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襲擾戰

有了印鑑以及沓氏霞客的書信,張統總算相信城外來得是援軍。等到劉總、王維二人將大批糧草、軍械通過水路運抵城內後,城內的士氣一下子高漲起來。就連張統也多了幾分守城的信心。

其實張統並不懼怕外面數萬高句麗大軍,他最擔心的是沒有外援孤軍奮戰。現在外援有了,他也就專心致志的做起守城任務。

就在水師等想盡一切辦法援助朝鮮城內的守軍時,遠在遼東的衛朔等人也沒閒着。訓練了一個冬天的騎兵部隊全都被衛朔放了出去,三千精銳騎兵分成大小數十股,一人雙騎潛入高句麗境內,實施襲擾戰。

三月,高句麗,丸都城內,高句麗國王美川王正在宮殿內聽取大臣們彙報前線軍情,得知大軍進展順利,已佔領了西晉帶方、樂浪兩郡大部分地方。

“遼東晉軍可有動靜?”

美川王高乙弗最擔心的還是遼東方向的援軍,此次高句麗出動了五萬大軍,對晉屬帶方、樂浪二郡可謂是志在必得。只有拿下樂浪、帶方二郡,高句麗才能放心南下統一朝鮮半島。

“啓奏大王,目前尚未發現遼東晉軍有西進的跡象!”國相倉助利躬身答道。

“嗯?這是怎麼回事?以往遼東晉軍不是反應挺快嗎?怎麼此次卻毫無動靜呢?”美川王高乙弗有些莫名其妙,搞不清遼東晉軍的真實意圖。

卻見國相倉助利眼中精光一閃道:“大王,其實這不難理解。晉王朝早就不是數十年前那個攻破我丸都城的龐大的曹魏帝國,她雖然繼承了曹魏帝國的遺產,卻沒能將其發揚光大!臣聽說,中原正遭遇百年罕見的胡亂!連晉王朝的都城都被胡人給攻破了,他們怎麼可能還有閒心來管偏遠遼東發生的戰事呢?”

“哼!真是報應啊!恨不能親手報仇雪恨!”

美川王聞聽胡族攻破了晉王朝的都城,不由得感到一陣大仇得報後的快意。就在六十八年前,曹魏大軍爲了懲罰高句麗人侵犯遼東郡,一舉攻克了他們的都城——丸都。直到近年來,丸都纔在高句麗人耗費了無數心血後堪堪恢復過來。

雖然重建了丸都,但美川王高乙弗作爲一個有遠大抱負的君王,自不會將曾經受過的屈辱給輕易忘掉。他之所以發兵攻取帶方、樂浪二郡,除了要打通經略朝鮮半島的通道外,未必沒有報仇雪恨之意。

“大王,儘管遼東晉軍毫無作爲,可我們也不能放鬆警惕,尤其是要謹防日後晉軍報復。”國相倉助利在一旁提醒道。

這國相倉助利可不是一般人,他是高句麗國內有名的權臣、能臣。正是他一力堅持罷黜了荒唐的前任高句麗王,高句麗才迎來了英明神武的美川王高乙弗。在高乙弗、倉助利二人的治理下,高句麗逐漸走向了復興和崛起,入侵帶方、樂浪二郡只是高句麗對外擴張的開始。

“嗯,國相言之有理,不知可有良策進獻?”

“啓奏大王,若要一勞永逸徹底解決掉侵佔帶方、樂浪二郡後的隱患,我們就必須派軍佔領西平安城。此城位於馬訾水下游,是扼守遼東郡東部的咽喉要道,佔據此地就卡主了日後晉軍從陸上進攻帶方、樂浪二地關鍵所在!足可保後方二郡無憂!”

美川王高乙弗站起來走到地圖上仔細看了一會兒,最後輕輕點下頭道:“嗯,國相好見識!此言大善!寡人這就起兵奪了此城!”

就在美川王準備奪取西安平時,卻不知早有數千晉軍騎兵沿着馬訾水潛入了高句麗境內。

雖然烏丸人打不過兇悍的鮮卑人,可對付高句麗人還不成問題。數十股胡漢混編騎軍一進入高句麗,就開始燒殺擄掠,只要是沿途遇到了高句麗村莊或者牧民,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掩殺過去,頓時掀起一片血雨腥風……

一開始那些騎兵中的晉人還不太適應這樣的打法,衝在前面的總是那些烏丸人,後來經過數次實戰經歷後,晉人騎兵們也意識到了襲擾戰的重要性。

騎兵襲擾敵後,不在於殺敵數量多少,最重要的是要擾亂敵人的視線,讓敵人摸不清我軍的虛實。就像此次晉軍在高句麗境內的行動,一下子引得高句麗西部守軍頻頻接到敵軍入侵的消息,卻無法準確判斷出到底有多少敵軍以及敵軍主力所在。

