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伊尹周公之事

bookmark

“君侯啊,臣去一趟蜀中,算是明白了,爲何昔時司馬錯說秦惠王伐蜀時曰: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

秦始皇三十八年,陽春三月,從巴蜀風塵僕僕趕回襄陽的“巴郡守”陸賈,正站在黑夫面前侃侃而談。

他張開雙臂,比劃着道:“成都是一個大盆地,千里沃野,土肥民殷,貨貝充溢。其地多鹽井,且嚴道、邛都出銅,武陽、南安、臨邛、江陽則出鐵,每年市稅,幾與田租相當。”

總之這地方富得流油,只是交通不便,錢糧往關中運成本太高,反倒是以船舶東出大江,到南郡更方便點——前提是運氣不要太差,別在三峽船毀人亡。

打了大半年仗後,南北兩個政權財政都有些吃緊:北秦的君臣飲鴆止渴,在各種違諾加賦,惹得怨聲載道。更爲了調集關中糧食去南陽,宣佈關中三百里不得食新谷,據說,咸陽米價已貴至一石千錢了!

北伐軍也好不到哪去,南方底子薄,還得養十來萬大軍,雖有蕭何在後統籌,但吃完秋收糧食後,爲了節省軍糧,黑夫都得帶頭喝粥。

於是開春後,隨陸賈一同到來的蜀郡錢糧,給他們回了好大一口血,這下不擔心青黃不接的時節,無糧可食了。

而“被聯姻”的巴氏,也在源源不斷出人出錢,大量巴人加入北伐軍,隨吳臣北上漢中,利用擅長山地作戰的優勢,與數倍於他們的關中兵打得難解難分。

除了財政,在戰略上,巴蜀也給黑夫帶來了豐厚的回饋:蜀郡守常頞派兵佔據葭萌,擊石牛道;巴郡趙佗、吳臣率軍出米倉道,配合南郡,三面夾擊下,漢中已搖搖欲陷。

這也是黑夫將春季攻勢的重點放在漢中的原因。

問完軍政財政,黑夫喝了口水,問道:“常頞何時將公孫俊送來?”

公孫俊,便是扶蘇長子,被秦始皇送去邛都,胡亥派使者去,想要將其毒殺,但卻被常頞保護。

陸賈道:“常頞言,公孫年幼,受不得驚訝,不如等北伐軍奪取咸陽,還於舊都後,再直接送過去……”

他提醒黑夫道:“君侯,蜀地隘塞,南跨邛都,北阻石牛,西即氐羌,隔以劍山,窮險極峻,此獨守之國也,常頞雖響應北伐軍,但不論軍政,都自成一派,不可不防啊。”

黑夫冷笑:“怎麼,常頞不老實?”

陸賈搖頭:“這倒不是,眼下北伐軍漸漸佔據優勢,常頞是知曉形勢的,但就是不讓蜀郡出全力,他還是在爲自己做打算啊。”

黑夫頷首:“我知之,不過,巴蜀漢中本爲一體,若三郡皆有,倒是絕佳的割據之地,但一旦失其一,這自守之勢,便被破壞,無法長久,常頞是個聰明人,既已選擇,不至於做糊塗事。”

他頓了頓,復問道:“你在成都時,看公孫俊此人如何?”

陸賈嘆息道:“小小孺子,才十歲,但卻被各種變故,徹底嚇傻了,總衝着人笑,呆呆愣愣的,臣讓人暗暗試探過,不似作僞。”

“可悲啊。”

黑夫長嘆:“扶蘇當初,就這樣舍他而去?”

“這不是我印象中,長公子會做的事。”

黑夫總有種感覺,扶蘇,不會就此沉寂……

陸賈卻不關心扶蘇,拱手道:“君侯進入關中後,欲擁立公孫俊爲新皇帝?”

黑夫不置可否:“我否定胡亥,不承認他,等當真進入咸陽後,已誅僞帝,想要得到秦人認可,還需要一面旗幟。”

或者說,傀儡!

