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東出

bookmark

韓信的話只是年輕人頭腦一熱脫口而出,張蒼也未當真。

咸陽宮依然是帝國的中樞,只是皇位上空空如也,只掛着把天子劍,據說攝政召開朝會,得跪坐在阼階主位上與諸卿對話,大家行禮,他也要作揖還禮,而辦公區則在偏殿。

攝政給自己規定的工作時間,按照秦的十二時辰,莫時(9點到11點)剛到時,準點來到咸陽宮辦公,黃昏(21點到23點)開始時離開,本來想定七日一休沐,但因爲其他人皆是十日一沐,黑夫不好搞特權,於是也只能如此……

這下,黑夫竟成999了。

“難怪始皇帝英年早逝了……”黑夫頓時明白了,感情他現在就比程序猿還苦幾分,更別說每天熬到凌晨的祖龍了。

稍後叔孫通便來迎了韓信入內,去偏殿見攝政,一路上絮絮叨叨說着待會要注意的“禮節”。

“攝政既已爲太師,尊爲夏公,自與昔日還是徹侯時不同,得注意一些必要的禮數,韓侯待會且記着,始見攝政時,至其前,容彌蹙……”

“容彌蹙是何意?”韓信雖然乃兵法天才,但文化上卻是個半文盲,聽得發懵。

“就是不能笑,要肅穆。”

叔孫通對類似韓信這樣的大老粗將尉習以爲常,鬼知道這羣人進咸陽宮時幹了多少無禮的事,比如有一支安陸兵殺入咸陽宮,竟公然在十二金人腳上刻字,得意洋洋。至於前幾日,黑夫爲夏公的典禮上,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的,更不知凡幾。

這大秦看似無君,實則有君,尚未成爲法外之地,法度、尊卑、禮儀都要一一恢復,於是攝政便讓叔孫通設置了一些簡單的禮儀,以適應這獨特的“君臣關係”,明上下尊卑,但也不必太過。

“上殿之後趨行而作兩揖即可,不必下拜,因爲韓侯乃關內侯、將軍,攝政也會回一揖作爲回禮,但韓侯必待攝政安坐之後才發言,談話時,開始時要看着攝政的臉,言畢,目光下移,不說話時,需注視攝政的膝蓋……”

一通話將韓信說暈了,他不由抱怨道:“攝政只是假皇帝,禮儀便如此麻煩,往後成了真皇帝,那還了得……”

這差點將叔孫通噎死,這年輕人也太過大膽了,這種話也講得?

韓信倒是渾不當回事,總覺得,別人得如此,但自己功勞大,不必這樣,問道:“之前叫君侯,現在當如何稱呼?”

“攝政、太師或夏公,當然……”叔孫通提醒韓信道:“攝政尤其喜歡舊部稱其爲‘主公’!”

如此告誡着,二人也倒了偏殿,叔孫通剛要大聲通報,豈料韓信卻將他的話全給忘到腦後去,只將劍交給郎衛後,不僅面上露出了笑,毫無禮節地大步走上去,更大聲喊了一句:

“仲父!”

……

黑夫心裡怎麼想不知道,面上倒是依舊待韓信如子侄,讓他就坐,問道:

“沒回家去?”

韓信的眼睛沒有如叔孫通告誡的,盯着黑夫那曾被箭射中過的膝蓋,而是先打量了一通宮殿內美輪美奐的裝飾,接着很無禮地看着黑夫的臉,傻呵呵地笑道:

“未曾,我剛歸來,下了馬就直接入宮,從直道來北阪很便利。”

黑夫少不了說道他幾句:“汝妻才至咸陽,是該先回去看看。”

又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你沒有兄弟,乘着年輕,早些要個孩子罷。”

在生活上,黑夫是鼓勵大家669的,這些年戰爭損失的人口,必須在十年內補回來,每條件也就算了,有條件的,得爲國家做貢獻……

尉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黑夫無奈地搖搖頭:

“汝妻兄,如今已有六個子女了。”

萬萬沒想到,大開後宮的是尉陽,黑夫有種看錯人的感覺,他那侄兒小時候老實巴交的啊,被誰教壞了呢?

