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奇怪的劉總

劉總若有所思,瞧着坐在旁邊有些尷尬無措的衛朔,不知在想些什麼。他出身名門,乃正宗的漢室宗親,是漢城陽景王劉章的後代,其父劉毅官至晉尚書左僕射、光祿大夫,清正剛直之名,遠近皆聞。

他的兄長劉暾曾五任司隸校尉,官至右光祿大夫、領太子少傅,如果不是永嘉之亂爆發,劉暾的官職必可超越其父劉毅。他的姐姐劉息則嫁給了潁川荀氏子弟荀嶽,日後還會生個相當有名氣的兒子。

本來劉總此時應該錦衣玉食享受着父兄爲他提供的一切,然永嘉之亂徹底破滅了其成爲紈絝子弟的夢想。隨着兄長劉暾被石勒所殺,重振家族希望就落到了年輕的劉總身上。

劉總蟄伏在曹嶷府上,無非是看到曹嶷與石勒不睦,希望借其勢除掉石勒,爲兄長報仇!可沒料到,自曹嶷得了青州後,早沒了往日的雄心壯志,只一心想守着青州的一畝三分地過自在日子。

眼瞅着報仇無望,劉總愈來愈對毫無進取之心的曹嶷感到失望。正當他心灰意冷之下準備南下江東避世隱居時,衛朔卻突然跳了出來。

“衛大人,久仰大名!”

“你是……”

“在下劉總!”

“對,對,對,你叫劉總。”衛朔這纔想起剛剛劉總好像跟他打過招呼,只因他一心想着應付曹嶷,竟沒留下一絲印象。“劉郎君也是青州本地人?”

“不錯,家父名諱毅,曾任青州大中正官,家兄則是不久被石賊所害的前司隸校尉劉暾。”

“哦,原來是劉司隸的兄弟!”來臨淄赴宴前夕,朱文替衛朔蒐集了不少青州本地世家名士的資料。衛朔雖然不能完全記住,但多少還是知道一些青州本地的豪族世家。

劉氏父子三人皆是青州有名的世家名士,劉家也是青州頂級豪門世家。此時,劉總雖有意棄曹投衛,但他不願重蹈覆轍,故還想多瞭解一下衛朔,看看對方是真心抗胡還是欺世盜名之輩!只見劉總悄然俯身衛朔一側低聲問:“衛大人不擔心曹刺史怪罪嗎?”

“怪罪?爲何要怪罪?”

劉總意外道:“咦?難道大人不知曹刺史也是匈奴漢國臣屬嗎?大人在徐州打得匈奴人狼狽不堪,成就了不世威名。如今刺史府內對王桑、趙固有好感的人大有人在,萬一有人在曹刺史面前聒噪那麼幾句……”

“嗨,我還以爲什麼事呢,原來閣下是在擔心剛剛那個胡言亂語的王郡守啊。”衛朔故作輕鬆道:“要說一點都不擔心,那是不可能的,不過也沒必要太緊張,曹刺史不會因爲這點小事而怪罪在下的。”

“哦?大人爲何如此胸有成竹?”聞言劉總愕然。

衛朔難得在宴席上遇到個投契的人,不由得談性大起,只見他語氣神秘道:“在下聽說,咱們曹刺史跟徐州的那兩人關係本來就不睦,刺史大人肯定不會爲了兩個非親非故的人而怪罪我這麼一個能給他帶來鉅額利潤的人才。”

“嶗山青鹽之利……”劉總喃喃自語,似乎若有所思。

“咦?不對,不對呀……”衛朔猛然回過神來,這個劉總有些不對勁啊,滿場世家子弟都對衛朔不理不睬,偏偏這個劉總對他一副興趣盎然的樣子。

見大廳內無人關注他們二人,劉總忙先開口道:“衛大人或許很奇怪在下對你的態度。”

衛朔點點頭道:“沒錯,確實如此。想我衛朔在世家眼中是難登大雅之堂的粗鄙庶族,人人恥與在下交往。可劉兄弟似乎從一看到就很感興趣的樣子……”

劉總搖頭道:“今乾坤倒懸,胡人肆虐,還分什麼庶族和世家,不都是炎黃子孫麼?有本事去跟胡人較勁啊,老跟自己人過不去算什麼本事?”

這一番話,徹底讓衛朔對身邊這位年輕人刮目相看,不由得出言讚道:“世上又有多少世家子弟能像劉郎君一樣開明?大多數世家子弟都瞧不起庶族出身的人才。卻不知若沒有工匠改良工具,沒有農夫生產糧食,沒有醫生研究疾病,那些世家不都得餓死、病死?”

