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整合軍隊

連續十餘天不斷地爭論、妥協、堅持,遼東上下終於完成了政務整合,在其他人接下來衛朔的注意力又放在了軍務上。

“諸位,府兵制是遼東軍制基礎,是保證廂軍戰鬥力的前提。可以說沒有府兵制的推廣,不可能有今天強大的遼東軍。只是隨着地盤驟然增加,人口增多,原本以州都督府爲單位管理各地府兵的措施已不合適。”

在與遼東諸將會聚時,衛朔召開了都尉以上所有中、高級將領參加的軍事會議。在這個會議上,衛朔提出了要重新整合軍隊,他認爲應該在州都督府下次一級折衝府,以便加強各地防務,減少廂軍駐守任務。

“折衝府本是府兵制基層組織軍府的名稱,將分上、中、下三等,上府三千人,中府一千人,下府五百人。每府置守備一人,根據等級不等,置人數不一的參軍。”

“主公此議不錯,在各關隘要地設立折衝府的建議甚好,不但可加強軍方對基層府兵的管理,又可減輕州都督府的肩上責任,有利於更好的管理府兵。”

高瞻十分贊同衛朔分設折衝府的建議,隨着遼東轄地大增,需要駐守的地方太多了,建立折衝府正合時宜。

他接着道:“據在下估計,僅僅是沿着北方長城一線,遼東至少得設二十五座上等折衝府,再加上內陸一些折衝府,幽並朔三州加在一起得設五十座不同等級的折衝府,也就是說各地要駐守十三萬左右的府兵。”

“景前之言深得我心,折衝府建立之後,將受鎮北將軍府、州都督府、府兵司三重管理,若要調動折衝府府兵必須得有三方聯合堪發的文書。”

正當衆人以爲設立折衝府已成定局時,卻見將軍府右長史溫嶠站出來質疑道:“主公,被選拔爲折衝府的府兵身上的擔子是不是太重了?而且他們又沒有俸祿,若長期下去會不會挫傷府兵的積極性?”

溫嶠的話頓時讓衛朔陷入了沉思,他想了一會兒道:“嗯,太真直言不無道理,選入折衝府就要承擔駐守任務,不但有可能耽誤農時,還有可能遭遇戰事。若沒有俸祿的話,只靠減免稅賦怕是不能激起府兵興趣。”

“可若是改成全職業廂軍的話……遼東財政負擔不起呀!原本戰後將軍府有意將廂軍數量擴充至十四萬人,其中步兵八萬,騎兵六萬。”

“若再加上各地折衝府的話,遼東財政就要承擔近三十萬職業士兵的花費,真要這樣做,日後不用外界動手,遼東自己就要被軍費開支給拖垮!”

“諸位有什麼建議?”

衛朔想了一會兒也沒想到什麼好解決辦法,只好集思廣益,看看其他下屬有什麼想法。

聞言衆人皆沉默深思,不知過了多久,只見溫嶠躊躇片刻建議道:“主公,不如以承擔的任務不同將府兵劃分成不同等級如何?”

“太真且細細講來!”

“主公,我們不妨將府兵以承擔的任務不同,酌情補發部分薪酬。比如位於邊境一帶折衝府,在那裡服役的府兵可以領取廂軍一半的薪酬,而其他各地折衝府,則領取三成或者兩成各不等薪酬。而大量只承擔訓練任務的府兵仍然不領取任何薪酬。”

“雖然這樣做,遼東財政仍然會增大軍費開支,但也比將折衝府升級爲廂軍來的划算。”

溫嶠的建議,讓在座衆人心中一動,雖然廂軍戰鬥力強悍,而且每次大戰都衝鋒在前,但府兵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因此提高各地府兵積極性,保持府兵戰鬥力,對於遼東來說十分重要。

“嗯,太真此議甚好!接下來由劉遐任朔州都督、衛雄任幽州都督、孫緯任幷州都督,爾三人到任之後,在將軍府的幫助下,抓緊時間組建各地折衝府,爭取在年底完成府兵整編。”

“諾!”劉遐、衛雄、孫緯紛紛起身。

“諸位,經過幾輪擴軍,遼東廂軍人數已高達十一萬七千人,但仍然遠遠無法滿足今後需求。尤其是最近這次大勝,光是降軍就有十多萬人,再加上兩百萬民衆,一下子讓遼東多出近五成人口。”

“滅掉漢國使得遼東轄地、人口大增,必然要伴隨新一輪軍隊擴充,軍隊的數量增加得太快會有很大的問題,一是訓練顯得滯後,二是各族融合問題。”

