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

“衛大人,不知其二若何?”

聽了烏丸人的詢問,衛朔好整以暇道:“其二麼,就是你們接受我大晉的整編,整編後所有烏丸人將享受與晉軍一樣的待遇。不但每月有糧餉發,就是戰死了也將享受與晉軍士兵一樣的撫卹。”

“與此同時,像速丸、能臣這樣的部落首領,還將受到我大晉的冊封,成爲朝廷正式的將軍。”

“這……這和我們一開始提出的條件有何區別啊?”聽完衛朔介紹完第二條方案後,大部分烏丸人表示不理解。

“區別大着呢,按照你們提出的方案,結盟後烏丸人還擁有巨大的獨立性。可一旦接受我的整編方案,你們烏丸人可不僅僅是表面上接受官職那麼簡單了。不但要與我們的士兵一同參與訓練,並接受大晉的管理,基本上還喪失了作爲一個部落的獨立性。”

衛朔可不會像之前的朝廷那麼無能,他絕不會給予胡人休養生息的機會,他真正的目的是想通過整編,利用華夏文化的包容性,將桀驁不馴的胡人變成接受了華夏文化的華夏人。

經過衛朔的再三解釋,在場的烏丸人終於搞明白了整編的意思。這下所有烏丸人都頭疼起來,面對兩種截然不同的待遇,他們都不知該如何選擇,最終把選擇權交到了部落首領速丸手中。

速丸也很爲難,從感情上講他當然願意接受第一種方案;可理智卻告訴他,只有接受第二種方案,烏丸人才能在局勢日益險惡的遼東大地上生存下去。作爲首領速丸很清楚的知道,烏丸人不接受眼前晉人的整編,就等着日後被鮮卑人吞併吧。

其實衛朔提出來的這兩種方案,不過讓烏丸人選擇一個被吞併的時間和對象罷了!要麼選擇日後被鮮卑強行吞併,要麼選擇今日主動被晉人整編歸化,反正沒有其他出路。

速丸猶豫了半天,也拿不定主意。只好出言道:“衛大人,沓氏縣令,不知二位可否讓我們商議一下再過決定?”

“行,沒問題!”說着衛朔與沓氏霞客等人就出了大廳。

等所有晉人都離開後,速丸看着衆人道:“看來晉人變聰明瞭,沒有以前那麼好糊弄了!他們提出的兩個方案,於我們烏丸人來說有利有弊,不太好做選擇。不過,這也沒超出我們的預料,之前晉人吃了內遷胡人那麼多虧,肯定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對待胡人了。事關部落前途,大家都談談自己的看法吧!”

“要不咱接受第一個方案?”能臣年輕氣盛,覺得當個僱傭軍也不錯,既可以從晉軍那兒賺錢,還不耽誤部落自身發展。

“第一個方案?不好吧……我們部落一共才三千騎兵,又能幫晉人打幾次仗?戰場上刀槍無眼,萬一折損一二,將來遇到鮮卑人我們又該如何應付?”

此言一出,能臣頓時一陣氣餒,不要說折損一二,就是不曾折損一人,他們烏丸人見了鮮卑人一樣得落荒而逃。

商量來商量去,最後烏丸人發現,他們似乎只有接受整編一個方案。如果真要讓速丸選擇被吞併的對象,自然首選是晉人了。其實自漢以來,中原王朝對待歸化的胡人一直都很優待。

就算衛朔提出來的條件有些嚴苛,但與鮮卑人靠鐵與血強行整合相比,他提出來的整編方案也不錯啦。故經過一段時間的協商,烏丸人最終還是選擇整編。

得知這個消息後,衛朔頓時喜不自禁,沒想到此次遼東之行,竟然平白得了三千騎兵!有了三千烏丸騎兵,衛朔就可以將騎兵訓練提上日程,而且在遼東他將擁有一支頗爲可觀的軍事力量。

“速丸首領,恭喜你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在下絕不會虧待諸位,所有烏丸人將編爲騎軍第一廂共三營九曲,速丸將被授予裨將軍銜並出任騎軍第一廂指揮使,能臣將被授予昭武上校尉銜並擔任騎軍第一廂第一營軍司馬,剩餘各營以及營以下各級軍官將從烏丸士兵以及晉軍當中選拔。”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希望大家同心協力,不要計較什麼你是烏丸人、我是晉人之類無聊的問題,其實說白了大家都是炎黃苗裔,我們都是炎黃後代,都是華夏人!”

