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不更

bookmark

“屯長,快些戴上冠讓吾等瞧瞧!”

三月初的外黃城,秦軍營地,辛屯駐紮的營盤,響起了一陣鬨笑,卻是季嬰等人圍在黑夫旁邊,讓他快些戴上新發下來的冠。

黑夫也不辭讓,很快就將那頂象徵“不更”爵位的梯形板冠,穩穩戴在頭頂中央的髮髻上,又將纓帶系在頷下……

“好一位不更!”

衆人都爲他喝了彩,畢竟黑夫是這個屯裡,第一位達到不更爵位的人。

不更者,當然不是不更新的意思。顧名思義,達到這個爵位後,就可以免爲更卒。雖然征戰戍役依然免不了,但卻少了每年一個月的徭役勞頓,自然讓人豔羨。

雖然黑夫的爵位幾天就發下來了,但相應的好處,還要讓郡縣去落實,等傳人將信牘公文送到南郡,差不多是一個月後了。如此一來,黑夫家的田地,又可以增加百畝,不知道大哥衷會不會因此犯愁。

這個消息傳回去後,也相當於告訴家裡人:我沒事,且安心。

不過黑夫更想看到的是,得知這個“好消息”後,縣左尉鄖滿的表情,一定很精彩吧!他想要坑害的黑夫不但沒有因刑徒逃跑被治罪,還步步高昇哩!

這時候,全屯的人都圍過來了,衆人對黑夫這身打扮,又是羨慕,又是欣喜,同時都摸了摸自己的髮髻,感慨道:“不知吾等何時能戴冠。”

冠者,頭衣也,古人都蓄長髮,扎髮髻,冠就是用來固定髮髻的裝飾物。

在春秋時期,這是士、大夫、卿等貴族纔有資格在成年行冠禮後佩戴的。到了戰國,禮崩樂壞,許多古板的禮制都沒人遵守了,但冠作爲身份地位的標誌,卻依然被沿用了下來,秦國更是將發冠的式樣,當做分辨爵位,顯示地位高低的識別物。

比如說,在這支軍隊裡,若是遇到那種頭髮被剃掉,站在前排填溝壑的,就是刑徒城旦,他們是軍隊裡地位最低的人。

若是那些圓椎髻偏後的人,則意味着這些人是徵召來的贅婿、商賈、庸耕僱農,地位比奴隸刑徒高,卻低於普通人。

若是普通的士伍,在軍中一概梳着偏左的髮髻,畢竟秦國尚右卑左,髮髻上除了皁黑色的包巾外,也不得有其他裝飾物。

低級的爵位如公士,在軍中就可以梳偏右的髮髻。

上造、簪嫋,被允許在偏右的髮髻上戴幘,上造赤幘,簪嫋蒼幘。

這些髮式的區別,無不體現着秦國軍紀、軍容,不容逾越混用。

以上種種,即便是爵位是上造、簪嫋之類的,依然只能算“卑賤執事之吏”,一直到不更,纔有了典型的區別:不更可以戴冠了。

“不過是一個最矮的冠。”黑夫嘴裡卻如此道,在有冠的人裡,冠的高矮、式樣也是判斷他們身份的標誌,黑夫雖然混上冠了,卻依然是冠者裡最低賤的。

非得大夫、官大夫,才能戴長七寸的單板長冠。

他也是有些得隴望蜀,才得不更,就開始看着更往上的大夫、官大夫了,並且在惡意地想:“鄖滿的爵位就是官大夫,倘若我回到家中時,他發現我的爵位竟與他相等,甚至已經比他高時,又會是何種表情?”

不過,作爲第四等爵位的不更,已相當於春秋時期的“上士”,再往上,就要進入春秋時“大夫”的領域了。這兩者中間,是個很難逾越的深溝。可想而知,接下來的爵位,會越來越難升,制定軍功爵制的商君精明着呢,纔不會讓人輕鬆得到高位。

除了黑夫外,在外黃之戰後,辛屯衆人也各有功勞論爵。

這其中,除了共敖、小陶斬首一級,從公士升上造外,利鹹、季嬰,都憑藉一級斬首成了公士。

卜乘沒有得到立功的機會,依然是士伍,不過黑夫決定傳授他裹傷包紮的技巧,讓卜乘作爲自己屯裡的醫護兵,專門搶救傷患。

與衆人相比,依然躺在病榻上的東門豹可謂此戰最大贏家,他因爲死戰先登的功勳,被黑夫分了三個人頭,於是竟從公士,一口氣升兩級,成了簪嫋!

