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一聲驚雷

?相比於娶妻納妾這樣的小事,遼東第一屆科舉引起的轟動絕對是超出任何人想象。

一時之間,具有“自由報名,不論出身,僅憑才選”特色的科舉如同一聲驚雷,瞬間傳遍了整個華夏大地,讓所有寒門士子爲之歡欣鼓舞。

建興四年,正月,隨着九月份將舉行科舉的消息傳遍各地,不少寒門士子紛紛背起行囊,呼朋喚友結伴朝薊城而來。

而在涼州其中一名年約十五歲的年輕士子得知科舉消息後,大喜過望,立即背起包裹踏上前往薊城的旅途。此人便是日後名垂千古的謝艾,別看謝艾年紀小,可已是滿腹經綸,只因出身寒門,卻一直無法得到涼州官府重用。

由於張軌本人出身大族,後來他能立足涼州也是多虧了河西豪族支持,故涼州一直以來奉行的便是依賴豪門統治地方。

在涼州只有豪門大族纔有機會進入仕途,就拿當今涼州四大謀主來說,各個出身河西豪門。宋配出身敦煌宋氏,是敦煌乃至河西的強宗盛族;氾瑗代表的氾氏同樣是敦煌望族;陰澹、陰充兩兄弟更是出身武威著姓——陰氏。

而謝艾雖身負才學卻因出身寒門始終無法進入涼州官場,要不然歷史上謝艾也不至於直到四十多歲才受到重用。不過,這一次受科舉影響,謝艾已不打算留在涼州浪費時間,他決心前往薊城參加科舉。

……

“自遼東宣佈九月份舉行科舉以來,各地寒門士子跋山涉水千方百計趕往薊城。而開科舉之道,爲寒門子弟提供了進身之階,主公必因此而贏得天下寒門士子之心!”

高瞻不禁爲衛朔堅持推行科舉感到欽佩,短短半月功夫,有關科舉的消息便傳遍天下,成爲新年以來最引人矚目的大事件。受影響的不僅僅是幽燕之地士子,連河北、中原、關中、江左等地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只是爾等且不可大意,務必要招待好來薊城的士子。九月份將是遼東第一次舉行科舉,你們好好好好準備。可千萬不能出現意外。”

“諾!”

高瞻、劉翰、皇甫岌、皇甫典等不敢怠慢,雖然首次舉辦科舉對細節不夠了解,好在時間充裕,足以讓牧府上下好好總結經驗。

“主公。按照預計僅僅是幽燕就將有數百人蔘加科考,若是考慮到正往薊城趕的各地士子,前後加起來大概會有超過一千餘人蔘加考試,甚至還有可能更多。”

“呵呵,天下英才盡入吾罄中!”衛朔得知各地士子正紛紛往薊城聚集。心中得意萬分。

雖預計有超過千人蔘加科考,可最終錄取人數不會超過三百人,即便如此,在這個時代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人才選拔。這還是衛朔考慮到要爲日後幷州、雍州儲備官吏,否則錄取人數只會更少。

“參加科考的都是寒門子弟嗎?”

“是的,主公,據調查顯示,至少有一多半人出身寒門庶族,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可能是世家子弟。而且大多數世家子還是幽燕本地出身,外地世家子弟來薊城參與科舉的人太少。”

“尤其是幽州世家此次對科舉一事十分熱心。像盧氏、寇氏、劉氏、苑氏、董氏等各大世家紛紛準備派出最優秀的子弟參加科舉。相反河北、中原、江左等世家對科舉的態度就有些不好了。”

要說這一次對遼東科舉最熱心的便是原幽州世家,隨着衛朔統治日益穩固,再加上其愈發顯得是天命所在,讓幽州世家逐漸意識到早日融入遼東的重要性。而此次科舉,便給了世家們一次機會,故幽州世家才爆發出極大熱情來。

“嗯,這很正常,各地世家對遼東抱有極大成見,想要他們支持科舉不太可能。”

衛朔點點頭,並沒有表現出太大失望。以他與世家的關係,人家不拆臺就不錯了,怎麼可能來給他捧場。

“再說我本來就沒打算錄取那些世家子弟,只知誇誇其談不懂治政經濟如何能牧守一方?遼東舉行科舉是要選出一些真正有才幹的人。對於那些崇尚清談的世家子弟,一個也不要錄取。”

“請主公放心,我等一定謹記教誨,絕不敢壞了主公大業!”

