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隱士獻策

?鎮北大將軍、幽州牧衛朔從三月出兵關中,到四月底攻長安,取雍州,前後只花了月餘時間,消息傳出天下震驚!

遼東全取雍州的消息像一陣颶風一樣,接連不斷滾滾向東而去。

坐鎮彭城的祖逖仔細地翻閱着手中捷報,一字一句地看着,生怕錯過任何細節,過了許久才長嘆一聲,默然無語。

一直靜立在側的祖該見祖逖彷彿石化了一般,等了許久不見其有動靜,忍不住上前輕聲喚道:“兄長……兄長!”

祖逖這纔回過神來,聞聲看向祖該,見其一臉擔心的樣子,不由溫聲道:“沒什麼,只是一時失神而已。看來我真是小覷了直元啊,你看他行事作爲無不謀定而後動,一步一個腳印纔有了今天這番成就。”

“到現在我都無法忘記永嘉五年與他相會於彭城的情景,那時衛直元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兵曹從事,麾下兵馬不過三千,將員寥寥。而今不過才七年光景,衛直元高居鎮北大將軍,轄地五州之多,治民數百萬之衆,手下更是謀臣如雨、將士如雲。”

“逖遠不及矣!”

“兄長,如此下去這天下豈不早晚會落入衛鎮北手中?也不知他會不會趁眼前機會自立稱王!”

聽了祖該之言,祖逖卻擺擺手道:“你太小覷直元了,他一定會上表勸說琅琊王繼承大統!”

“直元能有今日之成就,除了他個人能力、手段出衆外,還與他善於借勢不無關係。衛鎮北一向愛佔據道德至高點,讓外界對他無從指摘。就看其攻取長安後,第一時間將南陽王押送至建鄴可知,眼下他絕沒有脫離晉室自立的打算。”

祖該聞言眼珠子一轉,小心看了一眼祖逖建議道:“兄長既然連衛鎮北都支持琅琊王上位,那我們是不是也上書勸進?正好趁此機會與琅琊王拉近一些關係。”

聞言祖逖面色一黯,自當年他默許祖約襲佔豫州西部,又上書表其爲豫州刺史以來,其餘琅琊王之間的關係就將之冰點。多年來,徐州與江左之間幾乎沒有任何往來,琅琊王已經很久沒有召祖逖回建鄴述職。

原本徐州一直有遼東支持,再加上又有豫州爲羽翼,祖逖倒也不着急改善與琅琊王的關係。然而誰也沒料到,建興六年剛一開春,在石勒一陣狂風暴雨般的攻擊下,祖約乾脆利落地丟了豫州,然後狼狽地逃了回來。

豫州一失讓祖逖感到前所未有之壓力,再加上以他對晉室的忠心,自然隱隱對遼東產生了些許警惕之心。多種因素促使下,讓祖逖迫切想跟江東改善關係。

“兄長,眼下豫州丟失,遼東主力全在關中,祖家若想保住徐州就不得不依靠江左支持!”

“若兄長同意,小弟願親往建鄴說服琅琊王!”

看着面前言辭懇切的祖該,祖約終於緩緩點了點頭。見狀祖該大喜,他是幾個兄弟中最不希望看到,祖家與琅琊王決裂的人。

……

話說北宮純自得衛朔授以征討都督重職,全權負責西征秦州事宜,自感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

這日,他正在雍縣大營內與參軍商討出兵秦州的方略,忽然侍衛來報,說門外有一讀書人求見。

北宮純聞言一愣,帶着幾分不滿抱怨道:“什麼讀書人?若是求職的話,讓他直接前往長安拜見主公就是?到這兒找我作甚?難道他不知道遼東一向是文武分制嗎?身爲武將在下怎敢插手政事?”

錄事參軍忙勸道:“將軍且慢!主公一向求賢若渴,您若是就這麼打發來人,萬一壞了主公名聲豈不因小失大?再者,若來人是本地士子的話,將軍也可趁機向其討教一下秦州地理。”

“嗯,參軍言之有理,請他進來吧!”

北宮純是個單純的武將,自然不會搞什麼禮賢下士之舉,很是隨意的擺擺手吩咐侍衛去請來人。

不大一會兒,就見侍衛引着一位氣度灑脫的中年人步入客廳,這個人身上有一股感到很舒服的氣質,讓人望之不禁心生好感。

“不知先生高姓大名?”見來人氣質不凡,北宮純語氣亦柔和不少。

“在下天水楊軻,拜見北宮將軍!”

“楊軻?你……你就是那個隱居在隴山中的方士楊軻?”