參與襲擾戰的騎兵一般都會避開有大軍駐守的城池,最少也得在距離敵軍三十里的地方停留休息,以避免被敵軍主力包圍。

由於頻頻接到邊境告急,美川王下令西部守軍出城掃蕩入侵的敵人,到現在高句麗還沒弄明白入侵者到底是晉軍還是鮮卑人。

根據事先的安排,數十股騎兵分散得很開,除非高句麗擁有後世的衛星定位系統幫忙,否則他們根本無法準確捕捉到晉軍騎兵。除非運氣好的逆天,才能偶爾碰到幾個騎兵遊騎。可就算碰到了也不好抓,那些遊騎都是一人雙馬,跑得飛快,非常不好抓。

嗚嗚!荒涼的號角聲響起,兩百騎兵像從地獄跑出來的死神一般顯得殺氣騰騰,能臣從腰間抽出環首刀,高高揚起,身子前傾伏在馬背上,眼睛死死盯着前方的高句麗營地……

兩百騎兵不約而同的採取了與能臣同樣的動作,同時用力磕打馬鐙,緊緊跟在能臣身後,朝着高句麗營地殺去。

“轟,轟,轟……”兩個騎兵都,卻有四百多匹戰馬。整個騎兵方陣速度快得就像一陣狂風,帶着陣陣驚雷,夾着馬蹄帶起的泥土、草屑,在拂曉時的第一片晨曦下卷向了前方無遮無掩的宿營地。

昨日忙碌了一整天的高句麗士兵還在沉睡當中,根本不知噩夢即將來臨……

最下察覺到情況不妙的是那些值守的高句麗士兵,現在的高句麗只是半遊牧半農耕的國家,其軍隊中有不少是牧民出身。他們天生就對馬蹄聲相當敏感,輕易就能察覺到數裡之外活動的騎兵。

所以當所有人都懵懂不知的時候,只有少數牧民出身的高句麗士兵感覺到有騎兵靠近。

“嗚嗚嗚!”察覺到危險即將來臨的高句麗士兵拼命地吹響了號角,期望讓更多的人醒來,否則一旦被敵人騎兵靠近,整個營地內的人都別想活命。

可惜終究還是晚了一步,就在高句麗人的號角剛剛吹響,能臣帶着騎兵就殺到了眼前。兩百騎兵如同虎入羊羣一般,殺得營地內高句麗人鬼哭狼嚎。

晉軍騎兵的突襲幾乎沒遇到任何抵抗,一千高句麗士兵根本沒來得及組織任何有效抵抗,就被能臣他們殺到了中軍大帳內。

此時營地內的高句麗人已亂成了一團,只顧得四散奔跑,卻忘了人的兩條腿無論如何也跑不過有四條腿的馬。騎在馬背上的騎兵,按照訓練當中學到的本領,揚起環首刀,手起刀落,便有一個高句麗士兵被砍倒在地。

經過無數次的訓練,那些騎兵在實戰中做出砍殺動作基本上是一氣呵成絕不拖泥帶水,剎那間刀光閃爍,伴隨着高句麗人的慘嚎聲,捲起一陣陣殘肢斷臂……

能臣帶着兩百騎兵,從營地邊緣迅速向裡推進,砍翻了擋路的高句麗人,撞倒他們的帳篷,如一道閃電眨眼間就穿透了高句麗人的營地,不少還在睡夢中的高句麗人也稀裡糊塗的丟了性命。

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301章 西晉第一武技高手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519章 走西口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35章 徐州新軍第419章 整頓關中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91章 曹嶷邀請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617章 法治與德治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460章 謝艾首秀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13章 安撫流民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632章 逃亡燕國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232章 代縣榷場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343章 河東世家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55章 前奏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613章 平定漠北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1章 天顯異象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133章 覲見琅琊王第526章 接見張茂第27章 途經郯縣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186章 終議親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84章 再見祖逖第663章 騎兵威力
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301章 西晉第一武技高手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519章 走西口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35章 徐州新軍第419章 整頓關中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91章 曹嶷邀請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617章 法治與德治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460章 謝艾首秀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13章 安撫流民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632章 逃亡燕國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232章 代縣榷場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343章 河東世家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55章 前奏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613章 平定漠北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1章 天顯異象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133章 覲見琅琊王第526章 接見張茂第27章 途經郯縣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186章 終議親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84章 再見祖逖第663章 騎兵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