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過年逼婚

風雪之中有一隊人馬在遼東大地上緩緩行進着,爲首的大漢騎在馬上不時地招呼隨從們注意車上的貨物,一頂虎皮帽子緊緊地扣在頭上,替他擋住四面而來的風雪。

跟在他身邊的一輛馬車上,從窗口探出一個佈滿皺紋的老年男子,把自己緊緊地裹在皮襖當中,似乎並不適應遼東的嚴寒,費了很大勁才張開口說出話來。

“大郎,不是說上了岸就是衛小哥兒的地盤?可我們怎麼走了這麼久還沒到地方?唉,這鬼地方實在是太冷了,雪還下這麼大,真不知衛小哥兒是怎麼熬過來的!”

正在這時,從老漢身後探出兩個小腦袋,非常好奇地看着外面白茫茫的大地,妞妞兄妹倆長這麼大還沒見過下得如此大的雪。

“阿爹,這話你都問了好幾遍。不是早跟您說過了嘛,衛兄弟在襄平,距我們上岸的旅順港遠着呢!就算天氣大好,從旅順到襄平也得趕好幾天路呢,更何況眼下正是大雪紛飛的時候?爹,您就耐心在車上待着,等到地方了,我自然會告訴您。”

“唉,老漢這不是心急嘛!你說這些年來衛小哥兒都是一個人,身邊也沒個知冷知熱的人來照顧他。老漢是個沒見識的人,不敢隨便給他介紹什麼人,可你和子文不能眼睜睜看着衛小哥兒一直孤身生活下去啊。”

“阿爹,這事你就放心吧,其實子文和我心中早就有目標,只是還沒找到合適的時機去跟人家提親,這一次把您老大老遠的從嶗山請到遼東不就是爲了此事?”

“哦?真有合適的人啦?是誰家的姑娘?是不是原先那個裴小娘子?”

“對,就是裴先生的侄女,前徐州刺史裴盾的女兒。當初衛兄弟與她在徐州相識,後來衛兄弟去了遼東,沒想到裴長史去江東辦事的時候,裴小娘子也跟着叔父來到遼東。裴小娘子出身名門,爲人知書達理。又是裴先生的侄女,沒有比她更合適做衛兄弟的妻子啦。”

如果是在中原等戰亂之地,像這樣一支護衛極少卻又馬車衆多的車隊一定會引來禍患。好在眼下的遼東局勢穩定,各地又有府兵、民兵鎮守。倒也不用擔心有人打車隊的主意。

當張二郎一行抵達襄平的時候,時間已來到了年底。他們受到了衛朔的熱烈歡迎,尤其看到妞妞和狗蛋兒後,衛朔不禁又想起當初一起分食紅薯的場景。兩年不見衛朔,妞妞、狗蛋兒對他已有了陌生感。只躲在阿爹、阿爺身後探出個小腦袋。

“張大叔,你們可算是到了,要不是再晚到半天功夫,主公就要派人去尋你們了。”

今天前來迎接張大叔一家的人不少,除了一部分離不開崗位的人外,遼東所有文武重臣一個不落齊齊到場。但真正能與張大叔說上的話,卻只有劉總一人,當初他上嶗山時沒少與張家人打交道,算是老相識。

“都怪這鬼天氣,老漢活了七十多年。就沒見過這麼大的風雪。要不是遼東的道路好走,我們還得在路上耽擱幾天。”

雖然張老漢只是個泥腿子出身,可這些年來他也算是見多識廣,故在遼東文武面前表現得落落大方,誰能想到當初他第一次遇到衛朔時竟被嚇得躲在屋裡不敢出聲?

同樣遼東文武沒人敢小瞧看上去與普通莊稼漢沒什麼區別的張老漢,他們都知道張家人在衛朔心中有着不一樣的地位。如果說衛朔與他們是上下級關係的話,那張家人就是衛朔的親人。

張老漢一見衛朔就拉着他問東問西,然後還不停地給衛朔講這次帶了什麼禮物過來,而衛朔則在一旁小心陪着他說着話。在衛朔的親自攙扶下張老漢走進府內,衆人緊隨其後。張家人這次來遼東給衛朔帶來的禮物可不少。足足裝了數輛馬車。

張老漢進衛府一看就知道衛朔還是一人居住,就忍不住抱怨道:“衛小哥兒,你也該找個人成親啦。”

