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

留縣大捷如一陣春風一般迅速傳遍整個徐州,本來起伏不定的徐州士民之心,在聽到大捷的消息後迅速穩定下來。

就是之前颳起的士子南下風潮也有所減弱,甚至有的人還樂觀起來,覺得有祖逖在徐州安危徹底無憂了。

當祖逖、衛朔領着勝利的大軍抵達彭城時,全城百姓一片歡騰,彷彿壓在胸口的巨石一下子被搬走了。很多人私下認爲,胡人也沒什麼可怕的,雖然還有近兩萬胡人主力沒被消滅,但衆人已不再像之前那麼恐懼。

打了勝仗,所有人都高興,祖逖、衛朔也不例外。只是作爲大軍統帥,二人在高興之餘還保持着冷靜。這場勝利雖然給徐州上下打了一針強心劑,但敵我雙方之間的強弱之勢並沒有絲毫改變。

胡人依舊強大,而且趙固、王桑不傻,日後行軍必定會更加小心謹慎,徐州不太可能再次像留縣之戰那樣輕鬆愉快的偷襲、埋伏胡人。

“此戰雖傷亡有些大,但看到全城百姓士氣高漲,這一戰打得也值!”衛朔聽着耳邊百姓的歡呼聲,不由得感慨道。

祖逖聞言點點頭,他也有此同感,此戰之後,整個徐州上下的氣氛已截然不同,起碼衆人不再畏敵如虎,這對日後堅守作戰有很大幫助。

“此戰之後,胡人必然心生警惕,以趙固、王桑這麼多年的從軍經歷,恐怕不會再輕敵深入了。胡人主力尚在,若他們集中主力直趨彭城,那逼得我們就只能在彭城與胡人決戰了。”

“嗯,祖將軍言之有理,胡人不是傻子,他們必然不會再像上次那麼輕易上當。反正我們的目的已達到,既然胡人想直取彭城,那我們就跟他們打一場守城戰。我們的士兵雖然野戰不如胡人,但要說起守城,胡人拍馬也趕不上我們。”

這倒不是衛朔說大話,歷來農耕文明對草原文明最大的優勢就是築城、守城,而草原文明則因爲深受天時影響,時常會追逐水草而居,變得居無定所。

“其實本將軍並不擔心城外的胡人,拒城而守問題不大,可祖某唯一擔心的是彭城內……”說到這兒,祖逖憂慮地看了衛朔一眼接着道:“司馬奧執掌徐州大權多年,必然有不少心腹躲在暗處,如今司馬奧帶着大軍回來了,難免有人會產生其他想法。”

衛朔聞言也不禁感到頭疼,這司馬奧還真是陰魂不散吶!

他揉了揉腦仁建議道:“敵人躲在暗處,在下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內緊外鬆加強戒備,只要一有發現立即動手拿人,將隱患扼殺在搖籃中。”

“其實對司馬奧什麼的,在下還不太擔心,唯怕此戰勝利的消息傳出之後,會引起其他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眼下衛朔最擔心的反而是以裴盾爲首的徐州世家大族的反應,之前裴盾擔心胡人勢大,將彭城全權託付給祖逖後跑到了下邳觀望。眼下祖逖一出手就給了胡人一個下馬威,萬一讓裴盾突然覺得胡人不過如此,又跑回來搶權爭功怎麼辦?

以祖逖的智商,自然知道衛朔話中隱含的意思,不過他卻毫不在意,他笑着對衛朔道:“我祖逖願意留在彭城抵禦胡人,並不是爲了某些人,而是爲了讓徐州百姓免遭胡人擄掠。如果裴大人願意回來,那祖某願退位讓賢協助刺史大人。”

衛朔暗自搖搖頭,沒想到祖逖如此天真,他可沒祖逖那樣高尚。如果裴盾敢回來搶權,他立馬就會選擇退走自保。他可以放心的把麾下人馬交給祖逖使用,但絕不願裴盾調動一兵一卒。

事實說明衛朔並不是杞人憂天,當留縣大捷的消息傳到下邳之後,裴盾是真的有點兒後悔了。早知道徐州軍如此有戰鬥力,他說啥也不會早早跑到下邳來。如今可好,徐州軍在祖逖的領導下打了勝仗,可跟他這個刺史卻沒啥關係。

如果將來有幸保住了徐州,朝廷事後酬功,祖逖必然是首功,再加上祖家乃北地大族,將來朝廷上下說不定會順勢推舟將其扶上徐州刺史之位。

而他裴盾雖然沾了祖逖的光,再加上裴家的作用,不用承擔失地之責,但日後恐怕也不會再得到朝廷重用,未來說不定只能得個閒職養老。

人真是個複雜的動物,有時候受到一點刺激,就會性格大變,甚至有時候前後變得像兩個人似得。裴盾就是這樣一個人,以前他不是很看重手中的權力,但自發生了司馬奧那樣的事之後,裴盾忽然性格大變,非常在意手中的權力。

