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

bookmark

這麼說也不太對,董成林其實彈劾過陳佑好幾次,兩人也不是什麼不打不相識。

不過陳佑在周山開了一個書院的事情在洛陽算是人盡皆知,陳佑課上的一些言論多有流傳,支持者有之,批判者有之,無視者也不少。

總之,在聽說了此事之後,董成林便想查個仔細,若真的是歪理邪說,哪怕陳佑深得官家看重,也照樣彈劾不誤。

沒想到真正瞭解了陳佑的理論之後,雖然有看不慣的地方,但大多數觀點頗合他的意。

於是,感覺到吾道不孤的董成林寫了一份萬言書遞到御前,把陳佑好好的批判了一番,直言希望官家能夠鞭策陳佑摒棄那些錯誤的觀點,發揚正確的觀點,好好的爲國爲民建功立業,不要走入邪途。

董成林雖然變得沉穩了,但本性還是沒變。

這份奏章不出意外地送到了陳佑手中,陳佑看了之後也沒什麼想法,他知道董成林的性子,不準備去招惹這傢伙。只不過從那天開始,他在書院中本就十分收斂的言論更加平和正常,輕易不會說出什麼驚世駭俗的話語。

沒辦法,董成林可以不理會,但天子的敲打不能不放在眼裡。

至於董成林,雖然他依然會彈劾陳佑,但陳佑辦事需要涉及到樞密院的地方,他卻十分配合。只不過每次都試圖說服陳佑放棄“錯誤觀點”這一條叫陳佑有些招架不住。

“山長!”

蘇鳳羽從洞開的木門走了進來,他將手中一疊薄薄的紙張放到陳佑面前:“這是重新修改的課程安排,你看看可不可行。”

陳佑接過紙張,笑道:“這裡不是書院,再叫我山長有些不合適了。”

蘇鳳羽咧嘴一笑:“習慣了,一時改不過來。”

陳佑搖搖頭,沒去理會蘇鳳羽,低頭翻看手中的課程安排:“我先看看,你坐一會。”

他知道,蘇鳳羽這是還記着那四十個學生。

原本以爲會被貶職,沒想到最後竟然有功無罪,換成誰都會喜出望外,蘇鳳羽也不例外。但他一想到死去的那四十個學生,就感到良心不安,爲了防止自己有一天會忘了那些學生,他便一直稱呼陳佑爲“山長”,好時刻提醒自己,曾經在書院教導過那些爲國戰死的學生們。

相比之下陳佑就冷血多了,乍聽到消息的時候,他還會震撼會惋惜甚至自責,但很快就會將這些情緒放下,畢竟還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去做。

他只會在成功之後緬懷犧牲者,如果不能成功,再多的緬懷也不能讓那些人的犧牲變得有意義。

說回眼前,蘇鳳羽這份安排,已經是第六版了,在陳佑看來,絕對能符合趙元昌的要求。

首先,全部課程被劃分爲五類:後勤、馬軍、步軍、水軍、經典。

後勤是陳佑提出來的,這年代沒有後勤的概念,但是有輜重這個詞,基本上乾的就是後勤的活。而且大家也很重視輜重,除了專門負責糧草轉運的官員,軍隊中的後勤人員能佔到整支隊伍的兩成到四成,這個數字一般不包括臨時徵用的民夫。

曹操注孫子兵法中提出:卒十騎一重。養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裝,廄二人主養馬,凡五人。也就是十名騎兵要有五個人保障後勤工作,佔全員的三分之一。步兵就簡單了,他後面說十個步兵只需要三個人負責。

類似的記載比比皆是,此處就不一一列舉。

陳佑提出的後勤,除了軍隊本身,還包括地方州縣以及日常戰備維護。

問題就在於,這年頭的軍隊,最依賴的其實是糧和餉。只要狠下心來,籌措糧餉並不困難,這正是叛亂無法杜絕的原因之一。

於是陳佑的任務就是研究怎麼通過推廣這個“後勤”的概念,讓軍隊對中樞的依賴性增加,從而無法輕易造反。如果科技發展到熱武器的話,這個目標實現起來就要簡單不少。

馬軍步軍水軍,當代的三軍,不求精通,至少得讓那些學員瞭解。

最後的經典,其實就是文化課,這個課最主要的目的其實是宣揚忠君思想——這纔是成立講武堂最主要的目的。

對此,陳佑並沒有特別的感觸。軍隊總要有一個效忠的對象,與其讓軍隊忠於金錢利益以致於獨走,還不如讓其忠於某個能代表國家的實體,比如“皇帝”,或者其它什麼事物。

他自己的話,大概就像孟子所說的那樣: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擡起頭來,他朝蘇鳳羽露出笑容:“辛苦了,就按照這個來吧,叫人謄抄一份奏章,然後拿給我。”

“好!”蘇鳳羽點點頭,“若是沒什麼事情,我就先下去了。”

“嗯。”

將蘇鳳羽打發走,陳佑重又拿起另外一份文書翻開。

周山書院,汪弘洋也在翻看兩份名單。

明年春天可能會開科舉。這是山長陳佑得到的消息,消息來源是某位天子近臣,具體內容是官家今日突然談到去年考中的那些人表現尚可,還感慨今年因爲遷都和戰事而沒能舉行科舉考試。

現在已經入秋了,如果明年要開科取士的話,近期就該下詔各州縣開始發解試。

發解試需要在原籍參加,而周山書院很多學生都是蜀地的,於是書院準備在詔書頒佈之前幫助不想回鄉的學生落籍在河南府內。最不濟也能在周邊,總不需要遠行千里回到家鄉。

汪弘洋眼前的兩份名單,一份是需要落籍的學生,另一份是想要回家的學生,還有不少人不在這兩份名單上,因爲他們並不想參與科舉。

反正有山長在,只要努力學習能力足夠,被陳佑徵辟或者舉薦也是一條爲官正途。

陳佑,現在也是某些人的背景了。

回鄉的那份名單暫且放在一邊,汪弘洋拿起要落籍的那份名單。

落籍河南府,不難,但過程比較繁瑣,想要抓緊時間迅速完成,還需要藉助陳佑的身份。

好在連年戰亂,戶籍制度的執行不算嚴格,否則的話,陳佑也沒辦法一次性幫助這麼多人落籍,

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
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