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南北運河

?t隨着四州經濟發展定下藍圖,各刺史府已將重心轉移到發展民生上,而發展民生自然少不了資金。

經過連續十年的和平穩定發展,牧府的財政收入已高達一千八百萬貫,而這僅僅是錢財稅收,還不包括收上來的糧食,僅從財政收入上看遼東已遠遠超過了所謂的‘太康盛世’。

其實不光在財政方面,遼東人口數量比太康元年的一千六百萬多出近四百萬人口。這多出來的人口,一大部分來自於遼東歸化的氐、羌、匈奴、鮮卑等各族胡人,還有少部分來自於各大世家隱匿不報的人口。

錢多了自然要花出去,四州刺史部分走了大部分財政預算,但即便如此牧府手中依然掌握着大量資金。

除了投資四州經濟發展外,衛朔最想投資建設的便是貫穿南北的大運河。若說西至玉門關東到青島的這條水泥公路,是聯繫遼東東西大動脈。那麼未來貫穿南北,聯繫黃、淮、長江等幾大江河、長達一千八百公里的運河,就是遼東加強南北聯繫的水上交通。

從去年戰爭開啓之前,轉運曹在牧府指派下已着手開始規劃南北大運河。其中考慮到北方形勢較爲穩定,遼東首先打算動工開挖聯繫黃淮之間的大運河。

爲了解決勞工不足的問題,遼東預計將從南洋‘徵召’十幾萬當地土著奴隸,以從事某些既危險又困難的工作。既然開挖運河這樣浩大的工程總是要死人的,爲什麼不能將傷亡轉移到土著身上?反正又不是晉人,死再多也沒人關心。

開挖南北大運河,衛朔可謂是算計又算計,他可不想成爲歷史上的隋煬帝那樣,最終卻爲他人作嫁衣裳。歷史上隋煬帝頂着罵名開挖了這條政治、經濟意義巨大的大運河,結果運河帶來的好處全都被後來的王朝享用了,而他本人卻落了個千古罵名。

就這還不算完,後世歷朝歷代的皇帝一邊享用運河帶來的好處,另一邊還不忘咒罵隋煬帝幾句殘暴。

衛朔一想起來這茬兒就替隋煬帝感到悲哀,爲了不使自己走隋煬帝的路子,他可不敢過分濫用民力,爲此還早早廢除了亙古就有的勞役制度,將其改爲僱傭制度。

這樣做固然增大了官府負擔,卻讓普通百姓受益了,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能反過來抑制繼任者好大喜功。

歷史上有些皇帝爲了所謂的面子和享樂需求,不顧百姓困苦,堅持開工建設一些浩大的工程,最終導致民怨沸騰。而今在遼東若沒有足夠預算,什麼樣的工程他也建不起來。若是再輔以嚴格的審計、預算制度,必將牢牢控制住後來者驕奢淫逸。

爲了加快運河建設,衛朔特意從財政收入中拿出五百萬貫作爲啓動資金。

同時爲了保證讓每一分錢都用到運河建設上,他讓監察署、計曹、奏事掾三方各派人手對資金動向實施全方位監控。

僅僅一個運河工程就讓運轉曹分得五百萬貫,讓運轉曹主事王琰看起來春風得意。他懷裡抱着一疊資料,步履輕快地來拜見衛朔。

“臣運轉曹主事王琰拜見大王!”

“慄公來了?”

衛朔正盯着一份地圖發愣,一轉身發現王琰正躬身行禮,趕緊讓對方起來。

這王琰原本是僞漢降臣出身,在漢趙滅亡時被遼東俘虜。

衛朔看在他剛直的名聲上,特意簡拔其加入牧府擔任運轉曹主事。

數年來,王琰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漸漸成爲牧府中一名得力干將。

“主公,這是經過調查研究後,轉運曹拿出來的運河開鑿方案。不算今年五百萬貫的啓動資金,從明年開始預計牧府每年要投入百萬貫,至少要花費二十年時間,纔有可能完成這條貫通南北交通的大運河。”

“運河自北而南流經幽、青、豫、冀、徐、兗、揚七州之地,將溝通我朝五大水系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以及沿岸一系列湖泊。”

“考慮到南北運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條件在各段均不相同,施工條件將非常複雜。”

“嗯,不錯,運轉曹考慮的很全面。對於運河北方段施工,運轉曹有什麼計劃?”