得知來人姓名,北宮純大吃一驚,他沒想到眼前這人竟是本地大名鼎鼎的隱士。

雖然他是涼州人,但也聽說過楊軻的大名。

《晉書*隱逸傳》中記載:楊軻,天水人。自小熟讀經史,學業優良,精通《易》。他出身寒門,家境貧苦,平日裡只能粗茶淡飯維持溫飽,衣着簡陋,旁人都受不了那份清苦,而楊軻悠然自得。

學有所成之後,楊軻隱居隴山,開始收受門徒,教授學業,名聲也越來越大。

匈奴漢國劉曜稱帝后,聞楊軻的賢名,便徵召延聘他爲九卿之首的太常。

楊軻本對仕途已心冷,更不願意侍奉夷狄之君,便固辭不受。

再後來石虎甚至以脅迫手段迫使楊軻出仕,但楊軻心內恥於效力粗蠻殘暴的夷狄,始終不曾出仕爲官,最終病逝。

“不知先生今日到訪有何貴幹?”

得知來人是著名隱士大才,北宮純就更不敢放肆,恭恭敬敬將楊軻請到主位上就坐。而他只站在一旁,聆聽教誨。

“軻今日到訪,主要是爲了襄助北宮將軍收復隴右秦州。軻雖隱居隴山不問世事,但也不忍坐視胡虜竊據秦州,害我晉民。久聞遼東軍軍紀嚴明,鎮北大將軍愛民如子,軻聞之既敬且仰,又感念將軍舉兵伐秦州不易,不才願助將軍一臂之力。”

“秦州諸胡聚兵十數萬,憑藉隴山天險企圖割據自保。而將軍雖有五萬精銳,想要一舉突破隴山天險卻也不易。”

“先生所言甚是,我受主公之託,被委以重任,受命征討秦州。若是正面決戰沙場,我自是不懼胡虜大軍,可前有隴山阻路,若不能順利通過隴山,如何才能平定秦州?不知先生可有計策教我?”

“將軍莫急,且聽在下一一道來!隴山又可細分爲大隴山(今六盤山)、小隴山,橫跨南北,是雍秦兩州的天然分界線。自古由東往西穿越隴山者,大多選擇隴坻道爲途徑。此路乃漢時因絲綢之路而興起,隴坻道是關中通往河西的重要通道。”

“隴坻道東起於隴關,往西南經清水縣,可直接通往上邽城,秦皇、漢武兩位帝王等都曾經此道前往隴西視察;往西北,經上關、陽城,翻越小隴山,就可進抵苻洪老巢略陽城。只因此道極爲重要,以苻洪之智肯定會派重兵把守沿途關口,除非將軍派大軍強取,不然很難拿下。”

“敢問先生,除了隴坻道可有其他通道能翻越隴山?”

“有!而且還不止一條!”楊軻笑眯眯答道。

“真的?那……那不知都有哪些道路?”北宮純急問道。

“在隴坻道北邊有一雞頭道,再往北就是番須道,這兩道是後漢漢光武帝征討隴右隗囂時所用,至今已有些荒廢,途中道路崎嶇,人跡罕至。但因與隴坻道有重合部分,苻洪就算不派兵駐守,也會派出警戒,想要偷襲成功仍然不易。”

“那我等應該取道何處進入隴右?”見楊軻接二連三否定了幾處古道,北宮純着急起來。

楊軻聞言眼中精光一閃,手指着安定西北邊的蕭關,道:“瓦亭道!”(。)

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359章 扶南的麻煩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17章 青島港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655章 活捉焉耆王!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55章 前奏第621章 司馬紹的決心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9章 將離彭城第212章 大破烏丸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9章 詰問刺史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87章 雷霆萬鈞!第539章 張賓的算計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177章 公主也要當先生第489章 廣固之戰(上)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253章 遇刺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406章 石勒的閃電戰第256章 淮南羣豪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91章 曹嶷邀請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478章 影響(下)第90章 初見蘇峻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177章 公主也要當先生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145章 玄菟郡(下)
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359章 扶南的麻煩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17章 青島港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655章 活捉焉耆王!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55章 前奏第621章 司馬紹的決心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9章 將離彭城第212章 大破烏丸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9章 詰問刺史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87章 雷霆萬鈞!第539章 張賓的算計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177章 公主也要當先生第489章 廣固之戰(上)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253章 遇刺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406章 石勒的閃電戰第256章 淮南羣豪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91章 曹嶷邀請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478章 影響(下)第90章 初見蘇峻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177章 公主也要當先生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145章 玄菟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