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

不管陳佑怎麼包裝自己的話語,最終的目的還是擴軍。

因此,王彥川沒有立刻表態支持,只是說自己會將在京兆府的所見所聞仔仔細細回報給官家。而黃世俊也只說了相似的話語,政事上他可以直接支持,涉及軍事的話他還是決定小心爲上。

這兩個人的反應,陳佑早有預料,並沒有多少失望的情緒。按照他的安排,黃王二人所能見到的將是:京兆府看起來越來越好,但暗地裡還有很多敵人意圖破壞,有必要加強京兆府的實力。

當然了,相同的事實用不同的敘述技巧好不篡改地說出來,給人的感覺也不一樣。別看這兩人現在表現出傾向於陳佑的態度,實際上陳佑也不知道他們會在奏章裡面怎麼寫。

不過沒關係,陳佑相信武德司的能力,京兆府必定有武德司的探子。只要消息來源多樣化,就可以拼湊出部分實情,作爲一個曾經多次帶兵打仗的皇帝,趙元昌應該能做到這一點。

次日上午陪同二位宣撫使在城內轉了一圈之後,陳佑也不再主動去找他們兩個,他重新把工作重心放到編書上來。

他現在已經在京兆府立住腳了,只要不發生戰事,身爲下官的高啓只能縮在府衙之中。說到底,高啓只是一個少尹,手中沒有兵權,府衙僚屬基本上都聽府尹的話,府內各縣也漸漸倒向府尹,他這個少尹不可避免的被邊緣化。

京兆府境內羣盜並起是他最後的反制手段,如果陳佑被逼放棄剿匪,則其可以成爲各縣地頭蛇的領頭人,組織起新的本地派同陳佑扶持起來的府尹派打擂臺。

自然而然的,作爲富平縣最大地頭蛇的張金善也收到了高啓的傳信。

原本他還準備追隨高啓,但得知自家弟弟要調往京城去之後,他改變主意了。

在雨金堡張家的書房中,前任富平令張金仁老老實實坐在椅子上,看着自家兄長站在書架前翻找。

這書房裡沒有放多少書籍,反而是各類擺件古玩比較多,書桌之後的書架上也只有寥寥幾本書,更多的是層層疊疊的散亂紙張。

張金仁精神有些疲憊,他剛剛從歡迎新縣令的宴會上回來。

前兩天他得到自己被調入京中的消息之後立刻就讓兒子通知自家兄長,沒想到兒子被打了一巴掌,這兩天一直在他耳邊數落大伯的惡行。

偏偏他回家之後知道了兒子被打是因爲胡亂說話,但畢竟是親生骨肉,兒子那紅腫的臉頰叫他心疼不已。一邊是自己兒子,一邊是如父長兄,着實讓他心亂如麻。

再之後兄弟二人議定靜觀其變,他對自己即將被調往何處一無所知,只能在焦慮中等待。直到今天才從新縣令手中接過調令告身,原來是調任司農寺丞。

他本來是鬆了口氣的,結果先是看出來除了縣令金長順外,其餘三位新上任的官員都是當兵的,之後又在宴席上發現其餘各家似乎有聯手對付張家的跡象。

種種事項結合在一塊,他只是感覺心累已經很堅強了。

翻翻找找的張金善先是找出一封信扔到張金仁面前,然後找出一把鑰匙,蹲到牆角用短刀撬開一塊石板,撥開約半指深的土層,取出一個頭盔大小的木箱。

這木箱該是桐油刷過,拿廢紙擦去表面的泥土之後鋥亮如新。

纔看完信的張金仁正皺着眉思考,就看到自家兄長提着這麼一個箱子咚的一聲放到桌面上,不免有些驚詫。

張金善沒急着打開木箱,將鑰匙放到木箱上,他坐到書桌後的椅子上,目光看向那封展開的書信,開口道:“這是長安高啓送來的信,他的目的想來你也清楚。”

直呼其名,這態度很明白了。

張金仁看着兄長,問道:“大哥你是要投靠陳府尹?”

“不是。”張金善搖頭,“這次你能調入京中,是一個機會,你離開之後,咱們家會老老實實呆在雨金堡,什麼事都不沾,儘量不給你添麻煩。”

他十分鄭重地看着胞弟:“咱們家以後會是什麼樣子,就看二哥你在京城能走到哪一步了。”

說着,他拿起鑰匙,咔嗒一聲打開了木箱上的鎖,掀開蓋子,入目就是一片銀光。

“這!這是......”張金仁猛地站起身來。

箱子裡是滿滿一箱銀子,有半個拳頭大小的銀錠,也有拇指大的銀粒,這一箱子如果都是銀子的話,怕是有一萬兩之多!

一萬兩,就是一萬貫,對張家來說,擠一擠臨時拿出一萬貫銅錢能夠做到,但這一萬兩白銀,是怎麼積攢到這麼多的?

張金仁有些難以置信地看着兄長。

張金善手放在銀子上,面色複雜地看了好一會兒,拍了拍這些銀兩:“這裡面有六千八百多兩白銀,以及兩百三十兩黃金,你去京中的時候都帶上。”

說着,他用書冊在桌面上圍出一塊空處,抱着箱子猛然傾倒,一陣脆響,所有的銀子都倒在桌面上。

張金仁這纔看出來箱壁似乎有些過於厚了,怪不得裝滿一箱也纔不到七千兩白銀。

只見張金善雙手探入空空如也的木箱中擺佈一陣,先是將箱底扣開,是一層黃豆大小金銀夾雜的顆粒。

這還沒完,箱底扣開之後,他又扣下左右兩壁,取出十多張金葉子,也就是金箔。

“這都是咱們家這些年存下來的。”張金善看着自己通過各種途徑積攢下來的金銀,有些心痛不捨,說話時甚至帶着些顫音。

不過他好歹知道什麼是重點,深吸一口氣,把鑰匙遞給胞弟:“你都帶着,該打點的時候不要扣扣索索,只要你能站穩,能爬上去,花出去的都能掙回來。”

“哥!”張金仁握緊鑰匙,動情地喊了一聲。

他真的沒想到,兄長叫自己過來是爲了這件事。

張金善嘆了口氣:“我是看懂了,這陳府尹不想叫我們好過。那我就按他想的,咱們老老實實待在雨金堡,什麼時候你出息了,什麼時候咱們家就好過了。”

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
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