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

杜太后自然是識字的,疑惑地看了趙元昌一眼,接過他遞過來的口供靜靜翻閱。

初看時尚無甚反應,翻過了一張紙之後,杜太后仍算緊緻的面龐帶了些沉鬱之氣。

將這變化看在眼裡的趙元昌臉上依然保持着嚴肅認真的神情,心裡卻鬆了口氣。

刑訊逼供能得到的只是希望得到的口供,此時捏在杜太后手中的這一份口供自然也不例外。

無論是趙元昌,還是林盛保,都沒興趣知道卞朗究竟從楊邠那裡獲得了什麼指示,他們只需要卞朗按照他們規定的話本那般敘述。

當然,編造出來的東西肯定有不合理的地方,但用來欺騙一個沒怎麼參與政治的婦人已經足夠了。尤其是這份口供只會讓人產生楊邠如此行爲對皇室有害的推論,而不是直接點明楊邠要造反。

畢竟自己做出的判斷比別人硬塞給你的判斷看起來更可信一些。

口供不長,杜太后很快就看完了,臉上帶了一絲絲的憤怒,就是那種錯信了旁人暗自懊悔的感覺。

杜太后仔細回想楊邠說過的話,仍有些不敢相信地問道:“此事爲真?”

“真真切切!”趙元昌十分肯定,“兒子原先也不相信,還特意親自去問了這個叫卞朗的。若是娘娘擔心底下人矇騙兒子,也可以親自問一問卞朗。”

看着趙元昌的神情,又看看手中的口供,再聯想楊邠所作所爲,杜太后不得不承認,或許放任楊邠的話,這大周江山真的會出問題!

短短一個多月,先是丈夫離開人世,之後最喜愛的兒子犯錯被幽禁,好不容易有翻身的機會,合作對象又出了事,杜太后不免有些消沉。

沉默了好一會兒,她終於開口了:“楊相公老了,也到了含飴弄孫的時候了。”

雖然覺得繼續讓楊邠留在朝堂上會壞事,但杜太后還是爲這個合作對象爭取了告老的機會。

趙元昌同楊邠的矛盾目前僅僅是新皇同前朝權臣之間的矛盾,若是楊邠真的願意退,他不介意給出種種榮譽,當即點頭道:“娘娘說得是,楊相公爲國操勞,着實要嘉獎一番。”

“嗯。”看到當了皇帝的兒子還願意聽自己的,杜太后臉色總算好轉了一些,將那份口供放到桌上,猶豫了一下才道:“嬋姐兒快生了吧?再安排幾個御醫和收生婆子過去,待養好了,早日回京來讓我看看孫子。”

盧金嬋懷孕至今,也不過才六個多月,離“快生了”還早。杜太后這番話,實際上是說自己不再想着參與朝政,就等着以後帶孫子了。

趙元昌雖不會讀心術,但也能聽出來杜太后態度軟化。

天家和睦當然是好的,故而他也附和着說笑兩句,一時之間倒有些母慈子孝的樣子。

太后同皇帝想法一致,對楊邠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打擊,他畢竟沒有直接領兵,缺了宮內的支持,一下子就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了。

接下來幾天,彈劾楊邠的奏章愈加多起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楊邠的羽翼也在彈劾之列。

之前答應了讓楊邠體面致仕,趙元昌就沒有趁着這一波彈劾浪潮罷相,而是等着楊邠自己請辭。畢竟一個被彈劾下臺的宰相,和一個自請致仕的宰相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可惜楊邠似乎不想接受這樣的好意,就這麼死撐着。

就在趙元昌漸漸失去耐心的時候,出現了一個意外。

十三日下午申時末,天色漸暗,兩名騎手自樑門奔入汴梁城,沿着南門大街一路喊着緊急軍情直奔左掖門。

來到左掖門前,不等守衛開口詢問便大聲道:“保義軍緊急軍情需送達樞府!”

兩府同皇宮其它部分是隔開的,就在左掖門不遠,故而立刻有一名軍士帶着上繳了兵器的兩名騎手快步朝樞密院行去。

一行三人來到穿過幾道門,來到樞密院所在的一片建築羣,領路的那名軍士叫住一個匆忙趕路的僕役:“這兩位是從保義軍來的,帶來了緊急軍情。”

驟然被人攔下,那僕役吃了一驚,待聽軍士說完之後好似鬆了口氣:“我知道了,這就帶他們去找人。”

軍士點點頭,對兩名騎手道:“跟着此人走便是。”

說完,徑自轉身往回走。

目送其人離開,那僕役纔看向兩騎手,帶着些恭謙道:“請跟我來。”

剛走兩步,突然聽到一陣驚慌的呼喊:“走水了!走水了!”

跑了一路暈頭轉向的兩名騎手還沒反應過來,那僕役立刻叫到:“你們在這裡別動!”

說完就朝那聲音傳來的方向跑去。

很快,他們就能看到那一片建築中透出了火光,在傍晚昏暗的天空下顯得格外醒目。

緊接着各種呼喊不絕於耳,房屋間人影憧憧,本就勞累非常的兩名騎手,受到如此衝擊,竟然就這麼昏倒在地上。

陳佑站在火場邊上,緊繃地面容在火光的映照下顯得陰晴不定。

由於發現的及時,且身處皇宮大內,防火工作一直沒有放鬆,現在火勢已經變小了。

此時火場周圍有幾輛木車,僕役們正不停地按壓木柄,從車內噴出一道道水柱。另有人朝火焰邊緣砸水袋,那裡正有僕役在搬運物事、拆毀房屋,這是爲了防止火勢蔓延。

“承旨,燒燬的這一間是雜務房的庫房。”梅鬆走到陳佑身後輕聲報告,“裡面沒放什麼重要的東西,平常看管也不嚴密。”

陳佑看着翻騰的火焰,眼神幽幽。

好一會兒才道:“讓滕青把今天看守此處的人看好了。”

“是。”梅鬆答應一聲,轉身離去。

陳佑長舒了一口氣,這若不是人爲縱火,他就有麻煩了。

看了一陣,他轉身準備回書廳,卻看到站在不遠處看着火場不知在想什麼的楊邠。

發覺此處着火的趙元昌一連派了三四波人來探問情況,等到一炷香之後,火終於滅了。

火災被消滅的消息穿過去不久,就有宦官來宣樞密院三樞密四承旨至廣政殿覲見。

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
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