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麻衣如雪

bookmark

三月初一這天,有兩人同乘一車離開了郢縣,往江陵城西而去。

車上的黑臉青年身着絳服,佩戴銅印黃綬,顯然是位有秩官吏,自然是黑夫。還有一位帛衣素白,肩上挎着藥囊的醫者,正是剛抵達南郡,奉命同黑夫一起草創醫務兵制度的陳無咎。

“不曾想,這才三月份,南郡就這麼熱了。”

陳無咎擦了擦額頭的細汗,望着頭頂的太陽叫苦不堪。他是北方人,十分不喜炎熱,沐浴之後也不着外裳,只穿着件單薄的帛衣就出來了。

這年頭氣溫比後世稍高,黑夫在雲夢澤畔見過犀牛,據說過了長江就有大象出沒,再加上連日未雨,溫度確實有點熱。大概是他體質習慣了南郡的天氣,倒沒太大感覺,只是取笑道:

“既然怕熱,陳醫師不好好待在咸陽,卻主動請命來南郡作甚?這才季春,到了夏天,可有你受的!”

陳無咎則道:“關中和咸陽,自有夫子親自操辦,門下弟子皆外派至各郡,我便主動請求來南郡了。”

他算盤打的很精明,來和黑夫搭夥,更容易做出成果來。

黑夫心知肚明,也不揭穿,只是介紹起江陵景緻來。

陳無咎是第一次來江陵,在這座”朝衣鮮而暮衣弊“的都會裡,左看右看十分新鮮。他的眼睛,尤其喜歡往那些穿着單薄絲帛,坐在橋邊的細腰女郎身上打量。

而後便感慨道:“江陵不愧是楚國故郢都,西通巫、巴,東有云夢之饒。若論宏偉壯闊,江陵當然不及咸陽,可要論商貿繁榮,民衆灑脫,卻比古板的關中強了幾分。”

不過他專程跑來南方,可不是爲了遊玩的,今日與黑夫入江陵,正是爲了醫護兵的事。

黑夫也不藏私,對陳無咎道:“我以爲,醫護之士應分爲兩部,一是隨軍協同軍隊,爲受傷者迅速包紮,再帶回大營的救護兵,二是在大營等待傷兵到來,協助軍醫救人的醫護兵。”

當一件空想要落實的時候,就要考慮許多細節問題,黑夫既然被郡守和郡尉委以此任,便要盡力做好,否則他身爲這件事的倡導者,若做的還不如關中和其他郡優秀,豈不丟人丟大了?

黑夫接着說道:“救護兵隨軍上陣後,當與軍法官一起,站在陣列之後,開戰之時,便相互協助,將受傷倒地的兵卒用擔架帶到遠離戰陣之處,併爲其裹傷止血,而所用的裹傷布料是何種材質?如此大的用量,由誰來供給?這便是今日你我要解決的事。”

黑夫知道,後世的繃帶應該是棉布做成的,可這年頭中國卻沒有棉花,更別提棉布了,所以只能在秦國現有的布料裡,尋找一種作爲替代品。

一邊說着,他們也來到了江陵城西的織室外……

……

所謂織室,便是秦國官營的紡織工坊,此時此刻,織室工師已得到消息在外等待,見黑夫等人抵達,便連忙迎了過來,作揖道:

“下吏有失遠迎,左兵曹史能來織室,真乃吾等榮幸。”

郡工曹主官是工曹掾,秩四百石,其下又專門分了許多個工坊,比如銅官工坊,織造工坊等。織室工師雖也是官,但比起黑夫“左兵曹史”的四百石高職,區區百石俸祿就不值一提了,他少不得殷切歡迎,自稱下吏也沒毛病。

