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

五鬆沉默一陣,終於忍不住開口喊道:“師父。”

“何事?”

“錦官府沒有府尹,現在的叫知府事。”

大步前進的老道聞言不由一頓,小道童五鬆猝不及防之下差點撞到他身上。

又走了一段路,眼看前方出現一個村子,老道突然開口:“五鬆兒你偷偷下山了?”

“都是聽上山送糧食的居士說的。”五鬆頭搖得像撥浪鼓一般。

他拜師這些年也不知試了多少次想偷偷下山,可惜每一次都會被老道抓個現行。

老道微微點頭,不再說話。

這兩人雖一老一小,但都是修道之人,但見腳步輕快,絲毫沒有疲憊神色。

過不多時,師徒二人來到甘子村中,都不要問路,直接往村民聚集的地方去就能找到陳佑了。

蒙學之中,家兵舉着一張黃紙站在正中。

這張黃紙是一張日曆,是陳佑特別定製的,只有日期和二十四節氣,沒有宜忌五行之類的東西。

這種日曆只有正常日曆三分之一大小,紙張粗糙但是不易破,正適合給農戶使用。

不過嚴格來說私印曆書是違法的,陳佑只得將此事交給範紹溫,定製、購買、分發都由範紹溫經手。

“一開始不要想其它的,就是讓人認得一到十和二十四節氣。”陳佑指着這一張日曆叮囑道,“現在是二月,就先從二月三月這幾個節氣開始,書生教認字,老農仔細講解每個時間需要做什麼農活。”

陳佑在上面講,周圍人皆是一副認真聽講的神情。好在具體措施之前都落到文字上了,陳佑只是提醒一番,便將此處留給範紹溫等人。

一出門,就看到一老一少兩個道人。

不經意間,陳佑同老道眼神相碰,只感覺天地之間彷彿停滯了一瞬,又好似過去了千百年。

陳佑回過神來,那老道抱拳道:“方外之人飛鶴山真一子見過陳使君。”

飛鶴山真一子?

陳佑微微皺眉,他從來沒聽說過這麼一個人。

只不過對方和顏悅色地打招呼,陳佑也不好冷臉相對。更何況他經歷一次穿越,對神道之類的有一些本能的敬畏,敬鬼神而遠之就是他現在的態度。

以前在開封去那些個佛寺的時候,也沒到所謂的高僧面前晃悠。現在突然有道士找上門,尤其是這道士鶴髮童顏,一身氣度好似得道之士,陳佑心中不由升起一絲警惕。

心中百轉千回,臉上卻帶上恰到好處的笑容:“原來是真一子道長,不知道長尋某,所爲何事?”

真一子撫須笑道:“貧道聽聞使君施善政,隱然有三代之風,特前來相交。”

聽到他這話,五鬆嘴角直抽。

陳佑不知道,但五鬆身爲真一子的徒弟,陪着老道一路行來可是清清楚楚,他師父還是在路上才聽說了陳佑的施政舉措的,但來找陳佑的決定卻是早早就下了。

陳佑聽了這客氣話,也不管真情假意,只是道:“道長過譽了,某正欲回城,道長若是無事......”

他話未說完,老道便笑道:“無事無事,正可陪使君好生探討一番。”

陳佑聞言一窒,他本是想說“若是無事便就此別過”,誰成想這老道嘴如此之快,也只好乾笑道:“如此甚好,甚好。”

回城路上,陳佑旁敲側擊,試圖問出老道尋自己的目的,可惜這老道顧左右而言他,轉移話題的能力一流,一直到進城都沒什麼收穫。

吩咐人將師徒二人安頓好,陳佑自己回到府衙。

剛剛坐下,司錄參軍事趙振宇便進了書廳:“使君,前些日子吩咐要找的地方已經找好了,陵州仁壽縣東有一片地域正合適。”

他說的是適合培育牛痘的地方,由於牛痘技術纔剛剛發明出來,爲防萬一,陳佑不準備在錦官府附近培育牛痘。

正好趙元昌也是作此想法,直接讓陳佑在整個西川尋一處合適的地方。陳佑事務繁忙,便將此事交給趙振宇。

整個蜀地地圖都記在陳佑腦中,此事聽到趙振宇說出的地名,只是稍一思考,便想起陵州所在。

陵州在錦官府東南方向,離眉州比較近,但遠離大型河流。且陵州人口較少,在下州中都是墊底的。有這兩點,就算出了意外影響也不是很大。

只是稍一考慮,陳佑便道:“你擬一份關文交予我,先通知陵州將此處空出來,待御醫抵達之後再去查看。”

“是。”

頓了一陣,陳佑接着道:“再尋兩處備着,免得此處不合意還要臨時來找。”

趙振宇點頭應下。

正要讓他退下,陳佑突然想起那個道士,當下開口問道:“趙司錄可曾聽說過飛鶴山真一子?”

趙振宇稍一思索,試探着道:“若那飛鶴山位於金堂縣境內,我倒是聽說過這麼一個人。”

“哦?”陳佑立馬精神起來,雙手交叉擺在桌上,身體微微前傾看向趙振宇:“詳細說來。”

“金堂縣飛鶴山玄元觀有一個得道之士自號真一子,此人俗家名爲彭曉,原本乃是金堂縣令,後來據傳是得了異人傳法,這才步入求道之途。之後便隱居飛鶴山,不過我聽聞孟蜀僞帝曾多次召其談玄論道。”

聽了趙振宇的介紹,陳佑不免感覺有些沉重,這道士聽起來似乎是有些修爲的啊,要是說出什麼“看你面相兩年之前便當身死”的話來,自己該如何應對?

將趙振宇打發下去,陳佑在惴惴不安中度過了一天,最終決定這老道若是不來尋他,他便不主動去尋老道,躲着點走。

剛剛散衙,陳佑正要回府,行宮中的一個宦官早早等在府衙門口截住了他:“聖人請使君入宮。”

陳佑眉頭一挑,一邊走一遍問:“大官可知聖人尋我是爲何事?”

那宦官苦笑一聲:“使君卻是難爲小的了,聖人心思豈是我這等人能猜到的。”

問不出什麼,陳佑只好作罷,悶聲跟在宦官身後走進行宮。

很快就到了盧金嬋所在宮殿,殿內卻是坐了三個人,看清三人容貌之後,陳佑差點罵出一句髒話來:真一子彭曉就坐在殿內!

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
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