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暗潮涌動

原本去年燕國在淮河北岸大軍調動頻頻,給東晉各方帶來巨大壓力。

但沒想到今年一開始燕國上下竟集中力量準備西征,這一下子讓江東上下不約而同鬆了一口氣。

按說外部壓力沒了,東晉內外應該團結一致提升自身實力纔對。然而沒想到的是,隨着燕國戰略重心西移,原本有些緩和的東晉內部矛盾,竟再次變得激烈起來。

其實說起來江東內部矛盾還是集中在天子與世家之間,司馬紹欲效仿燕國革新政治,推行新政,變法圖強。

不料,這些舉措大大損害了世家利益。

在燕國大兵壓境之下,出於安全考慮,世家只能捏着鼻子認同司馬紹的部分改革,畢竟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東晉實力,有助於對抗燕國。

然而一旦外部形勢有所緩和,再加上司馬紹又提出更多不利世家的政策,導致世家對新政改革愈發不滿。

若不能讓世家將不滿發泄出來,當這種不滿越積越多時,一旦爆發,足以顛覆東晉統治。

王導、郗鑑等朝廷有志之士對此看得分明,但他們也沒什麼解決辦法,只能分別安撫勸諫天子與世家。

然而這種兩頭討好的做法效果不大,天子司馬紹雄心勃勃,一心重振晉室,眼下改革初見成效,哪裡願意半途而廢?

至於世家就更不用說了,之前土地改革已損失了不少利益,若再任由天子折騰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兒?

兩邊態度都很明確,均不願做出妥協與犧牲,都希望對方讓步。在這種情況下,郗鑑與王導磨破了嘴皮子也沒用。

最後連擅長調解各方矛盾的王導都沒轍了,只能無奈地選擇放棄。

wωω▪ T Tκan▪ ¢ ○

調停失敗並非王導、郗鑑無能,而是作爲利益攸關之雙方,除非有一方倒下或者做出重大妥協,不然雙方很難和平共處,翻臉鬧翻是早晚的事。

其實東晉自立國之初,這種隱患就已埋下。

歷史上東晉雖然是司馬氏政權的延續,但本身司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個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

最先的一個乃琅琊王氏的王導、王敦,其後又有陳郡謝氏的謝安、謝玄等等。

而世家大族中,代表者,有南下的王、謝、袁、蕭等僑姓士族,和本身居於江南的朱、張、顧、陸等吳姓士族。

最初東晉有賴權臣王導主持大局,一方面拉攏江南士族,一方面又安排從中原南下的士族,並以司馬家族作爲共同擁戴的對象。

但世家大族本身並不真正忠於司馬氏,尤其是他們本身都擁有大量田地,以至擁有自家軍隊即所謂“部曲”,有足夠實力抗衡司馬氏政權。

每當司馬氏損害了世家利益,都會有世家大族站出來反抗。

前有王敦,後有桓玄,都是世家與皇室矛盾激烈爆發的典型代表。

太寧二年春節剛過完,整個東晉內部處在一種微妙的氣氛中。

天子司馬紹幾乎每天都在爲新政操勞,平日裡喜好的騎射圍獵、飲酒歡宴統統拋到一邊,只一心治理天下,試圖挽回東晉頹勢。然而由於缺乏信任的幫手,僅憑應詹、卞壺、郗鑑等幾個人很難把新政推行下去。

與此同時,趁着春節期間走親訪友,以顧和、陸玩、賀隰、周勰爲代表的江南大族,趁機聚在一起針對朝廷新政商討對策。

陸玩瞅了一眼顧和問:“君孝,年前與司徒談得如何?天子可願罷黜新政?”

聞言顧和搖搖頭面色黯然道:“司徒不受天子信任重用,對天子的影響有限,他不但無法說服天子取消新政,還反過來要求我們向天子做出妥協。”

“什麼?!這怎麼可能?眼下我們已交出部分土地和人口,還讓我等怎麼讓步?”

“就是,就是,爲何總讓我等讓步?天子爲何不妥協?”

顧和的話引發衆人極大不滿,原本之前迫於內外壓力,世家已放棄了部分利益,沒想到天子嚐到甜頭後,竟變本加厲,還要拿世家開刀,難不成真以爲世家好欺負麼?

“都吵吵什麼?!”

