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

剛打發走了西羅馬人,衛朔還未來得及喘口氣,就看到皇甫真匆匆走了進來。隨着封奕被衛朔外放壩州任地方官,皇甫真就成了秘書監新任主事,負責打理一切來往文件。

“楚季,又有什麼要緊的事?”

“這次臣要稟報的事情有點兒多,既有和西北有關的軍情,又有來自江東、中原的情報,不知主公先聽哪一個?”

衛朔聞言苦笑了幾聲,他揉揉眉頭想了一會兒道:“先挑容易的來吧,說說西北,西北有北宮純、裴詵在應該沒什麼大事。”

不料衛朔話音剛落,皇甫真眼帶笑意道:“呵呵,主公一向英明神武,不成想此次卻失算了!秦州都督北宮純、秦州刺史裴詵聯合上書稱涼州將有大變,希望遼東做好接應準備。”

“什麼?!”

衛朔頓時吃了一驚,他一把抓起皇甫真手上的軍報快速瀏覽起來。果然上面寫得全是裴詵、北宮純對涼州局勢的擔憂,二人一致要求遼東及早做準備。

“虎侯!派人去請文冀、景前幾位先生來。”衛朔一邊看文件,一邊吩咐陳安。

“諾!”陳安知道軍情緊急,不敢怠慢,一溜煙兒跑了出去。

衛朔喃喃自語道:“我原以爲張寔才能不下張軌,短時間內怕是沒機會謀取涼州,沒想到機會這麼快就來臨了。”

涼州局勢驟然變化的確出乎了衛朔預料,他從未想過向來穩定的涼州會出問題。涼州在張氏兩代人的治理下,是晉末時期難得的一片樂土。

張寔的父親張軌是個文武全才,年少時就聰明機敏,很有名望。

當時河西不但有鮮卑人在叛亂,境內更是寇盜縱橫,而張軌初到武威就斬寇盜首級萬餘,殺死鮮卑首領若羅拔能,俘獲十餘萬口,一時威望大震,被河西世家公推爲涼州霸主。

在涼州立住腳後,張軌極力推崇儒學,建立學校、學館,選擇世家弟子五百人入學讀書,在文人中很有影響。當時雍秦一帶的民衆、讀書人認爲天下方亂,避難之地唯有涼州。

以至於各地的百姓、文士紛紛前往姑臧投奔張軌。

張軌死後,張寔繼任爲涼州刺史。張寔和張軌一樣文武並用,以武守文。

史稱張寔“學尚明察,敬賢愛士”。

中原大亂以後,關中也在所難免,唯有河西地區平安無事,一方面抵住鮮卑族的侵襲,一方面卻不參予中原的紛爭,有時還可騰出餘力支援西晉王室。

就在衛朔想着心事之際,以莫含、溫嶠、高瞻、裴嶷四人爲首的遼東高層在陳安的通知下紛紛來到了政事堂。

“主公發生什麼事?以至於如此急匆匆將臣等找來。”

“秦州北宮純、裴詵急報,稱涼州將爆發內亂!”

“啊!?這……這怎麼可能?”

裴嶷等人也被涼州之事震驚了,顯然大家都沒料到涼州會出現動亂。如果涼州那麼容易出問題的話,當初遼東攻略西北時絕不會止步於黃河一線。

衛朔指指皇甫真,示意他將涼州情況再給衆人詳細介紹一遍。隨着皇甫真述說,衆人才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在涼州有個叫劉弘的野心家,此人野心勃勃一心要效仿漢末之張角、張魯,想要靠宗教勢力來割據一方。

劉弘假裝成得道高人,利用自己擅長的旁門左道之術,客居在涼州的天梯山。並且他在山穴中點燈懸掛鏡子取亮,以此用來迷惑百姓,使得跟從他受道的百姓有一千餘人,甚至連張寔身邊的部分將領都崇奉他。

其中最受劉弘看重的兩人名叫閻沙、趙卯,紛紛將他們引爲心腹。而劉弘之所以如此看重閻沙、趙卯二人,是因爲他知道閻沙、趙卯二人的真實身份。

其中閻沙是負責張寔安全的賬前都尉,而趙卯作爲牙門將又控制着部分兵力。劉弘欲利用閻沙、趙卯殺掉張寔,然後設法取而代之。

聽完皇甫真介紹,裴嶷忍不住爲張寔嘆息道:“沒想到張寔如此英明神武,竟也難逃小人之手,真是可悲可嘆!”

“然而此事恰恰說明了無有約束的宗教將會給地方帶來巨大危害,還是主公英明早早將宗教勢力控制在自己手中,不但可利用宗教力量爲遼東所用,還能控制其不爲禍地方。”

衛朔根本就沒顧上聽裴嶷的誇讚,他眼下只一心想要確定涼州之事,遂問道:“哦?以文冀之見,此次張寔是在劫難逃了?”

