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

bookmark

鎬池位於周朝舊都鎬京舊址附近,如今已看不到赫赫宗周的城邦,只能見到遊蕩在殘垣斷壁的麋鹿,以及一片金黃的黍粟,站在池邊一座廢棄的水磨房頂,還能瞥見遠處正在動工的阿房宮,十萬人在那辛苦勞作。

夜色將暮時分,四個黑影先後靠近這廢磨坊,他們在池邊碰頭,又摸進磨坊中,卻見裡面已等着一個人,藉着入夜前最後一點光,能看清楚,這是秦墨鉅子程商的大弟子:適林。

“適林,黑紙鳶是你發的?”

四人中領頭的人有些跛腳,名爲楊毅,他掏出懷中的黑色紙鳶,夾在兩指之間。

紙張顏色黑褐,是以特殊方法所制,其摺疊之法十分特別,只有知曉的人能一個步驟不差地折對,乃是墨家中,少壯派相互聯絡聚會的暗號。

不必奇怪,墨者本就是一個結構嚴密的組織,曾一度擁有令諸侯側目的強大武裝,人數雖少,只有一百八十人,但頂不住科技先進啊,且皆能爲墨家的理想而戰,可使赴火蹈刀,死不旋踵!

後來,墨家雖然分裂衰敗,不再是顯學,但在雍州大地紮根的秦墨,依然保留了嚴明的紀律性,隨着近年秦墨內部分歧日益嚴重,看不慣鉅子程商無作爲的少壯派,又效仿古道,開始了秘密結社。

“不錯,是我所爲。”

適林的表情有些痛心:“前日,我送三位被髮往嶺南服苦役的師兄弟至灞橋,今日方還,二三子讓我送的衣裳,我已交給他們了。”

原來,三月中旬時,墨家被少府要求,派人去驪山陵,提供先進技術,幫助工匠解決工程上的難題:據說驪山陵已修築到關鍵的地宮,深度已下達三泉,又以水銀爲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並令匠製作能機關弩矢……

這些不可思議的設想,需要墨家的技術使之實現。

但幫君主構築陵寢,這與墨者的理念相違背,子墨子的十大道義裡,節葬和節用,可是極重要的。

雖然鉅子程商決定遵從少府之令,派弟子去協助,三那三名弟子到地方後,驚訝於驪山規模之大,耗費財力勞力之多,已遠遠超出了墨者能容忍的底線,商量之後,拒絕合作,決定要效仿墨子的高徒高石子,爲義背祿……

這下可捅了大簍子,驪山陵的副監趙高故意將事情弄複雜,問墨者們:“是陛下法令大,還是墨經之義大?”

三名墨者雖然固執,卻也不傻,閉口不言,但還是被趙高拘捕,報予秦始皇,說墨者認爲朝廷無道,不提供技術,秦始皇哪會管這種小事,又一揮手,令廷尉處置。

最後,三人判了和喜一樣的刑,發配到嶺南做司寇,因爲昌南侯剛剛和秦始皇請求,番禺將建造一所造船工坊,需要墨者和工匠協助……

在鉅子程商看來,這已是他幾度找廷尉、少府理論後爭取到的減刑,但秦墨中的少壯派們,卻不這麼認爲。

“真是是好樣的!”

楊毅跛着腳走到石磨邊,一拳砸在上頭,咬牙道:“子墨子曰,萬事莫貴於義!背義而嚮往俸祿的人很多,拒絕俸祿而嚮往義的人很少,三人雖遠行,卻無愧於墨者之名,只是鉅子也太過軟弱了。”

言罷擡起頭:“適林,程鉅子乃是你授業夫子,你怎麼看?”

“吾等皆不滿鉅子,否則也不會相互聯結,欲有所作爲了。”

經歷過師兄弟無辜流放的事後,適林卻是大徹大悟,眼中不再有迷茫,對四人道:

“我今日約汝等來此,正是有一件事要與二三子商議!”

這時候,天已經全黑了,五人只能擠在一起,低聲細語。

適林道:“子墨子在《兼愛》裡說過,仁人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敢問二三子,在一統之前,天下之害,孰爲大?”

