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楚歌與秦風

bookmark

黑夫的距離瞧不清戰場細節,楚軍的“視日”周文,卻看得真切!

所謂視日,職責有二,其一是觀察日影,推算時辰吉凶,屬於“兵陰陽家”行列,另一方面,他們也要利用自己的好眼力,觀察敵軍動向,向將軍進行彙報。

所以周文有幸,目睹了王翦、項燕,這兩位當世名將的較量。

項燕軍在東,共有九萬人,大致有“王之右廣”一萬人,項氏族兵一萬,屈氏、昭氏族兵各一萬,此外還有三萬淮北、淮南、江東縣兵,兩萬各地小封君組成的雜牌部隊。

而秦軍在西,約有十多萬人,周文並不太清楚他們的構成,只知道被王翦最列於最前方的,是三個萬人兵團,打着秦軍關中部隊的旗號,左右有千乘戰車護翼。

戰鬥剛開始,項燕先令執行力最強的昭華,率昭氏族兵向秦軍發動進攻,由戰車打頭,步兵跟隨,試探衝擊秦軍前鋒三軍團結合部。

秦軍首先由弩兵直立跪射輪番射擊,萬箭齊發後,弩兵閃開撤至兩翼,陳門開啓,步兵跟進,突入楚軍軍陣。就在雙步兵格鬥時,集結起來的秦軍車兵也迅速由兩翼撲出,從側面進攻楚軍……

昭氏族兵作敗退而歸狀,秦軍前鋒三兵團亦開始進行追擊,與昭氏族兵纏鬥在一起,他們交戰的位置是偏北的。

“將軍計成了!”

看着這一幕,周文卻不憂反喜。按照項燕的計劃,因爲己方兵力略少,所以要充分調動敵軍,戰鬥開始以後,就是要昭華詐敗,以利誘敵,把秦軍主力牽制到北段,而楚軍的主力,則要向着王翦中軍進發,給以決定性的一擊!

但是,戰鬥進程出乎楚軍的意料,秦人三個兵團進攻猛烈,以致很快就真的擊潰了昭氏族兵,甚至威脅到了北側全局。

爲了制止秦軍向南段楚軍的側後實行迂迴,穩定防禦陣勢,同時也吸引更多的秦軍投入這個方向,項燕旌旗搖動,他命令,配置在北段第二線的一萬淮北縣卒,一萬封君部隊,迅速投入戰鬥,從東北方向突擊敵人的左側後方。

由於楚軍的新銳力量突然實施猛烈的反擊,那三支秦軍兵團一時難以突破,於是乎,秦軍又從中央調集了一萬步卒投入進來,戰局似乎在北線僵住了……

進攻、防守、反擊、詐敗、真敗、陣戰、僵持,增兵,再拉鋸,王翦和項燕像是兩位謹慎的棋手,光是這一系列見招拆招,已經持續了整整一個時辰,數千人已倒斃在野!

其結果就是,秦軍四萬人的兵團,被三萬多楚人拖在了北線,而與此同時,南面,也有一萬楚國屈氏之師上前,至少纏住了兩萬秦人。

王翦打的是兩翼包抄的路數,將關中精銳放在左右,眼下都漸漸佔了上風。但如此一來,南北投入兵力過多,使得秦軍中央露出了一絲破綻!擋在楚軍面前的,只是陣列不整的數萬人,舉着河東、三川兵的旗幟。

這便是項燕等待了整整一個時辰的戰機!

周文大喜,通報此情形後,項燕中軍大旗處,忽然間鼓點大作!

楚軍中軍五萬人,除了一萬衣着有些雜亂的封君部隊外,其餘分別是項氏族兵、右廣、江東、淮南之卒,皆絳裳、赤髦、赤甲、赤羽之,望之若火。

得到命令後,以車兵爲主的楚王右廣爲前鋒,項氏之兵爲核心,江東、淮南之卒列其左右,開始邁開步伐,如同一道鋪天蓋地的赤色浪潮,向前開進!

王翦也察覺了楚軍的意圖,旗幟揮動,千乘戎車從秦陣中開出,朝楚軍發動了反擊!

“與楚軍拼車戰?”

