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蒲津古橋

建興四年,八月初,經過大半個月討論,遼東軍政聯席會議終於順利結束,得到新任命的官員紛紛趕赴各地上任,遼東軍也開始了有條不紊地整編休整。?`

將具體政務、軍務交給牧府、將軍府處理後,衛朔並未閒着,他帶着封奕、杜羣、王琰等部分工、轉運兩曹官吏趕到了蒲阪城視察。

蒲阪,扼蒲津關口,當秦晉要道,是河東郡內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由於其位於晉、秦、豫“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河東郡出產的食鹽有一大半要經蒲津渡口西入關中、河西。

在弘農郡內潼關被朝廷控制的情況下,蒲津古橋的重要性便凸顯出來。

爲了加強秦晉之間的聯繫,衛朔打算重修蒲津古橋。

當封奕、杜羣、王琰等人得知衛朔要在黃河上建造橋樑時,紛紛指責衛朔異想天開。不能說其他人說錯了,別說是古代,就是擱在現代想要在黃河上建一座橋樑也不是一件簡單事情。

而且黃河天險桀驁難馴,脾氣古怪,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頻繁的水患,使得黃河在古代有“不橋”之說。意思是說,在這條河流上,根本無法架設橋樑。

然而衛朔卻瞭解到,歷史上盛唐時期,聰明的華夏人民在蒲津渡口上架起了一座巨型浮橋。它令鬼神低頭,洪水肅靜。這座橋建成後的幾百年中,無論黃河水位高低,都無法漫過橋面,它總能夠保證車馬平穩通過,竟前前後後使用了近千年。

衛朔在收復幷州後首先來蒲阪視察,就是考慮到蒲津渡口上黃河古橋的重要性。

在遼東暫時無法南下奪取潼關的情況下。蒲津渡口就成了關中與幷州之間最重要的連接紐帶。有了蒲津古橋,以後幽、並出產的食鹽、煤炭、糧食、鐵器等重要物資可以源源不斷支援關中。

其實古代人一早就意識到了蒲阪城的重要性,這裡自古即有通衢大道可以西至長安,北達幽燕,處於山東和河北進入關中的鎖鑰位置,是衛長安、保三晉的關鍵所在。歷來爲兵家必爭之地。

秦公子鍼出奔晉時,曾於此地造舟相連成橋渡河而過。

戰國時,秦昭襄王爲統一大業曾兩次造橋於此。

其後的東魏高歡、西魏宇文秦、定關中的漢高祖劉邦、西征馬超的魏武帝曹操以及隋文王楊堅、唐太宗李世民等歷代皇帝都曾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在這裡修建浮橋以興師濟渡。

魏晉時期,蒲津橋已由臨時性的舟式浮橋漸漸發展成了固定性的竹纜系舟式浮橋。只是這種浮橋不夠牢固,容易被河水沖垮,而衛朔要做的則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一番升級改造,將竹纜系舟式浮橋改爲鐵鑄與混凝土浮橋。

封奕站在衛朔身側,望着波濤翻滾的黃河,輕聲問道“主公。你真的要升級改造蒲津渡口上的橋樑?在黃河上修建浮橋可不是一件簡單事情,不但耗資巨大,還有可能功虧一簣,徒損物資。?`”

“那是自然!請子專放心,某自有成算。我打算讓工曹、轉運曹聯合,在橋的兩頭用水泥砌石護堤,並在岸上鑄造由鐵牛、鐵人、鐵板、鐵山、鐵柱等相互關聯的沉穩堅固的地錨,用來取代舊地錨。然後換竹纜爲鐵索串連百數叟木船繫於鐵牛尾部的橫軸之上。”

“如此不久,一道穩固可靠的新浮橋就可夾岸橫跨在黃河上了。”

杜羣、王琰二人聞言若有所思。聽了衛朔介紹,他們發現在黃河架橋似乎並不是一件異想天開的事。若真按照衛朔的策劃建成了,他們就有可能因此而名垂青史。想到這兒,兩人眼中頓時射出一道炙熱的眼神,灼灼地盯着衛朔不放。

“若真如主公所言,一旦架橋成功。必將大大加強秦晉交流啊!只是這樣一來,豈不要消耗大量鋼鐵?我遼東有充足的鋼鐵支撐橋樑建設嗎?”

王琰原本是僞漢趙降臣,因剛直之名被衛朔簡拔入牧府任轉運曹主事,其剛剛加入遼東不久,對遼東實力瞭解不多。根本不知道遼東郡有一座巨型鐵礦山。

“哈哈哈,關於鋼鐵一事,慄公不必擔心。遼東郡鋼鐵基地發展至今,其鋼鐵產量已遠遠超過太康年間全國鋼產量的總和。別說建一座黃河大橋,就是再建三座也不足爲慮。”

杜羣是遼東嫡系官員,從下層低級官吏一步步爬升至工曹主事一職,可比王琰知道的多得多,忙出言向其解釋一二。

“嗯,杜主事說得沒錯,水泥、鋼鐵這兩樣建造橋樑最有利的材料,我遼東一樣都不缺。只需找專人設計好橋樑,再加上匈奴俘虜,蒲津浮橋改造工程便可正式開工。此項工程,我打算交給工、轉運兩曹負責,你們二位可別讓衛某失望哦!”