楊毅說道:“那時候的天下之害,自然是大國攻小國,大家亂小家,強之劫弱,衆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敖賤。”

適林道:“然也,造成這種種的,乃是天下七分,諸侯爭強,執其兵刃毒藥水火,相互賊殺。天下定於一,若能完成兼併,變七國爲一國,則紛爭必能消弭,爲了實現‘尚同’,吾等秦墨不惜違背‘非攻’之義,助秦一天下……”

這個過程是血淋淋的,適林和在場四人,除了楊毅是土生土長的關中人外,其餘皆是戰爭遺留的孤兒,他們知道,統一付出了多大代價。

而出於對自己違背“非攻”的愧疚,秦墨收養了無家可歸的他們,撫育長大,教之以墨經。衆人對墨家的認同感,遠甚於秦。

“可如今呢?諸侯已滅,列郡縣而廢封建,但征戰仍未消弭,昔日七國之人相互怨恨,百姓依然貧苦,朝不保夕,但朝廷卻越發奢靡,苛捐雜役,使天下沸騰。”

適林掃視衆人,用力地問道:“敢問二三子,當今之時,天下之害,孰爲大?”

四人張了張嘴,但都未說出來。

“不敢說?”

適林笑了:“那我替汝等說!”

他騰地站起,跳到了磨盤之上,面容因憤怒而扭曲,用極力壓制的音量道:“當今之害,莫大於人君者之不惠也!當今之害,莫大於陛下之驕固暴虐也!”

“秦始皇帝,他,就是當今天下之大害!”

……

此言如同驚濤駭浪!席捲衆人的心膽,哪怕對朝廷有怨言,但礙於皇帝多年來豎立的權威,從未有人敢說出口過。

但他們,畢竟是被孟子罵作“無父無君”的墨者啊!在秦朝體制內部,最該想明白這件事的,除了墨家,還能有誰?

短暫的沉寂後,一個許多年前,被前任鉅子“唐夫子”從邯鄲廢墟里救下的孤兒趙尹,大着膽子問道:“敢問適林,這當今之大害,該如何除之?”

適林的回答,再次驚起一層浪。

“當誅之!”

“啊!”

縱然有所準備,四人亦不由後退了幾步,有人立刻趴在窗戶邊,心虛地看看外面,生怕被偷聽,那他們就死定了。亦有人貼着牆,不知這時候該不該開溜……

秦律,聽到謀反之言不報官,是要株連的!

但適林卻咄咄逼人,繼續說着這些每個字,都足夠他五馬分屍,三族夷滅的大逆不道之言!

“曾經有儒生質問子墨子,昔者禹徵有苗,湯伐桀,武王伐紂,此皆立爲聖王,是何故也?”

“子墨子說,這不叫‘攻’,而叫做‘誅’!”

“儒生認爲,誅是上罰下,以下犯上則叫做弒。但吾等墨者不然,只要是懲暴罰不義,便是誅!”

墨家的誅,與等級高低無關,而是正義對不正義的懲罰。

低賤的黔首刑徒,面對諸侯將相的苛暴,奮而誅之,亦是正義!

也難怪,同樣贊同“誅一夫”的孟子,一定要和墨家的誅暴撇開關係,罵他們:“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在墨子死後,墨家分裂,各個派別教義有所偏斜,其中就有一派“俠墨”,他們布衣粗食,扶危濟困,誅殺酷吏,消滅暴政,希望兼愛的光芒,能夠普照苦難的大衆。

但理所當然,這一派受到了諸侯的打壓,亦遭到墨家其餘派別抨擊,很快就消亡了。

然而,今日,誅暴的大旗,卻被一個秦墨的年輕弟子再度扛起:

適林目光無懼,走向四人,振振有詞:

“作爲君主,哪怕他是皇帝,如果施暴政,且不知悔改,屢勸不聽,理所當然,就要被人人得而誅之!此乃爲天下除害之事!”

“不!”

第一個發聲拒絕的,竟是跛腳的楊毅。

他雙手死死堵着自己的耳朵,不斷搖頭。

“我雖是墨者,但亦是關中秦人,不是那些整天想着六國刺客,我不會反秦,不會傾覆父母之邦!”

“我會戳破耳膜,咬斷舌頭,就當什麼都沒聽見,亦不會告發汝等!”

說着,他便要拔腿離開磨坊,誰料剛開門,就撞上了一人!

