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

“戌時動手。”府衙書廳內,寧王趙元興正在向周弘順說明今晚的計劃,“時間一到,你就帶着衙役在城內緝捕盜賊,聲勢越大越好,儘量掩蓋住皇城亂象。”

“府尹放心。”周弘順臉上略帶了些激動。

“別大意了,秦王手下可能還在城內。”

周弘順臉色嚴肅起來,朝趙元興拱手道:“府尹放心便是,我會先在右掖門造出動靜。”

因爲皇城落鎖之後拿不到鑰匙,所以趙元興今晚會從平武軍負責的西華門一帶通過吊索入皇城。周弘順帶着衙役在右掖門那邊造出聲勢來,就是一個簡單的聲東擊西。

趙元興此時還不知道立秦王爲太子的冊書已經寫好了,他打定的主意是控制昏迷之中的趙鴻運,同時將皇城中的八璽和政事堂印捏在手中。

這樣的話,即便沒有政事堂相公的幫助,也能直接僞造聖旨。

至於說軍隊的支持,在他看來,一個侍衛親軍步軍司副都虞候就夠了。一旦獲得大義名分,就可以通過這個副都虞候掌控住開封府的禁軍。

大義在身,兵馬在手,位子就穩了。

韋城縣東交戰雙方皆鳴金收兵,盧璟現在是以守爲主,雖然兵力處於弱勢,但不慌不忙,就這麼將鎮寧軍攔在此處。

在距離戰場五十里的德勝南城,盧璟長子、義成軍都虞候盧孟達騎在馬上,悠然入城。

城門口的屍體還沒清理,一股血腥味撲鼻而來,顯然是剛經過一番爭奪廝殺。

城中各處不時傳來嚎哭叫罵之聲,顯然是被擊潰的鎮寧軍殘兵在禍亂百姓。

不過盧孟達對此仿若未聞。

除了守在城牆上的軍士,他身邊就只剩一隊親兵了,沒有多餘的兵力派出去整頓秩序。其餘軍兵在攻破城牆之後就立刻趕到城北,試圖奪取浮橋,攻入北城。

盧璟放任荊王聯絡藩鎮,爲得就是今日。

晚唐藩鎮爲害甚重,自唐至周,奪取中央政權的無一不想削減藩鎮,集權中央。

只可惜每次都是剛有些成效,就發生政權更迭,地方軍頭趁着中央無力重又坐大。

趙鴻運稱帝之後就開始一步一步削減各地節度使職權,現在兩京周邊的大多數節度使都只剩一州之地。只要這種情況再持續幾年,兩京這邊怕是能夠將節度使裁撤掉了。

只可惜趙鴻運身體不行了,皇位更迭,便是盧璟這等國戚也沒辦法預測這周國以後會怎樣。

所以,他就等着荊王趙元盛勾連藩鎮帶兵入京,然後趁着城中空虛奪取州城。

一旦日後有變,他義成軍佔據二州,也有先手優勢。

而如果秦王繼位,只要他不佔據廣晉府這樣的大城,也不會有事。

這些想法在腦子裡過了一遍,盧孟達輕輕搖頭,臉上露出一絲遺憾。

原本是想,荊王最好能拉着彰德、鎮寧二節度盡起兵馬一同入京,這樣就能得到兩城。

沒想到彰德軍節度使也不知是膽小還是謹慎,沒同荊王攪和到一塊,只有才成軍不久的鎮寧軍節度使沒忍住從龍之功的誘惑。

正想着,前方跑回一個軍士:“虞候!攻入北城了!”

“好!”盧孟達露出笑容大讚一聲,隨即下令道:“你通知劉指使,分出兩都維持城內秩序!”

“是!”那軍士應了一聲,又轉身朝回跑。

許州舞陽縣東部的一處驛站,此時天色將晚,驛長正就着燭光撥打算盤覈對賬目,突然聽外面官道上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聽蹄聲似乎人數不少,正飛速地由遠及近。當下變了臉色,也不管賬目已經算了一半,直接就跑出門。

只見一陣煙塵自南而來,粗略估計有十餘騎。

當即高聲喊道:“老孫!趕快帶人把馬廄打開!”

話音未落,那一隊騎兵就到了跟前。

只聽一陣馬匹的嘶鳴聲,這些馬皆是前蹄擡起虛蹬,就這麼驟然停下,直看得驛長一陣心疼。

“換馬!”這些人迅速翻身下馬,其中一個騎手大喝一聲,扔來一個手掌大小的物事。

驛長匆忙接過,定睛一看,卻是秦王府校尉的牌子!

當即就是一驚,連忙遞還給那騎手:“校尉稍等,馬上就好!”

說着,立刻轉身一路小跑朝馬廄去,便跑還邊喊:“老孫!十六匹馬!”

他這一走,卻沒聽到那一聲“殿下”!

“殿下,歇一晚上吧!”蔣樹的話語間飽含着擔憂,只是聲音有些沙啞。

此時這十多人皆是蓬頭垢面,髮絲散亂,臉色發白,眼睛泛紅,嘴脣乾裂。

秦王趙元昌扶着馬歇了一陣,回頭看了看跟隨自己的這羣軍士,猶豫一下開口道:“歇半個時辰。”

聲音也是沙啞疲憊。

“殿下!”蔣樹還要再勸,卻被趙元昌攔住:“堅持不住的可以留在這裡,能繼續走的,先含一片參片。”

說完這句話,趙元昌走進驛站大堂,拉了一條長凳靠在牆邊,從懷裡一個布包中取出一片參片含在嘴中。然後坐在長凳上,背靠牆壁閉目養神。

其餘人等也都是同樣的動作。

正在這時,驛長牽着兩匹馬走到門外,一扭頭卻看到一羣人都在堂中。

正猶疑見,聽到動靜的蔣樹連忙起身走到外面,然後小聲道:“半個時辰之後叫我們,準備好熱水、粥食。”

見驛長點頭答應下來,他重又回到堂中坐下。

半個時辰須臾即過,此時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

驛長叫醒趙元昌等人,此時馬匹、熱水、粥食皆已備好。

將口中參片取出,放到水袋中,灌了一袋熱水。

然後洗了把臉,迅速喝完一碗熱粥。

問清楚此處地點之後,一行十六人翻身上馬,絕塵而去。

汴京城,陳佑將帶着樞密院符文的趙普引薦給皇甫楠之後,立刻孤身入城。

他們帶來的二三十人在白天就分散入城了,至於盧家的情況,還需要他親自去詢問。

由於皇甫楠是馬軍的,雖然能知道早已安排好的值守班次,但卻沒辦法探知臨時安排的值守地點。

爲了不出錯,陳佑準備安排人盯緊了開封府衙和寧王府。

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
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