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

乍聽此言,幾人互相看了一眼。

這馬上就是朝會了,有什麼事情需要趕在朝會之前單獨召見幾位相公?

幾人心中頓時有了不好的猜測。

樞密使楊邠當即上前一步:“頭前帶路。”

首相劉明看了他一眼,沒有多說,只是沉默前行。

待六位相公跟着那宦官離開,待漏院中立刻炸開了鍋,紛紛小聲討論着此事究竟是何意味。便是原本負責維持秩序的御史們也顧不上盯着這些官員,三五成羣圍到一起議論起來。

這其中最坐立不安的就要數寧王趙元興了。

他提前數天得知官家屬意秦王,如今突生變故,只叫了六位相公而沒有叫他這個留在京中的兒子。這讓他心中生出不好的預感。

待漏院離朝會所在的文明殿尚有一段距離,六相公跟着這宦官走了大概半盞茶功夫,竟然是進了後宮禁中!

外臣入禁中,還是在朔日朝會開始之前。

雖然天光漸漸亮了,但快步前行的幾人心情是越來越沉重。

很快就到了此行的目的地:皇帝寢宮萬歲殿。

宦官進去通稟之後,內侍監韋齊掀開幕簾走出來行禮道:“聖人請諸位相公入內。”

聖人!

劉明眉頭一挑,向前一步攔住其他人,盯着韋齊道問:“官家呢。”

“官家也在殿中。”韋齊低眉順眼地回答。

“那爲何是聖人召見?”

略一猶豫,韋齊終於道:“好叫相公知曉,官家昨夜開始發熱,如今尚未醒轉。”

果然出事了!

此時也顧不得什麼禮儀了,六人不等韋齊領路,就自己掀開幕簾陸續進入萬歲殿。

殿內比外面要暖和許多,但也不是燥熱,溫度控制得很好。

進殿之後,幾人直接朝御牀方向走去。

隔着一道珠簾,能看到牀邊坐着一個女子。

聽到腳步聲,那女子轉過頭來開口道:“相公們到了?”

這女子正是杜皇后,幾人皆是躬身行禮:“參見聖人!”

“免禮。”聽得出來,杜皇后的話語中帶着一絲憂慮和惶恐,“官家今日未醒,這朝會怕是去不了了。”

幾人對視一眼,還是劉明開口問道:“敢請聖人允臣等探視官家。”

杜皇后一窒,原本還滿是擔憂的臉上立刻多了一些不快:“相公是不信我?”

“此乃臣等職責所在。”

劉明卻不正面回答,不過話中的意思也很明顯了,就是不相信她!

杜皇后聽了這話,不由氣急,隨即賭氣般站起身來:“想看就看!免得你等說我隔絕中外!”

說着也不等幾人回話,直接掀開珠簾走進一旁暖閣。

這幾人絲毫沒有尷尬的神色,見皇后離開,便一齊走到御牀邊上。

只見趙鴻運雙目微闔,眼皮不時抖動,加上那通紅的面色,額頭細密的汗珠,顯得十分痛苦。

只是看了一眼,確定官家尚存人世之後,吳巒轉向坐在一旁看顧的太醫:“官家如今是何情況?”

那太醫也五十歲了,一夜未閤眼,精神也有些萎靡。不過現在幾位相公都等着問話,便打起精神來回道:“回稟相公,陛下該是寒氣入體,舊邪未除,新疾又生。本就臟腑虛弱,如今又受這虛火炙烤,實在是,實在是......”

說到最後,這太醫實在是無法說出口,只好化作一聲長嘆。

“可有醫治的法子?”劉明沉聲道,“至少要讓官家醒來。”

太醫擡頭看向六人,見他們皆是贊同神色,低頭沉吟一番之後便道:“現在只能想法子讓官家退熱,退熱之後自然會醒,只有醒了纔好調養。”

劉明點點頭:“你自施法醫治便是。”

說着,他同五位同僚一一對視,心中很快就有了決斷。

六人掀開珠簾回到正殿,還沒開口商討,站在暖閣門口關注着這邊的杜皇后親信宮人紅豔便快步走上前來恭敬道:“聖人請諸位相公議事。”

來到暖閣,還未站穩,就聽杜皇后道:“如今官家有恙,吾認爲應當詔元盛回京侍疾。”

聽了這話,身爲荊王岳家的史館相朱慶堯立刻出聲附和:“聖人所言有理。”

楊邠仿若沒聽見一般,眼睛半開半合站在原地。鄭志康和三位皇子都沒有關係,此時存着不沾因果的心思,也是一言不發。

劉明眼神一閃,也沒有說話。

江夏青忍不住開口道:“廣晉府甚是重要,值此時刻,荊王卻不可輕離。”

吳巒當即附和道:“臣以爲江相公所言有理。”

一比二。

杜皇后神色不悅地看向沒出聲的三人:“楊相公怎麼看?”

皇后點名了,楊邠也只好睜眼回答:“如今之要,當以穩爲重。”

這意思很明顯了,不贊成荊王這時候入京。

杜皇后也不是傻子,當即臉色更加陰沉:“楊相公莫不是認爲元盛入京會導致朝堂不穩?”

“臣非是此意。”楊邠依然是不急不緩,“只是廣晉府周圍皆是藩鎮。”

說到這裡,他住口不言。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且有三人反對,杜皇后也只好暫時息了讓荊王回京的想法,氣呼呼地離開萬歲殿。

這皇帝病重,朝會自然是開不了了。

六人商議一番,首先達成的共識就是必須保證在官家醒來之時宰相們能第一時間知道。

最後決定分班駐守萬歲殿,第一班是劉明和楊邠,第二班是吳巒、朱慶堯,第三班是江夏青和鄭志康,每個班次六個時辰。

現在開始一直到宮門落鎖之前,都是劉明和楊邠的班次。兩人也不客氣,直接吩咐內侍省往來傳遞公文,就在萬歲殿側殿辦起公來。

而其餘四人,則一同去往待漏院宣佈今日朝會取消。

朔望朝是除了元日、五月朔、冬至三大朝會外參加人數最多的朝會,這一日的變故很快就通過這些朝官傳播到汴京城的裡裡外外。

當然了,不是他們主動去宣傳的,只是回家之後家裡人總要問一句吧,就得解釋一下、猜測一下。然後這些得了“內幕消息”的家裡人就又跑去跟別個顯擺,於是消息就越傳越廣。

隨着傳播消息的人越來越多,這消息也就越來越失真。

原本還只是“朔日朝取消,可能是出了變故”,後來變成了“官家出事了,連朔日朝都取消了”,最後竟然發展到“官家昨晚突然駕崩!相公們控制了皇宮”。

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
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