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

何德彥仔仔細細解釋一通,趙德昭終於明白兩府諸人爭得是什麼。

趙德昭爲了知道哪些人可信,研究過京城裡這些將領的立場派系,對陳佑安排親信執掌北城近衛司並沒有太多想法。

故而看到王彥川想要把李克榕排擠出去,他有些懷疑王彥川的用心。

但是,王彥川提議的讓宋延渥掌禁軍,的確叫他心動了。

讓宋氏外戚牽制盧氏外戚,然後逐漸削弱盧氏外戚實力,阻止盧太后影響外朝。

完美的計劃!

趙德昭有些興奮,待何德彥住口不言,他立刻問道:“何卿以爲宋延渥可掌北城近衛司乎?”

沒料到他會這麼問,何德彥猶豫一下才謹慎回答:“回官家的話,臣以爲雲帥可掌近衛。然李克榕調任雲中,似有不妥。”

聽前半句,趙德昭微微點頭,聽到後半句,他立刻緊張起來:“卿且詳說!”

何德彥再次一禮後,沉穩說道:“北疆共有七個置制使司,其中銀綏、范陽兩使已與陳平章關係匪淺,若是李克榕再調去雲中,則陳系將領得掌北疆近半禁軍。”

說着,他看了一眼神情凝重的趙德昭,繼續道:“且邊疆之地戰亂不休,軍兵將校易得功勞,雲帥此前就依靠與契丹交戰勝之而大量提拔親信,李克榕在京中,不好培植羽翼。”

他這話一出,立刻叫趙德昭緊張起來。

不是緊張李克榕,而是緊張宋延渥!

仔細想了想,趙德昭開口問道:“何卿以爲,叫宋延渥入樞府掌一司可行?”

何德彥做深思狀,然後才緩緩點頭:“官家安排頗爲恰當。”

……

“進樞密院麼?”

陳佑聽了,不由皺眉思忖。

過了一陣,他抓過一張紙揮筆寫了一段話,一邊晾乾一邊拉鈴喊人。

很快,主事陳省華走了進來:“相公。”

陳佑將紙張對摺疊好交給陳省華:“送給巴相公,帶回他的意見。”

陳省華接過紙張快速離去。

何德彥坐在邊上,看陳省華匆匆來匆匆去,不免有些感慨。

他身爲拾遺,沒有兼職的情況下,只能呆在官衙消磨時間等待官家召見。

得官家看重的話,偶爾能參與謀劃軍國政務——雖然相權勢大導致天子不怎麼處理政務。

而陳省華卻是跟在首相身邊處理公文奏章,不說能學到什麼,單是從公文奏章中瞭解的種種信息,就足以讓他未來能發展得更好了。

當然要是天子大權在握,拾遺比中書省的主事不知要好到哪裡去!

好歹何德彥還記着在什麼地方,他收回發散的思維,凝神等着陳佑吩咐。

“我若要罷免王彥川,可行否?”

何德彥聞言一驚,他立刻道:“不可!”

“哦?爲何?”

陳佑筆下不停,一面寫字一面出聲詢問。

“自十一月朔日朝起,官家就憂慮相公勢大難制,若再強硬罷免王相公,官家必定不安!”

“是麼。”

陳佑輕嘆一聲。

何德彥不再說話。

一時間屋內只剩下筆毫在紙張上滑動的聲音。

不知過了多久,陳省華回來了。

“巴慶安怎麼說?”

“巴相公說但憑相公做主。”

“呵!”

陳佑搖頭輕笑一聲,繼續把手上文字寫完。

放下毛筆,起身從身後書架上抽出一份奏章,翻開確認後襬到桌上示意陳省華拿走:“送去稅務監。”

陳省華再次離開。

重新坐下的陳佑看向何德彥。

沉默一陣,緩緩道:“我是不在意這些事的。只是很多時候身不由己。”【1】

何德彥靜靜聽着。

“你把這份條陳帶去給官家。”

陳佑指點着他剛剛寫完的幾張紙。

“直言我欲罷免王松嶺。”

他都這麼說了,何德彥無法再勸,只得答應下來。

雖然陳佑的條陳只是簡單疊起來,但何德彥沒有看。

快步來到同明殿,通傳進門,殿內已經有一人正在說話。

是左補闕馬如風。

“……朝廷選士,是爲觀其才技而用之,庶使田野無遺逸,而朝廷多君子爾。如今科舉,諸多雜科,不考經義,不觀文才,只求術數律令等雜學,朝堂百官,盡皆碌碌然逐利也!”

何德彥一進門,就聽到馬如風在批評現在的科舉制度。

還是興國以來的變化。

興國初,平章事陳佑提出“行政官員”和“技術官員”的概念。

原本大家以爲只是把清濁官換了一個名詞,誰知道他是生造了兩個概念。

按照陳佑的說法,禮樂、律令、醫藥、將作等這些具體而微的事項,都應該由專業的技術官員負責具體執行,這些部門內部行政官員的任務就是協調資源保證技術官員能夠順利實踐。

當然說歸說,要完美實現這樣的制度十分困難。

但只要大家接受這個概念,認爲這樣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就好辦了。

於是科舉再次改革,除了進士科外,就只剩下經籍、算、法、醫、工、理等六科。

經籍、算、法也就罷了,以前就有。

醫也勉強,比較不爲良相便爲良醫,懸壺濟世總歸也是當世大賢。

新設立的工、理兩科,直接叫一干官員怒斥陳佑純粹是爲了給自己學生開後門。

吵了兩個多月,各項細則確定。

確認只有進士科纔有狀元這個稱號,其餘諸科只能叫頭名。

同時規定進士科狀元直接授七品實職。之後包括進士科在內諸科分爲一甲及第、二甲及第、三甲出身、同出身四等。

二甲以上的進士授官在中樞觀政,諸科直接按照科目分到各處官衙;三甲進士分配各縣爲主貳官,諸科依然按照科目分配給州縣諸衙門;同出身的進士和諸科,全都要參加禮部考覈才能授官,諸科還要加一個擬分配部門的考覈。

總得來說,諸科比進士名頭上依然差一頭,而且前路狹窄。

如此才叫咋呼的官員學子們平靜下來。

畢竟除了科目改了,和以前的差別並不大,甚至狀元授官還比以前高,咱們的陳平章想在諸科上照顧他的學生就照顧吧!

何德彥不明白,馬如風這時候突然又提起科舉是要幹什麼。

行禮將陳佑的條陳遞上去,然後恭謹坐下。

只不過趙德昭現在精力都在科舉上面,沒有立刻翻看條陳,而是問何德彥:“何卿前些日子考察學政,對科舉可有看法?”

何德彥本不欲摻和馬如風的事情,但既然天子問了,不妨礙他給馬如風添點困難。

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
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