再說了,近來有傳言說,這位左兵曹史不單是郡尉親信,還頗受郡守賞識,讓他入私室談話呢……

客套了幾句後,黑夫便道明瞭來意,織室工師立刻迎他入內。

他們先經過了蠶房,三月份正是蠶兒生長的關鍵時刻,見那些蠶箔上,全是密密麻麻的蠶兒在緩緩蠕動,養蠶人鋪上新採來的桑葉,只聽得沙沙作響,一會兒便見那桑葉被啃得只剩下葉脈經絡。

接下來是織室,還未走近,就聽到了連綿不絕的機抒聲。這聲音,黑夫再熟悉不過了,因爲他母親和伯嫂也經常在家紡織,將一根根絲線、麻線以經緯織成布帛。

這年頭,男耕女織是標準的分工,正所謂“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農稼能讓家裡人填飽肚子,而桑麻則讓他們有衣裳遮體。養蠶、樹桑、繅絲、織帛,是撐起自給自足小農經濟的半邊天。

除了個體小農在家裡紡織外,每年對布料需求極大的官府,也會在郡縣設立織室工坊,在裡面忙碌的織工,基本都是官奴婢。貴族、官吏婦女被連坐牽連後,常被送到織室來。眼下,黑夫便瞧見室內有上百名年紀老少不一的女子,正搖着紡車,織着織機,忙碌不停。

專門負責絲帛生產的小吏“典絲”也過來介紹,絲帛是織室最重要的產品,從養蠶到抽絲紡線、織帛染練,都是一條龍到底的。

黑夫拿起一塊新生產出的絲帛看了看,扯了扯後,搖頭道:“絲帛不行,太貴,若裹傷繃帶皆用此物,花費太大……”

南郡的絲帛雖然比不上蜀錦、阿縞、魯縞、淮南貝錦出名,可也不便宜。一匹一般的絲帛,價值約爲五六百錢,好一點的,價值上千錢!

黑夫必須考慮到成本問題:“用絲帛寫字尚被秦國官府認爲是浪費,更何況用來給貴人眼中低賤的兵卒裹傷救命呢?可不是每次戰場救急都能像先前那樣,可以扯敵軍帛旗來做材料啊!”

否定了絲帛後,他們繼續往前走,又查驗了主要用來縫內裳的葛布,但還是不行。細葛布輕薄,做夏裳內衣正好,做繃帶就稍嫌脆弱了,而且價格還是偏貴。

他們最後走到了織麻布的工坊裡,因爲二三月間麻才種下,沒有材料可供織布,所以這兒不算熱鬧,只有些許女官奴在用去年剩下的麻布織衣裳、鞋履。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衣裳是要送去後面的染坊裡,染成褚色的……

她們在織提供給隸臣妾的褚衣,國家之儀,從服制開始,不同身份的人,用不同的衣料,裁剪不同的衣飾,染不同的顏色,都有講究。比如黑夫身爲官吏,穿絲帛,而一般的黔首、隸臣妾則穿麻布,走在路上,一眼就看得出來你是什麼職業階層。

這時候,一個小吏匆匆跑到織室工師身邊,對他耳語幾句,織室工師便連忙朝黑夫和陳無咎告罪,說外面有事,便讓負責管理麻布織造的小吏“典枲”(xǐ)陪同,自己則匆匆往外走去。

典枲畢恭畢敬地跟在黑夫身邊,黑夫問什麼,他就答什麼。

作爲天下最大宗的衣料,絲與麻,一貴一賤;一個華麗,一個樸實;一個光滑,一個粗糙,二者經常被放在一起並稱。可實際上,麻布在中國的歷史,比絲帛還要久遠。

“好叫兵曹史知曉,世人有伯余作衣的傳說。”

典枲小吏笑道:“傳聞古之賢人伯余,是第一個發現隨處可見的麻能用來織衣的人。他食麻索縷,手經指掛,織出的布猶如網羅,世人效仿,這纔有了機杼,而萬民亦可得麻布遮羞禦寒。”

