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過年逼婚

風雪之中有一隊人馬在遼東大地上緩緩行進着,爲首的大漢騎在馬上不時地招呼隨從們注意車上的貨物,一頂虎皮帽子緊緊地扣在頭上,替他擋住四面而來的風雪。

跟在他身邊的一輛馬車上,從窗口探出一個佈滿皺紋的老年男子,把自己緊緊地裹在皮襖當中,似乎並不適應遼東的嚴寒,費了很大勁才張開口說出話來。

“大郎,不是說上了岸就是衛小哥兒的地盤?可我們怎麼走了這麼久還沒到地方?唉,這鬼地方實在是太冷了,雪還下這麼大,真不知衛小哥兒是怎麼熬過來的!”

正在這時,從老漢身後探出兩個小腦袋,非常好奇地看着外面白茫茫的大地,妞妞兄妹倆長這麼大還沒見過下得如此大的雪。

“阿爹,這話你都問了好幾遍。不是早跟您說過了嘛,衛兄弟在襄平,距我們上岸的旅順港遠着呢!就算天氣大好,從旅順到襄平也得趕好幾天路呢,更何況眼下正是大雪紛飛的時候?爹,您就耐心在車上待着,等到地方了,我自然會告訴您。”

“唉,老漢這不是心急嘛!你說這些年來衛小哥兒都是一個人,身邊也沒個知冷知熱的人來照顧他。老漢是個沒見識的人,不敢隨便給他介紹什麼人,可你和子文不能眼睜睜看着衛小哥兒一直孤身生活下去啊。”

“阿爹,這事你就放心吧,其實子文和我心中早就有目標,只是還沒找到合適的時機去跟人家提親,這一次把您老大老遠的從嶗山請到遼東不就是爲了此事?”

“哦?真有合適的人啦?是誰家的姑娘?是不是原先那個裴小娘子?”

“對,就是裴先生的侄女,前徐州刺史裴盾的女兒。當初衛兄弟與她在徐州相識,後來衛兄弟去了遼東,沒想到裴長史去江東辦事的時候,裴小娘子也跟着叔父來到遼東。裴小娘子出身名門,爲人知書達理。又是裴先生的侄女,沒有比她更合適做衛兄弟的妻子啦。”

如果是在中原等戰亂之地,像這樣一支護衛極少卻又馬車衆多的車隊一定會引來禍患。好在眼下的遼東局勢穩定,各地又有府兵、民兵鎮守。倒也不用擔心有人打車隊的主意。

當張二郎一行抵達襄平的時候,時間已來到了年底。他們受到了衛朔的熱烈歡迎,尤其看到妞妞和狗蛋兒後,衛朔不禁又想起當初一起分食紅薯的場景。兩年不見衛朔,妞妞、狗蛋兒對他已有了陌生感。只躲在阿爹、阿爺身後探出個小腦袋。

“張大叔,你們可算是到了,要不是再晚到半天功夫,主公就要派人去尋你們了。”

今天前來迎接張大叔一家的人不少,除了一部分離不開崗位的人外,遼東所有文武重臣一個不落齊齊到場。但真正能與張大叔說上的話,卻只有劉總一人,當初他上嶗山時沒少與張家人打交道,算是老相識。

“都怪這鬼天氣,老漢活了七十多年。就沒見過這麼大的風雪。要不是遼東的道路好走,我們還得在路上耽擱幾天。”

雖然張老漢只是個泥腿子出身,可這些年來他也算是見多識廣,故在遼東文武面前表現得落落大方,誰能想到當初他第一次遇到衛朔時竟被嚇得躲在屋裡不敢出聲?

同樣遼東文武沒人敢小瞧看上去與普通莊稼漢沒什麼區別的張老漢,他們都知道張家人在衛朔心中有着不一樣的地位。如果說衛朔與他們是上下級關係的話,那張家人就是衛朔的親人。

張老漢一見衛朔就拉着他問東問西,然後還不停地給衛朔講這次帶了什麼禮物過來,而衛朔則在一旁小心陪着他說着話。在衛朔的親自攙扶下張老漢走進府內,衆人緊隨其後。張家人這次來遼東給衛朔帶來的禮物可不少。足足裝了數輛馬車。

張老漢進衛府一看就知道衛朔還是一人居住,就忍不住抱怨道:“衛小哥兒,你也該找個人成親啦。”

衛朔沒想到張大叔一見面就對他進行逼婚,尤其是看到四周衆人紛紛捂嘴偷笑後。他更加感到尷尬,忙出言轉移話題,“張大叔,咱們好久沒見了,這一次來遼東無論如何您也得多住些日子,好讓我儘儘孝心。”