周文感到可笑,並立刻將自己察覺到的情況讓人向將軍通報。

楚國雖然地處南方,好馬較少,但戰車卻不弱,春秋爭霸那些年,千乘楚車縱橫中原!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伴隨着一陣嘹亮的楚歌作爲開頭,楚國大陣裡,承載了四百年輝煌的楚王右廣,上千乘戎車開動起來,身上披着虎皮或牛皮甲的馬匹嘶鳴着,向前與飛速駛來的秦人戰車交錯而過。

戰車時代,兩車相遇,並不正面對抗,而是必須錯開,在側面交戰,距離長用弓箭,距離短用戈、殳、矛、戟等“車之五兵”,貼身肉搏則用刀劍。此所謂“錯轂”而戰也。

要論車戰,楚人才是行家裡手,他們還特地在自家戰車上裝備了長刃車轂,戰車開動,長刃車轂也飛速滾動。當兩車交錯時,不僅可以將側面經過的戰馬腿腳完全絞斷,使得戰場上殘肢亂飛,還可以通過御者高超的技藝,撞擊敵人車輪,將其車軸和幅條也破壞殆盡。

一番交手下來,楚車不過毀壞十餘,卻有上百輛秦車轟然倒地,御者、車左、車右即便僥倖未死,很快就被楚卒補刀。

眼看戰車佔了上風,楚軍士氣更振,步卒們的步伐也加快了起來!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在右廣之後,項氏族兵也唱起了《國殤》,縱然對面的秦軍數量與己方突擊部隊相差無幾,即便他們旗幟遮天蔽日敵衆如雲,即便那飛箭如雨點般交墜而下,但楚人哀兵,卻依然奮勇爭先,不斷向前邁進!

由項燕言傳身教的項氏族兵,時常被他以這百年來楚人所蒙受的國恥激勵:從垂沙、藍田慘敗,從楚懷王被秦羈押不返,到鄢郢之戰數十萬楚人死於非命,再到頃襄王屈辱東遷,最後是屈子滿懷悲憤地投江。

過去一百年,對秦國而言,是鬥志昂揚的崛起之路,可對楚國而言,卻是一次次沉淪失敗的墜落之路,楚人貴族大多深以爲恥……

“百年國恥,一戰雪之!替本將奪下王翦的大旗!”

項燕的命令傳到了所有人的耳中,在貴族將領的帶領下,對“國恥”雖有些懵懂,但也認定秦人是入侵家園,欲奪自己妻兒田地的楚卒們,跟着發出了更嘹亮的楚歌!

“天時墜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數萬人奔跑踐踏,使得戰場上塵土飛揚,與車騎以及南北兩處戰場揚起的風塵匯攏一處,遮住了纔剛剛放晴不久的天空。

這注定是天翻地覆的一戰,或許此役之後,全軍將士捐軀茫茫原野,但縱然一去不返,他們也不曾後悔!

帶着這種氣勢,項氏族兵、淮南、江東之兵吶喊着,向前衝鋒,重重地撞到了薄弱的秦軍陣列!並一舉擊破了這支秦軍!

然而,當眼前這支秦軍飛速往兩側“潰退”,當後方遮蔽戰場的煙霧幕雲完全消散後,縱馬靠近觀察戰場的周文,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

王翦大旗龍旗羽葆,清晰可見,然而擋在他與楚軍之間的,竟還有一支數萬人的方陣,藉着前方軍隊的遮蔽,他們已經佈陣完畢!

這支秦軍,約有四萬人,分爲四部,排列成前、後兩陣,前鋒三軍,右軍依託小山佈陣,左軍旁靠溪水佈陣,左右軍中間,中軍橫列展開。

方陣最前端是散列弩兵橫隊,每列數百人,共數千人,軍士不穿鎧甲,手持弓弩類遠程武器,靜靜地單膝跪在地上。

之後則是步卒,依據長兵在前、短兵在後的陣法,攻守兼顧,滴水不漏。此外在陣列的左右方,還各有數列弩兵橫隊,分別外向排列,防止敵軍從兩翼的襲擊。陣型複雜,大陣套小陣,組合在一起,變換自如。

前鋒三軍之後,後衛一軍集結在前鋒三軍的結合部,作支援依託,也是王翦軍幕指揮所之所在。其儀仗鮮明,敬衛森嚴,傳令騎士進進出出,金鼓旗幟變換有序,宛若燈影戲中幕後牽線的手,指揮各軍團各軍陣移動,如影隨形。

秦軍的精銳,使周文震驚,秦軍的佈陣,使周文繚亂,他意識到眼前的秦軍非同一般,當是精銳中的精銳!

