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你爹

bookmark

朝鮮雖是小國,但箕準畢竟是一國公子,父親近年來身體不適,許多場合都要他參與。

例如祭祀高祖辛,例如宴飲,例如與邑主們商議今年的貢賦,例如與周邊的扶余、沃沮、東濊、馬韓等部族往來——雖然四代人前,朝鮮被燕軍擊敗,奪地兩百里,不得不屈辱地給燕昭王上貢。但不是箕氏自吹,在海東,朝鮮依然是唯一的文明國度,周圍小部族,常常會來享來賀……

所以,箕準也算見識過不少大場面的,可今日,他卻被坐在對面的秦朝監軍嚇得不輕!

事情是這樣的,隨着秦軍乘船返回列口,朝鮮內部有個聲音越來越響亮:秦軍什麼時候走?

箕氏朝鮮依然商周時期的封邑領主制,朝鮮侯名下,還有十多位城主,距離王險近的叫“甸主”,分佈在遠處的叫“男主”。列口便屬於畿內甸,自家領地長期被佔,領民被秦人勞役使喚,都沒工夫替自己獵狐獵貂打柴,列口甸主急得上火。

甸主不敢與秦軍爲難,只能一個勁往王險城跑,聯合自己的姻親朋友們,向朝鮮侯施壓。

於是,迫於國內貴族壓力,箕準只能硬着頭皮來拜見扶蘇,名爲“犒軍賀功”,實則是旁敲側擊地打聽:

“上國何時撤軍?”

扶蘇還是老樣子,溫文儒雅,談吐得體,但坐在他下首的“監軍”,一個黑壯的粗漢子聽聞此言,卻板着臉,嘰裡咕嚕對扶蘇說了一通,言辭劇烈!

雖然箕準聽不懂原話,但從監軍的凶神惡煞來看,肯定不是什麼好詞。

果然,此人帶着的譯者,那個名叫”徐福“的傢伙將話翻譯出來,亦是咄咄逼人!

“滄海之賊大敗而遁,未能全殲。眼看冬日將近,大軍將於列口休整,待來年春夏再南下剿寇!我還未問朝鮮承諾的糧食何時運來,汝卻問何事撤軍?此乃何意?是趕吾等走麼?”

“朝鮮絕非此意!”

箕準連忙對着扶蘇大吐苦水,將朝鮮的難處一點點拎出來講,比如糧食稀缺,比如這列口邑,實乃一位大夫的領地,卻被秦軍佔了,那位大夫三天兩頭去哭訴,他們父子煩不勝煩……

扶蘇似有所動,跟着箕準一起嘆氣,還替他問了監軍幾句,二人似乎在商量,但那監軍黑夫,卻心如堅鐵,拍案道:

“中原有句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朝鮮既然已願意做大秦臣屬。朝鮮之津港,亦是大秦之津港,休說只多駐一年半載,就算是要一直駐下去,朝鮮難道可以拒絕麼?”

箕準倒是有幾分硬氣,不卑不亢地說道:

“這句話,箕氏離開中原太早,箕準沒聽說過。”

“在朝鮮,哪怕是君侯,也不可隨意剝奪臣子的城邑!”

的確,畢竟是官僚帝國和封建小邦的區別,領主們各自爲政,聽調不聽宣,力沒法一處使,這也是朝鮮幾百年來一直僻處一隅,被燕國打得落花流水的原因。

黑夫瞥向箕準,他是一方大吏,管着比朝鮮人口多數倍的民衆,他也是久經沙場的將軍,手裡早就沾了無數的血,這凌厲的目光,讓箕準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蕩然無存。

朝鮮公子慌忙低下了頭,心裡撲通直跳,這位名叫黑夫的監軍,雖不知其事蹟,但很顯然,他和扶蘇是全然不同的人,喜歡簡單粗暴,不會和他他們吟誦《殷武》,用千年不變的貴族之道來相處。

他只是簡單地亮出了獠牙,舉起了拳頭!

這大概是外交場上,最終的真理吧……

黑夫見箕準低頭,不由笑了:

“如此說來,朝鮮並非箕氏說了算?吾等可以繞開箕氏,直接與那邑主談了?”

一句簡單的話,聽在箕準耳中,卻讓他不寒而慄!