“在漢國降軍中,雖也有一些晉民後裔,不是晉民後裔的也有很多黃種人,但仍然以胡人居多,一眼望去,黃白參半,縱然晉軍高層沒有歧視胡人的意思,那些新降服的胡人兵將也不可能很快地就真正歸心,要改造、教育,達成真正的融合,卻都需要時間。”

“主公擔憂甚是有理,不如趁着眼前機會,在原有基礎上,吸收部分降兵和青壯,組建各地府兵,然後在府兵基礎上挑選出精銳擴編成廂軍。”

廂軍擴編這些事情,高瞻和溫嶠等將軍府人員在大戰剛剛結束時就已經掛在心上了,這時再拿出來稍稍與衛朔討論下便可敲定一切。按照四十比一的兵民比例,以遼東治下四百八十萬民衆考慮,遼東至少可徵召十二萬廂軍。

考慮到戰事緊張,高瞻、溫嶠等人都建議將廂軍從十一萬人擴充至十四萬,其中步兵八萬,騎兵六萬,如此在加上十三萬半職業化的折衝府府兵,足以應付今後局勢發展。

“今後幽並南、東一線仍然是廂軍駐防的重點,故而十四萬廂軍中,有十萬分別駐守幽、並兩州,剩餘三萬人則駐守在朔州。當然了眼下這些編制還停留在口頭上,接下來半年時間裡,將軍府務必完成軍隊整合任務。”

“諾!”

……

建興四年,七月下旬,羊獻容帶兒子劉熙秘密抵達了薊城,早就得知消息的司馬嫣正焦急的站在薊城門口等候母親到來。

“母后!”

司馬嫣上前一把緊緊抱住母親,眼淚瞬間奪眶而出。羊獻容亦是泣不成聲的樣子,她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見到自己女兒。

“嫣兒,嫣兒,真……真是你嗎?”

“母后,真的是我,我是你的嫣兒啊!”

“母親……”正當羊獻容母女二人抱頭痛哭之際,忽然一個稚嫩的聲音囁囁嚅嚅,打算了母女二人情緒發泄。

“母后,他……他是誰?”司馬嫣望着四歲左右劉熙不知所措。

羊獻容臉色一黯,生怕被女兒瞧不起,可惜她卻不知司馬嫣可不是一般的女子,自小歷經磨難,這些年更是靠着自己養活了一大家子,絕不會因此事而嘲笑羊獻容。

“他……他是……是你的弟弟劉熙,嫣兒,我知道此事讓你有些爲難,可……可母后也沒有辦法啊!從洛陽到平陽,我雖說貴爲一介皇后,可關鍵時刻根本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劉曜雖是胡虜出身,可他十分寵愛我,我不得已只得屈身中山王府上。”

“好了,母后不要再說了,我能理解。在這個亂世當中,最重要的是活下去!”

說着司馬嫣兒上前抱起年幼的弟弟,領着母親前往自家府邸。來到司馬嫣住處,羊獻容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眼前這座豪華的宅邸竟是自家女兒掙來的。

“嫣兒,這……這座府邸真是你自己花錢買的?”

“當然了,最近跟着鎮北將軍家跑海貿,女兒可是賺了不少錢。當初買這座府邸,也是花了不少錢。”(。)

第70章 均田令第673章 在途中第38章 赴約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173章 州學開學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21章 以鹽換船第304章 有人要作死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91章 曹嶷邀請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632章 逃亡燕國第1章 天顯異象第12章 拖!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545章 建鄴城破第11章 再進縣城!第15章 琅琅書聲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212章 大破烏丸第476章 漢奸錄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360章 給江東貸款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355章 ‘瓊林宴’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316章 一聲驚雷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11章 再進縣城!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452章 張賓至薊城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339章 整合政務(上)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253章 遇刺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185章 過年逼婚第651章 西征!西征!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129章 謀取東夷校尉之職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307章 三襲陽曲
第70章 均田令第673章 在途中第38章 赴約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173章 州學開學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21章 以鹽換船第304章 有人要作死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91章 曹嶷邀請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632章 逃亡燕國第1章 天顯異象第12章 拖!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545章 建鄴城破第11章 再進縣城!第15章 琅琅書聲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212章 大破烏丸第476章 漢奸錄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360章 給江東貸款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355章 ‘瓊林宴’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316章 一聲驚雷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11章 再進縣城!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452章 張賓至薊城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339章 整合政務(上)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253章 遇刺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185章 過年逼婚第651章 西征!西征!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129章 謀取東夷校尉之職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307章 三襲陽曲