更讓周文不寒而慄的是,他發現,這支秦軍打着的,正是本應該被吸引到北部戰線,那數萬“關中兵”的旗幟!

“究竟孰真,孰假?”

周文隱隱意識到,先前的一切,似乎都是一個圈套,便立刻讓人去告知上柱國!

然而,開弓沒有回頭箭,前方軍隊的步伐並未停止,楚人們雖微微愣神,但還是在將尉的勒令下,繼續向前進發,想要像剛纔一樣,擊破這支秦軍,擒殺敵方主將!

面對如浪潮般涌來的楚軍,這些秦人沒有畏懼,他們肩並肩,甲挨甲地站在一起,宛若一體!

不知是誰帶頭,與對面的楚歌相對,一曲秦風從這數萬人的秦軍處唱響。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秦風高亢,與對面悲壯的楚歌相比,也絲毫不落下風!

這是字正腔圓的秦音,是正兒八經的關中話。

周文明白了,這些人,纔是從內史、隴西征召的關中子弟,也就是所謂的“老秦人”!

自商鞅變法後,他們已經經過六七代人的軍爵傳承、戰爭洗禮。

世代軍功積累百年後,五萬人中,無不是有爵者,最低的也是公士。

這五萬人皆爲青壯,從小就被父輩灌輸,私鬥爲恥,公戰爲榮,自己的一生,唯有耕、戰兩事而已!

他們爲自己的身份驕傲,他們爲自己的功爵自豪,他們是秦國軍隊最核心的力量,意志極其堅定,面對楚軍狂風駭浪般的進攻,巋然不動!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跪射弩兵萬箭齊發,殺傷了大量楚人後向兩翼散開,而後方的戈矛手有條不紊地上前,怒喝一聲後,將戈矛橫放,阻止一切試圖靠近的腳步,而秦人佈置在陣中的弓手,亦在不斷髮矢。

以此精銳守緩坡,王翦帥旗半步不移,反倒是楚軍如同浪潮般的進攻,像是打在巋然不動的黑色礁石之上,沒有任何效果……

“這果然是誘敵!“

周文感到有些絕望,項燕將軍長達一個時辰的慢慢牽扯佈局,將士們付出了無數犧牲,帶着巨大的勇氣才創造的機會,他們心中燃起的熊熊烈火,幾乎被這支王翦的最後殺手鐗一腳踩滅!

但更讓人驚駭的是,在周文的側方,響起了隆隆的馬蹄聲……

整個戰事裡,都消失不見的秦軍三千騎兵,繞了一大圈,出現在側方!那些方纔詐敗四散的秦軍數百乘戰車,也與他們合流,齊齊朝楚國中軍方向殺來!

項燕已經放出了最後的預備隊,寄希望於一舉突破秦中軍,眼下他身邊,只有一萬封君武裝,那些是楚國的雜牌軍,無法寄予厚望,若被車騎近身,定然土崩瓦解。

好在,已經經過一場廝殺的右廣重新集結到了項燕中軍處,都顧不上休息更換受傷馬匹,便只能再度從陣中殺出。

五六千匹戰馬,兩三萬條馬腿,在原野上奔騰,如同滾雷,令步卒們腳下感到震動!這些車騎速度極快,很快敵我兩方就衝到了一塊兒,車仰馬翻、陷入混戰。楚國的長刃戰車對付秦國戰車有奇效,但靈活的騎兵卻不吃這一套,反倒可以利用自己的身形靈活,數騎圍攻一車,一時間,雙方打得難解難分。

周文有些愕然,他的視線離開了車騎,看看南、北兩線,漸漸佔據優勢的秦軍,再看看中部,吃力試圖突破關中秦軍防線的楚卒。

眼下的情況再度僵持住了,若秦軍車騎、左右翼先擊破楚軍,完成了王翦將計就計的合圍,則秦勝;若楚軍主力先破秦關中精銳,則楚勝。

“周君,看那邊!”