……

門外突然出現人影,除了適林外,磨坊內衆人大驚,以爲自己的話被人偷聽。

但門口那人卻舉起手中的明火,在臉前晃了晃,接着將其扔到地上,踩滅。

衆人已看清了他的面容,楊毅最爲驚訝。

“唐……唐先生。”

來者正是許多年前,和程商一起在陽城牆頭,與黑夫有過一段對話的唐鐸,但不像程商成了黑夫好友,唐鐸做了公子扶蘇門客,如今在少府供職,乃秦墨的二把手,亦是少壯派的靈魂人物。

“毅,你錯了,大錯特錯!”

唐鐸步入磨坊,將楊毅逼退。

“子墨子說過,視人之國,若視己國;視人之家,若視己家;視人之身,若視己身。這就是墨家的兼相愛、交相利。”

“別說現在天下一統,諸侯併爲一家,就算過去還分裂時,只要入了墨門,便不分國別,吾等只剩下一個身份:墨者!”

楊毅步步後退,嘴上卻仍辯道:“墨,亦是秦墨,西方之墨!”

唐鐸卻搖頭:“你籍貫是關中不假,但其他人呢?”

他指着適林等人道:“適林籍貫是宋地,趙尹籍貫是邯鄲,還有家在淮陽的、陶丘的,秦墨的青壯一代,多是孤兒,來自五湖四海……“

“秦墨,西方之墨者……那是百年前的老叫法了,現在,哪還有什麼齊墨楚墨,南方墨者東方墨者?這世間,只剩下一種墨者……”

他擲地有聲:“天下人之墨!”

“故天下人之墨,當興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不該拘泥於地域門戶之私!”

楊毅無話可說,但仍面帶疑慮。

作爲這次集會的真正策劃者,唐鐸嘆了口氣,開始對楊毅進行最後的說服,他的態度,決定了墨家之中,那些出身關中的秦人是否願意參與進這計劃中來。

唐鐸放緩了語氣:“所以,吾等絕不是要反秦,不是要傾覆朝廷,更不會分裂天下。吾等與那些六國遺貴不同,他們各爲其家,墨者卻是爲了天下人。誅暴,是爲了讓年老昏聵的秦始皇帝,無法再爲害天下!”

楊毅卻忽然反問:“敢問唐先生,誅暴之後,又當如何?”

唐鐸理所當然地說道:“只要始皇帝死去,嗣君繼位,便能更易朝政,那些無用的遠征,可以全部召回,那些奢靡的宮室,立刻就能罷止,朝廷節用,租賦減免,黎庶無徭,男樂其疇,女修其業,而天下人相互間的仇恨,也能緩和……”

衆人心生嚮往,那纔是墨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楊毅卻更加震驚,想到一個可能:“嗣君?大秦可還沒立太子啊,唐先生,你說的莫非是長公子?”

他震驚地回頭看向適林:“今日聚會,欲刺陛下的謀逆之言,難道都是長公子指使的?公子他……欲弒父麼!?”

……

此言一出,衆人面面相覷,真若如此,長公子在他們心中的的形象,便完全崩塌了……

唐鐸立刻矢口否認:“長公子性情仁德純孝,休說誅君弒父,就算陛下下令要他自殺,他亦會毫不猶豫地舉劍自刎。”

他掏出懷中攜帶的《墨經》,單膝蓋跪下,指天發誓:“我唐鐸敢當着鬼神的面起誓,長公子,與此事無半分瓜葛!”

墨家明鬼,相信鬼神之罰,這是最鄭重的賭咒了,一時間,楊毅及衆人相信了唐鐸的話。

唐鐸道出了真相:“縱然公子能夠忍耐,忍到皇帝崩逝的那天。但正在受苦的生民卻忍不了,有些事,不能再躊躇猶豫了!”

“我身爲墨者,眼看皇帝爲滿足一人之慾,奪民之用,廢民之利,三千萬生民奔波勞苦,天下即將傾覆沉淪,不可坐視不理。故瞞着長公子,召集汝等集會,想要以墨者之力,除去這天下之大害!”

這時候,適林卻提出了一個難題:“唐先生,始皇帝有衛尉數萬、郎衛數千人保護,且行蹤隱秘,御駕所幸,有言其處者,罪死,自從上次李斯之事後,更加警覺,不管是誰,都莫知行之所在,如何才能誅殺?”

