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

三月十七日凌晨,原蜀將楊光遠領兵突襲劍門關;午時許,綿谷豪族王世安起兵奪州城、攻葭萌關;申時許,利州大盜吳柳樹攻陽平關,被守軍擊退。

劍門關、葭萌關、陽平關,從南至北,北面陽平關鎖住金牛道,南面劍門關可以攔住劍州兵馬。

利州制置使一般都是在興元府,故而當詹勝元收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

其實詹勝元也不是什麼都沒做,收到從錦官府送來的提醒之後,他就派人到處打探,感覺到了不尋常。

只是不同於西川行營,利州制置使司只有他一個制置使,不得調令就不能隨意調動兵馬。

至於說整個蜀地官職最高的劉承澤,身爲興元節度使的他沒受詔命就不得離開興元府。

好在整個利州制置使司轄下,只有漢中這一塊較大的平原地區,而且漢中關隘也多,制置使司近半兵力都在漢中。

得到消息之後,詹勝元立刻調兵增援三泉縣。

他正準備帶兵出發,樞密院的命令就到了,緊接着又得到劍門和葭萌失守的消息。

同劉承澤商議一番,決定還是保守一些比較好,於是委任一人爲偏將,領兵前往三泉。他對三泉諸軍的要求就是扼守住陽平關,同時清掃周邊山寨,對利州叛軍保持壓力。

而他自己,則領兵翻越米倉山,準備沿集州、巴州自側面攻利州,這一條路就是米倉道。

而錦官府這邊,陳佑除了命令各州州兵嚴守城池之外,沒有任何動作。

西川行營的應對就是在局勢不明朗之前,維持住錦官府的穩定。

只不過也不可能一直縮在錦官府不動彈,平時還好,若戰亂真的波及到錦官府周邊,去年夏天大量存糧被運出去的錦官府支撐不了數萬兵馬太長時間。

十八日下午,漢州校尉全師雄襲殺知州,劫掠糧秣錢銀之後奪鹿頭關、白馬關,奔綿州而去。等陳佑得知消息之後,不得不讓副都監劉正嵐帶兵前往漢州坐鎮,同時奪回兩關。

同日,原後蜀保寧軍節度使,現武德軍節度使袁宏偉在前往鹽亭縣的路上遭遇刺殺,索性衛士得力,無甚大礙。

同日,果州亂民衝擊州衙,南充縣尉趁機殺縣令,裹挾民衆驅逐知州、校尉,據城自守。

只不過這個縣尉估計是沒腦子,當天晚上在宴請城內豪族的時候被當席斬殺。等果州知州和校尉重整兵馬準備進攻州城的時候,當地豪族大開城門,捧着那縣尉的腦袋迎接二人入城。

與此同時,戎州、瀘州南部夷人之亂已經持續數天了。戎州州城被圍,不久前城內爆發內亂,若不是城外夷人大軍後力不濟,州城肯定會陷落。

夷人軍之所以後力不濟,得益於慶符縣的董成林。慶符和州城宜賓相去不遠,董成林聯合一部分熟夷部落,牽制了大量的夷軍兵力。

蜀地四制置使司,就只有夔州制置使司還算安穩,但這安穩沒有持續多久。二十一日,沈國再次進攻江陵,同時位於周、沈邊境的蠻夷生亂,施州、夔州、歸州、峽州皆有亂起。

不過沈國也不安穩,諸王爭儲已經達到最關鍵的時候,同去年周國一般,隨時有可能爆發內亂。

就在這一片紛亂之中,權知錦官府事陳佑下令整頓府內商稅。

由於官家尚未批覆陳佑關於商稅的奏章,所以暫時沒有設立稅曹,而是將徵稅事分成三份。

其中普通商品交易稅由倉曹參軍事曹延之負責徵收,錄事鍾安裕爲之副;奢侈品交易稅由參軍事龍昌才負責徵收,錄事何進爲之副;鹽鐵茶等專賣交由參軍事樑羨負責,錄事韓向陽爲之副。

值得一提的是,韓向陽是陳佑新近徵辟的一個人才。他原本是後蜀大將軍、太傅楊中廣的幕僚,在楊中廣服毒自殺後護送其靈柩歸鄉,安頓好之後纔回到錦官府求個前程。

在徵召數位賬房先生,又增加了胥吏之後,曹延之等人終於行動起來。

三種稅的徵收難度各不相同,其中專賣稅最容易,但是要盯着走私,比較危險;而奢侈品稅要面臨大族豪富的人情請託,公私如何權衡,十分考驗人;普通商品稅最繁雜,尤其要經常翻查賬目,對賬房先生的需求量比較大。

至於爲什麼不在城門口設立檢查點直接對出入城門的商品徵稅,而要採取這種費力的方式?

還不是爲了多重收稅!

就相當於現在的營業稅,每一次交易都要交一次稅,一買一賣,同一件商品可能要至少也得繳納兩次稅。

而城門口收稅則相當於增值稅,只是在商品進入“城池”這個市場之前,根據價格估值徵收固定稅收,之後的交易都不再收稅。

如果嚴格執行規程,且兩者稅率相差不多的話,很顯然前者能收到更多的稅金。

爲了錢,陳佑也是蠻拼的。

想要查賬,就得有合格的賬房先生,但是賬房先生不夠怎麼辦?

於是,在書院還沒建設完成的情況下,算學院提前開始招收學生了。

按照陳佑定下的規矩,這次提前招生不是爲了培養數學家,而是要培養賬房先生。

故而除了院長賈義,以及賈義邀請來的兩個研究算學的同好之外,還聘請了幾名老賬房來傳授經驗。真要說起來,這應該可以算是初級賬房培訓班。

就這樣,幾天之後,陳佑一算,這幾天增加的稅收剛剛夠爲了收稅而增加的開支!

好在稅收在逐漸增長,想來一個月之後應該會有較多盈餘。

隨着商稅徵收逐漸步入正軌,錦官府的一些商人受不了了,他們繳納的每一筆稅金,都是在利潤上割肉。

在一次次的串聯之後,在錦官府影響力比較大的二十個商販齊聚鍾家,想要鍾青昌拿出個章程來,同時帶頭爲錦官府商人爭取權益。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鍾青昌這個時候竟然生病了!而且還病得比較重,直接就臥牀不起了。

出面接待衆人的是鍾家宗子,鍾青昌的嫡長子鍾安潤。

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
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