此外,東南形勢比黑夫預想的要差,八月份時,丹陽郡的安圃進攻淮南爲英布所敗,這廝好像還挺能打的,好在安圃雖損兵折將,但在老弟尉驚、侄兒尉陽支援下,順利撤到衡山郡去。

一場勝仗漲了楚軍士氣,恰逢項羽奔波了兩個月,帶着少數兵卒回到楚地,依靠車騎的襲擊,又敗吳芮手下一名越校於東海,素來謹慎,遂放棄奪取的土地,撤回江東。

好有大江爲阻隔,尉陽樓船橫於江上,楚軍過不去。

但無論如何,黑夫想利用江東吞併淮南的計劃是泡湯了,唯一的好處就是讓楚人疲於奔命,元氣大傷,尉陽這小子學了自己,幾乎將東海南部的稻穀割了個乾淨,這個冬天,淮南楚人恐怕要捱餓了。

可黑夫不滿足於此,既然東南邊沒能打開局面,那就要考慮其他方向了。

這也是他調韓信回來的原因。

“上郡形勢如何?”黑夫問道。

“已大定,匈奴人撤離了河南地、上郡邊塞,冒頓雖佔據北假、雲中,但大多數新秦中之民,已撤離到河南地,由章太僕接收,上郡偶爾有匈奴人斥候,但都爲白翟騎擊退。”

“章邯來信,說新秦中一共被被掠走至少五萬人,又有數萬人流離失散。”

黑夫心痛流血,他知道,那些被擄走的同胞將遭受生不如死的虐待,能將他們救回來麼?而若不能將匈奴一舉擊滅,利用這些被擄走的人口和奪回的草場,十年,二十年,他們又能壯大到何等程度?

黑夫不希望中原的內戰,再像歷史上那樣,養出一個變成漢朝百年噩夢的草原帝國了……

不過這場新秦中保衛戰裡,倒是有兩個新人表現出衆,在河南地帶着移民戍卒擊退匈奴。

一個是他的舊部灌嬰,另一個人的名黑夫似曾相識,他叫周勃,一查,泗水郡沛縣人,這下可把黑夫樂壞了。

周勃被升爲五百主,灌嬰得了封賞,調到咸陽,任騎兵司馬。而黑夫舊部羌華、傅直則升任騎兵都尉,接下來一段時間,黑夫打算好好訓練好車騎這一秦的優勢兵種,待戰端再起後大用了!

說到騎兵,黑夫還想起,韓信曾來書彙報過的那批樓煩人。

當時黑夫讓韓信許以樓煩人塞北土地,畫個大餅,以換取他們出三千騎爲己所用,樓煩人所在的雁門郡樓煩縣鄰近句注塞、雁門關,外壯代北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乃兵家必爭之地,若得了此地,不僅能一舉隔斷趙、代兩國,更能在適當的時機配合大軍南下進攻太原……

“樓煩人毀諾了……”

說起這件事韓信就氣,那些樓煩人竟是一物賣多家,在這邊詢問的同時,也以同樣價錢在趙、代處兜售,最後在韓信給出回覆前,先投靠了願意花大價錢的趙國。

“趙將李左車乃李牧之孫,在代北生活多年,深知樓煩騎之勁,遂以金千五百斤爲代價,先僱了樓煩人。”

上郡瀕臨太原郡,太原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誠古今必爭之地也,曾被稱之爲“趙之柱國”,而李左車集中了趙國兵卒的三分之二,整整四萬人駐紮在太原郡,就是爲了防備韓信。

黑夫笑道:“沒見識的戎狄,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樓煩人會後悔的,往後,我不會再用黃金、土地,買半個樓煩人爲我所用。”

“而要讓彼輩獻出舉族人口和牲畜賄秦,以求能不被誅滅殆盡!”