“按照你的說法,公孫俊,反倒是最合適的……常頞想必也樂見其成吧,那樣他就有擁立之功了。”

陸賈肅然:“敢問君侯,擁立公孫俊爲帝,然後呢?”

“欲行伊尹、周公之事乎?”

……

對陸賈的問題,黑夫卻不置可否。

“伊尹、周公,不是儒生極力推崇的麼?”

陸賈道:“身爲儒士,陸賈自當極力推崇,但身爲人臣,陸賈卻不推薦君侯效仿此二人。”

他再拜道:“請君侯讓臣細說伊尹、周公的下場。”

“世人皆言,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三年,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

“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諸侯鹹歸殷,百姓以寧。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訓三篇,褒帝太甲,稱太宗。”

講完伊尹故事的第一個版本後,陸賈卻話音一轉。

“不過,除此之外,臣還聽說過另一種說法。”

“有人說,伊尹放太甲於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黑夫聽完,頓時樂了:“陸生,這不是法家之言麼?怎麼從你一儒生口中說出來了?所以你認爲,後者爲真,前者爲僞?你是要否認《書》?”

陸賈笑道:“孟子言,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軻雖然有許多話不中聽,但此言,臣卻深以爲然。”

“我信了你的鬼!”

黑夫心中腹誹,他曾聽張蒼吐槽過這句話,盡信書不如無書,聽上去,是泛指讀書不要拘泥於書上或迷信書本,常被引用。

但這其實是斷章取義!

孟子的原話明明是:“我對於《武成》這篇文章,信裡面的二三句話就行了,至於其他?根本不值得相信!仁人無敵於天下,周武王以至仁伐至不仁的紂王,商卒倒戈,不戰而屈人之兵,但《武成》上,爲何會說牧野之戰血流漂杵呢?真是胡說八道!”

這明顯是隻信自己主觀看法,不信客觀記載了。

對自己的論點有利就信,不利就不信,甚至當沒看見。

呵,跟後世的論壇噴子好像沒啥不同。

但輪到講另一個人故事時,陸賈又對古籍記載信之不疑了。

“周公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

“六年,周公製作禮樂,郊天地,望山川,師旅不設,刑格法懸,而四海之內,奉供來臻,越裳之君,重譯來朝。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長,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羣臣之位……”

說到這陸賈一頓:“然此時,卻有人在在成王面前,說周公有意篡位,不利於成王。成王將信將疑,周公爲了避嫌,不得已逃到楚地。直到後來,成王翻閱庫府中收藏的文書,發現在武王生病時周公願意代死的禱辭,這纔派人將周公迎回來……”

“故伊尹放王,爲太甲所殺。”

“周公攝政,爲成王所疑。”

“臣遍觀史籍,發現自古幼主繼位,待其成年後,秉政之臣,縱然做了許多功績,然不爲其君所疑者,寥寥無幾。除了伊尹、周公外,齊閔王疑孟嘗君、秦昭襄王疑穰侯魏冉、始皇帝疑呂不韋,皆是如此。”

雖然這三個人,自己就不乾淨。

他語重心長地說道:

“無周公之親,不得行周公之事,故爲君侯計,伊尹、周公不可效仿也!”

不推薦做伊尹、周公,那陸賈認爲,黑夫該做什麼呢?

那個答案就在他口中,呼之欲出!

但這儒生知道現在時機還不成熟,說話藏一半,竟點到爲止,不再言語。

等陸賈走後,黑夫無奈地笑了笑。

“不止是爲我計,也爲你自己,還有所有北伐軍功臣將士計罷?”

……

手下人的小心思,黑夫還不知道?自起兵至今,拐彎抹角勸進的人,可不止陸賈一個。

從舉兵的那一刻起,黑夫便走在一根獨木橋上,兩側是萬丈深淵,屍骨累累,猛獸潛藏其中……

回頭?那是不可能的。

前方有人阻攔?就算是你最不想與之爲敵的人,也不得不將其推下去!