“嗯,張寔必死無疑!除非他能提前察覺除掉劉弘,不然難逃此劫。”裴嶷十分肯定道。

“主公,張寔雖在劫難逃,可劉弘卻不一定有機會成事。劉弘把爭霸天下這樣血腥的遊戲想得太簡單了,他以爲除掉了張寔,然後靠一部分教民擁護就能佔據涼州嗎?哼,幼稚!”

“卻不知張寔只不過是當地世家統治涼州的代言人,即便他突遭橫死,只要以宋配、陰衝的世家大臣在內亂中安然無恙,這涼州就不可能落到劉弘手中。”

“因爲世家大族絕不擁戴像劉弘這樣毫無根基,又只會裝神弄鬼之人統治涼州。更何況張家並非後繼無人,雖然張寔兒子年幼無法繼成張寔基業,但是衆人別忘了張寔還有一個弟弟張茂。”

“張茂虛靖好學,能斷大事,能文能武。年紀輕輕就協助其父張軌治理涼州,在當地深有威望。一旦張寔橫死,宋配等河西大族一定會擁張茂上位,而劉弘最終也難逃一死。”

莫含一針見血指出劉弘不可能成事,不過他話鋒一轉接着道:“主公,雖然劉弘所謀不可能成功,但卻因此而攪亂了涼州局勢,爲遼東收復涼州創造了機會。”

“是呀,張家兩代施恩威於涼州,若非機緣巧合遼東怎會有機會插手涼州?”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請主公速做準備,以防不測!”

“而今青州收復在即,若再加上涼州,遼東將下轄雍秦涼朔並幽青壩司平十州之地!”

莫含的話引起在場衆人共鳴,紛紛出言附和,連衛朔也忍不住微微頷首。如果不是出了劉弘這麼一檔子事,至少在張寔在位期間或者在遼東統一天下之前,幾乎都沒有任何機會拿下涼州。

聽了衆人之言,衛朔極爲振奮,他掃視了衆人一眼道:“雖說涼州將變,但其內亂爆發之前,遼東不宜大動干戈,以免引起涼州警覺。我意以防備西海高原上吐谷渾爲由,下令北宮純調部分廂軍進入狄道郡河關縣城。”

“如此一旦涼州有變,大軍即可向北渡過黃河北上涼州,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掌控涼州大局。”

“主公英明!”

涼州的局勢確如遼東所料,除了張寔還茫然不知危險即將降臨外,無論遼東又或是劉弘均蠢蠢欲動。其中劉弘正有條不紊地進行着自己的計劃,他一邊拉攏閻沙、趙卯爲其所用,另一邊則繼續靠旁門左道愚弄百姓。

在劉弘的不斷努力下,他已成功將張寔身邊十多人轉變成自己的忠實信徒。這些人已不再將張寔視爲恩主,反而將其當作衆人獲取榮華富貴的絆腳石。

後來劉弘又拿出一個僞造的玉璽對他的追隨者們宣稱:“這是上天送給我的神璽,意味着我不久後將在涼州稱王,爾等都是上天選派來輔佐我成就大業的功臣。”

就這樣一番胡言亂語,竟輕而易舉地取得了閻沙、趙卯等人的信任,暗中與劉弘密謀打算找機會殺害張寔,然後奉擁劉弘爲君主。(。)

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29章 詰問刺史第186章 終議親第29章 詰問刺史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58章 內憂外患第54章 誘敵深入第59章 將離彭城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93章 僥倖過關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43章 空談誤國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660章 前哨戰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175章 祖逖的死局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15章 琅琅書聲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1章 天顯異象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29章 詰問刺史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232章 代縣榷場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193章 幽州鉅變,各地反應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528章 新長安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416章 入長安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56章 留縣大捷!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117章 浴血廝殺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671章 東晉變天(上)第133章 覲見琅琊王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23章 南下徐州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539章 張賓的算計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284章 夜間突襲!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67章 再戰胡騎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580章 受封燕王
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29章 詰問刺史第186章 終議親第29章 詰問刺史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58章 內憂外患第54章 誘敵深入第59章 將離彭城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93章 僥倖過關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43章 空談誤國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660章 前哨戰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175章 祖逖的死局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15章 琅琅書聲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1章 天顯異象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29章 詰問刺史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232章 代縣榷場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193章 幽州鉅變,各地反應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528章 新長安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416章 入長安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56章 留縣大捷!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117章 浴血廝殺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671章 東晉變天(上)第133章 覲見琅琊王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23章 南下徐州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539章 張賓的算計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284章 夜間突襲!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67章 再戰胡騎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580章 受封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