司馬奧的擅權和欺騙,讓裴盾意識到了權力的巨大作用。他再也不願將手中的權力被他人竊取,不管是失信於衛朔,將徐州兵權一分爲五,還是如今猜忌祖逖,都說明裴盾此人對自身權力的得失,已有些敏感了。

且不提裴盾在下邳國患得患失,單說王桑、趙固得知前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後,頓時暴跳如雷,他們一邊大罵趙丹無能,一邊急急忙忙讓人去把司馬奧請來。

司馬奧早就得了前軍戰敗的消息,得知趙固有請,嘴角隱隱露出一絲不屑,他不慌不忙的跟着來人,到了中軍大帳,卻沒料到他剛一進來,就遭到趙固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

“司馬先生,你不是說徐州士兵羸弱不堪嗎?爲什麼他們卻能輕而易舉殲滅我三千精銳騎兵?”

此時趙固像頭豹子一樣緊盯着司馬奧,好像要把他生撕了一樣。而王桑則只顧喝着酒,根本沒有一絲起身替司馬奧解圍的意思。

好在司馬奧乃心思深沉之輩,爲了報仇和實現自己的野心,他都能屈身投靠匈奴人,被人罵一頓又能如何?只見他抖了抖下襬,一臉誠懇地跪在趙固面前,言辭懇切道:“將軍於我有大恩,小的就是粉身碎骨也無以爲報,絕不敢有任何欺騙將軍之處。”

“此次留縣之戰,前鋒大軍被全殲,趙丹將軍不幸身亡,在下也感到十分震驚!”

“那就是說,你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大軍前鋒失利的原因嘍?”趙固並沒有被司馬奧的可憐相所迷惑,依舊對其冷嘲熱諷。三千精銳騎兵,已經佔到趙、王二人全部兵力的十分之一,這樣的損失讓他感到心疼。

“不,在下已查到了導致前軍失利的真正原因,此次趙丹將軍之所以陣亡,主要是在下沒料到祖逖竟然出現在徐州。從我在徐州的一些眼線傳來的消息看,此次留縣之戰完全是祖逖一手策劃的,他先是派出小股兵力誘我軍深入,然後集中萬餘兵馬再加上地利之便纔打敗了趙丹將軍。”

“祖逖?”果然,趙固一聽到祖逖的名字頓時愣住了,就是王桑也停下了喝酒,兩人一眨不眨的盯着司馬奧。

“嗯,就是祖逖!聽說裴盾臨走之前將彭城的防務完全交給了祖逖,雖然徐州兵羸弱,但祖逖可不是一般人,他跟幷州刺史劉琨乃是天下齊名大名士。當初劉琨能憑藉數千殘兵敗旅打敗了我匈奴漢國數萬大軍,如今祖逖的能力恐怕也不會比劉琨弱多少。”

咕咚!趙固嚥了一口吐沫,頓時泄氣了!如果留縣之戰是祖逖指揮的,那就不足爲奇了。別說趙丹,就是他自己也沒信心正面打敗祖逖。

看着趙固傻眼的樣子,司馬奧暗自感到非常解氣,若非走投無路他纔不會選擇趙固、王桑兩人,不過如今司馬奧心裡已經有了新的計劃。

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316章 一聲驚雷第339章 整合政務(上)第588章 成漢與江東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筆交易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18章 徐福島上的海盜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385章 嘿!羅馬!第196章 衆人皆失算第594章 封邦建國第234章 莫含的大禮第43章 空談誤國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549章 中原爭鋒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403章 愍帝之死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第54章 誘敵深入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97章 水泥作坊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659章 出兵龜茲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477章 影響(上)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196章 衆人皆失算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489章 廣固之戰(上)第655章 活捉焉耆王!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415章 勸降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84章 再見祖逖第173章 州學開學第655章 活捉焉耆王!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59章 將離彭城第97章 水泥作坊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660章 前哨戰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186章 終議親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661章 悅般王的野望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90章 初見蘇峻第193章 幽州鉅變,各地反應第38章 赴約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670章 昭武九姓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70章 均田令
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316章 一聲驚雷第339章 整合政務(上)第588章 成漢與江東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筆交易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18章 徐福島上的海盜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385章 嘿!羅馬!第196章 衆人皆失算第594章 封邦建國第234章 莫含的大禮第43章 空談誤國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549章 中原爭鋒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403章 愍帝之死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第54章 誘敵深入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97章 水泥作坊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659章 出兵龜茲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477章 影響(上)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196章 衆人皆失算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489章 廣固之戰(上)第655章 活捉焉耆王!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415章 勸降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84章 再見祖逖第173章 州學開學第655章 活捉焉耆王!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59章 將離彭城第97章 水泥作坊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660章 前哨戰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186章 終議親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661章 悅般王的野望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90章 初見蘇峻第193章 幽州鉅變,各地反應第38章 赴約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670章 昭武九姓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70章 均田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