想要順利走到對岸,光靠一個人是不行的,好在黑夫有南郡舊部,以及蕭何、韓信、陸賈一衆新招攬的能臣,可爲佐助。

但衆人,並不是死的工具,而是有自我意識的人。

是人,就會有慾望。

有人想一展才幹,不負平生所學。

有人想壯大學派,在未來朝堂佔據一席之地。

有人想光宗耀祖,多得封賞田地。

有人想宰執天下,親自操刀,割一割天下的肉。

有人想封侯拜將,衣錦還鄉,成就青史留名……

實現這些夙願的前提,是北伐軍贏得這場戰爭。

於是,舊部、新臣,衆人的無窮慾望,聯結在一起,變成了黑夫身後那只有力的手,推動他向前邁步,加速跨過戰爭的深淵,朝勝利前進!

對手下人的訴求,黑夫必須尊重,必須照顧,必須理解。

這就是現實,絲毫幼稚不得,無視衆人慾望者,必將爲其所拋棄。

哪怕黑夫,也不例外!一旦發現你無法滿足其欲,說不準,那推手,就會變成黑手!

但在謹慎滿足衆人慾望的同時,黑夫還得當心。

因爲這股力量,也會有意無意地,試圖操縱黑夫,頻頻誘導,讓黑夫往他們期望的方向走!

越往後,背後的推力就越是猛烈,那時候,你或許已分不清。

究竟是自己在帶着他們前進呢,還是被迫匆匆往前,一旦停步,便被臣僚們推得踉踉蹌蹌?像個戴上桎梏的刑徒!

他們一邊推,嘴裡還說着:“皆是爲主君計,爲主君子孫計……”

對戰爭功臣們而言,黑夫爬得越高越好,最好一腳踹下始皇帝后人,自己坐天下,他們獲得的報償和利益,才能最大化,並得到保證!

“可黑夫啊,你可千萬別忘了,自己是誰,做這一切的目的,又是什麼?”

獨處帳中,黑夫喃喃低語,自問自答。

“記得啊。”

走出帷幕,春日的暖陽照了過來,讓黑夫眯起眼睛。

“我要做秦始皇帝的……”

“‘繼業者’!”

……

PS:這是昨天的,咕咕咕。

第814章 蜀道難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191章 若驅羣羊第932章 多多益善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185章 軍賊第869章 山海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981章 籍田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243章 利鹹第783章 子胥鴟夷第31章 盆滿鉢滿第299章 吳芮第69章 人贓俱獲第393章 大買賣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上傳的章節一直在審,大家彆着急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450章 河邊骨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347章 法術勢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955章 酈生第140章 八卦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937章 好皇帝第643章 長街第994章 了斷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633章 甜棗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477章 落子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30章 第一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917章 萬人敵第39章 回家(上)第851章 伊尹周公之事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814章 蜀道難第642章 法吏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47章 秦之律令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654章 三鼓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552章 羣雄第583章 甌越第64章 投書者第185章 軍賊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595章 牽星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356章 黃老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814章 蜀道難第747章 熒惑高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391章 良弓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897章 我來看你了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664章 越女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890章 楊喜第520章 存韓第605章 你爹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469章 海大魚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979章 長平
第814章 蜀道難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191章 若驅羣羊第932章 多多益善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185章 軍賊第869章 山海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981章 籍田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243章 利鹹第783章 子胥鴟夷第31章 盆滿鉢滿第299章 吳芮第69章 人贓俱獲第393章 大買賣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上傳的章節一直在審,大家彆着急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450章 河邊骨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347章 法術勢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955章 酈生第140章 八卦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937章 好皇帝第643章 長街第994章 了斷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633章 甜棗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477章 落子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30章 第一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917章 萬人敵第39章 回家(上)第851章 伊尹周公之事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814章 蜀道難第642章 法吏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47章 秦之律令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654章 三鼓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552章 羣雄第583章 甌越第64章 投書者第185章 軍賊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595章 牽星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356章 黃老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814章 蜀道難第747章 熒惑高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391章 良弓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897章 我來看你了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664章 越女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890章 楊喜第520章 存韓第605章 你爹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469章 海大魚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979章 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