“在下……”

“哈哈哈,遊戲之言,遊戲之言,劉兄弟一笑了之即可!”衛朔似乎察覺到之前有些話說過了,忙岔開話題。

“其實,在下早就聽說過衛大人的名頭,當時劉某就一直在思考幾個問題:衛大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你如何就能依靠數百流民而崛起青州東部?今日在下才略微明白了些。”說到這兒劉總頓了頓,臉上露出一絲欣賞之色接着說:“大人與世家子弟完全不同,爲人灑脫不羈,沒有世俗偏見,世家越是不屑一顧的東西,大人越是視若珍寶,想必這就是大人爲什麼總能夠在駁雜形勢下游刃有餘的原因。”

“想我劉家也是漢室宗親之後,我父劉毅曾是青州赫赫有名的大中正官,可這又能如何?我家兄長還不是死於胡人之手?”想起自家兄長的慘死,劉總感到心裡一陣抽搐。

看到劉總一臉悲慼,衛朔忙安慰道:“人死不能復生,請劉郎君節哀順變!”

不知過了多久,劉總才止住了悲傷,只見他面容一整道:“衛大人,在下冒昧問一句:嶗山可還願招新人上山乎?”

嗯?衛朔心下一凜,暗道:這小子此言何意?是真心要上我嶗山?還是存心試探?不由得開口笑道:“劉郎君此言何意啊?我怎麼聽不懂啊?”

“實不瞞衛大人,劉某寄居曹府,不過是爲了尋機找石勒報家仇!可蹉跎月餘,在下徹底明白了,曹刺史並不是一個可託付大事的人。可衛大人卻不一樣,你既缺少雄心抱負,又有雄厚的財力爲依託,日後只要小心經營三五年,這天下還有誰可阻擋大人橫掃宇內,重整河山?”

“我若想替兄報仇,在衛大人麾下必然有的是機會。”

衛朔並沒有因劉總的主動靠攏而衝昏了頭腦,反而不動聲說:“其實劉郎君還可以南下投靠琅琊王去,豈不比小小的嶗山強嗎?”

“琅琊王?嚇嚇……”不料,劉總一聽琅琊王嘴角便露出一絲嘲諷之色,“恐怕衛大人還不知道吧?早在數日前,琅琊王在新亭宴請江東各大世家豪族名士!”

“在新亭之會上,琅琊王與江東世家終於結束了對抗走向了合作。大批諸如顧榮、賀循、紀贍、周玘、陸曄、甘卓等江東名士,紛紛出仕琅琊王府,與王氏兄弟爲首的北方士族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

“可惜,北方士族也不是好惹的,別看江東士人大肆入幕琅琊王府,但真正掌握大權的還是北方士族。日後琅琊王不要說北伐中原收復河山了,光是調停兩大勢力間的糾紛怕是都要忙得他焦頭爛額!”

“不過,就算如此想必琅琊王也是甘之如飴,因爲他再也不用擔心自己變成北方士族手中的傀儡,只需在兩大勢力間左右逢源,自可穩坐釣魚臺!”

聽了劉總的話,衛朔十分滿意,對劉總年紀輕輕就有如此見識頗感意外。這是第一個主動投效他的世家名士,衛朔自然會感到幾分得意。新亭之會在歷史的確十分有名,正是有了新亭之會,才爲日和司馬睿開國江東打下了堅實基礎。

新亭之會也標誌江東士子開始大規模出仕琅琊王府,南、北士子間的交鋒也將就此展開,也爲日後王敦叛亂埋下了伏筆。

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88章 蘇峻的打算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17章 青島港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21章 以鹽換船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477章 影響(上)第315章 納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第98章 籌謀遼東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215章 武備學堂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578章 冀州豪強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變化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588章 成漢與江東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211章 西征廣寧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12章 拖!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89章 喜相聚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421章 千里奪戰馬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566章 坑殺羯胡!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330章 重鑄榮耀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610章 成漢反應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56章 留縣大捷!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54章 誘敵深入第18章 徐福島上的海盜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53章 商議退敵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603章 輿論之爭
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88章 蘇峻的打算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17章 青島港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21章 以鹽換船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477章 影響(上)第315章 納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第98章 籌謀遼東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215章 武備學堂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578章 冀州豪強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變化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588章 成漢與江東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211章 西征廣寧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12章 拖!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89章 喜相聚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421章 千里奪戰馬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566章 坑殺羯胡!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330章 重鑄榮耀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610章 成漢反應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56章 留縣大捷!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54章 誘敵深入第18章 徐福島上的海盜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53章 商議退敵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603章 輿論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