杜羣、王琰忙躬身保證道:“請主公放心,臣等定當盡心盡力,絕不敢辜負主公期望。”

“升級改造蒲津古橋,雖說是打着振興經濟的旗號,其實諸位心中應該有數,它的最大用途還是以軍事爲主。新橋建成之後,一旦長安有變,我數萬大軍一日便可渡過黃河西入關中。”

蒲津黃河浮橋對遼東而言十分重要,僅靠船隻來往於黃河兩岸的話效率太低,非常不利於秦晉交流。相反一旦浮橋建成,必將大大加強秦晉聯繫,對打造雍並經濟一體化有着巨大促進作用。

“主公,新橋落成後,官府還可在東岸附近特地爲鎮守鐵牛闢建一個場所,並遷移部分局面來此駐守。平日裡也不用他們納稅種田,只需吃着官糧,其專職就是護橋並看守鐵牛。兩側再種植上樹木花草,營造出一派宜人景色,必可成爲文人騷客嚮往之所!”

衛朔白了一眼正抒發滿腔浪漫主義的封奕,他剛剛只顧着介紹唐代浮橋,竟忘了鎮河鐵牛在古代一向被譽爲神靈。幾乎古代每一座橋樑附近,都少不了鎮河鐵牛的身影。

“行了,別亂講話!植樹種花倒是可以,卻不必找什麼人專人看守鐵牛,那樣做只是浪費人力資源,有那點兒時間還不如讓他們去種地開荒呢!”

當衛朔一行離開蒲阪城之後,很快就有大批府兵進駐蒲阪,正好此處是折衝府之一,接着建造浮橋時機,蒲阪便成爲首批建成的折衝府之一。

……

“什麼?嫣兒,你……你竟差點兒被販賣爲奴?”

當羊獻容得知女兒差點兒成爲奴隸時,不禁嚇得花容月色頓失。她雖說不幸落入到匈奴手中,可畢竟受到了劉曜寵愛,說起來倒也沒吃什麼苦。反而是司馬嫣的經歷比她更爲苦難一些。

司馬嫣見羊獻容要落淚,忙上前勸道:“哎呀,母親,不是都過去了嗎?您就別哭了,哭壞了身體就不好了!再說正是遇到了鎮北將軍搭救,纔有了今天的司馬嫣。不經歷風雨,怎見得彩虹,我想正是有了那些磨難,才讓女兒曉得原來幸福生活需要靠人去努力創造的。”

羊獻容看着女兒容光煥發的樣子,臉上不禁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原來嫣兒就是這樣認識了鎮北將軍,怪不得一提起他,你就紅光滿面。”

“哪有?!”司馬嫣面色一紅,一頭紮在羊獻容懷中不願起來。

羊獻容一邊輕輕用手撫摸着女兒脊背,一邊輕輕嘆了一口氣。自家女兒的心思,如何瞞得過羊獻容,她只是不知該如何幫女兒達成所願。(。)

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第323章 謝艾與韋謏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215章 武備學堂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196章 衆人皆失算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610章 成漢反應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156章 選拔陌刀手第307章 三襲陽曲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265章 晉軍渡河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571章 兵臨城下第602章 治蝗之議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77章 石勒崛起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230章 挑撥離間第503章 過年第304章 有人要作死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234章 莫含的大禮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233章 拓跋內亂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179章 再見雙姝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107章 遼東會盟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48章 祖逖來了第223章 讖語顯,胡虜亂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660章 前哨戰第217章 返回薊城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324章 平陽之亂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503章 過年第624章 漢中震動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115章 襲擾戰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第90章 初見蘇峻第107章 遼東會盟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476章 漢奸錄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175章 祖逖的死局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637章 返回洛陽第37章 偶遇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254章 封鎖江面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
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第323章 謝艾與韋謏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215章 武備學堂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196章 衆人皆失算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610章 成漢反應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156章 選拔陌刀手第307章 三襲陽曲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265章 晉軍渡河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571章 兵臨城下第602章 治蝗之議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77章 石勒崛起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230章 挑撥離間第503章 過年第304章 有人要作死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234章 莫含的大禮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233章 拓跋內亂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179章 再見雙姝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107章 遼東會盟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48章 祖逖來了第223章 讖語顯,胡虜亂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660章 前哨戰第217章 返回薊城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324章 平陽之亂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503章 過年第624章 漢中震動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115章 襲擾戰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第90章 初見蘇峻第107章 遼東會盟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476章 漢奸錄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175章 祖逖的死局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637章 返回洛陽第37章 偶遇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254章 封鎖江面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