“這……”

他強自鎮定,但言語還是變得有些吞吐,別看箕氏統治朝鮮數百年,但也有幾個尾大不掉的邑主貴族,讓他們父子很頭疼,哪怕是箕氏內部,也滋生也一些奪位失敗後,被貶到邊境做男主的支系……

這黑夫監軍看似無意的一句話,卻是深深的威脅!

“所以,還是放下朝鮮的規矩,按大秦的規矩來吧。至於那邑主,若他願意,可以不做朝鮮的封君,來做大秦的君長嘛。”

黑夫看向扶蘇:“我與將軍可向陛下稟明因果,將滄海城整個封給他,那島嶼有百里土地,箕君可以問問,他可願去做城主?”

箕準有點不知如何回答了,還是公子扶蘇拍了拍手,打了圓場。

“監軍說的沒錯,大軍暫不能撤,除了明歲要繼續南擊海寇外,也是爲了保護朝鮮,不受周邊賊寇滋擾,此乃扶蘇之失,亦當由扶蘇來彌補……”

扶蘇說的,正是兩個多月前,在滿番汗營嘯後逃走的千餘燕人。

朝鮮的南方諸部林立,北方亦然。

西北是秦朝遼東郡,正北方是真番,番人臣屬於朝鮮。再往北是扶余,扶余數十年前已經建立起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不時越過山林劫掠真番、朝鮮。

而東北方,蓋馬大山以東,直到大海,則是”沃沮“的地盤。

衛滿等叛逃兵卒,本欲返回燕地,卻遭到遼東西安平駐軍圍堵,不得已,只能向東北方跑去,進入了真番地界,前方無路,秦軍遂不追。

這羣亂兵也是厲害,寥寥千人,居然佔了真番小邦的城邑,盤踞在那,燒殺搶掠。真番人受不了,紛紛逃走後,這羣亂兵衣食沒了着落,近來開始劫掠朝鮮北部城邑。

於是到了最後,“保護朝鮮”,成了秦軍繼續留駐的理由,但真正的原因是,朝鮮國力微小,無法拒絕秦朝的任何要求……

稍後,黑夫捉刀,扶蘇持筆,託箕準給朝鮮侯帶去一封正式的國書:

第一,朝鮮正式認秦爲宗主國,朝鮮作爲臣屬,明年必須派一位公子及十名貴族子弟入去咸陽,在公學學習秦字、雅言,同時秦朝也會派一位行人,常駐王險城。

第二,秦軍繼續留駐朝鮮,幫朝鮮抵禦“南寇北盜”,以及威懾周邊蠻夷。秦軍有任何時候在朝鮮領土內行軍,停泊船隻的權力。

第三,朝鮮開放邊境,秦朝商人,可在朝鮮境內自由貿易往來,朝鮮侯和各邑主有責任保護他們的安全。同時,秦朝與朝鮮,將實行“關市譏而不徵”,秦朝貨物入朝不得收稅,朝鮮之物入秦亦然。

第四,因朝鮮律令簡陋,故今後,秦朝良民若在朝鮮犯法,該定爲何種罪,當押送回秦朝審理定奪。

每一條,都讓箕準面色苦一分,唯獨第三條,看上去還算公平。

可事後,在告辭扶蘇,回到館舍後,一直負責翻譯的徐福卻對黑夫作揖道:“郡君真是高明!”

黑夫瞥了他一眼:“高明在哪?”

徐福道:“第一,作爲惡人,嚇唬了箕氏,幫了公子扶蘇一個大忙;第二,惡歸於己,功歸於扶蘇,陛下會明白郡君的苦心;第三,爲國爭利,同時也爲膠東爭得不少好處,皆是一石二鳥,豈非高明?”

黑夫笑了笑,不置可否。

徐福說的沒錯,這幾個月裡,伴隨着航路的開通,膠東與朝鮮的貿易日漸興旺,中原的絲、糖、漆器等物漂洋過海,頗受貴族邑主們歡迎,朝鮮的貂皮等物,也被大量採購。

雖然秦朝的商賈也是“食於官府”,但齊人善賈,與朝鮮規模完全不能等量啊。更何況,黑夫近來成立了一個”海東商社“,專門招安齊地商人,給他們貿易海東、遼南的皮毛的特權,每一艘糧船運去的是粟麥,運回的,則是皮毛。

取消邊稅,意味着膠東官商花極少的代價,便可將絲糖等奢侈品傾銷到朝鮮,高價賣給當地貴族。接着,再以極其低廉的價錢購入貂皮,帶回膠東交給官府,官府再賣到中原,再賺一筆……