唐鐸卻神秘一笑:“吾等身在咸陽,還各有官職,消息靈通。得手的機率,總比那些趴在山道上,等御駕通過的復國刺客大吧?相信我,很快就有機會了。”

他隨即肅穆下來,掃視屋內衆人:“但首先,吾等得手按墨經,當着鬼神之罰的面,立下誓言,一起除天下之大害,絕不背叛!”

就着窗外的月光,適林立刻走上前來,趙尹緊隨其後,另外兩名墨者略微猶豫,也跟了過來。

只剩下楊毅了,這個生於關中,喝着渭河水長大的跛腳墨者,陷入了兩難,他一會緊握雙拳,一會看向磨坊的門,但幾經躊躇後,還是一瘸一拐地走到師長兄弟們身邊。

一共六人,在石磨邊圍成了一圈,唐鐸將隨身攜帶的墨經放在磨盤上,隨即,一隻隻手按了上去。

“鬼神在上,子墨子爲證。”

唐鐸帶頭立誓,聲音中滿是對正義事業的篤信:“爲了墨者的大義,爲了天下蒼生。”

“爲了世間戰爭消弭,再無攻伐之事。”

適林彷彿看到自己死在統一戰爭中的父母,他們的死,無數人的犧牲,換來的,不該是這糟糕的季世,當是一個更好的天下。

所有人都說完了,只剩下楊毅。

他閉上了眼:“爲了七國之人不分你我,兼愛大同的那天!”

“爲了大秦,能真正成爲天下人共有之國!”

六人齊聲,在這昏暗的磨坊裡,立下了驚天豪言:

“當如古之墨者,誅暴除害,赴火蹈刃,死不還踵!”

第108章 張子房第377章 戍卒叫第377章 戍卒叫第981章 籍田第459章 大丈夫第237章 五月五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556章 必會君符第29章 無衣第787章 權謀第236章 威懾第686章 不知足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786章 萬人敵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20章 寧爲雞口第106章 重租第240章 內間第550章 今欲舉大事!第624章 快活第393章 大買賣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558章 螳臂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906章 新秦第443章 紅氅第955章 酈生第176章 冒險第296章 趙佗第985章 千鈞第731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458章 好男兒第45章 生產力啊生產力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762章 忠信第927章 麗人心第299章 吳芮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922章 名不正則言不順第512章 以古非今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194章 諾!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698章 雁南飛第793章 君夫人第814章 蜀道難第1009章 博弈第454章 狼之子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834章 長袖善舞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564章 儈子手第686章 不知足第127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88章 罪與罰第128章 爭首第220章 上巳節第526章 停下!第922章 名不正則言不順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992章 大蟒第80章 真金白銀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29章 無衣第730章 君要臣死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343章 滑稽第864章 亡秦者第944章 成都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123章 任俠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771章 狗咬狗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667章 換相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593章 海圖第583章 甌越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826章 從散約敗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
第108章 張子房第377章 戍卒叫第377章 戍卒叫第981章 籍田第459章 大丈夫第237章 五月五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556章 必會君符第29章 無衣第787章 權謀第236章 威懾第686章 不知足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786章 萬人敵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20章 寧爲雞口第106章 重租第240章 內間第550章 今欲舉大事!第624章 快活第393章 大買賣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558章 螳臂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906章 新秦第443章 紅氅第955章 酈生第176章 冒險第296章 趙佗第985章 千鈞第731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458章 好男兒第45章 生產力啊生產力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762章 忠信第927章 麗人心第299章 吳芮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922章 名不正則言不順第512章 以古非今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194章 諾!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698章 雁南飛第793章 君夫人第814章 蜀道難第1009章 博弈第454章 狼之子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834章 長袖善舞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564章 儈子手第686章 不知足第127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88章 罪與罰第128章 爭首第220章 上巳節第526章 停下!第922章 名不正則言不順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992章 大蟒第80章 真金白銀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29章 無衣第730章 君要臣死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343章 滑稽第864章 亡秦者第944章 成都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123章 任俠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771章 狗咬狗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667章 換相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593章 海圖第583章 甌越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826章 從散約敗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