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寒毛直豎!

bookmark

“喜於陛下六年,爲安陸縣令史,掌文書。七年,任鄢縣令史。十二年,改鄢地獄掾,掌管刑獄。十三年,秦軍伐趙,投筆從戎。十五年,預平陽役。數年後,回任安陸,爲獄吏,途經雲夢澤,遇臣擒盜,卻爲人構陷,他秉公執法,爲我洗刷冤屈。”

這是一時的衝動,但黑夫總覺得,喜的故事,當不止讓後世千萬人所知,也應該讓秦始皇知曉!

他應該知道,不,他必須知道!在帝國裡,還有這樣一位勤勤勉勉,兢兢業業的秦吏!

“臣當上亭長後,曾去他家拜訪,卻見其家境簡樸,幾乎沒什麼值錢的家當,入其書室,則是密密麻麻的簡牘!翻開一看,卻是律令條文。”

聽到這,秦始皇皺起眉來,因爲朝廷有規定,不得將官府的律令擅自帶回家中,但隨即又舒展開了。

卻聽黑夫道:“臣依然記得,喜素來淡漠,只是介紹那些簡牘時,卻有些驕傲,他說,這充棟的律令,都是他數年來,一筆一劃抄的。”

在黑夫的述說中,秦始皇可以想象這樣一個場景,在南郡安陸這個小地方,有一個基層的官吏,每天晚上就着微弱的燈光,在筷子一樣粗的竹簡上,仔細地,一筆一劃地抄律令條文。

這一抄就是四年,卻只抄了四萬多字,因爲在簡牘上書寫,實在是太慢了,喜公務繁忙,上有老下有小,閒暇的日子又不多……

秦始皇聞言,有些許動容,高高在上的他,整日關心的都是國策大事,很少能聽到基層小吏的辛苦。

說完後,黑夫道:“陛下,在天下四十郡,像喜這樣手抄律令的吏員,不知凡幾!”

想想就知道了,光是咸陽,就有數不清的部門需要成套的律文,下面又有四十個郡,幾百個縣,數千上萬個部門、鄉……

不誇張地說,秦吏們這三十一年來抄錄的文書律文連一起,恐怕比長城還要長!

工作繁重也就罷了,問題是還慢。簡牘時代的文字筆削,真是慢如蝸牛。

哪怕是黑夫後來製出了紙,蒙恬改進了筆,朝廷又頒佈了簡化的隸書,但也只是讓抄錄速度快了兩三倍,就算是最嫺熟的刀筆吏,每天抄得手抽筋,也頂多寫千字,慢如龜速。

這就意味着,加起來數萬言的秦律令,要讓幾十個刀筆吏,不眠不休幹一天一夜才能複製,效率極其低下。這也導致了,完完整整的律令,只有縣城有一份,甚至有些邊遠小縣,連一份都有不起。

書之所以貴,不在於材料成本,甚至不在於它內含的知識,而在於付出的人工心血。

而且繁重的抄錄,常會導致出錯,一旦有錯,等待刀筆吏的將是嚴格的懲罰!律令裡可規定了,你抄錯了哪條,就用哪條來懲罰刀筆吏!可有時候小吏也冤枉啊,明明是在郡上就出了錯,縣上照葫蘆畫瓢,他們有什麼辦法。

但現在,雕版印刷一出,這一切都不再是問題!

廷尉葉騰頷首:“如此說來,只要御史府設雕版,紙墨足夠,一日印律令十份不在話下!”

黑夫笑道:“廷尉說的沒錯,相較於在簡牘、紙張上筆削抄錄,印刷簡直是快如狡兔,且數人便,成本低廉了不少!”

“如此,則不消一月,天下各縣皆可得到律令全文,且內容與御史府完全一致,絕無錯漏可能!以後每年御史府損益律令,也只需將修改的章節印刷數百上千份,交給郡吏帶回,再發放給各縣即可,甚至連鄉、裡,也能頒發律令,使吏教百姓學之。”

“這樣一來,刀筆吏少了案牘勞頓之苦,朝廷的律令下達,也能又快又準!還望陛下允之,使少府在咸陽設雕版、印刷之室!”

秦始皇掃了羣臣一眼:“卿等以爲如何?”

衆人相互對視,五大夫王戊偷偷看了下李斯,發現他一言不發,鼓了鼓勇氣,提出了質疑。

“陛下,這雕版印刷果是利器,但若爲居心叵測者所得,印《詩》《書》及蠱惑人心之文章,應當如何是好?”

話音剛落,廷尉葉騰就冷笑了起來:“因噎廢食!真是可笑!五大夫以爲,廷尉、獄吏、賊曹都是擺設麼?”

