死了一位不願受辱的忠臣。

而那投降的齊王建,也沒好下場,秦始皇對這些投降的六國君臣絲毫不客氣,他將齊王建安置在邊遠的共地,居處在荒僻的松樹、柏樹之間,當地官吏也鄙夷齊王,不供給食物,最終活活餓死……

至於後勝?既然全天下都已經歸秦了,這個傢伙就再沒了用,被李斯將秦賄賂的金銀錢帛全搜刮一空,貶爲庶民,流放到蜀郡去,再沒了音訊。

黑夫好奇的是:“齊人憐惜齊王建麼?”

“尉郡守聽聽就知道了。”

王賁一拍手,有個樂官和舞姬便從外面進來了,樂官鼓琴,舞姬大聲放歌:“鬆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

歌詞簡單,曲子哀傷而無奈,但齊人怨恨齊王建不早點與諸侯合縱攻秦,聽信奸臣賓客之言,致使國家滅亡的意思,卻再明顯不過。

等樂官舞姬退下後,王賁嘆道:

“齊王建雖昏庸,但死得悽慘,齊人且恨且憐,依然懷念着故國啊。”

黑夫深以爲然,他一直覺得秦始皇這麼搞有些不妥,滅其國後,其實不必苛待其君,封個安樂公昏德公啥的,當豬一樣軟禁着,好過虐待餓死。

雖然當地百姓也恨昏君,可事情傳回來後,難免會生出一種悲憤之情,同仇敵愾之心,楚懷王就是最好的例子。只可惜那時候的他人微言輕,眼下六國君主差不多都死光了,而六國貴庶之怨恨未消,亡國的恥辱和悲哀依然縈繞在他們心頭,對秦的統治,自然消極配合。

這時候,王賁又問道:“尉郡守方入齊地,便知其險要形勝,入臨淄又何見耶?”

黑夫道:“臨淄甚富而實,且人口衆多。我的家鄉南郡,江陵城號稱朝衣鮮而暮衣蔽,到了臨淄,我才發現,此地遠勝於江陵,不亞於咸陽。儘管來時天氣不好,入了城後,走在塗道上,卻真的是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

有點後世十一國慶去古城景點的感覺,看啥風景啊,光看人了,不過黑夫早就習慣了,只是在王賁面前故作感慨。

王賁笑道:“尉郡守是剛好趕上集市日了,不過你途經的,只是外圍不算擁擠的街巷,若出了府邸往北,便能到臨淄最繁華的莊、嶽兩條街道,每逢開市,都要敲滿三百下鼓,散集時,敲三百聲鍾,十分壯觀,就算不是市集日,平常也是朝滿夕盈。其民無不吹芋鼓琵、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蹴鞠者。”

這些人裡,有無償表演自娛自樂的,也有類似後世賣藝者的人,擺了個攤位,吸引人停下來觀看,討一點賞錢。

而秦蜀之丹漆旄羽,江漢之皮革骨象,吳越之楠梓竹箭,燕趙之魚鹽旃裘,魏韓之漆絲絺紵,都在臨淄莊嶽之市匯聚交易,人來人往,聲音嘈雜,塵土飛揚。當然,這一切也並不是免費的,據說一月之內,莊嶽之市便能得市租千金,巨於咸陽、邯鄲……

“難怪我一路所見,都家殷人足,志高氣揚。”

人衆殷富,寬緩闊達,這就是齊人的特點,他們通常是是市民、工商、漁夫,做了幾百年生意,較少農耕的固守心態,想象力豐富,不喜歡法律限制,日常生活豐富多彩,簡直是隻知道耕戰打仗砍人頭的秦人反面……

光是想想都明白,秦要統治齊地,有多麼難。

於是黑夫問道:“敢問君侯,臨淄人口幾何?”

王賁鎮守臨淄五年,當然知道:“臨淄中七萬戶,口數,不下四十萬!”

黑夫咂舌,咸陽在秦始皇滅六國後,遷了那麼多人口進去,擴建了許多土地屋舍,城區也才五十多萬吧,臨淄果然是天下第二大城市。

他又問了一個關鍵的問題:“臨淄四十萬人口,而從西邊來此處的關中秦吏,又有多少?”

“你問到點子上了……”

王賁眼中,露出了一絲疲倦:“雖然臨淄駐軍過萬,但多是每年輪換戍守,且大半由中原各郡徵發,秦地畢竟太遠了。至於從關中過來,常年留任,官大夫爵位以上的治民秦吏……”

他伸出四個指頭:“僅有四十人!”

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986章 出關(上)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87章 鷹之子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738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上)第721章 陸梁第347章 法術勢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261章 堅壁第487章 句芒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444章 不動如山尉黑夫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36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771章 狗咬狗第163章 陽城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948章 一生功過上傳的章節一直在審,大家彆着急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810章 結盟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373章 羊圈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33章 日子越來越好第878章 狗血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583章 甌越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429章 父親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23章 軍訓開始第922章 名不正則言不順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623章 往事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320章 帝業第305章 番陽令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997章 泗水第868章 昭穆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123章 任俠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395章 羊吃人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320章 帝業第563章 大復仇第228章 夏子第628章 爛攤子第15章 長見識了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995章 大盜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575章 南巡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384章 北地第256章 王翦第355章 宰之第80章 真金白銀第114章 然足下卜之鬼乎?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103章 殺意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667章 換相第377章 戍卒叫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666章 七閩第444章 不動如山尉黑夫第82章 盲山第629章 辦不到第71章 遲來一步第966章 焦土第569章 蒿里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380章 秦頌
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986章 出關(上)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87章 鷹之子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738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上)第721章 陸梁第347章 法術勢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261章 堅壁第487章 句芒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444章 不動如山尉黑夫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36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771章 狗咬狗第163章 陽城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948章 一生功過上傳的章節一直在審,大家彆着急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810章 結盟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373章 羊圈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33章 日子越來越好第878章 狗血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583章 甌越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429章 父親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23章 軍訓開始第922章 名不正則言不順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623章 往事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320章 帝業第305章 番陽令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997章 泗水第868章 昭穆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123章 任俠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395章 羊吃人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320章 帝業第563章 大復仇第228章 夏子第628章 爛攤子第15章 長見識了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995章 大盜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575章 南巡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384章 北地第256章 王翦第355章 宰之第80章 真金白銀第114章 然足下卜之鬼乎?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103章 殺意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667章 換相第377章 戍卒叫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666章 七閩第444章 不動如山尉黑夫第82章 盲山第629章 辦不到第71章 遲來一步第966章 焦土第569章 蒿里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380章 秦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