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

“慶安,我來給你送門下印。”

話音落下,王彥川拎着印盒走進巴寧泰的書廳。

“叫令史送來就是,松嶺怎麼親自過來了?”

巴寧泰連忙起身相迎。

兩人十分客氣地分了主客坐下,端着白瓷盞久久不語。

好一會兒,巴寧泰率先開口:“松嶺來我這邊,不僅僅是爲了送印吧?”

“啊!是。”

王彥川沒有顧左右而言他,直接就道:“最近的事情慶安你也有參與,我是實在想不通,他陳將明怎就能指使動那麼多人?”

“不也有不少人聽你吩咐?”

巴寧泰強作不在意。

相比於王彥川,他是真的難受。本以爲攜銀夏大勝之威回京能壓下陳佑,誰想到陳佑竟然藉着幽州戰事和禁軍改制的機會打散了他身邊即將成型的軍功利益集團,讓一干將校重回一盤散沙、三兩抱團的狀況。

王彥川至少還聚攏了不少文官,他巴寧泰卻只有幕僚和幾個親信將校。至於以前手底下的官員,基本都在開封、鄜州、太原等地,還都是五六品以下,難成氣候。

哪知道王彥川聞言搖頭:“我那是因爲早些年就做了宰相,這纔有人投效,哪比得上陳將明,不過剛成首相,就有如此多的人追隨其後。嘖,若是再叫他做兩年首相,我看咱們也就是一幫子泥偶,擺在廟堂上裝樣子的!”

“哈哈,不至如此。”巴寧泰乾笑一聲,“官家……太后定不會叫陳將明一人獨掌大權。”

王彥川盯着巴寧泰:“慶安你就甘心做陳將明的附庸?”

巴寧泰動作一頓。

他重新端起白瓷盞大口灌下。

噹啷一聲將白瓷放下,巴寧泰這纔回復:“松嶺何必激我?事到如今,吾已技窮耳!”

王彥川怔住。

他張嘴欲言,卻不知該說什麼。

技窮是假。

真要想鬥,有的是法子繼續鬥下去。

只是巴寧泰不想再繼續了。

現在還處在鬥而不破的階段,真要撕破臉,更大的可能是兩敗俱傷。

好一會兒,王彥川垂目看着地面,換換問道:“果真如此?”

巴寧泰臉皮一抽,但依然語氣堅定道:“果真如此。”

“也罷!”王彥川喟然長嘆,“吾去也。”

言畢,起身拱手告辭。

他來找巴寧泰,是想商議一下如何藉助三法司和登州海軍打擊陳佑的威信。

沒想到啊沒想到,巴寧泰這個之前最熱衷同陳佑爭鬥的人竟然不幹了!

“山長,王相公方纔去了樞密院尋巴相公。”

張賢收到消息後,連忙通知陳佑。

陳佑聽了,只是點頭應一聲表示自己知道了,再無其它反應。

等了一陣,張賢忍不住再次開口:“山長不做應對嗎?”

陳佑擡頭看了一眼張賢,見他一臉焦急認真的樣子,不由搖頭失笑。

筆下不停繼續批閱公文,嘴上問着:“同矩你以爲王松嶺去尋巴慶安是爲了何事?”

“說是去送門下省印,但學生猜測是爲了商討如何對付山長。”

“是麼。”

陳佑換了一份公文,通讀一遍後快速寫上批語。

一邊寫着,一邊問:“若參與謀劃的是你,你會怎麼做?”

張賢連忙打起精神,皺着眉仔細考慮。

陳佑擡眼看了看他,輕笑着搖頭,然後繼續批閱公文。

好一會兒,張賢才開口:“回山長,若是學生,當聯手外戚盧氏,以山長不可信重爲由,請官家罷免山長。”

陳佑不置可否:“如何才能讓官家認同我不可信?”

“一個是登州寧強,因海軍初立,山長爲了海軍能夠暢通無阻地試驗新制,幫海軍攔下了朝堂風雨。然真深究起來,雖比不上王政忠訓練私兵,卻也是可以扣山長一個意圖控制軍隊的帽子。”

“嗯,這個他們已經在做了。”陳佑微微頷首,表示贊同。

見陳佑一副不在意的樣子,張賢不由猜測是不是已經有了應對手段。

不過他沒有問出來,而是接着道:“二則是尋到山長一派某人的錯處,一面彈劾一面全力護住,再聯繫到這一次法司風波,聲稱山長打擊異己,意圖獨攬大權。”

“雖然複雜了些,真做起來不一定能成,但也是一條路子。”

“以上兩條是短時間內就能起作用的,還有一條需要較長時間,至少一年半年才能起效。”

“哦?”陳佑停筆笑道,“說來聽聽。”

張賢嚥了口唾沫,音量不由自主地放低,語速也慢了下來:“山長曾對學生們說過,任何政令,執行出了問題,就有可能產生和預期相反的後果。譬如山長要求嚴查法司瀆職違法之事,若是擴大範圍,但有絲毫不妥便糾集人手彈劾打擊,法司必將生亂。

“又如山長推行各地建立治安曹和稅曹,又要進行雙重領導,若是中樞與地方爭權,鬧出種種矛盾,此二司必難做事,天下稅務、律令定會糜爛。

“再如山長令各地重農勸農,宣講農時農事。若負責官員生硬死板,不許變通,非得按既定計劃執行,以致誤了農桑,如此天下將亂。”

說着說着,張賢臉色嚴肅起來。

這些事情之前或許有模糊的想法,可直到今天,他才梳理出來,粗略之下,越看越嚴重。

到最後,他的聲音變得低沉,眉目間帶上了難以抹去的凝重:“若是如此,山長定會成爲羣臣口中亂國之臣。”

書廳裡安靜下來。

張賢抿着嘴沉默一陣,擡手擦去額上滲出的汗珠。

這時,陳佑臉上浮現出欣慰的笑容:“不錯!你是你們這一批當中第一個看到這些的,你很不錯!”

不知爲何,聽到陳佑的話,張賢突然感覺自己平靜下來,方纔的緊張焦慮一掃而空。

他期待地看着陳佑,等着陳佑給他一個解決的辦法。

“只要政策還需要人來執行,就不可能完全杜絕你所說的情況,這是客觀現實,不因人的意志而改變。”

一悲一喜一悲。

張賢感覺彷彿有什麼東西破碎了。

“上古聖賢推崇賢人治世,正是看到了這一點。”

陳佑無法看透張賢的內心,故而仍然在解釋、說教。

“然而隨着世界的發展進步,賢人的數量難以支撐起龐大的國家。所以需要設計制度,來規範大多數不屬於賢人的官員,又需要選拔賢人來監督制度的實施。

“政令定下,執行出了問題,那就證明執行人不合格。能者上,庸者下,僅此而已。”

說到這裡,陳佑神情堅定,甚至帶這些殺意:“最底層的執行我難以掌控,那就只能向中高層動刀子。”

張賢聞言,渾身戰慄。

他忍不住問道:“若是如此,則天下官吏受苦,彼等何以從山長?”

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
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