“我……”王戊被搶白,不敢與廷尉辯駁,腦袋縮了回去。

秦始皇看向李斯:“右丞相以爲如何?”

李斯應道:“此物對朝廷有百利而無一害。”

“大善!”

秦始皇很高興,他做事雷厲風行,立刻下詔,讓程商帶着工匠回咸陽去,在少府設立印刷室,專門協助御史府印刷法律條文,使之遍行天下。

程商領命而去,羣臣皆恭賀秦始皇,黑夫心裡想的卻是,或許等喜百年之後,隨他入葬的,除了親手抄錄的簡牘外,或許也有一摞摞用工整字體印出的律令紙書呢……

想到這,黑夫覺得,自己似乎又做對了一件事。

這時候,秦始皇又開始問黑夫,那位安陸獄吏喜,如今在何處?

黑夫面色一黯,說道:“喜因政績出衆,十年前被調到江陵任職,後來又被調去洞庭郡,在遷陵縣做官。遷陵乃新設的縣,越人蠻夷衆多,地方卑熱,丈夫早夭。我近來從家中來信得知,喜在遷陵患病,病篤,不能理事,現已回到安陸家中養病,但仍未好轉……”

秦始皇聽後,偏頭喚來謁者:“喜,秦之循吏也,如今天下已定,朕東巡以來,但見諸吏驕奢淫逸,缺的,就是喜這樣的兢兢勤懇!傳朕詔令,讓南郡派名醫診治,勿使夭折,再升爵一級,使天下諸吏知道,清廉勿貪,忠於公事者,必有勞賞!”

黑夫一愣,等等,皇帝陛下這是腦子開了竅,要在全國搞“向喜同志學習”的的活動,讓秦朝幹部們開會學習喜的精神?

他連忙道:“臣替喜謝過陛下!”

話雖如此,但黑夫也沒報太大希望,他得知此事後,已經讓家裡請南方最好的醫生給喜看病,可喜是積勞成疾,非一日之寒啊。

黑夫不知道的是,歷史上,喜本該在秦始皇三十年就患病逝去世的,因爲黑夫的改變,多活了一年,卻還是沒逃過病魔。喜能不能熬過這關,誰也不知道,只能盡人事安天命……

黑夫隨即又建言,認爲印刷術不止可以用來複制律令,還能印刷更多的東西,使之在民間廣泛傳播。

歷史上,唐人最初用此物印佛經,密密麻麻的梵文佛法,被音譯成了漢文,信徒們在佛堂香火繚繞間,頂禮膜拜,口中喃喃念着“阿彌陀佛”,到了後來,印刷術才用於其他書籍,使唐宋文化臻於一時。

但黑夫在秦朝鼓搗出的印刷術,在它的最初,便已在印刷法律、曆法、節氣歌、農書,使之在天下流散,這些都是對普通人有用的知識,又能進一步促進識字率和文化傳播。這樣下去,百年之後會是怎樣一番光景?連黑夫都無法預料。

當然,要印的,還有用來給天下讀書人洗腦的史書,被黑夫稱之爲《國史》的新科目……

這麼多天了,黑夫以爲,也是時候,給這場爭論做一個了結了!

“陛下,正如臣當日所言,以手抄書,這就好比是粗糙的木石之兵,雕版印刷,好比是銅鐵之兵。”

“前者抄書一本,傳示十人,影響百人。後者印刷百本,發予百人,傳示千人,影響萬家!兩者相較,就像以鐵擊木一般,摧枯拉朽!陛下,若能做到每個公學弟子人人手一本新編的《國史》,令吏教之,宣揚古今之別,郡縣勝於封建之實,再將其作爲考試爲吏的科目,人人誦讀,何愁他們不棄先王而法今王?何愁輿論、人心不一?”

秦始皇摸着鬍鬚,微微點頭,禁止私學還是規範私學,焚書還是修書,他心中已做出了抉擇,眼睛卻瞥向衆人:

“諸卿還有異議麼?”

羣臣緘默,他們都知道,皇帝問的不是自己,是丞相李斯!

李斯似乎仍然很鎮定淡然,可平靜之下,內心卻是波濤洶涌,這是他追隨皇帝二十餘年來,第一次在國策上,輸了人一頭!