然戰場局勢,瞬息萬變,意外再次發生,在手下兵卒的呼喊下,周文回過頭,看向了戰場的東南方向,頓時面露驚駭!

項燕將阻擋秦國援軍的希望,都寄託在兩萬景氏族兵身上了,在東南邊只佈置了百餘人的警哨小部隊,眼下卻已被擊潰四散。

一支千餘人的秦軍,已經站在那裡,並將一面虎熊之旗,穩穩插在了視野的最高點!並且還在整隊列陣,似乎隨時可能會衝殺而下!

發現這一幕的楚人,都不由心裡咯噔一下。

甚至連上柱國項燕,也不由發出了一聲長嘆:“景氏兄弟誤我,秦軍的援兵,竟沒被攔住?”

……

戰場東南方,跑了十多公里後滿腳泥漿,也累的夠嗆的率長黑夫,終於緩過一口氣,在小坡上挺起了胸膛。

他站在鏖戰的沙場之畔,聽着耳邊喧鬧的楚歌秦風,目光則盯向短短兩裡外,僅剩一萬封君部隊護翼的楚國中軍大營!

黑夫的目光漸漸熱切起來,似乎是在爲第一次如此接近時代中心而激動。

他高高舉起了手,似乎不顧自己三十里趨利,不顧手下只有區區一千人,就要下達全軍突擊的命令!做那一將功成千骨枯之事了!

但回過頭後,黑夫卻只是對累得半死,氣喘吁吁連腰都直不起的安陸子弟兵們笑道:

“二三子,將汝等的旗幟全部插在坡頂,讓敵我雙方都能一眼瞧見,然後原地休息,等待友軍!”

第273章 百年仇讎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312章 水深第3章 爵位難得第509章 天人第567章 平原津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449章 錘砧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460章 不謀全局者第747章 熒惑高第688章 將軍第150章 陳屍第834章 長袖善舞第546章 青島第382章 郡尉第26章 重振士氣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49章 善假於物第760章 不許笑第31章 盆滿鉢滿第600章 箕氏第282章 勝利者第228章 夏子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945章 癡兒第1009章 博弈第96章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第93章 案發現場第103章 殺意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1003章 移席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220章 上巳節第444章 不動如山尉黑夫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237章 五月五第373章 羊圈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980章 結第886章 影子第179章 重生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157章 黍離第58章 赴任第202章 紅糖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876章 武城第653章 什長得誅十人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612章 命名第207章 我爸是馮毋擇!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364章 開邊意未已第747章 熒惑高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463章 大生產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150章 陳屍第103章 殺意第959章 河東第848章 深海第810章 結盟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477章 落子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156章 魏亡第563章 大復仇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7章 喜第103章 殺意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1009章 博弈第415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85章 圍堵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428章 先知稼穡之艱難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649章 藥(上)第902章 男兒何不覓封侯第348章 項目組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59章 天狗第1005章 嘗麥
第273章 百年仇讎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312章 水深第3章 爵位難得第509章 天人第567章 平原津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449章 錘砧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460章 不謀全局者第747章 熒惑高第688章 將軍第150章 陳屍第834章 長袖善舞第546章 青島第382章 郡尉第26章 重振士氣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49章 善假於物第760章 不許笑第31章 盆滿鉢滿第600章 箕氏第282章 勝利者第228章 夏子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945章 癡兒第1009章 博弈第96章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第93章 案發現場第103章 殺意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1003章 移席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220章 上巳節第444章 不動如山尉黑夫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237章 五月五第373章 羊圈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980章 結第886章 影子第179章 重生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157章 黍離第58章 赴任第202章 紅糖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876章 武城第653章 什長得誅十人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612章 命名第207章 我爸是馮毋擇!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364章 開邊意未已第747章 熒惑高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463章 大生產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150章 陳屍第103章 殺意第959章 河東第848章 深海第810章 結盟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477章 落子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156章 魏亡第563章 大復仇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7章 喜第103章 殺意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1009章 博弈第415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85章 圍堵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428章 先知稼穡之艱難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649章 藥(上)第902章 男兒何不覓封侯第348章 項目組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59章 天狗第1005章 嘗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