“猶網羅”,說明非常稀疏,畢竟上古之時紡織技術原始。

“若真有黃帝神農,那他們穿的,除了獸皮外,莫非也是漁網裝?”想到這場面,黑夫頓時忍俊不禁。

接着,典枲小吏從庫房裡取出了不同材質的麻布,一共三種,並挨個介紹起來。

“這是檾(qǐng)麻布,可用來做牛衣、雨衣,或是搓成繩索,製成袋子。”

這種麻布又粗糙又笨重,顯然不適合做繃帶,黑夫立刻就排除了它。

接着,小吏又指着一匹潔白清爽的織物道:“這是苧(níng)麻布,也是南郡最常見的麻布,這江陵城內的庶民黔首,穿的多半是此布。”

黑夫二話不說,便將這匹布拿起,仔細觀察後,面露喜色。

這種布黑夫家裡也有,他尚未做到大夫前,穿的衣服便是此布織成的。而他心目中,最適合作爲紗布繃帶的替代品,也是此物!

“沒記錯的話,紗布繃帶的特點是稀疏,有明顯的網格,正好與苧麻布完全一致!”

穿過這種布的黑夫尤其記得,此布還清涼離汗,透氣,且耐洗、耐曬!

簡直是最適合作爲醫用繃帶的布料啊,當然最重要的是,便宜!

“在安陸大概三百錢一匹,江陵稍微貴點,但也在接受範圍之內。”

一匹布的規格是長四丈,闊二尺二寸,正好能成人一身衣料,若是製成繃帶,至少能做二十卷了吧。

眼見黑夫已找到了需要的東西,露出了滿意的笑,典枲也在一旁討好道:“恭賀兵曹史,人言,蜉蝣掘閱,麻衣如雪,以此麻布爲將士裹傷,再恰當不過!”

話很中聽,黑夫記住了這句詩,興許以後用得上。

接着,黑夫便詢問了小吏,苧麻布的產量,得知這種麻在南郡到處都有種,光是江陵織室,每年至少能產五萬匹時,黑夫這才放心下來。

在離開之前,出於好奇,他又問典枲:“我看這第三種麻布色澤微黃,材質不緊不密,若是遇上苧麻布不夠,也可以作爲替代品,它如何稱呼。”

典枲笑道:“這種麻布南方較少,北方較多,一般稱其爲火麻,也叫大麻!”

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893章 望夷第215章 巧合?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579章 兩戰第786章 萬人敵第183章 勸降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63章 朝陽羣衆第771章 狗咬狗第487章 句芒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876章 武城第67章 踏月而行第551章 朕安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654章 三鼓第616章 逢林莫入第236章 威懾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459章 大丈夫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520章 存韓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789章 望夫第315章 入關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569章 蒿里第36章 可願爲吏?第658章 陽山第686章 不知足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836章 鼠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516章 擇世所需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893章 望夷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972章 呂澤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312章 水深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214章 郡守騰第932章 多多益善第230章 前歌後舞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106章 重租第721章 陸梁第715章 君側之惡人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228章 夏子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555章 勿害我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323章 王、蒙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69章 人贓俱獲第553章 袒右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851章 伊尹周公之事第184章 你可認識黑夫?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506章 儒法之爭
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893章 望夷第215章 巧合?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579章 兩戰第786章 萬人敵第183章 勸降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63章 朝陽羣衆第771章 狗咬狗第487章 句芒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876章 武城第67章 踏月而行第551章 朕安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654章 三鼓第616章 逢林莫入第236章 威懾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459章 大丈夫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520章 存韓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789章 望夫第315章 入關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569章 蒿里第36章 可願爲吏?第658章 陽山第686章 不知足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836章 鼠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516章 擇世所需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893章 望夷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972章 呂澤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312章 水深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214章 郡守騰第932章 多多益善第230章 前歌後舞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106章 重租第721章 陸梁第715章 君側之惡人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228章 夏子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555章 勿害我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323章 王、蒙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69章 人贓俱獲第553章 袒右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851章 伊尹周公之事第184章 你可認識黑夫?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506章 儒法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