衛朔沒想到張大叔一見面就對他進行逼婚,尤其是看到四周衆人紛紛捂嘴偷笑後。他更加感到尷尬,忙出言轉移話題,“張大叔,咱們好久沒見了,這一次來遼東無論如何您也得多住些日子,好讓我儘儘孝心。”

“放心吧。這次不把你的婚事給解決了,老漢我是不會離開遼東的。”

聞言衛朔面色一囧,本想轉移話題,沒成想張老漢根本不爲所動。不過,衛朔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婚事已到了不得不解決的時候。一直以來深受現代教育影響的衛朔,並未將自己的婚事看成什麼很重要的事,只當成是自己的私事罷了。

但在衛朔部下們看來,衛朔的婚事可不僅僅只是和他有關的私事,更是關係到遼東前途發展的大事。在古代,君主或者上位者的婚姻、子嗣等問題往往摻雜着非常複雜的因素,大多數情況都隱藏着政治交易。

假若衛朔還只是嶗山上的一個流民頭頭,他的婚事自然不會引起太多人重視。可自陽耽返回遼東傳達過琅琊王的旨意後,衛朔就已高居平州刺史、平北將軍之職,治下更有兩郡之地和幾十萬民衆,他的婚事自然引得遼東各界關注。

之前高家、封家、裴家都想把自家女孩兒嫁給衛朔,只是衛朔一直在推脫,再加上沒找到合適的機會,衆人只好作罷。可今日親耳聽到張老漢要爲衛府挑選女主人,無論是高家、裴家還是封家都動心了。

高、裴、封三家都是世家高門,非常重視家族的延續和昌盛,在古代還有比與上位者成爲一家人更能保證家族綿延昌盛的辦法嗎?不過,在這一點上,裴家顯然走到了其他兩家前面。裴嶷早就有意成全侄女兒裴穎兒與衛朔,至於會讓王家感到難堪,他根本就沒放在心上。

衛朔正與張家人相談甚歡,根本就沒注意到身邊的幕僚正在打他婚事的主意,其實就算他知道了也無力阻止,因爲這是這個時代的傳統。

張老漢畢竟上了年紀,再加上長途跋涉,只與衛朔說了一小會兒話就支撐不住了。衛朔趕緊安排張大叔帶着孫子孫女下去休息,只留下張大郎陪着他說話。

“張大哥,這些年多虧有你和子文在嶗山坐鎮,給遼東提供了源源不斷地錢財支持,不然遼東絕不可能在短短不到兩年時間裡就恢復了元氣。當然了,這功勞也有二郎的一份,他在徐州收留了不少流民,然後將其轉移到遼東,極大地充實了遼東的人口。”

“可以說遼東能有今天的局面,你和二郎功不可沒!”

聽得衛朔如此盛讚,張大郎並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他一直把衛朔當成自家人,他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爲了得到衛朔的誇獎,反而覺得自己幫助了衛兄弟而高興。

“其實嶗山能有今天的局面,都是仰仗當年衛兄弟打下的基礎,無論是炒茶、青鹽還是水泥,每年都爲嶗山帶來鉅額財富。好在嶗山背後站着曹刺史,纔沒有被外人所乘。不過,最近曹刺史的態度有些轉變,對嶗山沒以前那麼熱情,而嶗山一再受到其他勢力騷擾,他也不怎麼插手,反而有縱容的趨勢。”

自衛朔得知曹嶷知曉了他在遼東的一切之後,他就料到早晚會有這一天。衛朔並不怎麼擔心曹嶷,唯有擔心青州的地方實力派。

面對來自石勒的壓力,曹嶷無論如何也不會公開挑釁嶗山,因爲那樣做就等於與衛朔翻臉,曹嶷將承受兩各方向的威脅,這絕不是曹嶷願意看到的。(。)

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68章 離間敵人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217章 返回薊城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519章 走西口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15章 琅琅書聲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671章 東晉變天(上)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539章 張賓的算計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43章 空談誤國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419章 整頓關中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98章 籌謀遼東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596章 新年王子到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658章 又見高僧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44章 宴會之後第70章 均田令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頓飯第35章 徐州新軍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1章 天顯異象第301章 西晉第一武技高手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424章 宋禕北上
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68章 離間敵人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217章 返回薊城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519章 走西口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15章 琅琅書聲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671章 東晉變天(上)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539章 張賓的算計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43章 空談誤國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419章 整頓關中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98章 籌謀遼東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596章 新年王子到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658章 又見高僧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44章 宴會之後第70章 均田令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頓飯第35章 徐州新軍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1章 天顯異象第301章 西晉第一武技高手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424章 宋禕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