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

面對衆人擔憂,衛朔輕笑道:“南洋剛剛被征服,至少十年內不會出問題,子遠擔心是毫無必要的。另外,大家別忘了,收復秦州之後,我們還可以到益州買糧,再加上盛產糧食的江左,足以保證遼東糧食所需。”

“而且有關發展關中一事,不能僅僅從遼東一隅之地角度來考慮,大家應該站在天下一統之後的大格局上考慮。日後統一了天下,在江左還有大量肥沃土地等待開墾,一旦南方土地被開發出來,再加上高產物種推廣,足以滿足數千萬乃至上億人的糧食需求。”

“到時只需修建一條橫跨南北的大運河,再加上發達的海運,南方糧食就能源源不斷補充北方各地。”

“如此看來拋荒關中對遼東影響並不太大。”

說到這兒,衛朔看看神情沮喪的遊子遠安慰道:“遊刺史你也不用氣餒,牧府不準備在關中大力發展農業,並不是說要放棄關中,相反關中的繁榮對於日後掌控西北、經營西域具有戰略意義。”

“我建議雍州刺史府可將發展關中的重點放在商業、工業上,尤其是商業,未來隨着陸上絲綢之路重啓,長安的商業地位必然要提高,將成爲帶動整個西北經濟發展的龍頭。

“爲了促進關中商業發展,我意沿着絲綢之路修建一條貫穿雍秦兩州的東西大動脈,其東起潼關,經長安、武功、郿縣、雍縣、汧縣、清水、上邽、隴西、狄道等縣,向西直抵金城。”

“只要這條水泥馬路動脈建成,再加上絲綢之路再興,關中發展必將迎來一個嶄新局面!”

說着衛朔站起來,來到一副巨大地圖前,指着長安至姑臧一線道:“眼下遼東已經打通海上絲綢之路,可這陸上絲綢之路也不能放過。以往西北戰亂頻頻,百姓流離失所,以至於商路受阻,極大影響到了關中發展。今後若要恢復關中經濟,重新打通陸上絲綢之路,將是重中之重。”

“不知希仁可否介紹一下當前絲綢之路詳情?”

楊軻拱手道:“固所願,不敢請耳!陸上絲綢之路始於前漢張騫出使西域,東以長安爲起點,向西經關中平原,再越過隴地高原、河西走廊和西域,進而入波斯、貴霜等國,最後終於羅馬帝國。”

“漢時絲綢之路中段圍繞着沙漠綠洲總共有兩條路線,分爲南北兩道。到了前朝魏時,在南北兩道基礎上,又增開了一條新道路,叫新北道。”

“從玉門關西出,經婼羌轉西,越蔥嶺,經縣度,入大月氏,爲南道”

“從玉門關西出,發都護井,回三隴沙北頭,經居盧倉,從沙西井轉西北,遇龍堆,到故樓蘭,轉西詣龜茲,至蔥嶺,爲中道舊北道”

“從玉門關西北出,經橫坑,闢三隴沙及龍堆,出五船北,到車師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轉西與中道合龜茲,爲北道即新北道。”

“以上都是絲綢之路中段路線,在遼東收復西域之前,還無法將自身影響擴展到中段,眼下只能通過涼州來保障遼東利益。因此臣建議主公,儘快前往涼州與張寔一會,將重啓絲綢之路一事好好商議一番。”

“嗯,先生之言真乃真知灼見,某這就寫信給張寔,就重啓絲綢之路一事先試探一二!”

“敢問先生絲綢之路東段路線又如何?”

“東段起自長安而至敦煌,同樣又分三線:北線由長安,沿渭河至陳倉,過汧縣,越大隴山,沿祖厲河,在靖遠渡黃河至姑臧。”

“此路程較短,但沿途供給條件差,是早期開發的路線。”

“南線由長安,沿渭河過隴關、上邽、狄道、枹罕,由永靖渡黃河,穿西平郡,越大斗拔谷至張掖。”

“中線與南線在上邽分道,過隴山,至金城,渡黃河,溯莊浪河,翻烏鞘嶺至姑臧。”

“漢魏以來,由於南線繞道較遠,北線補給條件差,因此中線漸漸成爲主要幹線。”

楊軻不愧是西北土著出身,說起當地風土人情可謂是如數家珍,聽着他將絲綢之路一一道來,衛朔喜不自禁。收復秦州只是第一步罷了,接下來重啓絲綢之路,纔是振興關中經濟最爲重要的一步棋。

“若是真能說服涼州重啓絲綢之路,不出十年,雍秦兩州將會重新煥發生機,而長安恢復漢時輝煌也並非是妄言!”

