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

江夏青的散官一直是開府儀同三司,因此接受冊命後,立刻就是真宰相。

如此一來,至少按照不算長的傳統,等巴寧泰回京,兩府六名宰相就滿了。

不過參知政事目前僅剩三人,這是大家奮鬥的方向。

六月初三丁丑,中書以吏部侍郎劉熙古權尚書事。

從中書政事堂離開,劉熙古長出一口氣。

他年近不惑,到現在纔算有了立足的資本。雖只是“權”,但也藉此步入決策層,不是之前所能比的。

真要說起來,他只是前半生髮展緩慢,遇到陳佑之後,短短數年就從一個諸曹參軍事變成了吏部天官。

可是啊,這人到了一定年齡,就總會感到時不我待。

不過還不遲。

劉熙古心懷壯志。

他現在的首要任務是會同李昉等人把新的地方官制推行下去。

按照計劃,地方官制本該於五月中旬在河南府先行推廣,可因爲主持此事的趙普突然外放,沒了領頭人,所有事項不得不放緩。

現在劉熙古雖然沒有參知政事,但他主持吏部,有首相撐腰的情況下,想要在這件事中佔據主導權並不困難。

劉熙古一面想着這些,一面朝都堂去。

還沒走幾步,就看到魏仁浦迎面走來。

他見狀立刻停下腳步抱拳道:“這次多虧了道濟相讓,明日某在家中設宴,還請務必賞光。”

魏仁浦聞言連忙道:“義淳兄何出此言,兄長這次高升,實乃相公看重兄長之能,與弟實在是無關。”

劉熙古聞言笑道:“話雖如此,總歸是有影響。”

說着,他側身讓到路邊:“道濟怕是要去尋相公吧,我就不耽擱你了。”

“正是要去尋相公,仁浦失禮了。”

魏仁浦微微拱手,隨即腳下不停往政事堂走去。

劉熙古扭頭看了眼魏仁浦的背影,也轉身離開。

書廳之中,陳佑正在翻看樞密院送過來的軍制改革方案。

西邊、北邊兩場戰爭的成功,讓陳佑,也讓朝廷中書威望大增。

現在是革新軍制的最好時機。

過不多時,魏仁浦通秉入內。

陳佑這才放下文書,看向魏仁浦問道:“說一說吧。”

魏仁浦應了一聲,稍稍整理思緒,朗聲開口:“按照相公之前的安排,將侍衛親軍司馬步軍徹底拆分成侍衛親軍馬軍司和侍衛親軍步軍司,新設京畿衛戍司和近衛司,此四軍皆與殿前司同。另設新軍司,總領天雷軍、水軍等事務,暫定爲四品。

“按照規劃,殿前司將保留十個步兵軍,五個騎兵軍;侍衛親軍馬軍司保留十五個騎兵軍,侍衛親軍步軍司保留二十個步兵軍;京畿衛戍司分爲北邙、龍門、慈澗、偃師四個警備區,近衛司分爲北城、南城兩司,目前正在調整京衛、近衛編制員額。

“目前的計劃是,依然保持五級編制,設軍、師、旅、都、營。將之前的廂及諸強軍整編爲軍,之前廂所轄軍整編爲師,之前諸軍所轄指揮整編爲旅,諸都所轄將整編爲營。撤銷班、直等號。”

唐末以來,軍隊編制日趨混亂。

就拿殿前司來舉例,其實殿前司的概念,早已有之,不過拎出來單獨成軍卻沒多少。

即便它的歷史如此之短,其中軍制也是混亂不堪——雖然真要說起來,內部將校可以梳理清楚。

殿前司二三十個軍,某些軍歸屬“廂”管轄,某些軍直屬殿前司。同時,還有一些被稱爲“班”和“直”的編制,同樣歸殿前司直屬。

而班裡面,只有“都”這麼一個次級編制,順帶其最基層戰鬥單位的負責人是“押班”。“直”裡面,還有一個被稱爲“直”的次級編制,相當於正常“軍”裡面的“指揮”,這個“指揮直”下面倒和正常的“軍”一樣了。

十年前陳佑剛開始帶兵,就有想過整頓軍制,不過當時條件不具備,沒有天子的允許,貿然改動兵制會被當成意圖謀反。

後來他進了樞密院,雖然當時只是樞密都承旨,但藉着先帝的信重,也開始着手梳理禁軍編制。可惜沒等他大規模整編,就被調離樞密院。

直到現在,天子年幼,他身爲首相,憑藉兩場戰爭的正確決策威望壓過其餘衆相,天下將領也因爲朝廷的兩次大勝而不敢抗命,他終於開始行動了。

待魏仁浦介紹完大概情況,陳佑開始就方案中的一些細節提問。

主要是人員安排和兵種配置。

比如爲什麼要讓殿前司保留十步軍五馬軍,而不是十二步軍三馬軍。

也不知過了多久,陳佑再無問題。

他稍一沉思,開口道:“儘快把京衛、近衛的員額定下來,巴慶安帶着兵馬入京後,先從京衛開始整編。”

“是!”

這件事談完,陳佑沒有讓魏仁浦離開,直接換了個話題:“上次讓軍備司推演隴西戰事,可有什麼成果?”

杜忠提出的甘州回鶻雖然暫時沒被兩府納入議程,可陳佑覺得等中原可以穩定向好發展,一定需要重開西域。

故而他命令職方部、外間案、四方館等三個部門探查整理隴西以及西域情報,交給參謀案推演戰略戰術。

希望可以做到,一旦朝廷需要,立刻就能按照參謀案的推演結果制定作戰計劃。

魏仁浦聽到問話,臉上的神情有些慚愧:“回稟相公,之前參謀案以及做出了兩個攻略渭、蘭等州的計劃,不過等到外間等司送來新的情報,又發現之前計劃存在種種漏洞。現在依然在修改,尚未能拿出結果來。”

客觀存在的困難,陳佑也不好說什麼,只得點頭道:“無妨,此事不急。你回去且說一聲,參謀之任重也,涉及軍略,事無鉅細,都要考慮進去。千萬不可爲了邀功而疏忽大意!”

魏仁浦立刻保證道:“相公放心!有仁浦看着,定不會有此等事發生!”

魏仁浦走後,陳佑沒能批閱多少公文,禮部侍郎李成璟就來了。

他是爲了巴寧泰回京之事來的。

巴寧泰他是帶着勝利之師和戰俘繳獲一起回來的,誇耀勝利的儀式必須要有。

在吏部尚書缺填上之前,李成璟就是用這個理由到陳佑這邊來表態的。

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
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