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

bookmark

新都城北十里有一個村子,何家祖宅就在這村裡。

這村子名爲何家村,不用說,村裡都是沾親帶故的,丁口都歸在一份族譜上。

此時,何璨攙扶着何家現任族長何有良走在何家村邊上的田埂上。

這何有良正是何璨的父親,身上有一個武騎尉的勳位。這個勳位是當初他檢舉另一個家族意圖謀反得到的,當時還是王樸親自送來的敕命。

至於那個被檢舉的家族是不是真的要謀反,反正從那家查出了一些證據,又得了一大筆錢糧,這就夠了。

現在農忙還沒結束,一路上不時遇到村民站在路邊恭敬地稱一聲族長。

可見何有良對自家族人還是蠻不錯的,算是一個合格的族長。

父子兩人邊走邊聊,說的都是一些家常之事。

待走到僻靜之處,眼見四周沒人能聽到此處聲響,何璨終於忍不住開口道:“爹,府衙那邊......”

何有良看着青青蔥蔥的田地,發出蒼老的聲音:“大哥啊,你是何家的宗子,我這麼大了,也沒幾年好活了,以後這偌大的家族還得交到你手上。何家想要什麼,需要什麼,你要明白。”

這話聽起來帶有一些失望,何璨仔細思考了一陣,還是面帶愧色道:“請爹爹明示。”

“陳佑從樞密院都承旨到知錦官府事,你是怎麼看的?”何有良沒有直接說出答案,而是試圖引導何璨自己思考。

何璨一邊扶着老父親向前走,一邊轉動腦筋,好一會兒突然恍然道:“難道不是失了聖心?”

“還沒蠢到不可救藥的程度。”何有良哼哼一聲,“聖人就在錦官府,官家怎麼可能讓一個失了聖心的人來此?”

何璨連連點頭,只聽何有良又道:“而且劉興元身邊傳出來消息說,陳佑的岳父前些日子成了吏部尚書,有此臂助,你覺得他會在錦官府待多久?”

劉興元就是興元節度使劉承澤,只要有一些關係,這等事情也不難打探。

上元節之後,中樞出現的空位基本都補上了。

李明卿最終還是沒能進入政事堂,不過接了吏部,也算是榮升。

同時,吳巒升任樞密使,劉承澤升任檢校樞密副使,另調了成德節度使馬青入京充任樞密副使兼殿前司都指揮使,負責編練新軍、組建殿前司親軍。

原朔方節度使馮暉接了馬青的職事,朔方節度使由原順義節度使杜忠擔任。至於順義軍,猛將精兵編入新成立的殿前司,其餘兵員留給鄉兵團練。

政事堂這邊則是江夏青加史館大學士、兼修國史,三司使閻俊臣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院大學士,三司副使黃世俊接任三司使。

空着的昭文館大學士應該還是留給劉明的。

這些都是邸抄上有的,何家人在府衙縣衙有關係,抄出一份邸抄並不是難事。不過李明卿是陳佑岳父這件事,卻還是從劉承澤那邊偶然聽來的。

何璨也不傻,都說得這麼明白透徹了,他只是稍稍思考便道:“短不過一年,長不過兩年。”

他也想到了,只要盧金嬋和現在還沒出生的皇子離開蜀地回到開封,哪怕趙元昌沒想起來陳佑,身爲陳佑岳父的李明卿也會想法子將陳佑調入中樞。

聽到何璨的話,何有良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容:“不錯,那你認爲陳佑需要什麼,而咱們家又需要什麼?”

這一次何璨思考的時間有些長了,不過何有良不急,他在田埂上慢慢走着,等待自己的兒子說出正確的答案。

好一會兒何璨才帶着一絲不確定道:“陳使君想要政績,而我們家要的是利益?”

“孺子可教也!”何有良十分滿意,“只要我們能獲得好處,不論這個陳使君想要作甚,何家都配合。雖然我們這次趁機吞了不少田地,但還不安穩,如果能換一個州縣的職事,便是多出一些錢糧也無妨。”

何璨點點頭,明白自家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官面上沒個能撐起場面的人,雖然家大業大,可是並不保險。

何璨自己雖然有官身,但是沒有職事,能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如果能通過支持陳佑謀取政績而獲得實缺實職,對何家未來的發展有極大的好處。

想到這裡,他當即道:“我今天下午就去尋使君。”

“不過你也要注意,我們雖然是各取所需,但保不準對面是貪得無厭的人,他不說,你就不要上趕着幫忙,好歹咱們也同劉興元、王承旨有些個交情,他陳佑總不至於來強的。”

何有良還是擔心何璨沉不住氣露了底,一再叮囑何璨要端住。

陳佑中午是在新都縣吃的飯,吃完休息一陣後,何璨就找了過來。

讓陳佑沒料到的是,何璨這一次沒有再提耕牛農具的事情了,而是旁敲側擊地詢問府衙的缺員。

一直提着心思的陳佑立刻反應過來,明白何家是看上了府衙中的職事。

左右缺額較多,陳佑也不在意拿出一個空位來給何璨。

至於說拿出來的職事品階能不能配得上何璨的給事郎,陳佑是完全不在意。他自己的散官位也只是正四品下的壯武將軍,可絲毫不耽誤他當從三品的知府。

一頓茶喝完,陳佑利用一個參軍事的缺換到了何家的積極配合,雙方各取所需。

陳佑也算是明白了,何家想要的是一個保護傘,就像有活力的社會團體頭上的保護傘一般。只不過何家想將自家人推上臺面,卻比有活力的社會團體的保護傘可靠多了。

可以想見,只要有了這個保護傘,何家日後一定能穩穩當當的發展。

不過陳佑不在乎,他相信只要農事宣講院能發展下去,地方豪族在鄉里的影響力會漸漸降低。

農業時代有一點比較好,那就是再大的商業行爲,最多影響一城一地。尤其是現在天下不太平,只要軍隊在手,地方豪族就翻不起浪花來。

繼鍾家之後,何家也站到陳佑這邊,剩下的幾個家族在糾結一番之後也必須做出一個選擇了。

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
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