黑夫等人又去探望了東門豹一次,並告知了他這個好消息……

……

“乃公總算沒有白白受傷,如此一來,即便我死了,吾子也是個小簪嫋!”

東門豹燒退了,人也已經甦醒,只是一直說傷口有些癢,好想去撓。

黑夫覺得這是好事,傷口發癢,說明肉芽開始生出來了,看來陳無咎的金瘡藥,還是有點用的。不過東門豹依然沒有脫離危險期,還得臥牀至少半月,待傷口徹底結痂纔算安全。

黑夫等人看望他時,東門豹似是憋了許久,說了不少話,還從懷裡掏出了一塊黑夫爲他包紮時,撕扯下的魏國旗幟一角,動情地說道:

“我先前一直不知該如何給家中新生的孺子取名,現在我已取好了。”

“打算叫什麼名?”季嬰等人好奇地問,按照他們對東門豹的瞭解,不會是狼、虎、彪之類的吧……

東門豹卻道:“他出生時,我隨軍出征魏國,在魏國受傷幾欲死去,又被屯長用魏國的旗幟裹傷相救……”

從知道自己被黑夫從黃泉路口救回來,又用裹傷包紮之術和陳醫師交換,讓他以金瘡藥保住自己的命後,東門豹再也不直呼黑夫的名了,而是恭恭敬敬地喊他屯長。

東門豹下不了榻,便直起身子,朝黑夫作揖:“所以,我要叫他‘魏’!並將這旗幟一角交給他,讓他不忘屯長之恩!”

“阿豹,你我兩年交情,不必如此客氣。”

黑夫寬慰他道:“你且安心在營中養病,等到病好了,再來與吾等匯合歸隊。”

“屯長將欲何往?”

東門豹看衆人都已經披掛着甲衣,穿上了新的鞋履,一副要遠行的架勢,便問道:“不知這次,是進攻哪座城池?”

“是大梁城的王將軍下達了命令,讓楊率長佔領外黃後,分兵一半,去北面百里外的陽武縣駐守,辛屯也要隨五百長調防,今日便要出發!”

黑夫頗有些遺憾地說道:“陽武縣剛剛歸降,此番調吾等去駐守,短時間內,恐怕是沒仗可打了……”

……

就在黑夫榮升不更,即將隨上司奉命前往陽武縣駐守時,外黃縣以東兩百里的魏國單父縣,倉皇出逃的外黃令張耳,正與“護送”了他一路的門客輕俠劉季,在一條岔路口道別……

“不知張君將往何處?”

劉季拱手問道,儘管逃亡多日,他那把醒目的大鬍子上也沾滿了灰土,但依然不掩劉季輕俠風采,雖然疲倦,卻一點都不顯頹唐,那對眼睛依舊神采奕奕。

反觀丟了地盤的縣俠張耳,就有些落魄沮喪了。

張耳雖然事先就做好了抵抗一陣便撤離的打算,但他卻沒料到,秦軍戰鬥力如此強大,那羣秦卒,就這麼悍不畏死地衝上了城牆。張耳還沒弄明白城西是怎麼被破的,城南也很快不守,他只能被逃亡的輕俠裹挾着,往城北而去……

原本精心策劃的撤離,變成了一場追亡逐北的潰逃。

好在張耳雖然有些驚慌,卻沒昏頭轉向,他沒有選擇去老婆孩子在的陽武縣,因爲張耳知道,自己定然是秦人通緝的大目標,去陽武,反而是給妻、子引禍。

他得遠遠地遁逃,等到局勢平靜,一家人才有重逢的機會。

於是,張耳邊讓自己的車伕一直往東疾馳!那些門客,他也懶得管了,反正人人喪膽,這時候再集體行動,反而容易招來秦軍追殺。

正當此時,劉季也不知從哪裡冒了出來,一邊大喊着“保護張君”,一邊蹭上了張耳的馬車,還將也打算爬上車的幾個輕俠一腳踹開……

此時的魏國,已經千瘡百孔,除了大梁已經被河水倒灌圍困外,從北邊的濟陽、陶丘,到東南的大宋郡睢陽,幾支萬餘人的秦軍在分別攻取要地。這中間,到處都是投降秦軍的縣鄉,秦軍的遊騎如入無人之境。

唯一還算暢通的,就是通往東方的路了。

他們跑到甾縣時,張耳的車壞了,只能和十餘輕俠一起徒步。

抵達楚丘時,一覺醒來,張耳身邊,只剩下了三四個人,其餘人等,均已乘着夜色星散。

唯獨劉季和張耳妻家的兩個僕役,一直跟着他。

如今,來到單父縣的這條東、北分叉的午道時,劉季看着往東的方向,似乎終於下定了決心,開始向張耳告辭,並詢問他將往何處去?