“稟主公,如今即將開工建設的是位於黃河北岸的永濟渠,該渠起點始於洛陽對岸的沁河口,然後利用衛河和永定河等自然河道開挖加深,將直通幽州薊城。全程長約1900多裡,預計需五年時間方可完工。”

“在完成永濟渠完工後,接下來將開挖通濟渠。通濟渠起點在洛陽,它的主要作用是溝通黃淮兩大河流。通濟渠位於在黃河南岸,分爲東西兩段。”

“考慮到該段運河上有不少前朝遺留的工程,因此運轉曹將充分利用起那些遺棄的運河舊址。而西段就是在東漢陽渠的基礎上擴展而成,其西起洛陽西面,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爲水源,穿過洛陽城南,到偃師東南,再循洛水入黃河。”

“而東段則西起滎陽西北黃河邊上的板渚,引黃河水進入淮河的支流汴水,經浚儀(今開封)等縣,再折向東南,穿過宿縣,至盱眙注入淮水。”

“施工時即便運轉曹充分利用了舊有的渠道和自然河道,但因爲有統一的寬度和深度,因此還要依靠人工開鑿,工程浩大而艱鉅。”

“兩段全長近2000裡,預計耗時五年完成。”

“另外,考慮到連通長安與洛陽水運之需要,運轉曹還打算開挖渭水和黃河之間的廣通渠,此渠長達300餘里,建成後將可通航方舟巨舫,加強關中與中原之間的聯繫。”

“工程量可不小啊!至少需十年才能完成運河北段建設!”

衛朔仔細研究了一下王琰拿出來的運河方案,發現運轉曹提出的方案基本上包含了後世歷朝歷代對運河擴建的內容。也正因爲如此,才使得運河工程浩大,耗時良久。

“主公,根據臣與部下多方測算,僅僅是運河北段就需投入資金千萬貫,需要人工更是高大近兩百萬人次。”

“兩百萬人次?可是不少啊!嘶,耗費如此多的人工,爾等打算怎麼解決?”

“回主公,至於人工問題,臣已有解決辦法。除了歷代遼東大戰中捕獲的俘虜外,其餘大部分人力需靠南洋土著奴隸來解決。只有少部分不危險的工程,才需要官府徵召晉人。”

“而且得益於近年來遼東各項技術不斷革新,尤其是各種機械設備的推廣,讓遼東減少了在大型工程上對人力資源的過度依賴。”

“如此數管齊下,雖然運河工程浩大,但遼東動用的民力並不大,再加上官府僱工價格較高,因此對民間造成的不利影響很小。”

“哦,原來如此。”

聞言衛朔微微頷首有些瞭然,眼下遼東雖然從人口、經濟規模上比不了大隋朝,但在技術積累上絕對能甩對方几條街。經過十年發展,大手工業已成爲遼東主流,機械代替人力更是各行各業追求的目標。

衛朔對南北運河的期待絕不亞於密佈遼東境內的水泥馬路,陸上交通固然便捷,但是大宗貨物運輸還是走水路最爲可靠。

南北運河一旦開通,必將是對遼東發展的海運極大補充,大大加強南北交流,使未來遼東經濟分佈將更加的合理。

在原本歷史上長江流域的開發是在黃河流域歷經戰亂破壞之後才進行的,自隋唐之後,華夏就形成了經濟文化中心在南方,而政治、軍事中心在北方的局面。(。)

第20章 徐福島上會海盜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578章 冀州豪強第315章 納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624章 漢中震動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594章 封邦建國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245章 發行五銖錢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43章 空談誤國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118章 水師再建功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14章 立下根基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53章 商議退敵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55章 前奏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673章 在途中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89章 喜相聚第46章 永嘉之亂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195章 邵續反了?!第613章 平定漠北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48章 祖逖來了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19章 海盜下帖子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488章 劍拔弩張的江左第18章 徐福島上的海盜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214章 連鎖反應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133章 覲見琅琊王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38章 赴約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566章 坑殺羯胡!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
第20章 徐福島上會海盜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578章 冀州豪強第315章 納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624章 漢中震動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594章 封邦建國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245章 發行五銖錢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43章 空談誤國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118章 水師再建功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14章 立下根基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53章 商議退敵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55章 前奏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673章 在途中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89章 喜相聚第46章 永嘉之亂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195章 邵續反了?!第613章 平定漠北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48章 祖逖來了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19章 海盜下帖子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488章 劍拔弩張的江左第18章 徐福島上的海盜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214章 連鎖反應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133章 覲見琅琊王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38章 赴約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566章 坑殺羯胡!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