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

過了片刻,一位長髯男子走了進來,正是大理卿李文淵。

“相公!治安寺做的事實在是不合規矩!”

一進門,李文淵就高聲叫屈。

“他送來一幫子人,也沒審訊,直接就告訴我說是牽扯進春闈舞弊案,這叫我怎麼判嘛!”

王樸擺擺手,十分溫和地開口:“該怎麼判就怎麼判,不要有壓力。”

李文淵愣住了。

反應過來後,他怕自己理解錯了,又小心地問道:“相公是說,單單按照春闈舞弊來判?”

“嗯。大理寺只要負責審判就好了,治安寺不是已經把證據給你們了麼?河南府送去的犯人也這麼處置,不要多做無謂的事。”

聽到王樸這麼吩咐,李文淵鬆了口氣,忙不迭答應下來。

又彙報了這段時間大理寺的工作,李文淵恭敬離開書廳。

未幾,柴禮快步走進來:“相公,樞密院王彥川命令內間房停止抓捕舞弊者,說是這種事內間房不應該摻和。”

沉默片刻,王樸搖頭失笑:“內間房不應該摻和?看來王松嶺也牽涉其中。”

柴禮點頭:“應該是這樣。不過,今日上午我跟在河南縣張昭身邊,治安寺也有人被抓,我擔心有人會藉着這個由頭攀扯相公。”

王樸一副無所謂的姿態:“就今日的安排,除非是混了腦袋纔會有人拿這件事來對付我。”

“總有妄圖一朝登天簡在帝心的人存在。”柴禮沒有放鬆,爲主家出謀劃策、查漏補缺,就是幕僚的工作。

見自家幕僚堅持,王樸點點頭:“說的也是,你看着點。”

頓了頓,他接着道:“等過了二月初六,就沒問題了。”

二月初六,春闈開始,也是他們要動手的時間。

這天事情忙完之後,趙德昭沒有像往常一樣去研究物理題,而是招來武德使李樓,詢問春闈舞弊之事。

李樓在宮裡這麼多年,自然知道上一任武德使在太宗即位後便逐漸失去權勢,一朝天子一朝臣在皇宮之中表現的十分明顯。

好在現在的官家還年幼,他只要表現得足夠優秀足夠忠心,再得到太后的信任,一時半會不必擔心被替換掉。

當然了,也得和外臣保持好關係,這樣只要太后和官家之中有一個還看重他,在有外臣的支持下便不會有性命之憂。

因此,在介紹完趙德昭想要知道的事情之後,他又提了一句:“樞密院王彥川王相公似乎不太滿意內間房抓捕舞弊犯人,回到樞密院後立刻就命令內間房停止抓捕,陳相公沒能攔住。”

聽到他這話,趙德昭本能地就對王彥川的行爲做出了偏向負面的判斷,禁不住皺眉問道:“不是說馬、宋兩位相公不怎麼管事,平常樞密院都是陳少保主事的麼?”

李樓眼皮一跳,隨即討好笑道:“什麼都抵不過官家聖明!只不過說是這麼說,但王相公畢竟是先帝留下的顧命老臣,陳少保是後來才進的樞密院,陳少保哪怕因爲官家而得馬相公和宋相公的信任,也是擋不住王相公的。”

“竟然是這樣麼?”

趙德昭喃喃一聲,若有所思。

過了一陣,他揮手示意李樓離開,同時一邊派人叫在宮中等候的書院教授回去,一邊讓人請右司郎中、觀文殿學士楊子任過來。

他還記得父親的教導:當不知道該如何做時,可以先不去做,然後多問幾個臣子。

楊子任來了又走,之後像元可望、李昉、汪弘洋這類天子近臣也先後出現在同明殿。

只可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立場,可供參考的意見指向的結果也各不相同。

以趙德昭的經驗閱歷,即便牢記父親的教誨,他依然無法判斷什麼樣的選擇相對而言更爲合適。到這個時候,哪怕再不願意,他也不得不去問一問自己的母親。

最終,武德司收到命令抓捕參與舞弊者並審訊出幕後主使。

溫仁福結束一天的應酬後帶着一身的酒氣回到家中。

坐到書房裡靠在椅子上歇了會,剛捧上一碗熱騰騰的醒酒湯,書房的門就嘭地一聲被用力推開。

與此同時一個慌亂的聲音響起:“阿爺!”

嘭!

湯碗被重重摜在桌面上,熱湯濺起撒了一桌。

踏進門的一隻腳抖了一下僵在空中,隨即收了回去,書房門也重新關上。

頓了頓,門外響起恭敬的聲音:“父親,兒子有事稟報。”

溫仁福端起湯碗慢慢喝了一口,輕輕地放下碗,拿起毛巾擦擦嘴,然後纔出聲:“進來。”

木門緩緩推開,一名年過弱冠的男子走了進來,臉上的還帶着壓抑不住的慌亂神色。

見他如此,溫仁福臉上浮現出煩躁的神色。

這是他的幼子溫年虎,在長子次子先後戰死之後,他所有期望都放在幼子身上。哪怕當初天下還沒有太平的苗頭,他一個鎮守方鎮的節度使都能狠下心來叫幼子讀書進學,更是給兒子授表字“萬歲”。

所作所爲,不過是期盼幼子不必在刀山火海里搏前程,可以好好活下去。

只可惜啊,他這幼子空有虎的名頭,卻無虎的氣魄。

“什麼事。”

溫仁福開口詢問,一副標準的嚴父態度。

溫年虎一個激靈,忙不迭道:“回父親的話,是兒子之前結識了幾個有才學的考生,本想幫他們增加點考中的機會,可是,可是,沒想到今天聯繫的那個人被抓了。”

幼子結交考生的事情溫仁福知道。

他們這些人一直都在做這類事情,畢竟誰也不知道今天一個階下囚來年會不會成爲一方強藩,只要表現出一定潛力,他們能幫就一定會隨手幫一把。

只不過最近天下安定,科舉越來越重要,所以主要精力放在科舉考生上罷了。

溫仁福盯着自己的兒子,許久沒有開口。

而溫年虎被父親這麼看着,原本就有些惶恐的他不由更加慌亂,眼睛一會瞅瞅這裡,一會瞅瞅那裡,張了張嘴想要解釋,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不知過了多久,溫仁福失望地移開目光,抓過毛巾一邊擦拭桌上的水漬,一邊道:“不是什麼大事,王樸和陳佑都牽扯其中,出了事情脫不了干係,他們不可能借助春闈發難。”

聽到這句話,溫年虎鬆了口氣,趕忙道:“那兒子就先下去了,不耽擱父親休息。”

“你仔細想想,爲什麼王樸和陳佑脫不了干係。”溫仁福語氣嚴厲地叫住兒子,“不得詢問其他人,明天晚上告訴我。”

溫年虎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只得苦着臉答應下來。

書房中,溫仁福擦乾淨桌子,幹坐一陣,注水研墨。

雖說王、陳二人不太可能動手,但他同這兩人關係並不親近,不得不防着一手提前做準備。

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
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