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

此事定下,書院庶務就算處理完了。

徐師進、李華宇等人各自散去,陳佑獨自走上二樓,扶着欄杆察看書院。

這段時間各地主貳官的奏章公文陸續送抵洛陽,有些是單純表忠心,有些則是真的有事順帶表忠心。

京內京外文官武將全都表明態度繼續聽天子的話、聽中樞的話,陳佑這個首相稍稍穩了些。

接下來就需要在巴寧泰回京之前掌控朝堂,以免巴寧泰攜大勝之威回京爭權。

至於說耍陰謀手段致使本次討伐定難軍失敗,陳佑還做不出來這種事。

人總得有底線,今日他若是能爲了獲得權力使得前線兵敗,明日就有可能爲了登臨帝位效仿石敬瑭!

當日四條安國之策,繼承先相公之政正在實行,文武官員晉升制度正在重新制定,科舉等明年再次擴招就行了,剩下軍事目標的調整還要等兩年。

重農事也在做,除了書院新成立的農學研究所,中書還令各州縣梳理本地農時上報中書下宣黎民。

關於商業,目前所能做的就是規範商稅和保證交通安全順暢。

要想促進商業穩定發展,還得從工業入手。

商業行爲是多餘物資的交換,如果大家都是男耕女織自產自銷,就不存在商業行爲。

如今天下,像洛陽、汴梁這樣的大城市,那自然是商業發達,飲食百戲無一不有。但放到普遍的小城市,買賣最多的還是米、油、鹽這類基本生活所需居多。

所以,如果想讓商業繁榮,必須要擊潰小農經濟!

而要擊潰小農經濟,則需要用工業化、規模化生產取代傳統的手工生產,並推動社會分工細化。

前者將迫使大量手工業者和部分農民失去工作,而後者則會創造大量本不存在的工種,這些工種的生產所得並不能維持基本生存,就只能去購買糧食、購買衣物。

如此,迫使社會財富流通,商業行爲劇增。

只是受限於科技水平,工業真的不好發展。

哪怕有陳家工坊的例子在這,再加上書院嘉獎新發明,這些年下來別說工業器械進步不大,就連規模化、標準化生產都沒能推廣開來。

不是大家看不到這樣做的好處,而是沒有這樣做的需求和動力。

這些年來受陳佑影響最大的反而是軍工生產,質量標準、流水線生產、大型機械參與,全都在軍工生產上應用了。

說起來在陳佑的指點下,原始蒸汽機也做出來了,不過效率極低。算上製造成本,生產投入遠遠大於產出。

通過機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的想法短時間內無法實現。

陳佑輕嘆一聲。

客觀條件限制真的沒辦法,只能盡力適應。

在閣樓上站了一陣,估算時間差不多了,他下樓趕往真理堂。

馬上有一堂課要講。

當他從後臺走進真理堂,偌大的真理堂內密密麻麻坐滿了人。

基本上都是學生,也有部分講師。

在書院做到教授,基本上是無心仕途了,如果陳佑的講課內容不是他們感興趣的,根本不會浪費時間來聽。

只有那些年輕的講師,如果依然有入仕爲官的心思,纔會一場不落地參加陳佑的課。

上課鐘聲響起,陳佑邁步走上講臺:“今日內容爲農業之理與農業發展方向。”

所謂農業之理,其實就是農業科學。只不過如今說到“科學”,人們的第一反應是“科舉考試中的學科”,所以陳佑只能用“萬物之理”來形容客觀規律,經常被省稱爲“物理”。

開場一句話後,立刻有僕役把一個木板架子搬了上來。

這木板架子上貼着幾張白紙,其上分別寫有“良種”、“經驗”、“器械”。

“天下之重,莫過於農事!農事者,在於良種,在於經驗,在於器械。”

陳佑掃視堂內諸人,朗聲道:“這農業之理,通俗來講就是經驗。

“何時播種、何時除草、何時澆水、何時收穫,這是經驗。

“種植疏密幾何,可有套種,可有輪種,這也是經驗。

“種苗深淺,水旱幾許,這亦是經驗。”

說到這裡,他稍稍停頓,加重語氣:“將此等經驗收集、總結,提煉出正確的經驗,剔除錯誤的經驗,如此可得農業之理!

“書之文字,流傳當時後世,乃是學者之責。推而廣之,以益天下農民,乃是官吏之責。

“諸位在書院求學,某今日先說一說如何把經驗提煉成爲物理。”

……

一個半時辰,陳佑終於講完了這堂課。

重點就兩個:希望有人能把當前總結出來的農業之理研究得更加深入,看能不能通過除了推廣良種之外的法子提高單位產量;也希望有人可以發明出來提高耕種效率的器械,降低農業成本。

這節課對書院學生來說,也就聽一個有趣,但如果傳播出去,就會有很多人想嘗試能不能達成那兩個希望。

於是,次日上午,這堂課的簡要概述就在河南府官員之間流傳開來,並且毫無停滯地向河南府外以及普通民衆傳播。

有心人在聽到首相期待有人發明農業機械後,立刻聯想到去年的專利詔,頓時起了心思。

不提後續如何發展,陳佑講完這一課,就把這件事暫且放到一邊。

隨着濠州消息陸續傳來京城,陳佑開始佈局以濠州事件爲引子,聯繫新一輪的清田括籍,開啓對內外官員的考課調查。

四月初七,陳佑召集宰相於政事堂議事。

如今宰相只有四人,而當初的顧命六臣,不到兩年,就只剩下三人還在相位,其中宋敏貞即將請辭。

只能說,政局變化太快。

四人分坐屋內,宋敏貞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若不是擔心在這種小場合,陳佑一個人壓不住王彥川和竇少華兩個人,宋敏貞根本就不會過來。

陳佑看了眼宋敏貞等三人,緩緩開口道:“今天要討論的有兩件事,一個是清田括籍的規程,一個是考課要求。”

他話音剛落,竇少華就開口了:“說來我有些疑惑,爲何要把清田括籍拖到八月?”

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
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