陸玩目光嚴厲地掃視衆人一眼,待將嘈雜之音壓下之後,方沉聲道:“天子欲變法圖強抗衡燕國,這沒錯!但不能總是讓我等江南世家承擔損失,若是統一天下的代價是讓我等利益受損,那這天下不統一也罷。”

陸玩這話說到了在場衆人心坎兒上,朝廷欲抗衡強大的燕國,衆人當然舉手贊同,但這是在不損害世家利益的前提下才行。不然,哪怕再好的政策也不可能被世家接受。

“不錯,士瑤言之有理!我們必須讓天子知曉世家的厲害,不然天子是不會退讓的。”

“哪不知彥和有何建議?”陸玩目光灼灼的盯着周勰問道。

“以前燕國對江東虎視眈眈,我們不好與天子鬧翻,以免被燕王坐收漁利。可眼下燕王將大舉西征,勢必沒有精力關注江東。即便我們將天捅破了,最後也有辦法補上。”

“只是眼下天子實力膨脹,在內有郗鑑、庾氏兄弟、應詹、卞壺爲爪牙,在外還有陶侃、蘇峻、祖約、郭默爲外援,我等勢單力薄,一旦冒然鬧事,弄不好連命都得搭進去。”

“那也不能眼睜睜看着天子胡鬧下去吧?當初若不是我等父輩家族支持,哪裡有司馬氏的今天?然而沒想到司馬氏竟是個喂不熟的白眼狼,剛一得勢就要拿我等開刀。”

周勰眉頭緊皺,沉吟片刻建議道:“最好我們還是不要直接出手,若能設法挑撥天子與淮南三將關係就好了。我聽說郭默、蘇峻、祖約三人各個桀驁不馴,雖名義上是朝廷大將,其實不過是半獨立的藩鎮罷了。”

“這可能嗎?”其餘衆人猶豫不決,對周勰建議信心不足。

“若眼下還是王司徒秉政,肯定不會輕易中計,但如今掌權的是中書令庾亮。庾元規這個人雖說有點兒本事,但就是權力慾太大,還有點兒自以爲是。以前有大將軍、司徒兄弟兩人壓制,庾元規即便有心也無處施展。”

“爾且瞧着吧,只要我等稍加挑撥,庾元規一定會上當,直到將有野心的人給逼反。”

事情果如周勰所料,在成功阻止了王導進一步掌控朝政外,庾亮又把目光對準了陶侃、祖約、蘇峻、郭默等在平叛過程中立下大功的外藩鎮將。

就在此時,有關祖約、蘇峻、郭默三人在淮南暗中招兵買馬擴充實力的消息傳到了庾亮耳中。

剛開始庾亮自然不信,可誰知派人暗中一查才知謠言竟是真的。

當心腹將打探而來的消息一字不落告知庾亮時,他不禁打了一個激靈,若祖約、蘇峻、郭默三人勾結在一起,那對江東而言將是一場災難。

急切之間,他找來王導、卞壺等人商議,按照庾亮的意思,他打算仿效前漢晁錯諫漢景帝削藩之策,召蘇、祖、郭三人入建鄴授予官職,再伺機解除兵權。

“蘇祖郭三將坐鎮淮南,擔當着防備燕國南下的重任,私下招募些許兵馬以壯聲勢不足爲奇。但若說他們三人有不臣之心,目下並無實據。況且三人桀驁不馴,斷然不會奉召前來,這樣做反而會逼反三人。”

王導的話說得委婉,王敦之亂後,琅琊王家受到極大的打壓,他在朝堂之上便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

卞壺是個直性子,聽了庾亮的打算,忙勸阻道:“祖蘇郭三將,久經戰陣,其麾下多彪悍強健之徒,一旦爲亂,建鄴必不保,調三人入京一事還望三思!”

然而打定主意的庾亮搖了下頭:“二位所言皆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蘇峻、祖約、郭默乃粗鄙武夫,貪圖的不過是榮華富貴,如何會想得長遠?我以官爵誘之,必成!”。

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27章 途經郯縣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265章 晉軍渡河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557章 張賓‘料事如神’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578章 冀州豪強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395章 宴會上的羅馬人第129章 謀取東夷校尉之職第452章 張賓至薊城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58章 內憂外患第29章 詰問刺史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64章 彭城之殤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80章 招募船工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117章 浴血廝殺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388章 羅馬人的震驚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388章 羅馬人的震驚第173章 州學開學第621章 司馬紹的決心第503章 過年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536章 風雲驟起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330章 重鑄榮耀第10章 練兵不易!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173章 州學開學第511章 開春視察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37章 偶遇第355章 ‘瓊林宴’第489章 廣固之戰(上)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445章 太子算個屁!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153章 平州州學
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27章 途經郯縣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265章 晉軍渡河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557章 張賓‘料事如神’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578章 冀州豪強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395章 宴會上的羅馬人第129章 謀取東夷校尉之職第452章 張賓至薊城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58章 內憂外患第29章 詰問刺史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64章 彭城之殤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80章 招募船工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117章 浴血廝殺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388章 羅馬人的震驚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388章 羅馬人的震驚第173章 州學開學第621章 司馬紹的決心第503章 過年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536章 風雲驟起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330章 重鑄榮耀第10章 練兵不易!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173章 州學開學第511章 開春視察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37章 偶遇第355章 ‘瓊林宴’第489章 廣固之戰(上)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445章 太子算個屁!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153章 平州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