“嗯,科舉選士關係到遼東興亡,半點都馬虎不得。”

……

其實並不是所有世家都抵制科考。比如京兆韋氏便決心派出家族中最出色子弟韋謏(音同笑)前往薊城參加科考。

京兆韋氏起源於黃帝姬姓後裔大彭氏,產生於商代末期,定型於戰國末期。其家族發跡於西漢中葉,至曹魏時期成爲關隴士族代表之一。

關隴地區在漢魏以來,一直是漢族傳統文化淵藪所在,特別是自晉末喪亂以來,許多文人志士多避難於此。

永嘉喪亂之後,雖有不少衛氏族人避亂南下,但仍有大量京兆韋氏留居關中。一開始韋氏迫於現實離亂,紛紛避世隱居不仕,後來衛朔西入關中,讓韋氏意識到明主已然入世,韋氏已無隱居必要,遂開始謀劃入幕遼東。

新年剛過,遼東將在九月份舉行科舉的消息傳到了關隴,雖然引起朝堂上下一片口誅筆伐,但梁氏、皇甫氏、遊氏、韋氏等關隴豪門紛紛派出子弟沿着安定、北地、馮翊、陘北等路線前往幽燕參加科考。

……

遼東欲行科舉吸引了大批讀書人前往薊城,同時亦引起各方猜忌,其中既有贊同者又有不屑者,更有大魄力者欲效仿之。江東世家爲了掩飾內心恐懼,紛紛對科舉制大肆詆譭。而琅琊王雖看到科舉制的好處,卻迫於世家壓力連提都不敢提。

到了最後各地勢力中,真正有心推行科舉制的竟是奴隸出身的石勒。石勒出身底層,深知下面人才往上爬的艱辛,而遼東科舉制讓他眼前一亮,便有心效仿之。

“孟孫,可曾聽說遼東將舉行科舉?”

“略有耳聞。”

對於薊城科舉,張賓心情十分複雜,作爲智謀之士他如何看不清科舉一事的深遠影響,他只是可惜如此好的政策卻被遼東搶先。本來他對石勒抱有十足信心,然自遼東崛起以來,張賓愈發覺得襄國前途暗淡。

“我欲在襄國推行科舉不知可否?” wWW_ тtkan_ ¢ 〇

“不行!”

“爲何?”

自體會到張賓的作用後,他念念不忘招攬人才,只是多年來見識了各種各樣人才後,再也沒有人可與張賓相提並論。今日一聽說科舉一事,石勒便意識到科舉在招攬人才上的重要性,他認爲遼東推行的科舉制有利於招攬人才。

“主公,遼東推行科舉制是以均田制、學堂制、普世教育製爲基礎,我襄國繼承了魏晉體制,依靠世家大族維持統治,根本沒有推行科舉制的基礎。若主公強行爲之,必將引發政局動亂,值此關鍵時刻襄國一亂,誰能保證幽州不乘虛而入?”

石勒聞言臉上一陣抽搐,他現在總算明白衛朔爲何不待見世家了,原來依靠世家固然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穩定一個地方,可也因此埋下了隱患。相反遼東雖然遭到世家全面抵制,可他們基礎打得牢靠,根本無懼任何風雨波折。

石勒不甘心人才被遼東所用,便咬着後牙槽道:“孟孫難道我等只能眼睜睜看着人才前往薊城?那遼東如今已強悍如斯,若再不加以遏制,未來必是襄國大敵。”

“除了派兵攔截外,我等又能如何?”面對大勢連智深如海、智算不亞於留侯的張賓亦是無可奈何。(。)

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42章 參加名士聚會第12章 拖!第263章 慕容廆欲決戰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89章 喜相聚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313章 蠢蠢欲動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460章 謝艾首秀第58章 內憂外患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122 章 遼東對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234章 莫含的大禮第232章 代縣榷場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23章 南下徐州第673章 在途中第98章 籌謀遼東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491章 賈堅神射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25章 祝其縣買糧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599章 美人間諜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156章 選拔陌刀手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232章 代縣榷場第320章 石勒的自信第70章 均田令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599章 美人間諜第67章 再戰胡騎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第187章 祖約野心初膨脹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45章 曹宏入軍營第416章 入長安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152章 河北邵續
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42章 參加名士聚會第12章 拖!第263章 慕容廆欲決戰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89章 喜相聚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313章 蠢蠢欲動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460章 謝艾首秀第58章 內憂外患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122 章 遼東對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234章 莫含的大禮第232章 代縣榷場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23章 南下徐州第673章 在途中第98章 籌謀遼東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491章 賈堅神射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25章 祝其縣買糧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599章 美人間諜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156章 選拔陌刀手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232章 代縣榷場第320章 石勒的自信第70章 均田令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599章 美人間諜第67章 再戰胡騎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第187章 祖約野心初膨脹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45章 曹宏入軍營第416章 入長安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152章 河北邵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