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

他所要做的,就是儘量讓治安曹能起到作用。至於治安警察的操練問題,等建立起來之後再說,到時候需要耍一些小手段。

對此,李明卿只給了他一句話:“你有準備就行。”

倒是趙元昌有些疑問,剛回到洛陽沒多久就派人帶着手信來詢問。

官家都親自問了,陳佑也不敢過多隱瞞,能說的全都寫在信中,不能說的打定主意要做得隱秘隱秘再隱秘。

問歸問,趙元昌當了幾年皇帝,別的不說,至少這獎懲十分及時。

陳佑的信才被宦官帶走,聖旨就到了。

從京中來的聖旨總共兩份。一份慰勞京兆府軍民,令受兵災水災的地方秋稅減半。另一份則是這一次的獎賞,這是按照陳佑報上去的名單來的,絕大多數都是軍中將校,少數是蘇錦帆那樣的文官。

其他人此處且不細表,就說陳佑,加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工部尚書,賜銀錢若干。

實質性的東西也就一個“賜銀錢若干”,官階升了也沒什麼大用,檢校工部尚書只是一個名頭罷了,同工部沒有半文錢關係。

陳佑這時候才驚覺,他已經成了那種封賞只能給虛名的外臣了,想要得到實在的,就只能進中樞佔個位置,然而適合他的位置不多,盯着相同目標的人卻不少。

反應過來之後,他有一種鬆了口氣的感覺,哪怕在這種亂世待了五六年,他仍然能感覺到皇權帶給他的壓力。那是數千年的歷史積澱帶來的,人們通常稱之爲“體制的力量”,陳佑這種身處體制中且想繼續向上的人對這種力量感觸最深。

而現在,他終於成了周國這個體制當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哪怕只是這些人中最底層的那一個。

感慨過後,還得處理政事。

京兆府急需處理的事情漸漸減少,陳佑也有空把精力放到其它方面,比如商行,比如工坊,再比如書院。

商行的話,陳家商行比不過鍾家商行,原因就是陳家沒有太多可以信任的人來負責。雖然早早開始自己培養,但時日尚短還沒多少成效,相反鍾家經商那麼多年,可信者就多了。這是先天條件,沒辦法比的。

水災之後陳佑一面放出府縣儲糧,一面讓兩家商行購買糧食運到京兆府來。這些商隊來到京兆府,陳佑肯定要見一見談一談,尤其是屬於陳家的商隊,可以趁機考覈一下。

再就是工坊。陳家工坊依然是那種手工作坊,每個工坊人數都不多。工坊分兩種,一種是數百上千人的,引入了流水線的概念,負責生產,另一種基本上是幾十人甚至十幾人,主要負責研究。

部分研究型工坊同書院算學院有合作,每個月需要向陳佑上報研究進度。這些研究都偏向於實踐,比如怎麼用最少的木頭做出一把椅子、如何製造合格的大塊玻璃等等。

陳佑需要做的就是投錢進去,然後視這些人的成績進度決定是砍項目還是砍人。

正如之前所說,由於某些原因他不能在書院之中開設類似工學類的課程,只能用工坊代替一小部分學校的作用,因此他還得通過負責人們遞上來的資料決定要選什麼人去書院學習一段時間。

這很不容易,學而優則仕總比學而優則工吸引人,如何讓挑選出來學習的研究員學成之後會繼續研究而不是企圖藉此進入官府,這是一個挑戰。

錢的確是一個好東西,但有時候,權力帶來的安全感不是錢能帶來的。當然,這個時間段還得加一句,兵權帶來的安全感纔是最充實的。

最後是書院,今年夏天有大概十幾個人畢業。這個畢業,是正正經經完成所有學業,獲得教員認可的那種畢業,像白茅他們臨時出來參加科舉的那隻能算是肄業或者結業。

按照陳佑所想,畢業了就得給畢業證書,於是書院就製作了十幾份證書模板送到京兆府來讓他簽字。

這還不算,因爲他無法到場且畢業人數較少,所以陳佑還要了這些人日常的資料,準備給每個人都寫一封信。

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強化他在書院諸生心中的印象,爲這些人打下深深的“陳佑”烙印。

這些事情都要佔用他的時間和精力,再加上這次大戰結束後他對京兆府的掌控力度又上了一個臺階,因此他開始給府衙官員放權,而更多地關注整個國家的甚至國與國之間的形勢。

府尹書廳中,陳佑和高啓坐在一塊,慢聲細語地討論着一些瑣事,就好像一開始鬥得不可開交的不是他倆一般。

談了沒幾句,門外來人了,是彭三。

“甘泉且進來吧。”陳佑招呼一聲,轉頭對高啓道:“少尹恐怕不知,這次賊人禍亂長安,之所以能夠有驚無險,全是靠了這彭澧彭甘泉啊!”

“哦?是麼。”高啓眸光閃爍看向彭澧。

彭澧本身形象不錯,也讀過幾天書,聽到兩人的對話,躬身謙虛道:“在下只不過是起了一個引子的作用,說到底還是使君早有安排的緣故。”

陳佑笑了笑沒有接這個話頭,而是道:“聽說甘泉行走在外常被稱爲彭三?”

“這都是府裡面一些遊俠兒的稱呼,上不得檯面。”彭澧不敢多談自己以前的經歷,說了這一句之後就閉口不言。

陳佑卻笑道:“說來也巧,我有個幕僚也是彭三。”

高啓不知道他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因而也只是附和說笑兩句。

簡單交流幾句,陳佑突然道:“我覺得甘泉你也是有能力的人,不知道可願進入府衙?”

旁邊高啓聽到這話,眉頭一挑。

而那彭澧頓時大喜,躬身道:“多謝使君!”

陳佑點點頭,看向高啓:“少尹最近要忙各縣建築放糧的事情,不如就留這個彭澧在身邊,也能分擔一些勞苦?”

這話一出,彭澧臉上露出驚詫的神色。

高啓稍稍沉默,展顏笑道:“既然是使君推薦的,便叫他跟着吧。”

仔細打量他的陳佑微微頷首,又看向彭澧:“高少尹是京兆府老人了,你雖有才學,可這處理政務還得多跟少尹學一學。”

“是,使君放心。”

彭澧看了一眼高啓,也朝他行禮:“有勞少尹了。”

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
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