在逐客還是留客的生死之間,他說服了秦始皇。

在存韓滅韓的問題上,他贏了韓非,甚至借刀殺人除去了這個可怕的對手。

在封建還是郡縣的爭論上,他壓倒了王綰,成功三級跳,從廷尉一躍爲右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可就在他志得意滿,準備乘機將王綰徹底打倒,以焚書爲開端,通過一系列大刀闊斧的計劃,爲自己贏一個封侯之功,萬世之名時,卻被半路殺出的黑小子截了胡……

讓李斯牙癢的是,黑夫對他”法今王“的理念讚不絕口,只是在手段上稍做改動。用一種更溫和的方式,來做焚書之實,本來李斯自信能壓倒他,但當黑夫搬出印刷術時,他就明白,這件事已經沒法再爭了。

黑夫靠着凌駕時代的眼光,以及不斷從口袋裡掏出來的新技術,贏得了皇帝的青睞。

李斯知道,這場爭論,是自己輸了,不是輸給了黑夫,而是輸給了自己。

封禪誹謗之事雖然嚴重,但還沒有到讓皇帝下定決定,徹底摒棄天下儒生、百家的程度,因爲一系列變動,李斯比歷史上提前三年倡議焚書,效果差強人意。

這時候強辯,只會讓皇帝失望,李斯知道,自己能做的,就是盡力守住底盤。

讓自己輸得不是那麼難看?不不,李斯心裡想的,永遠是是反敗爲勝!

長篇大論的辯駁爭議?不需要,他李斯要翻身,一句話就行!

於是李斯稟道:“陛下,臣以爲,當嚴守雕版印刷之術,同時禁絕民間製紙、用紙,官府專營,輕易不能使關東士人得之。畢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丞相此言有理。”秦始皇頷首稱是。

黑夫微微皺眉,李斯這是要在愚民這條道上走到底啊,不過那句話說得好,科技能讓專制的更專制,自由的更自由,這也是無奈之事,距離全民知識普及,還遙遙無期啊。

但李斯下一句,卻讓黑夫徹底刷新了對他的認識!

卻聽李斯又道:“此外,老臣思索再三,以爲詩書與百家之言,的確不必一味焚燬,從而引發士人鼓譟,不如寓禁於征,且修且焚!就像孔子的那句話,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李丞相微微一笑:“不過,這修書修史之事,還需學識卓著,能讓天下士人心服者主事,老臣不才,願一併主持!還望陛下允之!”

黑夫怔住了,一時間,寒毛直豎!

第358章 護短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429章 父親第273章 百年仇讎第260章 商功第132章 不更第870章 “天之驕子”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672章 驕傲第458章 好男兒第622章 故人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164章 上醫醫國第943章 思蜀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317章 六王畢!第589章 毒士第956章 肱股羽翼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284章 秦王(上)第204章 郡命第546章 青島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1021章 趙無恤第591章 輔助第487章 句芒第259章 章邯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47章 秦之律令第123章 任俠第92章 贈馬第23章 軍訓開始第157章 黍離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130章 軍醫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909章 鴻門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81章 掠賣第184章 你可認識黑夫?第387章 以力爲雄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119章 絕地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105章 打穀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34章 版築之間第900章 不殺第425章 三窟第555章 勿害我第458章 好男兒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19章 較勁第51章 安心在外第122章 積粟第654章 三鼓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179章 重生第215章 巧合?第238章 刺殺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108章 張子房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218章 麻衣如雪第562章 人禍第317章 六王畢!第901章 執一以爲天下牧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207章 我爸是馮毋擇!第197章 弟子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981章 籍田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631章 演員第487章 句芒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534章 天無盡頭第867章 當立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297章 照單全收第164章 上醫醫國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394章 崑山之玉第9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25章 盡地力之教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761章 老當益壯
第358章 護短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429章 父親第273章 百年仇讎第260章 商功第132章 不更第870章 “天之驕子”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672章 驕傲第458章 好男兒第622章 故人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164章 上醫醫國第943章 思蜀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317章 六王畢!第589章 毒士第956章 肱股羽翼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284章 秦王(上)第204章 郡命第546章 青島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1021章 趙無恤第591章 輔助第487章 句芒第259章 章邯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47章 秦之律令第123章 任俠第92章 贈馬第23章 軍訓開始第157章 黍離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130章 軍醫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909章 鴻門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81章 掠賣第184章 你可認識黑夫?第387章 以力爲雄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119章 絕地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105章 打穀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34章 版築之間第900章 不殺第425章 三窟第555章 勿害我第458章 好男兒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19章 較勁第51章 安心在外第122章 積粟第654章 三鼓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179章 重生第215章 巧合?第238章 刺殺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108章 張子房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218章 麻衣如雪第562章 人禍第317章 六王畢!第901章 執一以爲天下牧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207章 我爸是馮毋擇!第197章 弟子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981章 籍田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631章 演員第487章 句芒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534章 天無盡頭第867章 當立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297章 照單全收第164章 上醫醫國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394章 崑山之玉第9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25章 盡地力之教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761章 老當益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