他旋即又問道韓信:

“李左車此人如何?”

韓信肅穆下來:“李左車不愧是李牧之孫,通曉兵法,知人善謀。他知道我軍若欲害趙,必從太原始,畢竟當年趙國便是丟失太原這一柱國,才漸至滅亡。他派兵扼守關鍵渡口,搶先一步僱傭樓煩,又與代國會盟,以免除北方之優……”

“真是老套的故事。”黑夫不以爲然:“當年李牧是趙國唯一的支柱,而現在,其孫又重演了這一幕。”

只不知,眼下的趙王歇,也如當年趙王“信任”李牧一般,信賴獨掌趙國軍隊,聲望極高的李左車麼?

不試一試,怎麼知道呢?

韓信卻沒往這方面想,只是分析完趙軍的實力後,說道:“我已遣斥候試探過,趙軍反應迅速,強渡大河成功機率不高。我軍雖能在北方集中更多兵力,但關中糧食運往上郡,得月餘時間,損耗太大,故不宜從上郡對太原,對趙國發動進攻……”

黑夫手指輕敲案几,內部已安,得開始攘歪了:

“那若我欲東出,當由誰開始?”

韓信道:“以敵人最弱小,行軍糧秣最便利,戰後得益最多爲先。”

“你的想法與蕭何不謀而同啊。”

黑夫道:“治粟內史認爲,秋收後,府庫糧秣雖又填滿了,但須得省着用,用兵當以糧食運輸便利爲先,誰離關中最近,誰就值得先攻打。”

“沒錯。”

韓信說道:“下吏也認爲,當乘着楚趙各顧其家,先行擊破最弱小的魏國,奪取河東!然後席捲太原、上黨,據河、山之固,東鄉以制中原!”

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499章 不破不立第377章 戍卒叫第74章 審當賞罰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644章 武昌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92章 贈馬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789章 望夫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959章 河東第238章 刺殺第945章 癡兒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635章 薪火(上)第236章 威懾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631章 演員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747章 熒惑高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120章 屯長第820章 信第458章 好男兒第397章 駿馬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851章 伊尹周公之事第49章 善假於物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488章 農家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102章 諜影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598章 險惡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555章 勿害我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642章 法吏第120章 屯長第789章 望夫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139章 張蒼第650章 藥(下)第28章 旬日演兵第110章 入學第449章 錘砧第694章 龍王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868章 昭穆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304章 六百石第623章 往事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89章 善惡對錯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686章 不知足第573章 十鳥在林第320章 帝業第390章 溫暖第601章 衛滿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567章 平原津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730章 君要臣死第15章 長見識了第987章 出關(下)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513章 法今王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972章 呂澤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210章 武庫第339章 宿麥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747章 熒惑高
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499章 不破不立第377章 戍卒叫第74章 審當賞罰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644章 武昌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92章 贈馬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789章 望夫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959章 河東第238章 刺殺第945章 癡兒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635章 薪火(上)第236章 威懾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631章 演員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747章 熒惑高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120章 屯長第820章 信第458章 好男兒第397章 駿馬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851章 伊尹周公之事第49章 善假於物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488章 農家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102章 諜影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598章 險惡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555章 勿害我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642章 法吏第120章 屯長第789章 望夫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139章 張蒼第650章 藥(下)第28章 旬日演兵第110章 入學第449章 錘砧第694章 龍王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868章 昭穆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304章 六百石第623章 往事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89章 善惡對錯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686章 不知足第573章 十鳥在林第320章 帝業第390章 溫暖第601章 衛滿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567章 平原津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730章 君要臣死第15章 長見識了第987章 出關(下)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513章 法今王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972章 呂澤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210章 武庫第339章 宿麥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747章 熒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