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

“你不要多想,只要立身正,有我在,沒人能把你怎麼的。”王樸話語之間自有一股氣勢,“寧強回京還有一段時間,我會把其他官員任命拖到他回京就任之後,你儘快抓牢治安寺底層吏員。”

“喏。”李榖應了一聲,總算是打起一些精神來。

送走李榖,王樸坐在椅子上思忖一陣,遣人去請趙普。

事情還得落在吏部頭上。

隨着薛崇、寧強先後入京,政局逐漸平穩下來。

中秋之後,治安寺各級官員配備齊整,這個全新的部門正式成立。不過下屬吏員需要通過吏部調動,一干警員也得等待兵部操練結束,治安寺成立之後的首要大事是在治安寺卿寧強的帶領下訂立治安寺的各項規章制度。

在這件事情上,王樸強勢介入,任何一項制度都得送到他這邊來審覈,只有得到他的批准才能在治安寺施行。

治安寺屬於法司改革的一部分,另外兩個部門,刑部變動不大,大理寺改變較多。

這次法司改革,京中各司的本部門內執法、審判的權力受限,但凡涉及違法,都必須移交給大理寺審訊判決。

外地府軍州依然由法曹審判,不過除了死刑照例上報刑部複覈外,日常案件也得通報給巡視當地的大理評事。也就是擔心地方上有反抗心理,不然的話中樞這些人甚至有把法曹從地方剝離出來交給各地大理評事直接負責的想法。

任何變革都涉及到方方面面,尤其是這種行政體系的改變,職能的劃分移交、不同部門之間的關係、公文往來的制度等等,不是幾百個字能說清的,此處就不細談。

除了法司,另一個重點關注的就是三司和戶部。

在竇少華的主持下,三司成爲過去式,它只留下收稅的功能,更名爲稅務監。第一任稅務監就是黃世俊,原先擔任三四判官的龐中和轉入稅務監權守少監。

三司戶部併入尚書戶部,同時尚書戶部和三司的庫房全部劃入太府寺,稅務監收上來的稅銀錢糧日後也會在登記造冊後轉到太府國庫。

在這次改革中,尚書戶部和太府寺的職責劃分可以粗略的類比成會計和出納。

當然,現在名字改了,職責也重新劃分了,可後續各項事宜至少要三個月才能理清楚。那時候正好過了年,新年新氣象新開始,也是個好兆頭。

入冬之後,有人提出應該早些時候確定新的年號,以方便太史局編寫來年曆書。

但也有人認爲現在最好是維持先帝年號,以示官家繼承先帝遺志的決心。

改年號和不改年號各有一批人支持,就在兩派人爭吵不休即將演變成一場朝爭的時候,王樸召集兩府相公會面,把陳佑在書院裡講過的“矛盾論”拿出來講了一遍。

沒有官家和太后看着,包括陳佑在內,幾個宰相說話都能放開,守在門外的護衛時不時的能聽到議事廳內傳出拍桌子怒斥的聲音。

最後出門的時候,幾個人臉上全都沒有笑容,不過第二天關於年號的爭論就消失了,只有幾個沒眼色的還在跳,然後被尋了個由頭髮配出去。

大約十一月份,各地發解名單陸續送抵洛陽,官家昭告天下:明年依舊延續建隆年號,爲建隆三年。

再就是厚賜福王和寧王,以及先帝留下幾名子女。

這是在重申將要延續先帝之志,以穩定人心。

十一月中,各地朝集使先後抵達洛陽,當朝幾位相公府上訪客絡繹不。有希望能換一個好地方的,有想要更進一步的,也有期盼能留在原地不要挪窩的——最後一個多是方鎮。

不論如何,這樣的熱鬧叫大家安心許多。

當大家都希望維持現狀並在當前環境下騰挪伸展的時候,就代表着江山穩固。

江山穩固了,王樸當日所提的主要矛盾就變成了一個次要矛盾。對這些宰相們來說,互相之間權力的爭奪成了主要矛盾。

過完年節,洛陽城內充斥着參加春闈的考生。

今年科舉定在二月初六,主考官是吏部侍郎劉熙古。

本次科舉設立科目多達二十個,包括進士、明經、明法、明算、學究等。不過報名最多的還是進士科,報考人數超過總人數的八成。就連陳佑的書院裡面,大多數通過秋解的學生也都選擇了進士科。

因此,設立的六名副考官其中四位負責進士科,其餘兩位共同負責其餘諸科。當然了,批改試卷還得七人一齊來,這裡的負責只是維持考場紀律,畢竟不論哪一科,都是同一時間在同一處考試。

上元節之後,在陳佑的建議下,考官及閱卷官被封鎖在考場之中,專心出題。

策論和詩詞還好,有個大概的題目就行。但是嚮明經、明法等科,都有一百多道題目,而三禮、九經之類的專項科目,更是超過三百道。

出題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反而是批改的時候要稍微輕鬆些。

考官們進考場沒多久,陳佑召來治安寺卿寧強。

這些年來,陳佑同寧強見了三次面。

第一次見面時,陳佑主政錦官府,寧強則是突出重圍的縣尉。等第二次再見,陳佑率軍南下滅國,寧強手握江水水軍。

到了這一次,陳佑已經是樞密副使,而寧強也成爲中樞諸卿之一。

寧強入京的這段時間,陳佑同他談了好幾次,主要是說如何用治安寺爲百姓多做事。

這麼些年來,寧強一直未忘初心,這也是陳佑敢把他放在治安寺卿位置上的主要原因。

只可惜王樸畢竟對治安寺十分重視,哪怕最後被陳佑摻和一腳丟了卿的位置,憑他的佈置愣是把寧強這個寺卿限制得死死的。

也就是寧強了,當年面對數千叛軍都能帶着幾十個人殺出重圍轉戰千里,如今只不過是幾個下屬的抵制,根本不會讓他有挫敗感。

在陳佑面前坐下,寧強不等陳佑開口便問道:“不知少保尋強來是爲何事?”

“爲了科舉。”

陳佑笑道:“此事應該也能幫行仁你在治安寺打開局面。”

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
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