看着雄心勃勃的衛朔,溫嶠皺着眉頭提醒道:“主公,重啓絲綢之路固然好處多多,然據嶠所知,而今玉門關以西的西域諸國早就不服大晉管轄,各國互相攻伐,戰亂頻頻,使得商路斷絕,商旅不行。”

“除非主公能夠收復涼州,重定西域,不然想要重啓陸上絲綢之路太難!”

“故此嶠以爲,重啓絲綢之路其意雖好,但困難重重!”

聽了溫嶠所言,衛朔才意識到重啓絲綢之路不是那麼容易。衆人聞言亦很快陷入到沉默之中,紛紛思索解困之法。

不知過了多久,衛朔擡頭看見年輕的皇甫真欲言又止,忙鼓勵道:“怎麼?楚季有新想法?不妨說出來,讓大家聽聽。”

皇甫真臉色激動道:“主公,臣以爲既然遼東無力恢復整條絲綢之路,爲何不先抓着東段絲綢之路?遼東可以將關中出產的商品經東段路線運往涼州交易,然後鼓勵張寔向西域擴張。”

“涼州佔着地利之便,完全放心經營西域。有絲綢之路巨大利益誘惑,再加上遼東背後支持,我想張刺史沒有理由會放過向西擴張的機會。”

衛朔等人聞言眼前一亮,大爲意動。大家剛剛野心太大,妄想掌控整條絲綢之路,其實知控制東段路線,而後通過河西影響到中段,只要能讓絲綢之路暢通,就能帶動關中經濟發展。

皇甫真不愧是青史留名的大才,心思敏捷,提出的建議也很務實。

衛朔頗欣慰地點點頭,“楚季此計可行,不過卻需一人前往涼州走一遭。不知子專可願前往?”

封奕聞言忙躬身道:“請主公放心,臣竭盡全力必使主公達成所願!”

剛與遼東衆人剛剛定下關中發展大計沒多久,衛朔就接到負責在江左行商且打探消息的趙元朗傳來的緊急密函。密函內詳細介紹了江左最新動態,其中就包括琅琊王登基、王敦推行土斷等大事件。

其他事衛朔都不怎麼關心,即便土斷之策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了江左實力,但在他看來,江東仍然不足爲慮。土斷之策不過是朝廷已意識到門閥政治不對頭而不得不做出微調,可惜像這種在原有基礎上的微調,即便又延長了門閥政治的壽命,但也無法改變其走入死衚衕的結局。

唯有太子司馬紹北上一事引起衛朔重視,對於這個較有作爲且命短的未來皇帝,他非常感興趣。後世有謠傳說,司馬紹之死與美女宋禕脫不了關係,很多人都認爲是宋禕奉王敦之命毒死了年輕有爲的司馬紹。

“太子爲何要北上呢?有什麼大事值得太子親臨?”

莫含、溫嶠均猜不透司馬紹北上真實意圖,在他們看來,司馬紹作爲國之儲君,是不能輕易離開建鄴的。除非有非常重大的事務需要他出面,可遼東有什麼值得太子親臨?

“難道遼東還想對南洋貿易不死心?不過,這事別說是太子親臨,就是皇帝親來也沒用!老子辛辛苦苦打下了南洋,江東那些廢物世家想過來佔便宜。哼!這事絕不允許發生!”。

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19章 海盜下帖子第498章 紛紛擾擾第284章 夜間突襲!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566章 坑殺羯胡!第1章 天顯異象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110章 封釋的打算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203章 戰後餘波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315章 納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91章 曹嶷邀請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673章 在途中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20章 徐福島上會海盜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335章 自取滅亡第56章 留縣大捷!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177章 公主也要當先生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658章 又見高僧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673章 在途中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503章 過年第603章 輿論之爭第315章 納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89章 喜相聚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110章 封釋的打算第68章 離間敵人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673章 在途中第89章 喜相聚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610章 成漢反應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476章 漢奸錄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56章 留縣大捷!第465章 狹路相逢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185章 過年逼婚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58章 內憂外患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44章 宴會之後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
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19章 海盜下帖子第498章 紛紛擾擾第284章 夜間突襲!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566章 坑殺羯胡!第1章 天顯異象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110章 封釋的打算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203章 戰後餘波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315章 納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91章 曹嶷邀請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673章 在途中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20章 徐福島上會海盜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335章 自取滅亡第56章 留縣大捷!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177章 公主也要當先生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658章 又見高僧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673章 在途中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503章 過年第603章 輿論之爭第315章 納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89章 喜相聚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110章 封釋的打算第68章 離間敵人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673章 在途中第89章 喜相聚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610章 成漢反應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476章 漢奸錄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56章 留縣大捷!第465章 狹路相逢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185章 過年逼婚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58章 內憂外患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44章 宴會之後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