聽劉季如此發問,張耳看了看不遠處的單父縣城,這裡還沒被秦軍佔領,看上去依然是個平靜的小邑。

單父縣中,有位富豪,人稱呂公,此人在楚、魏邊界的幾個縣頗有名氣。張耳作爲魏東大俠,自然也與之有交情,去年,呂公的小女兒出世,張耳還送了點禮物……

但他與呂公雖然有往來,交情卻不深,張耳倒不擔心呂公會不收留自己,而是害怕自己前往,會給呂氏惹禍。他很清楚,魏國的覆亡只在數月之間,單父也不能倖免。

於是,他偏過頭,看向了北方,那是大野澤的方向。

“我將前往鉅野、山陽、昌邑等處,再尋機前往齊國。”

張耳已經想好了,先在看起來最安全的齊國避難一陣,等好友陳餘把妻、子安全到,再送到齊國與自己匯合。

“劉季又將何往?”

張耳看向大鬍子的遊俠兒,劉季只做了他幾個月的門客,但經過這一路相隨,張耳對此人的豪氣、膽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頓時覺得,此人他日定非泛泛之輩,他們這些混黑道的,眼光都得不錯。

雖然那些門客輕俠口頭上說得義薄雲天,但一路跟他到這裡的,竟只有劉季一人而已……

於是張耳便邀約道:“莫不如與我一同前往齊國?不是張耳吹噓,我雖失外黃,但只要到了齊國,不出三年,我必重整旗鼓,又是一位名重當地的大俠!”

張耳希望劉季能繼續跟着自己,做自己的門客、打手、馬仔。

“這……”

劉季握着失了鞘的劍,看了看單父往東,通往家鄉沛縣的道路,又看了看滿臉殷切的張耳。

站在這條人生的岔路口上,劉季陷入了躊躇……

第963章 泥潭第771章 狗咬狗第634章 封侯!第84章 雞血第650章 藥(下)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71章 遲來一步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762章 忠信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67章 踏月而行第13章 十月份就過年?第975章 鄭韓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696章 堅如磐石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179章 重生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356章 黃老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382章 郡尉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130章 軍醫第351章 蒙恬第583章 甌越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540章 學以致用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240章 內間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196章 卸甲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117章 大時代第382章 郡尉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109章 羔裘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172章 秦墨第607章 南征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893章 望夷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382章 郡尉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662章 梅鋗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390章 溫暖第598章 險惡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654章 三鼓第310章 執圭第997章 泗水第897章 我來看你了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160章 大夫爵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215章 巧合?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696章 堅如磐石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384章 北地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480章 三傑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248章 言志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646章 刀劍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596章 起風了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186章 材士第487章 句芒第687章 入幕之賓第243章 利鹹第849章 博浪沙第361章 奸生子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959章 河東第117章 大時代第31章 盆滿鉢滿第576章 舊部
第963章 泥潭第771章 狗咬狗第634章 封侯!第84章 雞血第650章 藥(下)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71章 遲來一步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762章 忠信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67章 踏月而行第13章 十月份就過年?第975章 鄭韓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696章 堅如磐石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179章 重生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356章 黃老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382章 郡尉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130章 軍醫第351章 蒙恬第583章 甌越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540章 學以致用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240章 內間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196章 卸甲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117章 大時代第382章 郡尉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109章 羔裘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172章 秦墨第607章 南征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893章 望夷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382章 郡尉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662章 梅鋗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390章 溫暖第598章 險惡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654章 三鼓第310章 執圭第997章 泗水第897章 我來看你了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160章 大夫爵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215章 巧合?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696章 堅如磐石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384章 北地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480章 三傑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248章 言志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646章 刀劍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596章 起風了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186章 材士第487章 句芒第687章 入幕之賓第243章 利鹹第849章 博浪沙第361章 奸生子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959章 河東第117章 大時代第31章 盆滿鉢滿第576章 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