總的來說,就是膠東玩轉手貿易越來越富,而朝鮮輸出原材料,購入奢侈品,越來越窮。

但箕準並未意識到這點,或者說,壓根就不在意。

依靠邑主貢賦維持收支的朝鮮,根本沒看出這是個大坑,昔日”商人“的後代,逃離兇險的中原,在海東玩了八百年單機後,終於把自己玩退化了……

黑夫是有自己的計劃和思量的。

“公子扶蘇有句話其實說的沒錯,並非一切事情,都能靠征伐來解決。”

比如朝鮮,遠征軍一路過來,遇到了無數艱難險阻,還沒見到敵人影子,就折損不少。對這種統治半徑外,有一定文化的國度,直接攻佔,劃爲郡縣,根本不現實,等待王朝的,只是無窮無盡的叛亂和得而復失,歷史上,漢唐都在半島栽了跟頭。

暫時維持這種政治上臣屬,經濟上殖民的關係,倒也不錯。

只要箕氏同意那四條,朝鮮的外交,經濟,軍事,法律,基本都被秦朝滲透,在交通便利後,失去獨立,被融合吞併,只是遲早的事。

藩屬?說是保護領,似乎更恰當些。

不過,非但要朝鮮那邊答應,秦始皇那頭,黑夫也得去信說服。

“朝鮮只是這種外交模式的試點。”

黑夫有些可惜:“也是唯一的試點……”

因爲放眼九州之外,目前秦人能抵達的地方,除了西域城邦外,唯獨作爲殷商後裔的箕氏朝鮮,有城市,有文字(甲骨文),有禮儀,符合這三條標準,稱得上是個“子文明”。

“從今以後,不管是存是滅,朝鮮都得明白一點。”

黑夫寫罷信裡最後一筆,笑道:

“你啊,不過是中國庶生的兒子,不管跑得多遠,不管面目變成了什麼樣,是李代桃僵,還是移花接木,都改變不了一點:你爹,永遠是你爹!”

……

五千大軍駐紮在列口,如同一把利劍,頂在喉嚨上,由不得朝鮮拖延。

很快,這才過了兩天,朝鮮就黑夫擬定的《黑四條》給出了答覆。

“箕氏願意全盤接受這個條件,他們唯一的要求是。”

徐福還是充當翻譯,聽完箕準的話後,他嘖着嘴,看向黑夫,又看向扶蘇,笑道:

“朝鮮,請與大秦結爲姻親!以公女嫁與秦公子,兩國永以爲好也!”

第791章 佔角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791章 佔角第806章 沛公第500章 綁架第18章 袍澤們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36章 可願爲吏?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959章 河東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514章 萬馬齊暗究可哀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176章 冒險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139章 張蒼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770章 一個幽靈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38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上)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61章 匿名信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1015章 統一哈第265章 豐沛之間第120章 屯長第319章 柱下第678章 風暴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108章 張子房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657章 吃瓜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375章 烏氏倮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919章 魚龍第273章 百年仇讎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878章 狗血第899章 體面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633章 甜棗第477章 落子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911章 輸不起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186章 材士第109章 羔裘第612章 命名第390章 溫暖第225章 盡地力之教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922章 名不正則言不順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124章 攻權第449章 錘砧第197章 弟子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586章 看不懂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688章 將軍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605章 你爹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469章 海大魚第238章 刺殺第449章 錘砧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572章 君臣第601章 衛滿第980章 結
第791章 佔角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791章 佔角第806章 沛公第500章 綁架第18章 袍澤們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36章 可願爲吏?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959章 河東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514章 萬馬齊暗究可哀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176章 冒險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139章 張蒼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770章 一個幽靈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38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上)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61章 匿名信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1015章 統一哈第265章 豐沛之間第120章 屯長第319章 柱下第678章 風暴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108章 張子房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657章 吃瓜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375章 烏氏倮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919章 魚龍第273章 百年仇讎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878章 狗血第899章 體面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633章 甜棗第477章 落子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911章 輸不起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186章 材士第109章 羔裘第612章 命名第390章 溫暖第225章 盡地力之教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922章 名不正則言不順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124章 攻權第449章 錘砧第197章 弟子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586章 看不懂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688章 將軍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605章 你爹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469章 海大魚第238章 刺殺第449章 錘砧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572章 君臣第601章 衛滿第980章 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