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

bookmark

陳佑回長安之前,陳摶已經在五鬆的陪伴下抵達長安城了。

畢竟是後世有名的隱士,雖然他也修道,但陳佑還是抽空帶着禮物前去拜訪。只可惜也不知陳摶是不想說還是不會說,總之除了一些爲人處世的思想外,問到如何爲政,他只是說一些套話。

雖然沉迷修仙,但陳摶不是傻子,很清楚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他不想沾染政治,陳佑也不強求,轉而邀請他抵達洛陽之後去書院講一堂課。

陳摶沒有拒絕,反正他身體好精神好,去洛陽見見皇帝順便講一堂課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由於官家回覆還沒到,侍衛司的兩個軍去向未定,所以陳摶還留在長安,陳佑專門買了一個宅子讓他住着,五鬆小道士每日陪在他身邊學道。

說起劉守忠和石守信,這兩個都是歷史上趙匡胤義社十兄弟一員,可惜的是陳佑只是依稀聽過這個名詞,具體有哪十個人他說不上來,也就石守信在後世比較有名,他能記住。

所以,當這兩個人來到京兆府的時候,陳佑是準備不着痕跡地同石守信拉一拉交情的,可惜陰差陽錯之下最後是帶着劉守忠一起上了戰場。

說實話劉守忠做得也不錯,但不知道什麼原因,陳佑總感覺差了點什麼,也因此對這個結果有些惋惜。只可惜他不敢光明正大地同禁軍將領拉關係,這點遺憾只能放在心裡。

除了上面這兩件大事以外,還有一件事是陳佑需要考慮的。

如今京兆府五千多府兵,看着人數不多,但這是獲准挪用需要上交國庫的那一部分稅收得來的。如果秋稅無法挪用,京兆府維持這五千人就有些吃力了。

陳佑現在猶豫的是要奏請增加京兆府日常府兵員額呢,還是裁剪一部分府兵呢。

爲此,陳佑特地召集了一干僚屬來商議,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想要京兆府維持現狀,五千府兵是底線,再少的話府衙就必須放棄對一部分偏遠鄉村的掌控。

府兵和派駐的禁軍不同,府兵是府衙來養着的,而禁軍糧餉主要是來自京師,府衙供應的只佔很小的一部分。如果京兆府奏請增加禁軍數量,只要理由充分,很容易就能批下來,但是奏請增加府兵數量,就要冒點風險了。

畢竟當兵吃糧,吃誰的糧就聽誰的話,你一個地方官要養那麼多兵馬作甚?

這是陳佑提出的後勤改革的一部分,結果他自己也無法躲過這個新規定。

想了兩天,陳佑的應對方法是拆分府軍。

京兆府的府兵現在分爲三個部分:老府兵、警察營、防務營。他本就不準備把這三個部分合在一塊,既然如此,索性就徹底分開。

在奏章中,陳佑聲稱各州府緊要關隘都有禁軍駐紮,無需供養太多兵馬,應該取消傳統的州兵府兵。

取消府兵之後,可以設立一個治安曹,專門管理境內治安偵緝事宜。治安曹管轄警察,按照負責事務的危險性劃分不持械、持棍、持刀等,同時增加治安曹內技術官的比例。

再之後是稅曹,現在京兆府還在讓府兵警察營幫忙威懾不願意繳稅的人,以後應該在稅曹底下招收專門的稅務員。這些人不需要懂賬目也不需要接觸錢糧,更甚者持械的機會都很少,他們所要做的就是身穿統一制服,保護稅曹的稅吏覈查賬目收繳稅賦。

最後就是防務營了,不管怎麼說,禁軍都是朝廷才能調動的,日常需要剿匪、押送、護衛之類的,還得地方自己來。這防務營人數不必太多,只要能滿足日常使用就好,比如陳佑覺得京兆府有兩千人就夠了,臨時人手不夠的話還可以拉上持械警察。

如果這份奏章能夠獲批,毫無疑問,警察和稅務員都是從府兵轉過去的,而且京兆府這麼大。不論是警察還是稅務員都不可能太少,這樣算下來,人數超過五千沒什麼問題。再說這也不是養兵,是爲了更好的治理百姓,申請多一些稅賦份額也更容易。

畢竟地方官,想法子鑽中樞的空子爲自己施政爭取好處纔是正理。如果陳佑以後執掌朝政,那肯定得想辦法堵上他當地方官的時候找出來的漏洞,這就叫屁股決定腦袋。

這份奏章也很快朝洛陽送去,哪怕他前一份奏章才送過去沒多久。

說實話,若不是不想表現得太過諂媚,陳佑甚至動過每天一份奏章的念頭。

比如下雨了、天熱了,雖然沒變成天災,但他這個京兆尹看到之後心中焦急,同官家說一說;再比如發現了新奇的事物,立刻派人送給官家看一看嘗一嘗;又或者突然降溫,就想到官家要注意保暖保重身體。諸如此類的瑣事,爲得就是讓皇帝不會忘了你,覺得你和他一條心。

然而陳佑可不僅僅想要做一個被皇帝看好的臣子,如果無法更進一步的話,至少也得讓皇帝不得不依賴他。

這個目標有些遠大,短時間內實現不了,所以陳佑需要表現自己在政務上的價值,日復一日強調自己的能力與忠誠。

沒過幾天,李明卿來信了,問的就是削減府兵和設立治安曹、稅務員的事情。李明卿好歹也曾當過一州刺史,首要問題就是府兵少了,偌大一個京兆府他要怎麼管。

現在可不是承平年代,說是亂中有序,其實就是亂,一個弱勢的府衙,只會讓京兆尹的命令出不了長安城。

陳佑不得不去信解釋治安曹的作用,可惜李明卿認爲既然是治安警察,你要是進行軍事訓練肯定會讓官家不滿,不進行軍事訓練作用就比不過正規府兵,說白了就是這東西沒什麼用。

你還別說,李明卿說得確實有道理,陳佑仔細想想也不得不承認。

可朝廷留給京兆府的稅賦份額不多,如果不能繼續挪用需要上計的部分,要麼裁軍,要麼加大稅負。陳佑不想留下一個不惜民力的名聲,設立治安曹等舉措是他暫時所能想到的最好方法,可以光明正大的要求增加京兆府留用的稅賦份額。

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
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