衛朔之所以將炎黃拉出來做擋箭牌,就是考慮到胡人雖然對漢人、晉人會有牴觸,但卻基本上會認同自己是炎黃苗裔,尤其是受到華夏文化影響的烏丸人、鮮卑人更是如此。

歷史上那些建國立業的各部胡人,都會想法設法與炎黃聯繫到一起。這其實從側面說明了,華夏文化的巨大影響力以及包容性。而今衛朔要做的就是利用這一點,加速胡人歸化的速度,這也是爲偉大的民族融合做貢獻。

速丸聽到衛朔還要往騎軍中派遣晉軍軍官,雖然不喜可也不能反對。儘管他得償所願的成了晉軍指揮使,可內心卻一點兒都不快樂。他帶着族人遠徙遼東,不就是爲了避免被鮮卑人同化?可沒想到,最後烏丸人還是逃不掉被同化的命運。

衛朔瞧着臉色不太好的速丸,略一思索頓時瞭然,只見他踱步來到速丸身邊,沉聲道:“速丸首領,大勢如此,非人力可挽回!其實烏丸人自蹋頓大單于大敗於魏武帝曹操後,烏丸人就已註定要衰落下去了!”

“正如這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哪有什麼長盛不衰的王朝!就連傳承了四百年的大漢帝國不也亡於曹魏手中?你們烏丸人的興盛與衰落不過是歷代草原民族歷史當中不起眼的一朵浪花!”

“如果再過個百十來年,說不定如今鋒芒畢露的鮮卑人早就不見了蹤影,更何況你們烏丸人!不過速丸首領,雖然你無法阻擋烏丸部落衰落的大勢,但卻可以給自己的族人選擇更好的生活條件。”

“我知道被在下整編,你心有怨氣,可就算今日烏丸人不被我整編吞掉,日後也逃不掉被其他勢力吞併整合的命運。正如我剛纔說得那樣,與我們晉人合作,起碼首領可以爲自己的族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這不比在鮮卑鐵蹄下苟延殘喘要好嗎?”

聽了衛朔的一番勸解,速丸僵硬的臉總算鬆動了不少。速丸仔細想了一下衛朔的話,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既然無法扛起烏丸崛起的大旗,那就不妨給自己的族人選擇一個好的生活條件吧!

有了速丸的配合,其他烏丸人很快就同意接受整編。爲了迅速消化掉烏丸人,衛朔不但在遼東本地徵召了部分人加入其中,還讓劉總帶着交易的來的戰馬迅速乘船返回嶗山,準備從嶗山、祝其兩地調三千精銳士兵前來。

由於衛朔順利整編了三千烏丸騎兵,讓西安平縣令對其敬佩不已,也讓他對衛朔提出來明年殲滅來犯的高句麗大軍的計劃多了幾分信心。如今遼東局勢危在旦夕,若不是冒出個衛朔,他真不知該如何辦。

“衛大人,接下來你準備怎麼辦?”

“等嶗山援軍抵達之後,我們就可以對烏丸人展開徹底的整編,然後利用冬季進行野戰拉練,爭取在開春前形成戰鬥力,好應付明年來犯的高句麗大軍。”

“對了,在下還有一事要麻煩縣令大人,我打算在遼東半島的最南端建一座港口,好當作嶗山水軍在遼東的駐地,希望大人能以縣府的名義發佈招募公告,我嶗山願以每日四百錢的價格僱傭本地青壯,參與港口建設。”

第54章 誘敵深入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660章 前哨戰第90章 初見蘇峻第91章 曹嶷邀請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237章 終遇莫含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606章 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548章 會師南皮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393章 先談經濟合作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211章 西征廣寧第320章 石勒的自信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203章 戰後餘波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673章 在途中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628章 生老病死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40章 刀盾結合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192章 千里奔襲,軍事奇蹟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617章 法治與德治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38章 赴約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30章 打賭!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265章 晉軍渡河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419章 整頓關中第87章 雷霆萬鈞!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231章 錢莊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7章 美好前景!第356章 江左來客
第54章 誘敵深入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660章 前哨戰第90章 初見蘇峻第91章 曹嶷邀請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237章 終遇莫含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606章 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548章 會師南皮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393章 先談經濟合作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211章 西征廣寧第320章 石勒的自信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203章 戰後餘波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673章 在途中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628章 生老病死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40章 刀盾結合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192章 千里奔襲,軍事奇蹟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617章 法治與德治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38章 赴約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30章 打賭!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265章 晉軍渡河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419章 整頓關中第87章 雷霆萬鈞!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231章 錢莊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7章 美好前景!第356章 江左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