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

“兩家?”陳佑眉頭一挑,思索一番之後問道:“其中一家可是範家?”

範這個姓氏在後蜀也出了一些個高官顯貴,不過陳佑口中這個範家與那些高官沒關係,這一家是六七十年前遷到此處,在華陽縣落戶。

在陳佑收集到的資料裡,華陽範氏三代未曾出仕,只是耕讀傳家。如今傳到第三代範紹溫手裡,在這一次新舊豪族交替之中範家沒有攫取太多的利益,但是範家的賢名卻傳到了新的統治者耳朵裡。

汪弘洋手裡那本簿子,記載了錦官府所有官員、大族,以及某一些特殊的小吏、小家族的資料,其中就包括了聲名甚佳的華陽範氏。

這簿子當初就是在陳佑的建議下做出來的,裡面的內容他自然也都清楚,是以在聽了汪弘洋的話後有此猜測。

果然,只聽汪弘洋讚了一聲:“使君好眼光!”

被吹捧的感覺當然很爽,只不過還是要謙虛啊!

陳佑笑着擺手道:“我也就只能猜出這一家了。範家平日便多行善事,家風甚正,是最可能支持此事的家族了。”

王弘洋點頭道:“不錯。至於第二家,卻是那鍾家。”

“哦?”陳佑微微皺眉,“平遠你且仔細說來。”

“好叫使君知曉,我觀這鐘家事蹟,似是以商爲重,對田地倒是不怎麼在意。”

自中晚唐一來,商人的政治地位不斷提高,因着各種途徑成爲高官顯貴的也不在少數。

政治地位當面,有玄宗親口說:“朕天下之貴,元寶天下之富。”

這個元寶指的是當時的豪富王元寶,這句話其它的含義暫且不表,但至少說明富可敵貴,富與貴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

而成爲高官顯貴的途徑主要是結交權貴、用錢買官,劉允章的《直諫書》就特意指出“求進之臣......節度使奏改,一入也;用錢買官,二入也。”

直到宋朝,買官依然是最便捷的入仕手段,當然手段就比較隱蔽了。比如仁宗朝茶商之子馬季良,娶了一個受寵外戚女兒後,一躍成爲光祿寺丞,同現在的李明信一個等級。

也可以自己創業,例如鹽販子王建創立了前蜀,劉隱打下南漢根基。而最有名的鹽販子還要算黃巢,不得不說,鹽販子真是一個有前途的職業。當然了,比起圖書管理員來還是弱了那麼一點。

說這麼多,就是想說,這個時代,注重商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回到眼前,簿子上記載,經過調查,鍾家這段時間收購了不少拋售的店鋪,反而是田地買的少,就算買,也是買那上等好田。

對土地不怎麼重視,也就是說官府優待農民,對鍾家來說幾乎沒什麼損失,只要陳佑在官場上給一點點好處,就能換來鍾家的支持。

想通了這一點,陳佑點頭道:“確實如此!平遠以爲,給鍾家一個參軍事如何?”

參軍事爲正八品下的職位,一個府中最多能有六人,重要與否全看和府尹的關係如何。

反正這件事對鍾家來說成與不成都沒多大關係,用一個可有可無的參軍事來換已經足夠了。

見汪弘洋點頭,陳佑敲了敲桌子道:“既然如此,平遠你就代我同範、鍾兩家商議一番。”

前面考理論,這就是考實踐了。

汪弘洋立刻拱手道:“必不負使君所託!”

汪弘遠離開之後,陳佑令龐中和從功曹取來今年的歷書。

元日當天官家下詔改元嘉定,同時太史局製作的歷書也一併下發到各州縣,甚至也給北燕、宋、沈、吳越等國送去幾份。

這些曆書都是提前製作好的,太史局早就知道新的年號了,只不過爲了顯得正式一點,才拖到詔書宣告之後才發行曆書。

太史局出品的歷書大小約爲十六開,內容豐富、印刷精緻,相比陳佑之前見過的日曆繁雜不少,但在這個時代,確實有着指導民衆日常生產生活的作用。

然而,這個曆書最大的問題就是貴!

現在都是用的雕版印刷,別說是這麼精緻的歷書,就是普通的書籍都不便宜。

價格高昂的非必需品,就意味着成交量少,除了官宦豪富之家,真正買太史局出品曆書的很少。大家買的都是私印的歷書,也就是沒經過正版授權的盜版。

在陳佑的設想中,需要發行一種只標註月日、節慶的小曆書,專門用來在農民中普及。

教導二十四節氣歌訣,再教會他們看日曆,不說看天氣吧,至少大概什麼時間段該種該收總能知道了。

還需要找書商看看小曆書是什麼樣的。

這事不急,陳佑放下曆書,眼看時間還早,便走出府衙朝行宮走去。

雖然楊邠想讓杜太后拉一把的企圖沒有實現,但不證明後宮路線不正確。

陳佑希望能在保證皇后皇子平安無事的基礎上在皇后面前留下好印象,這樣才能在關鍵時候吹一吹枕頭風。嗯,前提是盧金嬋肚子裡的真的是皇子,而且回京之後恩寵不衰。

守衛行宮的是從開封調來的侍衛親軍,侍衛通稟後沒多久,清荷的身影就出現了:“陳使君,聖人有請!”

陳佑點頭笑道:“有勞清荷小娘子了。”

清荷面帶笑容輕聲道:“好叫使君知曉,前些日子聖人擢奴爲尚宮局司記。”

尚宮局是宮官六局之首。司記掌印,凡宮內諸司簿書出入錄目,審而付行焉。典記、掌記佐之。爲正六品。

宮官六局乃是尚宮局、尚儀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寢局、尚功局,六尚皆是正五品,爲宮官最高等級,再往上就是後宮妃嬪了。

正六品的尚宮局司記就算是宮官第二級之首。

陳佑當即拱手賀道:“恭喜司記了!”

聽得這一聲祝賀,清荷臉上閃過一絲驕傲,這纔在前方領路。

陳佑將她的神情看在眼中,不由啞然失笑。

這宮裡的宮人宦官,外廷官員想要相處好可不容易。

一路行着來到一處宮殿,走到門口,就聽着一陣說話聲。

清荷入內通稟,陳佑站在門外等着,心中還在想,這是裡面同盧金嬋說話的會是哪家女眷?

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
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