“放心吧。這次不把你的婚事給解決了,老漢我是不會離開遼東的。”

聞言衛朔面色一囧,本想轉移話題,沒成想張老漢根本不爲所動。不過,衛朔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婚事已到了不得不解決的時候。一直以來深受現代教育影響的衛朔,並未將自己的婚事看成什麼很重要的事,只當成是自己的私事罷了。

但在衛朔部下們看來,衛朔的婚事可不僅僅只是和他有關的私事,更是關係到遼東前途發展的大事。在古代,君主或者上位者的婚姻、子嗣等問題往往摻雜着非常複雜的因素,大多數情況都隱藏着政治交易。

假若衛朔還只是嶗山上的一個流民頭頭,他的婚事自然不會引起太多人重視。可自陽耽返回遼東傳達過琅琊王的旨意後,衛朔就已高居平州刺史、平北將軍之職,治下更有兩郡之地和幾十萬民衆,他的婚事自然引得遼東各界關注。

之前高家、封家、裴家都想把自家女孩兒嫁給衛朔,只是衛朔一直在推脫,再加上沒找到合適的機會,衆人只好作罷。可今日親耳聽到張老漢要爲衛府挑選女主人,無論是高家、裴家還是封家都動心了。

高、裴、封三家都是世家高門,非常重視家族的延續和昌盛,在古代還有比與上位者成爲一家人更能保證家族綿延昌盛的辦法嗎?不過,在這一點上,裴家顯然走到了其他兩家前面。裴嶷早就有意成全侄女兒裴穎兒與衛朔,至於會讓王家感到難堪,他根本就沒放在心上。

衛朔正與張家人相談甚歡,根本就沒注意到身邊的幕僚正在打他婚事的主意,其實就算他知道了也無力阻止,因爲這是這個時代的傳統。

張老漢畢竟上了年紀,再加上長途跋涉,只與衛朔說了一小會兒話就支撐不住了。衛朔趕緊安排張大叔帶着孫子孫女下去休息,只留下張大郎陪着他說話。

“張大哥,這些年多虧有你和子文在嶗山坐鎮,給遼東提供了源源不斷地錢財支持,不然遼東絕不可能在短短不到兩年時間裡就恢復了元氣。當然了,這功勞也有二郎的一份,他在徐州收留了不少流民,然後將其轉移到遼東,極大地充實了遼東的人口。”

“可以說遼東能有今天的局面,你和二郎功不可沒!”

聽得衛朔如此盛讚,張大郎並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他一直把衛朔當成自家人,他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爲了得到衛朔的誇獎,反而覺得自己幫助了衛兄弟而高興。

“其實嶗山能有今天的局面,都是仰仗當年衛兄弟打下的基礎,無論是炒茶、青鹽還是水泥,每年都爲嶗山帶來鉅額財富。好在嶗山背後站着曹刺史,纔沒有被外人所乘。不過,最近曹刺史的態度有些轉變,對嶗山沒以前那麼熱情,而嶗山一再受到其他勢力騷擾,他也不怎麼插手,反而有縱容的趨勢。”

自衛朔得知曹嶷知曉了他在遼東的一切之後,他就料到早晚會有這一天。衛朔並不怎麼擔心曹嶷,唯有擔心青州的地方實力派。

面對來自石勒的壓力,曹嶷無論如何也不會公開挑釁嶗山,因爲那樣做就等於與衛朔翻臉,曹嶷將承受兩各方向的威脅,這絕不是曹嶷願意看到的。(。)

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304章 有人要作死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403章 愍帝之死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435章 出巡之調查第234章 莫含的大禮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17章 青島港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77章 石勒崛起第17章 青島港第83章 清河公主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519章 走西口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316章 一聲驚雷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55章 前奏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53章 商議退敵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54章 誘敵深入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25章 祝其縣買糧第335章 自取滅亡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589章 天子駕崩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83章 清河公主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460章 謝艾首秀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536章 風雲驟起
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304章 有人要作死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403章 愍帝之死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435章 出巡之調查第234章 莫含的大禮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17章 青島港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77章 石勒崛起第17章 青島港第83章 清河公主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519章 走西口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316章 一聲驚雷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55章 前奏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53章 商議退敵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54章 誘敵深入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25章 祝其縣買糧第335章 自取滅亡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589章 天子駕崩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83章 清河公主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460章 謝艾首秀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536章 風雲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